导师说 19 | 对我而言,想象力的核心就是关联性

YU

UCL
M.Arch
湖南大学
B.Arch
设计界的直播星,公开课的美嗓音。梦想在设计圈成为“跨界”典范,从理论知识分享到工程项目落地,从室内设计到城市规划,都有一席之地;在留学辅导界上演“帽子戏法”,连续多年帮助学生取得心仪院校的Offer。
热爱以想象力塑造设计的全新定义,忠于用行动力践行生活的核心价值。启迪设计师从本质入手,用多元关系打开设计思绪;凭借“建筑编码”原理,将新型软件技术(Grasshopper、Revit等)支持设计的实现。
XIAO = XIAO TAN
YU = XIAOYU WEI

0 1

XIAO:除做设计外,业余生活还有什么其他爱好吗?
YU:绘画算是我的兴趣爱好,从6岁开始一直画到现在。我喜欢画一些有故事、有情节的、有内容的场景,比如北京的胡同,比起场景的丰富性,我更关注人和场景之间的关联性或者人在场景中的活动。

0 2

XIAO:湖南大学建筑学院读完本科之后,为什么选择去UCL读书?在你眼里UCL是一所什么样气质的学校?
YU:当时申请我收到了几乎所有英国知名院校的offer,选择的时候优先考虑了城市——伦敦。相比而言,AA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而UCL不仅有独特的设计理念,同时其作为综合大学有着得天独厚的多元性;最终,我选择了UCL。随后的学习和工作也证明了当时的选择是适合我的,在新环境中我接触到各式各样的人,改变了自己本科比较沉闷的性格,更愿意去和大家交流,在这种过程中对很多事情的认知都有了大的提升。
就像我刚才说的,UCL是一座综合性的大学,打开官网你会看到它的slogan“ AGlobalUniversity”,其定位是一所具有全球化视野和维度的院校,它有一种海纳百川的气质。

0 3

XIAO:你觉得在湖南大学读书和在UCL读书有什么明显的对比吗?
YU:对比肯定是有的。个人方面,本科我习惯特立独行,倾向于一个人做设计,研究生阶段发现有些事情不可能一个人全部搞定,要发挥团队之长。总之,明白了“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很远”的道理。
课堂也有区别。国内更多是结果导向,注重内容表达;国外教学更鼓励学生参与讨论、亲手制造,从多位角度去思考建筑可能性,同时也能回归本专业。
图片credit to 魏晓宇和黄源庆

0 4

XIAO:你在读书期间有没有印象最深刻的一门课?
YU: Field Trip当时我们去了纽约曼哈顿,参观了很多著名的建筑、景观和学校机构,纽约中央公园、帝国大厦、时代广场、哥伦比亚大学等等。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高线公园,景观建筑和城市规划在它的统筹下融为一体。它周围有很多建筑,像扎哈的公寓楼、盖里的博物馆,还有各种办公楼等等,人从阳台或者玻璃望出来就是高线公园的景观,它作为景观的部分被呈现;在城市维度下,它本身就是一种构筑物,与城市周边环境发生关系,这是一个很有趣的一个结合点。它既是建筑的景观,同时也是城市的构筑物;你会发现,建筑、景观和规划,在这里出现一种曼妙的交织。

0 5

XIAO: 和大家分享你的几个作品吧。
YU: 先介绍毕业设计的作品吧,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作品做了一年。学年最开始,依据《Shape Grammar》中的理论:“设计者所关注材料方面的内容则是其与形态相关的内容,即“How it looks like”(Stiny, 2015),而非去探求工程上面的应用(Engineering Properties)。”我们做了很多材料形态模拟,探讨不同材料的形态变化,掌握其规律。另一个平行线是结构模拟,我们的灵感来源于自然界的晶体生长,通过对自然岩层、矿石的观察,探讨其生长的几何拓扑关系。最后我们结合两种研究,做了城市尺度和建筑尺度的设计。为解决类似曼哈顿城市的雨洪问题,我们把建筑建在一种platform上,按照结构设计的规律,一个单元通过无限的进行堆叠和生长形成空间;另一方面,platform下是特殊材料,就像之前做的那些形态模拟一样,它吸水膨胀,有向外扩散的这种趋势。缺水的时候,材料中储存的水被释放,形态萎缩,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在B-PRO展上我们也做了局部的实体模型。
第二个项目我想分享一个影剧院设计,这个是我本科自学软件之后做的表皮。它的概念比较简单,我们用金属材料做立面,它的反光是一个比较干净的矩形面。我想把这种矩形打碎,碎片化或者说形成pixel后,它的反射形成网格。将这种网格再进行变化,比如说大小的变化,前后关系变化。它们反射的光,能给路人在视觉上带来不同的感受。后来我借鉴了水的形态,希望建筑也达成这样的效果。我做这个设计是2014年,最近尤其是2019年,经常会在售楼部或者商场看到类似的形态,有的是建筑表皮,有的是交互的电子屏,有的是景观装置,我觉得当时自己做的算是比较前卫。
第三个项目我想讲长沙的一所小学设计,它处在一个老龄化严重的社区,社区衰退的原因很多,公共空间比较少是其中之一,建筑密度比较大,所以设计之初我们就有一个疑问:学校建这么大,合不合理。研究之后我们希望能将一部分的公共空间还给大众,比如说体育场,上学期间可以供学生使用,放假的时候,可以向社区开放;学校边上的绿地,正对着一所幼儿园,能不能作为幼儿园小朋友的绿色活动场地;另外一个社区中心,完全可以独立出来供社区使用,偶尔作为老师们培训的地方。
另外一个场地问题是交通非常拥堵,尤其是上下学期间,等孩子的车辆和通行车辆都堵在街道上,我们设计临时停车区,引导长时间停留车辆离开街道,非高峰时期也能供社区使用。
这两个解决问题的设计方法都用了“时间潮汐”的概念,将更多场地退还给了社区,激发它的活力。

0 6

XIAO:你的学生几乎都拿到了心仪的offer,作为老师,你觉得成功上岸的学生具备哪些性格特点呢?
YU:性格上的话一是目标坚定,二是特别能坚持。换句话说,出国留学是独立思考后的选择,学习行为是自发的,才有动力去努力,有理由去坚持。

图片 credit to 学生Christina

设计上的话,一是有想象力,二是有一定的审美,这两种技能都需要训练和积累,前者的激发可以找一些不相关的关联,从与本专业不相关的东西中找出它们的内在联系,这些看似没什么帮助的思考会潜移默化影响你;或者通过机缘巧合,形成一瞬间的灵感,也会成为做设计的一种新维度。审美相对于想象力更容易一些,通过老师的引导,一定的训练可以培养。关于想象力,我有一个学生,他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在准备作品集的幼儿园设计中,他的思维遵从“场地-功能-形态”一系列固化的设计流程,最终的成果极大概率会缺少亮点;然而,国外申请往往重视设计的概念和推演过程。我给他举例,赖特是如何做儿童房的——把自己的身子蹲下去,站在孩子的视角上来看空间。我引导他,幼儿园有哪些痛点?比如说现在很多父母,尤其是外地来城市打工的父母,他们工作时间很长就像你我一样,天天下班很晚,接孩子就是一个问题,能不能为10点下班的人群想一下?孩子从晚上正常四五点下学,到10点这个区间,他在幼儿园可以有什么活动?比如我们就做一个星空幼儿园。这个思考的过程充满了想象力,即从事物和对象的本质入手,推导出一系列天马行空的联想。

0 7

XIAO:可能在工作中我们为大众设计,做不出错的东西。但是在做作品集的过程中,我们确实能为少数人或者是对某件事做出一个价值判断?能推荐一本最近在看的与设计有关的书,为什么?
YU:市场对我们大多数建筑师的要求是做产品,但一份作品集需要学生们做出一个选择和取舍,展示出自己的发光点。《为食物辩护》是我想推荐给学生的一本书。很多时候我们都会选择读本专业的书籍,比如大师传,从中能学习很多。我想,在此基础上有没有一种可能性,即不同学科的书籍也能够帮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审视建筑,激发创作灵感,这里也呼应之前讲想象力的关联性。这本书好的一点是它还原了食物的本质,用真实的数据告诫人们认清营养素和所谓的健康认证的本质,鼓励人们吃天然的食材,从脱脂、富含维生素、低脂肪、高蛋白质等词汇中解脱出来,看清楚语言的噱头,回归本质和真实。
这个过程和设计也是共通的,开始做设计也应从本源出发,先不要看被人工修饰的部分,比如说规范,规范是人制定的,抛开这些修饰的东西,建筑本身如何呈现,在此基础上做加法,而不是本末倒置。

0 8

XIAO:老师最近在研发那种课题呢?
YU:一个是霍普杯竞赛有关的,TOD方向的设计;另一个是参数化方向,正在研究功能模块化,这种快速建模也和BIM, REVIT等软件接轨。比如做一个中庭,可以写尺度大小的代码,形成功能模块,在设计时直接使用,在此基础上修改,不需要重新拉模型。我想做的不仅仅是空间、小单元体模块,更是功能和方案呈现的模块。这两个研究都可以用在实际建造中,也可延伸未来的设计概念。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