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你觉得在湖南大学读书和在UCL读书有什么明显的对比吗?YU:对比肯定是有的。个人方面,本科我习惯特立独行,倾向于一个人做设计,研究生阶段发现有些事情不可能一个人全部搞定,要发挥团队之长。总之,明白了“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很远”的道理。课堂也有区别。国内更多是结果导向,注重内容表达;国外教学更鼓励学生参与讨论、亲手制造,从多位角度去思考建筑可能性,同时也能回归本专业。图片credit to 魏晓宇和黄源庆
0 4
XIAO:你在读书期间有没有印象最深刻的一门课?YU: Field Trip当时我们去了纽约曼哈顿,参观了很多著名的建筑、景观和学校机构,纽约中央公园、帝国大厦、时代广场、哥伦比亚大学等等。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高线公园,景观建筑和城市规划在它的统筹下融为一体。它周围有很多建筑,像扎哈的公寓楼、盖里的博物馆,还有各种办公楼等等,人从阳台或者玻璃望出来就是高线公园的景观,它作为景观的部分被呈现;在城市维度下,它本身就是一种构筑物,与城市周边环境发生关系,这是一个很有趣的一个结合点。它既是建筑的景观,同时也是城市的构筑物;你会发现,建筑、景观和规划,在这里出现一种曼妙的交织。
0 5
XIAO: 和大家分享你的几个作品吧。YU: 先介绍毕业设计的作品吧,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作品做了一年。学年最开始,依据《Shape Grammar》中的理论:“设计者所关注材料方面的内容则是其与形态相关的内容,即“How it looks like”(Stiny, 2015),而非去探求工程上面的应用(Engineering Properties)。”我们做了很多材料形态模拟,探讨不同材料的形态变化,掌握其规律。另一个平行线是结构模拟,我们的灵感来源于自然界的晶体生长,通过对自然岩层、矿石的观察,探讨其生长的几何拓扑关系。最后我们结合两种研究,做了城市尺度和建筑尺度的设计。为解决类似曼哈顿城市的雨洪问题,我们把建筑建在一种platform上,按照结构设计的规律,一个单元通过无限的进行堆叠和生长形成空间;另一方面,platform下是特殊材料,就像之前做的那些形态模拟一样,它吸水膨胀,有向外扩散的这种趋势。缺水的时候,材料中储存的水被释放,形态萎缩,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在B-PRO展上我们也做了局部的实体模型。第二个项目我想分享一个影剧院设计,这个是我本科自学软件之后做的表皮。它的概念比较简单,我们用金属材料做立面,它的反光是一个比较干净的矩形面。我想把这种矩形打碎,碎片化或者说形成pixel后,它的反射形成网格。将这种网格再进行变化,比如说大小的变化,前后关系变化。它们反射的光,能给路人在视觉上带来不同的感受。后来我借鉴了水的形态,希望建筑也达成这样的效果。我做这个设计是2014年,最近尤其是2019年,经常会在售楼部或者商场看到类似的形态,有的是建筑表皮,有的是交互的电子屏,有的是景观装置,我觉得当时自己做的算是比较前卫。第三个项目我想讲长沙的一所小学设计,它处在一个老龄化严重的社区,社区衰退的原因很多,公共空间比较少是其中之一,建筑密度比较大,所以设计之初我们就有一个疑问:学校建这么大,合不合理。研究之后我们希望能将一部分的公共空间还给大众,比如说体育场,上学期间可以供学生使用,放假的时候,可以向社区开放;学校边上的绿地,正对着一所幼儿园,能不能作为幼儿园小朋友的绿色活动场地;另外一个社区中心,完全可以独立出来供社区使用,偶尔作为老师们培训的地方。另外一个场地问题是交通非常拥堵,尤其是上下学期间,等孩子的车辆和通行车辆都堵在街道上,我们设计临时停车区,引导长时间停留车辆离开街道,非高峰时期也能供社区使用。这两个解决问题的设计方法都用了“时间潮汐”的概念,将更多场地退还给了社区,激发它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