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 | 风雨沧桑六渡桥 解读1931年老照片(续)
肖家院的杂耍
“湖南米面馆”前方有一凹进去的空地,这便是肖家院了。1911年时这里还是一片荒地,后面为湖淌,仅有一简陋的肖氏善堂,“棺木暂厝其间”。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有人开始着手用土渣填塞肖家院水淌,逐渐发展成为居民区。
据武汉门牌收藏家吴正祥介绍,其父吴方年生于1924年,14岁即在六渡桥一带走街串巷“摇金货”,他曾说肖家院的这片空地是往日六渡桥最热闹的地方,说书、玩杂耍,人声鼎沸。
日本人内田佐和吉在1944年出版的《武汉巷史》一书中称:“自现今的三民路口附近往上一带的空地上,有很长时间都是民间艺人的卖艺的场所,在这一带形成了特有的娱乐氛围。在帐篷里摆上六七条长凳,客人们在这里可以一边休息,一边听书。说书的内容大多是《水浒传》《三国志》等,帐篷里一般都有两个人,一人说书,另一人在适当的时候向坐在凳子上的客人收铜钱,拿出两枚铜钱,可以坐在那里慢慢地听上半天,除说书的之外,玩杂技的也很有人气,一年四季都能吸引客人”。
从铜人像看六渡桥,肖家院在左边
据了解,从1929年开始,汉口开始大兴土木,有闲阶层的居住地也发生了变化,有些人从堤内(以长堤街为界)迁至堤外,很多空地柀用于建房,马路艺人的卖艺场地逐渐被挤占。一些有名的马路艺人在这种城市社会演变中渐渐落伍,市民娱乐兴趣开始转移到电影和戏剧上来。至上世纪四十年代中期,大部分马路艺人的生活难以为继,只得另谋职业为生。
汉口开埠以后,其周边农村破产农民和小商小贩、手工业者大量涌入汉口谋生。黄陂、孝感因距汉口近且水路方便,故在外来者中人数居多,他们带来的黄孝花鼓戏(后演变为楚剧)很受市民青睐。这种农村移民的文化素质构成,使汉口过多地保存了乡村文化娱乐的风俗。涂文学先生在《汉口近代文化生成机制探源》中称:“近代的汉口,在街头巷尾之中,瓦肆勾栏之间,设场买唱地方小戏,摆摊围圈耍弄民间武术杂技十分活跃,构成一幅低吟浅唱、百态纷陈的繁华而杂乱的市井文化画卷”。
如今进肖家院左拐100米,便到了古三皇街,其因三皇殿得名,今称创造巷。清末时,古三皇殿至棉花街(那时的古三皇殿与棉花街在平行的一条路上。棉花街即今民权路 )
那时的地价为每一方240元。“方”是清末民初汉口地区特有的面积单位,即一平方丈,约等于现在的12.57平方米。如将汉口的地价换算成平方米,最便宜的硚口地段为4元一平方米,后花楼街的平均地价则高达50元一平方米。即使与北京相比,鲁迅先生1924年在北京阜成门内西三条买下一四合院,占地约350平方米,计12间房,价格为800元,而这个价格还不够同时期在汉口后花楼买“一方半”地皮。也就是说,那时北京与汉口的地价差高过如今汉口与北京的地价差。
打捞江城记忆 钩沉三镇往事
人文武汉公开课开讲啦
转载请注明出处,勿侵犯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