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研究新星专访(3)| 彭超:科幻于我是一个有趣的存在

首届“科幻研究新星论坛”于2021年4月18日圆满落幕,本次论坛共选拔出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伦敦大学学院、马来西亚理工大学等海内外的30位高校学子及青年学者进行主旨汇报发言。论坛同时受到了中国科技网、中华网、中国青年报、科技日报、中国作家网、中国科普作家网、中国资讯网、新华访谈网、科普中国、科创中国、深圳商报、大学生网报等权威媒体的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重要反响。为进一步展现青年科幻研究新星的风采与面貌,凸显科幻研究的青春力量,论坛组委会对30位参会研究者进行了专访并集中推送,号召更多优秀青年学子加入其中。

2021

首届“科幻研究新星论坛“专访

VO.3

彭超
彭超,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就职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目前开始关注科幻。

 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接触科幻的?您如何定义“科幻”?

彭超:
我还记得在我上小学的时候,学校举办过一次作文比赛,让我们畅想20年之后的中国。这个算是科幻吗?后来初中的时候,第一次接触到《弗兰肯斯坦》,让我大吃一惊,也引起了我的好奇。后来又陆陆续续读过一些,主要是对未来充满好奇心,希望知道其他人都是如何看待未来的。所以,如果让我来定义“科幻”,那大概就是对未知事物的发现吧。
 科幻在您的生活和学习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彭超:
一个有趣的存在,至少可以满足我的好奇心。
 在什么机缘下开始研究科幻?与最初接触科幻相比,现在您对科幻的认知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彭超:
正式研究科幻,是从2020年开始。我的博士专业是中国当代文学,博士论文是分析鬼神叙事,听起来是不是也挺魔幻的?大概我对人类的想象力充满好奇,所以后来转向科幻研究,也不算转行。今天的科技发展速度太快,我们的科幻还能怎样拓展想象力的边界?这可能是我现在比较感兴趣的。
 参加首届“科幻研究新星论坛”有何感受?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彭超:
我在论坛报告的论文实际上是我人生中第一篇科幻研究论文,感觉自己特别符合“新”这一特点。收获很大,听到了不同的观点,觉得科幻在未来大有可为。印象深刻的是,评议老师们都火眼金睛,对论文的点评很到位,这也鞭策我不断努力!
 您觉得本次论坛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我们下一届论坛将会在线下举办,您能同时给一些建议吗?
彭超:

线上的形式很棒啦!如果下一届是线下的话,我肯定会继续报名参加的。至于建议,暂时没有。如果非要说的话,可以设一些主题?

 我们之前招募了一些热爱科幻研究的同学,让他们自选研究课题,以“协同创新合作”和“师带徒”的小组模式进行线上培养,您觉得这样的方式可行吗?您会不会愿意参与?
彭超:
很棒啊!我很想参加,快拉我入伙吧!
 是否认同历史感、现实感的匮乏与经验的同质化是当代青年学术爱好者普遍面临的问题?您认为自己拥有独特的个人经验吗?可以分享一下。
彭超:
对这个问题了解不多,所以没办法说这是不是问题。我觉得科幻文学也是文学的一种,既然如此,它与我们的历史、现实是会发生紧密的关联。作为研究者,至少会关注到作品在历史脉络中的位置,作品产生的语境吧。
您关注同代人的科幻学术研究吗?是否可以从中发现群体性特征或倾向?

彭超:
同代人指的是什么?因为“代”的概念让我有些迷糊,我算是80代最后一批人。可是,据说现在三年就能区分一个“代”了。如果“80代”这个概念还能成立的话,那我的回答是我关注过。比如王瑶、贾立元,都是非常出色的研究者和科幻作家。我觉得理论性强可能是这一代的特点,因为接受学院派的培养,不多读点理论都不太好意思。
 感谢您对中国科幻发展研究及传播做出的贡献,希望继续为之努力,最后有什么特别想说的吗?
彭超:
把这次参加论坛作为起点,继续关注科幻!能够找到一个研究方向,既能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又能有持续的生命力,也算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采访  吴雨婷
整理  许艺琳
校对  赵文杰
排版  吴雨婷
· 科幻研究 共同成长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