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淀:七王坟和九王坟
醇亲王墓
醇亲王墓,又称七王坟,(公交西埠头站下车,沿七王坟路西行。)是清末第一代醇贤亲王奕譞的陵墓,奕譞是道光皇帝第七子,十七岁被封为醇郡王,后因协助慈禧太后发动北京政变,被赏赐亲王“世袭罔替”的恩荣,加封醇亲王爵位,是晚清显赫的家族之一,1891年,奕譞病死,死后大清按照皇帝典礼为其举行丧葬。
七王坟址早在唐代就是佛家圣地,“西山八院”之一的香水院就指这里。醇亲王生前在蔚秀园养病,到西山响堂闲逛,看中了此地,慈禧和光绪赐银五万两买山建坟。七王坟于同治七年( 1868年)开始筹建,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竣工。墓地有四个宝顶:正中大的为七王奕譞之坟,左右三个比较小的是他的三个妻子之墓。
墓地建筑依山势而设,由低到高,层层有序,顺着一百多蹬石阶拾级而上,首先看到的是碑楼,碑文记载着酸亲王的生平。碑楼西边有数棵粗壮挺拔的古松,碑楼后是一个石拱桥。石阶顶端,便是七王坟墓地。墓地的北边,是七王坟的阳宅。该宅由四个院落组成,院内有祠堂、享殿、过厅、走廊、花园等,布局幽静完整。院中有大小建筑数十间,最低层北跨院的一座殿堂内,有一块石碑,记载着修建七王坟的经过。
墓地建筑依山势而设,由低到高,层层有序,顺着一百多蹬石阶拾级而上,首先看到的是碑楼,碑文记载着酸亲王的生平。碑楼西边有数棵粗壮挺拔的古松,碑楼后是一个石拱桥。石阶顶端,便是七王坟墓地。墓地的北边,是七王坟的阳宅。该宅由四个院落组成,院内有祠堂、享殿、过厅、走廊、花园等,布局幽静完整。院中有大小建筑数十间,最低层北跨院的一座殿堂内,有一块石碑,记载着修建七王坟的经过。
北京市不可移动文物目录:110108922180000271 醇亲王墓清苏家坨镇
北京市说明牌
陵门内南北有两座石碑。北侧石碑为侧福晋颜札氏的“懿旨追封”碑,左边的碑阳面篆书(金文、小篆间有)“侧福晋颜札氏之墓”,立碑时间是“光绪八年岁在壬午”。碑首祥云腾龙间篆书“钦奉追封”。碑阴楷书奕譞悼颜札氏的七言诗。表达对亡妻的赞誉,及对慈禧的感恩。
另一侧石碑是光绪八年(1883年),醇亲王移植金代古松“小青”,于宝城南墙外的记述。
孚郡王墓
孚郡王墓位于苏家坨镇北安河路西侧(公交九王坟站下车)。孚郡王墓又称九王坟。清孚敬郡王奕譓的园寝。奕譓(1845~1877),道光帝第九子。道光三十年(1850)封孚郡王。同治十一年(1872)授命内大臣,加亲王衔。孚敬郡王是光绪生父醇贤亲王的唯一的同母弟弟,是光绪皇帝最嫡亲的叔叔,地位尊崇。生前养尊处优,死后哀荣优隆,上谥号为孚敬郡王,墓地也格外漂亮。
墓坐西朝东,南北宽80米,存有石桥、碑亭、隆恩门、隆恩殿和宝城、宝顶等。碑亭坐西朝东,高8米,单层歇山式,四周各有一券门,上刻有缠枝莲花纹。亭中立有九王墓碑,高7.5米。园寝北侧建有阳宅,为三进四合院布局。正殿隆恩殿高8.1米,屋顶为绿色琉璃瓦,单层歇山式,一斗三升斗拱,顶为盘龙藻井,长方形青条石台基。墓区有柏树、白皮松147株。1990年被列为划定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东至距石桥东端10米与中轴线的垂直线,南、北至围墙及其向东延长线,西端帽墙周围至最下一层
2007年文物部门对孚郡王墓古建群的修葺包括对古建门窗、梁柱、殿顶、地面砖瓦的修补以及彩绘的补色等工作
北京市不可移动文物目录:110108922180000172 孚郡王墓清苏家坨镇
2007年文物部门对孚郡王墓古建群的修葺包括对古建门窗、梁柱、殿顶、地面砖瓦的修补以及彩绘的补色等工作
北京市不可移动文物目录:110108922180000172 孚郡王墓清苏家坨镇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