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ke》【不要失去本色】丨一个家长和孩子都该看的动画短片

7分钟,来自西班牙荣获64项大奖的动画短片,没有一句对白,却创下几百万的点阅率。两位导演在这部作品上倾注了 4 年时间,一切源于初为人父带来的体验与触动……

家长必看的动画短片:不要让孩子的世界只有灰色

有一句很流行的话是:你亲手剪去了我的翅膀,却埋怨我不会飞翔。

而一部名为《Alike》的动画短片,和这句话一样,戳中了所有亲子关系中的痛点。

短片讲述了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父亲Copi一直试图教他儿子Paste在「灰色社会」用“正确”的方式学习、生活。但最终也学会鼓励儿子“不要失去本色”。

八分钟的片长,没有一句台词,却令无数父母震惊、反思。

在一座灰白色的城市里,

有一对颜色特别的父子。

父亲是冷静规范的蓝色,

儿子是活力欢快的橙色。

在儿子纯真童趣的世界里,

一切都是那么新鲜。

清晨,父亲开始给孩子装书。

小小的书包与装不完的书本,

打开了父子一天的日常。

爸爸在装书的同时,

儿子在旁边跑跑闹闹,

像小鹰一样扑向爸爸,

却不想被突如其来的书包压倒在地上。

但能和爸爸一起去上学,

小家伙还是异常兴奋。

周围是一个灰白的世界,

死气沉沉、毫无血色。

人们每天奔波忙碌其中,

统一的表情、统一的服装、统一的节奏。

整个世界仿佛一个巨大的精密机器,

每个人都只是一个小小的零件,

没有个性、没有自我,

漫无目的地生存着。

但在儿子的眼中,

这个世界是不一样的。

他被红枫树下绿草坪上,

小提琴演奏的音乐深深吸引。

在学校里的作业里,

展现了他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但是爸爸对此却不为所动。

“学校才是你该去的地方

这个追求梦想的人

不过是被社会抛弃的异类”

美妙的音乐不及课本的重量,

作业也只能有一种答案,

在机械重复中褪去颜色的爸爸,

对着儿子的作业皱起了眉头。

到处都不需要个性,

我们要学会的只是,

如何整齐划一地融入这个世界。

机械式繁重的学习和压垮人的工作,

也是我们当今现实的写照。

日复一日,

孩子仍旧会对那个

拉着小提琴追梦人充满好奇。

却被父亲一次次无情拉走,

送往毫无个性的“工厂学校”中。

每个孩子身上蕴藏的巨大潜能,

就这样被成人无情地磨灭了。

爸爸似乎毫无察觉,

其实是自己平日的行为,

在一点点扼杀孩子的天真,

和自我感受这个世界的能力。

他眼看孩子一天天变得不快乐,

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直到偶然再次翻开孩子的作业,

才恍然大悟……

无趣的社会生存法则,

使儿子渐渐变成了麻木的灰白色,

而他自己也失去了色彩。

为了使孩子重获快乐,

爸爸灵机一动,

决定带着孩子去看他最感兴趣的事物。

没想到,

那个一直坚守着的小提琴家,

已经不在了。

或许也像其他人一样,

他也屈服于毫无生气的体制了。

小家伙失落万分。

这时候爸爸却做了一件“伟大”的事:

他站在了小提琴家曾经在的地方,

动情地拉起了小提琴。

在路人满是诧异的眼光,

和儿子的认可中,

一起找回了彩色的世界。

故事就这样在平淡中结束,

明天,或者以后的每一天,

这个世界还会照样精密运转。

父亲会回到现实,

还是继续为自己、为儿子,

守住一片蓝色的天呢?

没有人知道……

这并不只是发生在短片中的故事。

现实中的家长,有时候总打着过来人的旗号,试图教会孩子社会灰白色的生存法则。

成年人的惯性思维里,总是带着各种既定的目的与攀比:

看别人家的孩子补习,报名各种培训班,便一涌而上,

看别人家的孩子学特长,砸锅卖铁也要让自己的孩子学会一样乐器,哪怕孩子根本不喜欢;

看别人家的孩子完美至极,就照着模子打造,不允许自己的孩子有一点偏差。

盲目的父母总是试图控制孩子的人生轨迹,而孩子内心的渴望与纯真通通被扼杀。

当孩子和短片里的儿子一样,变得麻木机械的时候,也便失去了自己的特色,成为社会法则的牺牲品。

在绘本《勇敢做自己》里,小鱼丹尼即将长大。当他穿过海浪朝家里游去时,他发现:

有些鱼游向左边,有些鱼游向右边;

有些鱼向上游,有些鱼向下游;

有些鱼与众不同,有些鱼相差无几;

有些鱼浑身光滑,有些鱼尖刺遍体;

有些鱼喜欢阳光明媚,有些鱼偏爱月光皎洁....

父母告诉他:

这个大千世界里,你是独一无二的。

生命是个漫长的旅程,你要勇敢做自己。

也许总有一天生活会把棱角磨平,孩子也会长大,开始适应社会的规则。

但是家长的任务,就是要在孩子的心中留下一块彩色,告诉他们,不要忘记自己为什么出发,要勇敢做自己。

世界本应该是五彩斑斓的,给他翅膀,给他鲜花。

但愿我们少一点功利,多一点童真——

太阳不一定是金色的、草不一定是绿的,天空也可以是黑色的——它也许在睡觉呢。

每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而且带着自己独特的使命和天赋。

养育孩子的目的不是要他成为社会定义的“优秀的人”,一辈子跟随社会的节奏与意志。

而是要发现孩子的天赋,并保护孩子赤诚的内心,这才是对生命和教育最好的尊重。

不要让自己成为无趣的大人,把孩子也养育得无趣、麻木、千篇一律。

正如评语里说的:

“若这个世界终将走向相似,愿我们能守护孩子们的色彩。

告诉孩子,在灰白的世界里,在终将走向平凡的路上,唯有保持自己的色彩 才能活出属于自己的那一抹闪亮。”

-FIN-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