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文三 | 我的初中生活(四)
四、劳动生活(上)
上世纪60年代,全国各地贯彻毛主席的“五七指示”,兴办“五七中学”,掀起“学工、学农、学军”热潮,我在黄田畈五七中学分部读初中时,正是“开门办学”的兴旺时期,全国各地来黄田畈五七中学参观的人络绎不绝。省里在黄田畈举办典型推进会,尤其是民办老师不用国家出一分钱,得到了全国的好评,成了全国的典型。
黄田畈中学的本部在彭山,那里有各种与农业生产生活有关的专业班级,如植保班,红医班,蚕桑班,枕席班,蔑工班等,学的东西可以直接与农业生产相结合,是一个学以致用的学校。
民办老师粮食按照国家的规定是由村里分给的,但黄田畈的民办老师的粮食不要村里拿的,因为学校里有田地,可以自己种起来解决这个问题,而且每年都有多余。当时学校里有很多的田地,在夏天暑假的时候,学生每人要有2天时间回校参加劳动。
初中部也有许多的田地,主要集中在学校外面的沙滩地,种上了桑叶和香根草。还有纸厂西边的大片溪滩地。通过溪滩改田活动,学生把肥土去外面担来,铺在沙滩上面,成了良田,可以种上水稻。
那时每周都有两节劳动课,学生都要从家里带来劳动工具,一般是锄头或畚箕。在前一天的时候,劳动委员会根据需要,分配给每个小组某种工具带多少的数量,由组长落实到人。如果在学校里吃中饭的同学,早上就要把工具带去。我大多数时间都带畚箕,就把书本、饭盒等放进畚箕里挑到学校,把工具放进教室后面之后,才去蒸饭。那种上学的情景,是现在的学生所不能理解的。
在溪滩改田的时候,我们就按照老师指定的地方去挑肥土,有时到吴宅村的某个地方挑,有时到黄田畈的老和殿去挑,也到陆宅村挑过土,一般都有二三里路去把肥土挑回来。一个人一天挑的担数,按路的远近来确定,一般一个下午也就挑个五六担。学校依靠人多的力量,硬是把造纸厂后边的六七十亩的沙滩地改造成了水稻田,这确是人间的一个奇迹!
在挑土的时候,大家会想出各种办法来。有些同学开始担来的时候把畚箕装得满满的,挑到半路或就要到目的地的时候,倒出一半泥土堆在路边,然后回来再把这一些肥土又装成一担,一担土分成了两担来计算,既省跑了许多路,又省了不少力气。记得有个同学为了贪图省力,就把别人倒在路边的泥土自己装起来挑来了,为此还两人打了架。那个时候,班主任会让我登记学生的担数,同学们挑来泥土后,就要在我面前经过,报上自己的名字,并询问自己的数量有多少了。吴玉卿、吕丽芳挑来的时候,总要在我面前大声嚷嚷。红扑扑的脸蛋,口作嚷嚷的情景,至今犹在眼前。
在宁画公路上桥下游,以前阀门厂转弯处的溪滩,属于学校学农基地,种上了大量的香根草。下半年,我们的劳动就以挖香根草为主。香根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从形态上看,有点像柠檬草,在地上密集丛生,秋季开花,又能在干旱贫瘠等条件下生长,在溪滩中十分适宜种植这种植物。香根草可以制作杀虫剂,有些地方用来生产香水。同时它还是品质优良、高产稳产的青饲料作物。老师说,它的全身都是宝。
我们挖的时候,常常是三五个人围着一丛香根草,用锄头把它周边的沙慢慢地挖开来,由于它的根长得深,我们要挖出一个深深的洞,才能把它的根全部挖出来。挖的时候要注意不把根挖断。等整丛草挖出来后,再用刀把根剪下来,把上面的草丢在一旁,由学校叫来的拖拉机拉回去。每人挖的香根草,在劳动课结束的时候,要拿到学校里过秤登记,大家排着队伍,一个一个地过秤,挖得多的班里要进行表扬。全校每班挖的总数也在要学校的黑板报上进行公布。那时,我们每个人都很珍惜班级的荣誉,总想赛过别的班级,不甘落后。过秤后的香根草,由学校统一运到什么地方去,我们就不得而知了。(未完待续)
2017年12月4日
【欢迎在文末点赞或在写留言处写留言交流,欢迎转发 】
欢迎关注“流水船歌” ,欢迎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