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钊:猛人一个,手段之高让张作霖坐立不安,中外联合遇害身亡
读书的时候,我们都学过一篇课文,题目叫《我的父亲李大钊》,这篇课文出自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之手,原名为《十六年前的回忆》。
在这篇文章中,提到一个细节,说李大钊在家中被捕,被捕时是拿着枪在抵抗的:
“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支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
随后被穿灰制服和长筒皮靴的宪兵、穿便衣的侦探、穿黑制服的警察等多人包围,就地被捕。
可是查阅近代史料,都是记载李大钊是藏在苏俄使馆中被捕的,一同被捕的还有其他60多个人,这是咋回事呢?
杨角风谈晚清民国(原走向共和)第104期:李大钊:猛人一个,手段之高让张作霖坐立不安,中外联合遇害身亡!
一、
我们大多数人对李大钊的了解,基本也就停留在这么几个标签上:
比如他是北大图书馆主任、无产阶级革命家、党的创始人、被军阀张作霖杀害……等等。
总感觉,从21年到27年,短短7年时间,好像李大钊也没做啥惊天动地的事情啊,怎么就一举获得了“南陈北李”的至高地位呢?
前段时间《觉醒时代》热映,看了几集之后,对剧中李大钊这个人物形象印象深刻,比如剧中他说过的一些经典语录:
“我们争取八小时工作,八小时休息,另外的八小时,留给我们自己。”
“过年富人叫过年,穷人叫过关。”
“仲甫兄啊,丢掉幻想,准备战斗吧!”
“对这个腐朽的社会,现在就需要这么一剂猛料!”
虽说剧集有艺术加工的成分,但不可否认的是,李大钊对于中国,对于那个年代的人,确实起到了精神教父的作用。
比如毛泽东:
1918年,毛泽东来到了北大,当然,他并非是考进了北大,而是“走后门”进入北大任职。
啥职务呢?
北大图书馆助理员,记住这个职位,连管理员都不是,即使这么个职位还是他的恩师杨昌济举荐,李大钊接收的。
说实话,以当时毛泽东的名气和学历,以及实力来看,这是他在北大能找到的最好的工作了,没有之一。
二、
李大钊对于毛泽东来讲,几乎是精神教父般的存在,多年之后的延安,毛泽东对来访的美国记者斯诺说:
“我在李大钊手下担任北京大学图书馆助理员的时候,曾迅速地朝着马克思主义方向发展……”
可以说,影响毛泽东一生的人物,有两个,排在首位的就是李大钊,另外一个是邵飘萍,这还是毛泽东自己亲口说的。
毛泽东在湖南读书的时候,确实是一个好学生,也是意气风发,指点苍穹,一心报国。但虽有一腔热血,在方向上却不够清晰,属于乱撞的那种,也没有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
他初到北京,生活得并不好,虽然经过恩师杨昌济的介绍,也算扎进了北大的圈子。但并不受一些大家们青睐,比如他去旁听胡适的课,人家根本就不搭理他。
胡适作为北大的重量级精神领袖,并没有耐心去给毛泽东解惑,也没有兴趣去听一个北大学生都不算的,还有着浓重湖南口音,图书馆助理员的想法。
但是,李大钊就不一样,当时他在北大的地位很高,不仅没有低眼看毛泽东,还帮他安排工作。也正是这份工作,让毛泽东在北大站稳了脚跟,闲暇时间也可以大量阅读书籍。
而跟李大钊的亲密接触,也让毛泽东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接触到了最先进的思想,踩着李大钊的肩膀,成就了一代伟人。
三、
如果说李大钊仅仅靠启蒙了毛泽东,就奠定了“南陈北李”的地位,显然是小瞧了他,其实他还是一个猛人!
李大钊的思想是从十月革命后的苏俄传来的,而当时苏俄的布尔什维克,在国际上并不怎么讨喜,甚至招人讨厌。
在这种情况下,苏俄急于破局,急于缓解跟世界各国的关系,尤其是可以直接影响到自己的接壤国家。而这些邻国中,最大的,又最复杂的就是中国,毕竟当时的中国还处于世界强国瓜分控制的阶段。
不仅西方列强对苏俄虎视眈眈,连迅速崛起的日本,也是苏俄远东之患,在这种情况下,苏俄做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就是帮助中国建党,这很好理解,当时中国就是共产国际的一个分支;第二件事就是联合孙中山的国民党,后来孙中山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就是基于这个前提;第三件事,则是结交北洋的吴佩孚,他是直系军阀大佬,拥兵数十万。
等于苏俄是三头下注,但有一点是最重要的,那就是吴佩孚是北洋军阀当中比较有民族气节的一个。不仅在北洋政府中说话分量重,而且在“五四运动”期间,他也多次发话,支持学生,反对签订巴黎合约。
不仅苏俄觉得吴佩孚以后会大有作为,中国也有很多人也这样认为。连美国都让他登上了《时代》杂志,这可是中国人第一次登上该杂志,《时代》杂志称呼吴佩孚为:
“Biggest man in China!”
四、
而苏俄想跟吴佩孚搭上线,就需要一个中间人去牵线,而这个去跟吴佩孚谈判的猛人,就是李大钊!
当然,李大钊一介文人,怎么联系也无法跟直系军阀头子搞到一起,他也是需要中间人的,这个中间人就是跟李大钊曾经好到穿一条裤子的白坚武。
白坚武是李大钊在北洋政法学校读书时的同学,关系非常好,后来俩人毕业后,李大钊去了日本的早稻田大学继续深造,白坚武则工作了。他先后做过冯国璋和李纯的秘书,后来又被吴佩孚聘为政务处长,成为了吴佩孚的专属军师。
此时的吴佩孚也很需要李大钊,可以说俩人是一拍即合,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刚结束。吴佩孚打算依靠武力统一全国,同时也希望依靠工人运动,来铲除一直趴在铁路上吸血的交通部大佬梁士诒。
李大钊就利用这个机会,发展党的力量:
“苏俄要联系吴佩孚,那我就用人脉资源去联系,吴佩孚想武力统一和清除政敌,我也可以帮忙,但归根结底要发展自己的党组织。”
事实上俩人确实会面了,也谈出了一些共识,比如缓和北洋政府跟苏俄的关系,比如利用文人的身份替吴佩孚造势,再比如吴佩孚开始支持工人运动。
可以说那几年,各地不断发起的轰轰烈烈工人运动,其根源就在于李大钊跟吴佩孚的那次会谈。
五、
工人运动搞得轰轰烈烈,但终归是手无寸铁的老百姓,要想真正把党发扬光大,是需要军队的。
这一点上,李大钊跟孙中山终于是达成了一致意见,他也开始到冯玉祥的部队中发展自己的力量。
但是很不幸,李大钊还没等怎么发力呢,冯玉祥就倒戈了,本来冯玉祥属于吴佩孚治下的第三军总司令。“第二次直奉战争”期间,本意是让冯玉祥对抗奉系的张作霖,结果他收了张作霖的50万银元贿赂,转过枪头来回京了。
虽然历史书上对冯玉祥的评价很高,但这个人有点飘忽不定的,人送外号“倒戈将军”,足可见他的忠诚度有多高了。而且他这次回京,还干了两件轰动全国的大事,一是把大总统曹锟给圈禁了,再就是把紫禁城的溥仪赶跑了。
但冷静下来后的冯玉祥,发现不对劲,自己的力量根本无法抗衡怒气冲冲的吴佩孚,也无法在张作霖那里讨得便宜,再加上全国都在谴责他,咋收场呢?
这种情况下,李大钊再次出马了,他觉得冯玉祥可以争取过来,于是作为中间人让冯玉祥跟苏俄联系到了一起。
当时的苏俄也正为联合吴佩孚失败而发愁,有人主动示好,也真就下了血本。这之后的一段时间内,苏俄援助了冯玉祥的部队5.5万支枪、6900万发子弹、70门大炮、230挺机枪。
不仅援助武器,苏俄还派来了军事顾问,帮冯玉祥创建兵工厂,办军校。冯玉祥本来率领的是一支乞丐部队,装备极其落后,这一下子鸟枪换炮,在中国大地上能横着走了。
六、
李大钊的心血没有白费,毕竟冯玉祥是跟苏俄搭线,必然就得接纳一些党员进入到他的国民军。
就这样,不仅一些先进的思想在军中散播,经过几年的运作,党的领导下,也有了几千人的军队。
后来,虽然经历了多次清理,但党还是在这支军队中扎下了根,比如杨虎城的部队,成为了后来西北红军和西安事变的火种。
当然,李大钊联合冯玉祥,并非单纯地帮助他发展力量,也非仅仅帮自己发展力量,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目的,那就是除掉张作霖!
实际上,李大钊并非仅仅在冯玉祥身上下注,张作霖的直系部下,他也是在一直运作。多年之后,王若飞在延安时曾经讲过,奉系大将郭松龄的倒戈,跟李大钊脱离不开干系。
李大钊的这个构想相当地伟大:
当时的中国,只剩下最大的一个军阀,他就是张作霖,若郭松龄能一举拿下奉天。再联合黑龙江和吉林的国民自治军,以及冯玉祥的部队,一举奠定北方不是梦,届时党就能在东北扎下根据地了。
郭松龄跟张作霖死磕的时间,是1925年,那时候孙中山的北伐军还没开始呢。只是很不幸,郭松龄又被冯玉祥出卖了,陷入了孤军奋战的境地,最终兵败身亡。
可想而知,张作霖能喜欢李大钊吗?
七、
1927年4月6日,已经占据北京的张作霖下令逮捕李大钊,即使他躲在了苏俄大使馆中,还是没等逃过此劫。
这个时间点是非常奇怪的,因为张作霖早在两年前就已经进驻北京了,为什么这时候突然对李大钊发力了呢?
当然,李大钊是反对军阀的,这毋庸置疑,既然是反军阀的人,自然会被身为军阀的张作霖视为敌人。
但这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张作霖跟苏俄有仇,奉系本就亲日反俄,李大钊又亲俄。再加上,李大钊多次给张作霖捣乱,又是策反郭松龄啊,又是鼓动冯玉祥的,坑得老张很惨。
再有就是,李大钊虽然是中共党员,但他又加入了国民党,而当时的国民革命军可是在北伐哦,打的就是张作霖。
即使这样,张作霖还是不敢轻易杀掉李大钊,一方面他的名声实在是太大了,另一方面很多人也在营救李大钊。
在这种情况下,张作霖先是咨询了西方列强的意见,毕竟西方列强也不喜欢苏俄,更不会喜欢打算跟苏俄走同样路线的李大钊,故一致表态,可以杀。
张作霖还是拿不定主意,开始给北洋各军阀发电报,询问怎么处理李大钊,得到的回复也是可以杀。
不死心的张作霖,甚至给蒋介石也去了一封电报,蒋介石也回了八个字:
“速行处决,以免后患。”
八、
张作霖为什么会给自己的对手蒋介石去电报呢?
很简单嘛,李大钊被杀的时候是4月28日,而在4月12日的时候发生啥事了?
没错,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政变,大开杀戒,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嘛,询问他也就顺理成章了。
据说,为了绞死李大钊,张作霖还专门从西方进口了一部绞机,因为行刑者不会用,导致李大钊被绞了三次,绞了足足40分钟后才咽了气。
可以说,李大钊在党的力量相当薄弱的时候,凭借一己之力,撑起了整个北方。他留下的遗产,也影响了千千万个中国人,毕竟能获得“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称号的,只有9个人。
多年之后,毛泽东站在北京城,发出一声感慨:
“三十年了,三十年前我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而奔波,还不错,吃了不少苦头,在北平遇到一个大好人,就是李大钊同志。可惜呀,他已经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是我真正的好老师,没有他的指点和教导,我今天还不知在哪里呢。”
也正是李大钊的死,让毛泽东得出一个结论: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李大钊,作为毛泽东的精神教父,又是党的创立者,看起来是一个文人,其实是一名战士,也是一个猛人,手段高超,无愧“南陈北李”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