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教学反思:“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新思路设计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在课内进行科学探究的实例,本例根据凸透镜成像的特点,侧重发展学生“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和“分析与论证”的科学探究能力,让学生把主要的精力用于收集实验数据,并对其进行比较和分析,并据此总结出科学规律。

下面将本节课的课堂实录进行如下梳理:

第一环节:观察凸透镜成像

1.如图所示,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置在光具座上。

2.观察凸透镜成实像。

(1)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较远的位置,在透镜的另一侧拿一块白纸屏来回移动,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为止。观察光屏上的像,描述像的特点。(现象:光屏上出现倒立、缩小的像)

(2)将蜡烛逐渐靠近透镜,重复上述实验,你发现光屏上的像有什么变化?(现象:光屏上出现的像越来越大)

(3)在蜡烛接近光屏的过程中,你在光屏上始终能观察到蜡烛的像吗?如果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看不到像,请将光屏拿开,用眼睛通过透镜观察蜡烛的火焰。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你能描述看到的现象吗?(现象:光屏上没有像呈现,用眼睛通过透镜可以看到烛焰放大的像。)

第二环节:认识物距、像距和成实像、虚像的条件

1.凸透镜成实像的情景:

(1)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

(2)成实像的条件:物体在焦点以外。

(3)物距(u):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4)像距(v):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2.凸透镜成虚像的情景:

(1)虚像:由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像;

(2)成虚像的条件:物体在焦点以内。

第三环节: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教师提出问题:通过刚才观察凸透镜成像的现象,你认为凸透镜成不同的像可能和什么因素有关?有什么关系?

(1)选定一个凸透镜,在阳光下测定凸透镜的焦距

(2)用一只蜡烛做物体,利用光具座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并且调节烛焰的焰心、透镜的中心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水平直线上。(现象:调节三心同高是为了成像在光屏的中心。)

2.学生猜想: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不同,成像不同。

3.小组合作设计实验制定计划:

方案一:

①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较远处,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蜡烛在屏上成清晰的实像。观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测出物距和像距。

②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动,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多次改变物距,重复以上操作

③继续移近蜡烛,当蜡烛距凸透镜很近时,移动光屏,观察屏上是否总能得到蜡烛的像。屏上得不到蜡烛的像,则通过凸透镜观察像的大小和正倒。

方案二:

把蜡烛固定在光具座的一端,使凸透镜从较远处逐渐向蜡烛移动,同时调整光屏的位置,重复上述实验。

设计合理的实验记录表格。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根据选定的器材和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把观察到的像的大小、正倒、虚实及测量的物距、像距的数值填写到设计的实验表格中。

教师让全班同学共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距从28cm开始,每减少2cm取一组实验数据,直到6cm,共12组不同物距的数据(见下表)。

f=10cm

(说明:教师告知学生,如果反复观测不到发光体的像,便填写“不能成像”,出现无法测到的数据,可以暂时空着,看看能否从已测到的数据中得到一些启发。这样,除了物距为10cm、12cm等个别小组的测量遇到一些困难外,其它小组很快就完成了实验数据的收集工作。)

5.分析与论证:

要发现实验规律,需要对实验数据进行比较,教师提示学生观察表格中像的虚实、正倒、长度、像距四列数据,分别找出其中的规律。

(1)对比实像和虚像的数据发现:物距小于10cm时成的像都是虚像;物距大于10cm时则成实像。可以推想,物距等于10cm时将不能成像,这就是物距10cm的测量小组无法获得测量结果的原因。

(2)对比像的正立和倒立的数据发现:物距小于10cm时成的像都是正立的;物距大于10cm时像是倒立的。即,虚像都是正立的,实像都是倒立的。

(3)比较像的长度数据发现:成虚像时,感到像都被放大了;成实像时,测出的像有时被放大了,有时被缩小了。

进一步对比数据还发现,当物距是20cm时,实像的长度恰好为3cm,跟发光体的长度相同;当物距大于20cm时,实像长度小于3cm,是缩小的;当物距在10cm到20cm之间时,实像长度大于3cm,是放大的。

(4)比较像距的数据发现:当物距在10cm至20cm之间时,像距大于20cm;当物距大于20cm时,像距在10cm到20cm之间。

学生还进一步找到一些规律。例如,在成实像时,如果发光体离焦点越近,像的位置就离凸透镜越远,这就是物距为12cm的测量小组为什么找不到像的原因,因为此时的像距已经非常大了。按这条思路,果真在离凸透镜约60cm的位置上找到了物距12cm发光体的巨大实像。

在发现了一系列规律之后,教师要求各小组用概括的语言来陈述这些规律,为了使规律更有普适性,教师启发学生用焦距f的长度作为物距和像距的单位,即:10cm用f表示,20cm用2f表示。显然,这样陈述的规律更有普适性。

规律的陈述应该是简洁、有条理的,各小组都尝试用最简洁的语言来概括凸透镜成像规律。通过对各种陈述方式的对比,大家认为按物距u的三种情况(uffu<2fu>2f)依次描述像的性质最为简洁, 也最有条理。

6.评估:

①实验结果是否准确,看到的实像是否清晰,读数是否有误?

当物距较小时,你在屏上看不到像,此时一定成虚像吗?会不会是因为像距过大,像的位置超过了光具座的范围?遇到这样的问题,你怎么处理。

②你的实验方案是否完整,还存在什么问题,有什么改进建议。

你有什么新发现,值得我们探究。

7.交流与合作:

①与同学交流,实验过程中你是如何快捷地观察到烛焰的像的。

②如果烛焰、透镜、光屏中心不在同一水平线上,实验会怎样?

③当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实像时,保持透镜位置不动,把蜡烛和光屏对调一下位置,你将观察到什么现象?

④同学之间交流,当凸透镜的焦距过大或过小时,对实验操作会有什么影响,选用焦距多大的凸透镜更好?

9.拓展实验:

①当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实像时,保持透镜位置不动,把蜡烛和光屏对调一下位置,你将观察到什么现象?

反思:(新课标的要求)

这是可以在课内进行科学探究的实例。本例根据凸透镜成像的特点,侧重发展学生“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和“分析与论证”的科学探究能力,让学生把主要的精力用于收集实验数据,并对其进行比较和分析,并据此总结出科学规律。本例是在分析实验数据的基础上来形成结论的,教师有意把收集实验数据和分析实验数据作为两个清晰的不同过程,这有利于加深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它使学生具体感受到什么是证据、什么是结论,体验到科学的结论来自于对证据的收集和分析。

值得商榷的是:新课标中的思路是教师规定每个小组只测两组数据,不同小组测量不同的物距,使得每组物距的数据都有两个小组测量。这样采用分工合作的方式收集实验数据,不仅让学生获得一次合作探究的体验,也节约了时间,保证了本次探究任务能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完成。

在进行实验探究的时候,为了让学生能够参与整个实验探究过程,课堂上没有采用以上方式,而是让每一组的学生都进行了12次实验数据测量,虽然表面上看有些浪费时间,实际上对于让学生形成完整的思维过程有很大的益处。

在这里,聆听一线草根教师的教育心声!

       作者简介:潘书朋,中学物理教师,在《当代教育家》、《光明日报》、《中国教师报》、《中学物理》、《新课程评论》等国家、省级报刊、杂志刊物、教育网站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50余篇。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让物理教学回归实验室”的课题研究,所申报的教育部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子课题荣获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

微信ID:shupengchaguan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