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锭评估与收藏价值的鉴定技巧
银锭,是中国古代货币,即熔铸成锭的白银。重量不等,因此以“两”为主要重量单位,故又称银两。始自汉代,其后各代皆有铸造,但流通不广”。 ????
银锭成型情况:各种银锭因铸造工艺的不同,成型后的情况也不同,现在制假银锭,往往工艺与过去不一致,因此,成型后的情况也不同如果不是真银制假那更不相同。如一是五十两的双翅银锭,成型后双翅层次分明,宝气光亮;锭面中 心常常有一个小凹,但将型模倾斜固定于一边的中 心无凹状,这类器型底部和侧部一般有蜂窝状,又如锭面凸出无丝纹的银锭器形。主要有两广、云南槽银、牌坊银,河南腰锭、山西晋泰锭等,这类银锭的特点是锭面平滑、呈溢满状凸出,四边是圆弧状角,侧面有重纹,槽银底部蜂窝状有的不明显,甚至没有,但牌坊锭底部有蜂窝状。三是锭面凹陷无丝纹,中 心有奶头状的银锭器形,主要是以四川为代表十两圆锭型,底部蜂窝状明显。四是锭面微凹并有丝纹的器形,这类一般是碎银,银的成色达9成色以上就会有丝纹形,9成色以下者银的层色越低,说越无丝纹银。银锭的底部和侧的蜂窝状大小、多少、深浅是鉴别真假银锭的又一重要依据。凡蜂窝较深、较密、洞内圆润光亮,有回珠,有彩色光泽者必是真银锭,银合金银锭一般没能上述特征,如果蜂窝中灰黑一片,可能是铅等假锭。蜂窝状凡是自然形成的必然是口小洞大,深浅不一,人为制造的蜂窝状正好相反。
直至清朝,始作为主要货币流通。清朝的银两多以马蹄形的元宝出现,故亦称为宝银。经过熔铸,又可分为大锭、中锭、小锭,通称银块或银锭此外还有碎银。由于各地均可自行熔铸宝银,以致宝银的种类和名称虽然全国大体一致,但成色与重量并不一律。 清代实行银钱平行本位制度,规定制钱一千文准银一两。银两是法定通货,不仅民间交易收藏使用,官府收纳地丁捐税也使用。由此形成银两制度。
对于一些成色比较好的银锭,上面会印有一些水波状的细丝纹路,通常也被人们称之为纹银,纯度能够达到93.5%。而低于纹银标准的就需要补足银两,在古时候我们通常称之为补水,清朝后期时,由于铸造技术上的一些进步,很多新铸就的银锭成色能够达到98%左右,这就是我们现在称之的足银。
白银通常被铸为“银锭”。明清银锭以元宝为主,除镇库银外,最重的大元宝50两,其他较轻的小元宝,从20两、10两,乃至1两、1钱,各种重量皆有。除元宝外,依照不同样式,银锭在各地还有方宝、圆槽锭、椭圆槽锭、腰锭、砝码锭等名目。《中国古代银锭形制演变刍议》,《中国钱币》
据《汉书·律历志》记载:西汉时期,一斤相当于258.24克,一两换算下来等于16.14克。王莽及东汉、魏晋南百北朝,一斤相当于222.73克,一两换算下来等于13.92克。隋朝初年,一斤相当于668.19克,一两换算下来等于41.76克。隋末一斤相当于222.73克,一两换算下来等于13.92克。唐至清代,一斤相当于596.82克,一两换算下来等于37.30。
银锭本身色彩为雪白色,老银锭由于在使用中自然氧化,其表面已自然生成了一层银锈和包浆,大多为灰色或灰褐色。因为明代距离现在已经有将近五六百年了,所以明朝地方钱庄银锭存世量比较少,而物以稀为贵,它的收藏市场非常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