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方可出奇
Deep-Sci:"-sci-"源自拉丁语的"scientia"(知识)
小科
物语
+
从物质中获得幸福的时代,已经结束了,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到来。
对于任何一个企业,从0到1是最难的过程,好的产品就是那个1。
有了好的产品,营销、品牌、渠道都是1后面的若干个0。
但如果没有1,有多少个0都没有用。
一切不以好产品为基础的营销,都是耍流氓。
在这个时代,与其在营销上费尽心思,不如把精力用于研究如何解决用户最大的痛点、满足他们最紧迫的需求。
在动手做产品前,先要摸准时代脉搏。
如果我们能把大方向选对,只要你往前跑,中间遇到的问题就都是小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
如果大方向没看准就开始猛跑,迟早会出问题。
踩准时代的旋律,然后心无旁骛地做好产品。
未来十年的两大趋势:消费的十年,蚂蚁市场有着巨大的人口红利。
这两种趋势叠加,产品的突破点就是两个字:品质。
守正方可出奇。
在用户痛点上,我们不能回避正面的、基本的东西,不能老想着出奇制胜。
由于力量弱小,很多创业者会本能地避开产品最基本的点。
因为他们会假设,如果无法超越这个行业里比较强的对手,基于市场的残酷性,就本能地避开这些基本的点,然后去叠加一些创新点。
但是,创新点是需要立足与基本点之上的。
如果不能在最核心的点上去推动产品进步的话,那些所谓的创新点,往往是一种逃避心态和侥幸心理,是一种海市蜃楼。
很多创业公司都容易陷入这样的迷思,并且不断地“催眠”自己:这些“特别”的功能真的很重要,是公司的机会和方向,是创新。
真的是这样吗?
很遗憾,很多时候大家费尽心思琢磨出来的所谓创新点,实际上只是在有意识地逃避那些产品最有价值的核心功能。
很多商学院教授都告诉学生,毛利率越高的企业经营状况越好,所以我们看到市场上商品的定倍率越来越高,人们在商场里看到的东西都贵得离谱。
其实,定倍率高不仅不一定是好事,很多时候它意味着低效与消耗。
与之相反的是对效率的提高。
如何做到高效?
效率隐藏于运营的每一个环节当中,比如理念一致,执行力和战斗力强,机制合理,流程合理,产品定义精准……每个环节都可以抠出效率。
做产品,少即是多。
可做可不做的东西,一定不做。
一种产品要做到极致,一定要做少,不能做多。
少即是多已经不局限于设计的范畴,而是成为一种人生理念。
日本人从一本《断舍离》开始,提倡回归生活的本真,追求极简。
在《断舍离》之后,日本作家本田直之出版的《少即是多》,更是引起巨大的反响,一种新的朴素的生活理念,从日本向全球蔓延。
书中的原话不仅可以启发产品设计,也可以用以思考人生:
1.从物质中获得幸福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2.不被常识束缚,感受幸福需要自由;
3.从加法时代来到减法时代;
4.降低满足“阈值”,只选择自己需要的东西;
5.生活在多元化时代,不必被他人的价值观所左右;
6.比起金钱,更重要的是精神层面的充实感;
7.找到对自己来说最为重要的东西。
极简,会引发另一个问题,简到什么程度合适?
有句话很普通,也很“玄”,那就是:要让产品回归其原本该有的模样,不出挑,不出奇。
即:让产品长成它本该长成的样子,绝不做视觉的杀马特。
一款产品,需要做到自然、不突兀,看上去自然而然地融入环境,就像一个低调而又听话的乖孩子,悄悄地做着该做的一切。
日本的很多设计审美领域讲究和、静、清、寂,这种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所以,品质产品需要遵循的原则是:把握脉搏、守正出奇、少即是多。
▼ 不要再逃避
✨星星发亮是为了让每一个人有一天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星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