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只能赢不能输?看不得孩子不好的我们到底怎么了?

 文丨 优宝
中国的超级梦之队,输了?还是在乒乓球这个项目上?!
前几天是的!但据今日前线传回来的最新消息,乒乓球女单比赛中,中国队的孙颖莎以4比0的成绩横扫日本队伊藤美诚!
对此我方选手的感想只有两个字——过瘾!而网上也再次传来一片歌功颂德之声。
可就在前几天,混双决赛的结果却炸翻了天,很多人隔空喊话许昕/刘诗雯:输了就别回来了!
你没赢证明你不够努力
由中国乒乓球队的2位头号种子选手——许昕/刘诗雯组成的混双阵容,以3比4的成绩惜败于东道主日本队的水谷隼/伊藤美诚,从而获得了银牌。
刘诗雯在赛后流下了伤心的泪水,因为东京奥运会可能是她的最后一战了,她更在采访中不断说着对不起大家。
许昕也在自责,他坦言:“这个结局对于整个中国队应该都接受不了。”
他们清楚,作为中国的“国球”,每一次世界级的赛事中乒乓球都是全国人民最期待和关心的比赛,几乎从未有过败绩,甚至连铜牌都不放过。
这次的结果实在太让人难以接受了。
不少人纷纷在网上发言安慰,可就连这些安慰者也成为了一并抨击的对象,一时间全网哗然。
纵观那些被引爆怒火的言论,无非因为2点:
其一名曰神化,可能在很多人的心里,中国乒乓球就是无敌到寂寞的存在,无数前辈带给了我们太多震撼,那些网上的谣传、段子更进一步激发了人们的血性。
简单来说,提到中国乒乓球就一个字“燃”!因此人们不愿意看到、也不允许自己亲手塑造的完美形象崩塌,就连偶尔失态也不行。
颇有些爱子之深、责之愈切的意味。
其二名曰旧恨,输给谁不好,偏偏输给日本队,尤其是水谷隼。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水谷隼对刘国梁做了什么,还有人记得吗?
男单项目中他以3比2的成绩战胜了许昕,当场就把球拍摔了,然后跑到教练刘国梁面前挥拳、怒吼、挑衅。
因此在这次的一片骂声中倒有一多半是冲着许昕去的……
却没有人在意,或认为这次的赛场其实危机四伏——这是奥运历史上的第一场乒乓混双赛。
赢过才能输得起
在此之前,奥运赛场上的乒乓项目只有男单,女单,男团,女团,可过去的一次比赛中,中国队派了不算最顶尖的两名选手迎战日本队,也让他们赢了。
于是,日本觉得自己又行了,赶紧把混双加入了奥运,还一并附上了各种奇葩规则:
比如禁止吹乒乓球,禁止摸球台,禁止擦球桌上的汗,美其名曰是防止感染新冠,但巧合的是,我们国家队的队员,特别喜欢做这些动作。
看似只是一些无关痛痒的小事,但这就类似于扔纸飞机前不让对着飞机头哈气、喝酸奶不让舔瓶盖一样,简直失去了灵魂。
禁止运动员出现习惯性动作,就是变相打乱他们的节奏,而讽刺的是,就在这场比赛中,对面的水谷隼吹球了、伊藤摸球台了,裁判却从没想过喊停。
再说到伊藤美诚,其人同样不简单,作为日本当代的乒乓球新秀,她和丁宁打过11-0,丁宁0分,她11分。
18年公开赛,她连续战胜了刘诗雯、丁宁、朱雨玲,刘诗雯单打和她交手过3次,其中2负1胜。
而最鸡贼的是,伊藤从来不参加邀请赛,怕交手太多会被我们研究出她打球的路数。
这根本就是一场处处针对的比赛,而看过乒乓球夺冠历史的人想必也清楚,这些只是各个国家的常规操作。
全世界都知道中国乒乓球血强,因此被捧上神坛的梦之队比任何人的压力都大,失败本是常事,却不知从何时起变成了只许赢不许输。
因为有无数人的情绪随着他们的表现跌宕起伏,似乎他们的每一次夺冠都与我们与有荣焉。
这种感觉是不是令人格外的熟悉?
没错,这就是很多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只能做正确的事情,容不得一点行差踏错,考试没考好?那只能证明你还不够努力!
看球如看子,赛场如人生
尤记得2012年伦敦奥运会,田径男子110米栏预赛中,飞人刘翔因旧伤复发摔倒,最终单脚跳过终点,吻别赛场。
从那时开始,他便被贴上了“骗子”、“废人”等标签,就连名字也要被人肆意羞辱、延续至今。
当他失败的那一刻,没人再去记起刘翔是唯一一个在直线跑道上真正打败黑人的运动员,甚至创造了连白人都没做到的记录。
他曾经获得了60次冠军、16次亚军、9次季军的成绩同样也没人再去提起,2次退赛成为了他一辈子的烙印。
缺点总被盯着看,再多努力也无法获得别人的认可,有时候对孩子我们不也是如此么?
吃饭慢了会被说墨迹;写不完作业、做不会题会被说脑子笨;一点小事没做好便会成为父母眼中的废物……
可没有人喜欢被人一直指指点点,尤其是在自己努力了却依然没有做好的时候,本身的情绪就已经因为没做好而感到愧疚了。
此时更多的责备无异于在伤口上又撒了把盐。
被那些难听的话语谩骂、指责,运动员们可以不上网、不看手机,却也难免抑郁、自闭,可孩子呢?他们又能逃去哪里。
当然,一些父母会在孩子比赛失利时给予安慰和鼓励,可这样又真的做到位了吗?
优家教育创始人吴臻老师举了几个例子:
第一种安慰:“你已经很棒了!给你,奖杯! "孩子内心:奖杯最重要。
第二种安慰:“哎呀,一次比赛而已,别那么在意, 下次再努力!”孩子内心:我很想要奖杯!可是我好像做不到......
第三种安慰:妈妈做了一个奖状,上面写着"最佳进步奖",对孩子说:"这次比赛你比上次快了5秒钟哦! 再接再厉!”
孩子内心:只要多加练习,下次我还可以做得更好!
三种做法同样缓解了孩子当时的负面情绪,但只有第三种让他明白了努力的方向,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有效的鼓励和表扬"。要关注两点:
1、关注做事情过程中的感受;2、关注做完事情的心情。
有时候孩子做完一件“好事",如果只听到“你真棒!你是乖宝宝! "这样的表扬,并不会明白究竟自己做对了什么。
我们要通过鼓励向孩子表达出来,你做了哪些好事,有了哪些具体的进步,这才是对孩子最好的肯定,并且为他接下来的努力提供了方向。
盲目的挑错会让孩子的内心感到自卑,进而对很多事情失去兴趣,多做多错,那便不如不做了吧。
而盲目的鼓励却会让孩子失去努力的方向,甚至变成一个输不起的人,即使侥幸赢了比赛却也输了人品,就像下面这位:
没有人能保证在自己擅长的事上永远做对、做好,失败几次又算得了什么?
想来一个人最好的状态应该是胜而不骄、败而不馁,放下那些多余的得失心,便是人生自在人。
愿每个孩子都可以得到善意的对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