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面书法--视觉倾向与印章作用
书法欣赏-扇面扇面书法分类:理论探讨扇子是古人搧风引凉的器具,而扇面用於写字作画,也是我国古代绘画特有的形式之一。往来应酬互赠扇子及在扇面上合作书画,是中国文人之间的一种雅事。早期书画家主要使用圆形绢质的“纨扇”,明代“折扇”流行后,纸面折扇上书画成为另一种选择。 扇面书法作为欣赏和收藏之用,有其独到的艺术特色,给人以美的享受。扇面书法的章法比一般书法的创作更难些,主要是处理好扇骨与书写内容字数的关系,需周密计算字数,妥善安排在扇骨之间的空白处。总的原则是协调一致,不能前紧后松,或前松后紧。书写前最好打个草稿,有十分把握后再上扇书写。扇面的书写,尤其上骨的扇面书写,很难写好,因高低不平,行笔难度很大,因此欲书写的字数不适宜太少。书写多字数时,可将扇面尽量展平,左、右、上需用镇纸压住,将字写在扇骨之间的空白处。裱好的扇面,因宣纸的效果失去一半,所以书写时不宜多蘸墨。另外,印章的选择不宜太大,需与扇面上字的大小相协调。扇面书法的书体一般不宜用狂草。 由于扇面上宽下窄的形状,使得折纹与拆纹之间也是上宽下窄。这种独特的样式,就要求我们在创作时,做出恰当地安排。折扇扇面常见的形式有三种。(1)充分利用上端,下端不用。从右至左,依次安排。落款写在正文的左侧。款宜长些,款字写一行至数行不等,印章宜小于正文。 (2)写少数字,利用扇面的宽度由右向左,横排书写二至四字,要收放有度,落款可写数行小字,与正文相映成趣。 (3)上端依次书写,下端隔行书写,形成长短错落的格局。这样则可避免上端疏朗,而下端拥挤的情形,达到通篇的和谐。这种格式,先写长行,以五字左右为宜,短行以一、二字为宜。落款要精彩,一般写在正文后面,一行或数行均可。即章宜小于落款的字。 扇面书法必须强化印章的作用。但印章如何用、印泥颜色如何搭配必须引起重视。乱用印章,印泥颜色搭配得不好,就“画蛇添足”了。用印要慎,特别是折扇作品少用印章为妙。书写者可以根据自己对扇面整体疏密变化的把握,合理、适当地运用印章来补白、增量,平衡画面和显著提升作品整体质量的作用,使作品内涵更加丰富。传统书法扇面很少使用印章,明清传下来的很多名家扇面都没有过多使用印章。但扇面作品上印章用得好,就有画龙点睛之妙。当代扇面书法作品中,有很多扇面作品上的印章用得很好。折扇是已加工好的扇面,纸质偏熟,一般没有湮化功能(由质地差的宣纸所加工的成扇,和一般白纸无异)。如果单纯用墨汁书写,线条入纸后的墨色变化很难表现出来,无用墨节奏。其和用好的墨磨出后所书的墨色层次效果相差万里。 扇面书法作品,须有清新、宁静、戒躁、镇静、勉励之意蕴,扇面书法之点线多有清爽、舒徐、温婉、幽悠之情态,此为扇面书法字里、字表之要则。写扇面,用好墨磨出来写效果更佳。有的折扇扇面发墨太黑,显得簇新而古雅不足;有的折扇上含有油,书写前可在扇面上先用元书纸揉擦以使其着墨。虽然扇面幅面很小,创作也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但只要把握扇面书法创作形式多样、书体多样、用纸多样,就会创作出丰富多彩的作品。追求视觉效果。用宣纸所剪的扇面不宜过大,扇面本身的文化趣味决定其幅面不宜大,大了就粗俗不对味了。选材上视野要开阔,可用绸、缎、绢、竹丝、夏布、泥金(黄)纸、泥银(白)纸、仿古宣、洒金宣、白宣纸等做成扇面形进行创作。如果用成扇,也可以选用各种不同的成扇,根据质地进行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