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知道“声”本是悬挂的乐石?

古代有一种打击乐器叫“磬”,它是用石头做的,钻孔悬于架上,小木槌敲击发出声音。通俗点讲“磬”其实就是乐石。

  • 我们来看下甲骨文中的“磬”字。甲骨文左边就是悬石的样子,上边是绳结,下边是三角形的乐石;右边是手持小锤敲击状;小篆为了强调磬的材质,加“石”作为偏旁。磬的本义就是:石质打击乐器。

  • “声”字要怎么造呢?古人想到了乐器。甲骨文的声,上边是乐石“磬”,下边用耳朵和嘴巴表示听,整个字形就是乐器发声;小篆下部简化为耳,表意更加清楚;我们今天的简体字“声”是繁体“聲”的右上角,这个部分本来是悬挂的乐石,简体字用这个符号来表示“声”。

  • 这个是形声字,从缶,殸声,殸就是磬的本字。本义:器物中空。引申为:用完、用尽。最有名的成语是:罄竹难书,是说把山上的竹子砍光了,来做竹简,都写不完。后来比喻罪恶多,写也写不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