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书评】琪实丨努力塑造基层扶贫干部的动人群像 ——读郭方向《鲁山脱贫大决战》

张虎群|方向长子定方向
一一作家郭进拴情怀走笔之四十

作者简介:张虎群,男,1980年5月参工,一生唯爱写作。虽不留片言,心底终快活。在市以上媒体发稿1500多篇,获市以上奖20多项。现退休养家。写点小稿把时光打发。

张虎群|方向长子定方向
一一作家郭进拴情怀走笔之四十

事有其巧。您说,名家郭进拴长子郭方向,这个名字委实感人。定方向不易,而长子把爱好之大业定到追逐生父创作和作家这个道上,在我们豫西不谈绝无仅有,怕是真还不多的。
笔者同时还从某媒获悉,作为《智泉流韵》主编,这名为方向之后生还真的已著书立说数十万言了,饱含其父之名作家情怀。当然也有青出于蓝而更胜于蓝之说。另闻,这郭方向更有大文人言行,尤其在办事等方面更胜一筹,令人称道和咋舌。在编务内事处理,及以写为主的任务落实上,总一马当先,颇具其父之善吃苦,能揽事之优点,难怪周围有说,有其父必有其子,这话对他们真乃恰如其分。据媒反射说,仅方向这人近年撰书已赚书费多达数十万元,笔者的确为之而垂涎三尺啦!
对方向同志不明不解,然则也不空费口舌笔墨,但郭总有这般儿子也令人心口折服,仰慕三秋。作家要厚,其子也不凡。在郭氏父子路上,将有更奇迹的事情生发,将一饱众师之眼福。郭方向在《鲁山脱贫大决战》创作谈中这样写道:

非常开心,《鲁山脱贫大决战》能够在全国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这样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顺利出版发行。这是一部描述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脱贫攻坚历程的纪实性报告文学作品,希望通过我的拙笔浅书,能讲好鲁山扶贫人的故事,让更多人了解鲁山,关心鲁山发展,推广“鲁山扶贫精神”,并献礼于“鲁山扶贫人”。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为人卑劣、生活庸俗而愧疚。这样,在临终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已把自己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经典的一段话,第一时间浮现在我的脑海,保尔·柯察金一位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他是无数革命者的偶像,他的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追梦人。而今,伟大中国脱贫时代造就了高大“中国扶贫人”的形象,恰恰展现着这种品德高尚、无所畏惧、坚决斗争的革命精神。激励“中国扶贫人”成为脱贫时代的先行者、践行者、创造者。

鲁山县是革命老区,到处渗透着红色文化,重走红军路,听着革命先烈动人的故事,望着岭岭埋忠骨,村村有烈士的鲁阳大地,使我深深地领略到了革命先辈们的高尚道德情操,让我更深刻体会到了他们身上不怕牺牲、勇于奉献、前赴后继、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采访中,我深刻的感受到了鲁山县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所展现出来的“鲁山扶贫精神”。他们积极响应,主动参与,勇于担当,甘于奉献,涌现出了一大批可歌可敬的典型代表。

海关总署选派的驻鲁山县上竹园寺村第一书记王镝;

市中级法院驻村第一书记王全胜;

市疾控中心驻村干部李河新;

原市安监局驻村干部张现会;

鲁山县科协驻村干部南红;

鲁山县教体局驻村干部姬中三;

还有杜先斌、崔永剑、张长欣、闫春阳、袁海军、张志伟等等众多优秀的基层扶贫干部,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身为一名普通“鲁山扶贫人”责任和担当。

特别是鲁山县扶贫干部周大浩,自1986年参加工作,便投身进鲁山县熊背乡的发展建设之中,直至2018年10月9日,周大浩把生命留在了脱贫一线,用自己的奉献之火、生命之光,点燃了苦寒贫穷的土地,温暖了群众的心灵。

鲁山县二高派驻尧山镇马公店村的扶贫干部郭文峰,在生命中最后的一个月,他仍有28天奔波在扶贫第一线。2019年3月5日夜,郭文峰在整理扶贫资料时,突然病倒在了工作岗位上,年仅41岁。

他们是真正“扶贫英雄”,他们“舍小家顾大家”,拥有坚毅的品质、赤诚的初心、崇高的信念,用一腔热血铸就了鲁山县脱贫事业的“丰碑”,用“不负韶华,只争朝夕”的精神激励着“鲁山扶贫人”的不断前行。

鲁山县是一个集深山区、水库淹没区、革命老区于一体的国家级贫困县。在党-中-央坚决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之下,在省、市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之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周密部署、精准施策、狠抓落实之下,在每一位“鲁山扶贫人”尽心尽责、团结协作、甘于奉献、不怕牺牲的精神指引之下,实现了高质量脱贫摘帽,为我市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我是一个幸运儿,非常幸运,能够成为这本书的执笔者,并以此投身于伟大的中国脱贫时代洪流之中,以拙笔去参与这场举世瞩目的“脱贫战役”。以一名文艺工作者的眼光去重新审视鲁山县扶贫的过程,并用文字的方式去展示给更多人。让读者朋友们共同去观看、关注、理解、学习、思考和推广鲁山县的扶贫开发经验。吾自知学识浅薄,但尽心而作,初成本书,但愿能够为祖国的脱贫事业尽一丝微薄之力。

《鲁山脱贫大决战》自2018年8月开始筹备,到2020年6月份基本截稿,历时21个月,行程6万余里,采访千余人,大改六稿,小修十余次。全书共分21个章节,81万字,从鲁山县悠久的文化历史底蕴和红色革命老区起笔,到扶贫“冲锋”号角吹响,到鲁山县各级扶贫政策的“落地生根”,又到脱贫誓师大会的“背水一战”,再到夺取高品质“脱贫摘帽”的阶段性胜利,最终落脚在“决战决胜”实现2020年全面脱贫目标的雄心壮志之上。记录了鲁山县脱贫攻坚战斗的艰辛历程,同时通过不同视角展现出鲁山县广大干部群众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姿态”群像。采访过程中,我们顶过风,冒过雨,下过阴暗潮湿的生姜地窖,曾徒步翻山开路到十几公里外的偏远贫困村落,也曾经历过大雪封山采访车险些滑落山崖的危险。但是我觉得,我们创作的过程,跟扶贫一线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工作难度、艰苦奋斗、忍辱负重的扶贫精神相比之下,显得微不足道。“扶贫人”才是主角,是执行者,又是落实人。我们能做的太少,仅希望这几十万字的真实记录,能够在决胜决战的脱贫时代背景下,为这群“最可爱的人”点赞、鼓劲、加油!为实现国人摆脱贫困的目标,尽上微薄之力。

在即将截稿之际,我要特别感谢鲁山县扶贫开发办公室的全体人员,感谢平顶山老区建设促进会,感谢平顶山日报社常洪涛先生,是你们在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主动给我提供各方面有力支持,衷心地感谢你们的帮助。我还要感谢我父亲、母亲、妻子、女儿,是你们在我疲惫和困惑的时候给予我最大的精神支持,谢谢你们。

2020年2月28日,鲁山县高质量脱贫摘帽的喜讯传来,我的眼睛跟着这群可爱的“扶贫人”一起湿润了。那是种幸福的味道,畅快的释放,深沉的感动,无尽的回味……

短暂的欣喜过后,鲁山县委县政府立刻宣布出台了一揽子政策:紧盯“脱贫大巩固”目标;坚持“四不摘”工作要求;进一步补齐“两不愁、三保障”弱项短板;做到“三防止一衔接”……务求奋力夺取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向历史、向党和全县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当笔者结束采访回首道别,鲁山“扶贫人”逐渐拉长的背影映照在耀目的夕阳之下,身披彩霞,永不停歇的脚步迈入了“新时代”的万丈光芒之中……

希望各位老师和读者朋友能够给与本书更多批评指导,更多的宝贵建议,再次感谢大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