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 · 读 | “特健药”,你的功效是什么?

缘   起

由毓慧老师撰写的专栏《慧·见》(共100期)已经和大家告别好几个月了,一些热心印友总是恋恋不舍,希望有机会能再看到毓慧老师的文字。经过金石君反复努力,毓慧老师终于同意再开专栏,继续和大家一起交流印道。新的栏目名为《慧·读》,两周一更,主要分享毓慧老师的读印心得,试图从方寸之间的印文或边款,去探寻作者创作的根源及背后的故事,从而拓宽我们的视野,提升我们的鉴赏能力。如毓慧老师所言:“读方寸印,观自在心。”,就让我们一起用“心”和“眼”去寻找方寸之间的大美吧!

——金石君

43

大师黄宾虹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艺术是“特健药”。对于醉心艺术创作的人来说,它如同生命的闪光,失落之时,得意之际,总会陪伴着你,滋养心灵,让灵魂散发出异彩。而你与我,不同的人生,或许注定了每一个人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不同的“特健药”。

我用它来治愈寂寞

徐三庚无疑是寂寞的。

篆刻史上,成就高于他者有之,仰望他的更是比比皆是,却没有哪个篆刻家如他这般倍受争议。多少人为他不平,也为之骄傲,也许此般争议,正是他成就之巨的完美证明。

△徐三庚

徐三庚,清末著名篆刻家,字辛谷,又字诜郭,号金罍、井罍,又号袖海、褎海,自号金罍道人、似鱼室主、余粮生、山民,别号翯然散人等,上虞章镇大勤人。工篆隶,与吴让之、赵之谦齐名,能摹刻金石文字,所刻吴皇象书天发神谶尤佳。刻印力追秦、汉,能于邓石如、吴熙载诸家而后,别树一帜。近时篆刻家多宗之。其晚年篆刻趋向定型,习气渐深,终成流弊。

“习气渐深,终成流弊”,这是我们最常见的对于徐三庚的评价,此言有因,但每见此八个字,却总有如鲠在喉之感,心中似乎总是感觉得到他所饱受的委屈与不公。

徐三庚自幼家境困苦,稍长即于道观中打杂谋生,生活艰苦,世事繁杂,使他早早地明白,生存的技能是多么的重要。在道观打杂时期,幸运的是他遇到了擅长书法篆刻者,并得其传授,后又有摹拟汉印之功,这为他日后的篆刻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以此成为谋生的手段。

△特健药·徐三庚(尺寸:2.1x2.1cm)

徐三庚是名气最大的练摊者,市井是他创作的最为广阔的舞台。相对于你要给我什么,也许我想要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或者,我要知道你想要的是什么。媚俗?也许吃饱肚子才是硬道理吧。

徐三庚的篆刻成就以天发神谶碑之书法根底,上溯秦汉下逮元明,致力浙派,后发扬邓石如“以书入印”,独辟蹊径的他,将浙皖两派独特的篆法与个性的刀法熔为一炉,从而形成自家独具面目的篆刻风格。

或许,他的成就并不是来源于他的用功之深,而是来源于他深刻的人生阅历。艺术创作对于徐三庚来说,就是一剂“特健药”,用来治愈饥饿,治愈不为世人所理解的一世寂寞。

我用它来享受美好

徐三庚是寂寞的,以艺术创作来疗伤,身为赵宋后裔的赵叔儒永远不会懂。

△赵叔孺

赵叔儒,原字献忱,初号纫苌,后改号叔孺,晚号二弩老人,斋馆名二弩精舍,浙江鄞县人。书法篆刻上自有面目,宋元圆朱文一路的造诣尤深。他又是一位卓越的教育家,弟子五十多人,现代艺坛上著名的书画篆刻家如陈巨来、叶潞渊、方介堪、张鲁庵、徐邦达等都是他的学生。其书法取法赵之谦、赵孟頫,而以后者学得最久。篆刻遍学各家,兼浙皖两派之长,力追秦汉。学赵之谦所得尤多,对宋元圆朱文的研究发展有重要贡献。

这是他的“特健药”,就像落差巨大的人生,此药非彼药,较之徐三庚有着云泥之别。

不凡的家世,使赵叔儒拥有与徐三庚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锦衣玉食受到良好教育的赵家三公子,曾经所拥有过的一切,让他一生淡泊名利,与世无争。出仕前退隐后,皆把精力投入到艺术追求上,曾与吴昌硕一同被称为“一时瑜亮”,他画的马有“叔孺画一马,黄金十笏”之说,但他并没有把此作为发财之道,而是更愿意把大量的时间用来与朋友的交流切磋及对学生的教导上,这正是他的“特健药”。

△特健药·赵叔儒(尺寸:2.6x1.1x2.2cm)

赵叔儒学识渊博,温文尔雅,对于好学者更是谆谆教导,倾囊相助,教育成果颇丰,他的很多学生成为继他而起的知名艺术大家,今天我们所熟知的陈巨来,即是其中之佼佼者,而陈的功名,归根到底来自于赵叔儒对圆朱的专注之深。

赵叔儒取法赵孟頫颇多,或许同为赵氏后裔,之间掺杂着自然的亲近之情。在赵叔儒的作品边款中,“仿元朱”常常可见,于此中用功之深,奠定了他在圆朱上的特殊地位,继承与发展,使其在浙派的丁敬与皖派的邓石如之后,独树一帜。虽然他称陈巨来为“近代圆朱第一”,但却丝毫不减他的绝对地位,相反,恰恰是陈巨来、叶潞渊、方介堪、张鲁庵、徐邦达等众多学生在各个领域所取得的艺术成就,更足以证明,他于艺术创作及作为一个教育者的突出成就,这种惬意与美好,正是他毕生所追求的“特健药”。

当我们凝视那些先贤曾经的灵光之作,不禁感叹,此时的它们,正是我们今天的“特健药”,给予我们精神上的陶冶,营养我们贫瘠的心灵。如此“特健药”面前,“包”治百病显得多么的虚弱无力。面前的这些美妙的艺术创作,才是治愈我们疲惫心灵的“特健药”。

作者其他精选好文

⊙慧·读(001):我持此石归,袖中有东海

⊙慧·读(002):一味黑时犹有骨,十分红处便成灰

⊙慧·读(003):三人三事三十三年——话说吴让之的一方三面印

⊙慧·读(004):“左军痹司马”,一方伪官印的由来

⊙慧·读(005):当“魏嫽”遇见“翁哉”

⊙慧·读(006):人生有穷达,“硬核”德行千年不变

⊙慧·读(007):吴让之与齐白石的天涯对话

⊙慧·读(008):小人物的大境界

⊙慧·读(009):游走于逃禅煮石之间

⊙慧·读(010):从一幅画到一方印,“绿肥红瘦”用了七百年

⊙慧·读(011):索印,也不是那么容易 ——“意与古会”背后的故事

⊙慧·读(012):与“汪氏八分”“壹斋书画”同行,寻踪让翁故里

⊙慧·读(013):思念依然绵绵无绝期——吴让之的与汪鋆的忘年之交

⊙慧·读(014):为了它,改名改字改斋号

⊙慧·读(015):大家闺秀与小家碧玉之“有所不为”

⊙慧·读(016):此生情缘尽现方寸

⊙慧·读(017):从印章治拉肚子说起

⊙慧·读(018):我本天涯一布衣

⊙慧·读(019):“十里荷花”中的“罪”与“德”

⊙慧·读(020):用尽生命呵护的美好

⊙慧·读(021):汉印中的谦谦君子——“寿佗”

⊙慧·读(022):从“假冒”奚冈说起赵之谦

⊙慧·读(023):情有独钟一枝梅

⊙慧·读(024):一只“穷鸟”引起的公案

⊙慧·读(025):非法非非法,无法即是法

⊙慧·读(026):两方惊世的“二金蝶堂”,两种美学观的碰撞

⊙慧·读(027):刘备:祖宗,是我啊~

⊙慧·读(028):旷世绝刻“赐兰堂”

⊙慧·读(029):往听黄鹂声

⊙慧·读(030):三刻“学然后知不足”

⊙慧·读(031):白石老人称我为君缶

⊙慧·读(032):迷雾重重的“梅隐”

⊙慧·读(033):谁人不爱“偏将军”

⊙慧·读(034):印界“董狐”

⊙慧·读(035):一起来做“骫骳”之徒

⊙慧·读(036):“野狐禅”曾经小巧而别致

⊙慧·读(037):人书俱老的“人长寿”

⊙慧·读(038):要学汉印,是他说的!

⊙慧·读(039):精心刻制的十二方印被人磨掉,试问齐白石的心理阴影有多大?

⊙慧·读(040):我就是木匠,说三遍是不够的!

⊙慧·读(041):张九的私印,迷死你!

⊙慧·读(042):各种“假”印,水太深,容易把握不住!

关注毓慧老师个人公众号

“遇见毓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