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怎么富?农村怎么振兴?走什么路?

集体主义农村 1周前

 我国的现状是,农民一家,少的两三亩田,多的十几亩田(不算承包)。

一亩田一季种粮收入400元到800元。
经济作物稍高,也高不了多少。
在农田上,怎么样增加农民收入呢?

  1.减支出。化肥、水利、种子、农机、农药。这是种田需要的几个要素。其中,整田、播种、收割,要用到农机。支出大头是:化肥、买水、农机租用。

这几个要素,几乎都是私有产权,利润空间到底有多大,不好说。如果国家能够提供廉价的化肥、水利、农业、种子。农民种田支出会少一大截,收入自然增长了。至于农机,合作社可以减少农机的租用费用。

  2.增收入。流通环节,现有模式是,国家有个收购价,价格较高,但是收粮标准也高,卡住标准,大部分粮卖不了国家临储仓库。粮贩子们一家一片,下乡收粮,价格比临储仓库低一些。低多少?看良心。然后粮贩子再卖给粮企,最后到超市商品粮。从田头到餐桌,中间有太多的环节加价。

农民手中粮食被压的低,销售终端卖的却不便宜。
尤其到超市,品牌大米最低3块一斤。
第一:国家提高粮食收购价,如果担心通货膨胀可以补贴粮价。(1,要不了多少钱,2,粮食引起的通货膨胀未必有房价、和商铺租金引起的高)第二,国家统收统购,统一加工,减少中间环节,真正还利于农民。

  减少种粮支出,增加种粮收入。一亩田收入1000元以上,不是不可能。如果国家可以大幅提高粮食收购价,农民种田收入还可以更高。未必会引起通货膨胀。日本韩国食品价格被协会垄断,也没见天塌下来。

  在非种田环节,怎么增加农民收入?

  必须要工业反哺农业,搞集体化,在农村搞工业,搞农村工业化,才有非种田环节,增加农民收入的可能。这也是当前三十年的思路。

谁说农民必须纯务农?不能在家门口半工半农?

  农民为什么种田富不了?我国国情在这,人均田亩数低。大量农民只能被束缚在一亩三分农田上。

农忙时使劲干,农闲时没事干。
农民的劳动力被束缚住了。怎么办呢?

  其实农村有大量的资源可以开发,刚才所说的人力资源是其中一点。还有什么资源?农村有人,有山,有水,有土地,有空间,甚至还有自然资源。

缺的是组织和生产资料。
建立集体化的合作社,集体化的农村。
在农村上配置生产资料,农民就是活跃的劳动力,自己就能生产出来大量的财富。

  比如,农村自己办养猪场,一个村养个500头猪不是问题。再建养鸡场养鸭场。还可以建什么?

农产品加工的:零食工厂、罐头工厂、酿酒厂、调料厂等等。
自然资源加工的:砖厂啊,采石场啊,木材加工厂等等。
空间资源开发的:鱼塘、花卉养殖、宠物基地。
还有低加工的:手工作坊、玻璃作坊等等。
甚至在村里开养老院不行吗?如果村边有矿,这矿为什么一定要承包出去呢?自己开矿不行吗?

  是谁规定,农村农民只能种田?不能真正的半工半农,在家门口就参与工业品生产呢?不能自己开发自己的矿呢?

  有些行业,涉及到市场已经饱和垄断,生产过剩。

但是并不是所有行业都是农村工业化之后不能参与的?

  农村工业化,不是指,利用机械化来种田。

而是指在农村建工厂,在农村建工业,让农民半工半农,把农村丰富的闲置资源利用起来。
农村工业化被人故意带偏了。

  农村工业化的前提,就是集体化、公有制。

没有集体化、公有制,指望农民靠一亩三分地,亩收300块来积累资本,购置生产资料,开发农村闲置资源吗?
就算置办起来了,没有集体化、没有统销统购、没有公有制的流通环节,农村的产业,永远无法于城里大资本建立的产业抗衡,最终还是要被挤掉市场份额的。

  不能把解决农村问题的方法,只局限在田上面。只在那一亩三分薄田动脑筋。

有一股势力,鼓吹解决农民问题,就是要土地流转。
我就奇怪了,让农民富起来,不想办法给农民减少支出、增加收入、谋取社保平等、置办家门口的产业,非要让农民把田给流转出去?
到底是想解决农民的问题呢,还是消灭农民这个“问题”呢?

  我们其实整个几代人,都丢掉了前三十年的记忆。

我们整个民族记忆中,只剩下后四十年的记忆。
所思所想,还想总是跳不出这四十年里不断重复的话语。
前三十年里,有太多的宝藏,要把它们找回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