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有哪些外来物品?又是如何交易的呢?
宋代是我们古代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以及社会诸方面都高度发展的时代,给予后世的财富极其丰厚。宋朝虽然陆地疆域不行,丝绸之路算是断了,但是宋代海外贸易非常发达,宋与外国交易的商品种类极为丰富,输入的商品种类达400余种。那么这些海外贸易的“舶来品”都有什么呢?又都是在哪消费呢?我们不妨一起来看看。
一.货通万国的朝贡贸易
宋朝高度发达的经济,加之积极的对外政策,使得其向心力日益增加。来宋朝贡和贸易的使者和商人接踵而至,呈现一派繁荣的外贸景象。
随之而来的便是外来物品的增多,这不仅表现在种类和数量的增加,更表现为对宋人影响的加重。根据进入途径的不同,宋代的外来物品主要分为两类。其一,通过各国朝贡而带来的朝贡品;其二,通过市舶贸易来宋的贸易品。那么我们不妨分别来看看吧。
宋朝虽然在中国历史上算是比较弱的,但是好歹在当时也算地区最大国家,自然周围的“小弟”也是不少的,宋朝为了“老大”的面子,尤为重视外国的朝贡。
据《宋会要辑稿·蕃夷》所载,宋代来华朝贡的国家有26个,朝贡次数为302次。而北宋时来华朝贡较多的国家和地区有:高丽41次,交趾45次,占城56次,三佛齐33次,大食40次,于闻34次,龟兹21次。
宋朝对朝贡国国王封官授爵,对使者也多有恩赏,对贡物则物“估价酬之”,回赐给国王、王室成员及贡使大量贵重物品。即所谓的“厚其委积而不计其贡输,假之荣名而不责以烦褥”。(说穿了就是厚往薄来,要不然这么老远谁来和你做生意?)
回赐之外,有时还有“别赐”、“加赐”、“特赐”等赏赐。宋朝回赐物的价值,往往大大超过了外国贡物的价值。
如乾兴元年(1022年)四月,“交州李公蕴遣使来贡方物”。这些方物,为“白蜡、紫矿、袱帽、瓶香等”。宋朝找来商人估价,约为1683贯。宋朝回赐钱2000贯,“以优其值,示怀远也”。可以看出,宋神宗时期对待外国朝贡的回赐,可谓是不计成本的优厚。
除此之外,来宋朝朝贡的使者那待遇可就更好了。外国贡使来宋,第一站是停驻在宋朝设置的对外港口城市中,主要在广州、泉州、明州(今浙江省宁波市)、杭州,以及广南西路的如洪镇(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黄屋屯镇),北宋时还有京东东路的登州(今山东省蓬莱市)。各国贡使登岸后,由当地最高军政长官主管接待事宜。
如广州和如洪镇登岸的贡使,由广南东西路经略安抚使主管。在市舶城市登陆的,则由市舶司官员负责具体接待。各国贡使往来北宋开封、南宋临安时,朝廷均派人迎送。
除北宋中期至南宋初年的高丽外,迎送官员多为八、九品的低级文官或内侍。北宋时迎送外来使者的官员,多称接伴、送伴官,南宋则多称引伴、押伴官。宋朝尤为重视贡使在宋境内的安全问题。
贡使一行所经过的州县,当地主管军事和治安的官员要提前做好安全准备工作,县尉则要出面护送。从北宋中期起,贡使往返京师的日程开始受到严格规定,沿路不得稽留。当时来宋朝贡的使者,待一系列事务完成之后,贡使在陪同人员的陪伴下返回进入中国的沿海港口。
使者在宋境内购买的物品,一律都是免税的,可以说是来中国“疯狂购物”。可以看出,宋朝对外国朝贡给予了极其宽松的环境。
二.收入丰厚的市舶贸易
除了朝贡以外,市舶司的贸易也是重要的海贸通道之一。
宋朝时期,对外联系的主要通道己由以往的陆上丝绸之路,逐渐转向海上丝绸之路。这一方面是由于宋朝海上交通己经基本打通,人们己经比较熟知通往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乃至非洲的各条路线,再加上宋朝经济的发展,造船技术不断提升,指南针也开始应用于航海,海上交通逐渐繁盛起来。
相对而言,以往作为通往中亚、西亚等地主要通道的陆上丝绸之路,由于沿途政权林立,政治环境复杂,加之自然环境较为恶劣,对长途运输非常不利,而且陆上还经常出现劫掠、抢夺等危机生命及财产安全的事情。
如《宋会要辑稿》记载,宋太祖乾德四年(966年),知西凉府折逍葛支上言:“有回鹃二百余人、汉僧六十余人自朔方来,为部落劫略。”这样一来,越来越多的使者、商人、僧人等等都选择较为安全的海路。
为了更好地发展与海上国家的贸易往来,宋朝统治者竭力兴办市舶,广州在宋初,己成为当时中国发展最完善、地理最为重要的外贸重镇,在广州设置市舶司,可谓是必然之选。
当外来货物到岸时,首先要向市舶司汇报。市舶司派人上船检查,“州领蕃舶,每商至,则择官阅实其货”,主要是防止外国船只漏税或者带危险品、禁运品入境。阅货之后,根据货物的种类分为粗、细两色,并征收一定税率,称为“抽解”。
抽解的税率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代和贸易形势的不同而有所改变。宋初为了招揽舶客,对税率征收的很低,“大抵海舶至,十先征其一”。后来尤其是南宋时期,国家财政非常非常依赖海贸,曾一度将税收提高至十分之四。这在当时可是重税。
通过抽解、博买和禁榷等手段,宋朝获利颇丰。就禁榷一项,“岁收净利凡三百二十余万贯而诸州商税七十五万贯有奇,食茶之算不在焉,其盛时几五百余万络。朝从大量进口货物通过市舶司获得的税收,从北宋皇裕年间的53万贯,治平年间)63万贯,到了南宋绍兴年间己达200万贯,约占全国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六。
对宋代的繁荣起重要作用。宋朝有些地区全靠海舶之利,才得以发展。可以看出,宋朝通过海外贸易获益颇丰。
而且远远不仅仅是经济利益,当时海外贸易引入的作物更为重要。比如占城稻,占城稻,顾名思义是占城地区出产的稻谷。
占城国在中国之西南,今越南中南部地区。在宋真宗时期被引入到中国境内,易种、生长期短、产量高、抗旱、不择地而生这些优点使得占城稻很快就遍及南方诸路。占城稻引入,是宋代对外贸易发展的结果。
与占城稻几乎同时引进的外来农作物品种还有绿豆,即“西天绿豆”。’西天绿豆来自西天中印度之地,优点是“子多而大”,对提高绿豆产量很有帮助。那么这些输入的商品和引入的作物都是如何传播消费的呢?
三.庞大的宋代外来品消费市场
宋代外来物品的目的地和最大交易市场,要数开封和临安。宋朝专门设置香药库,“掌出纳外国贡献及市舶香药宝石之事”。
京师库存外国宝货的量到底有多大,可从一组数据中,作以估算。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从汁京皇宫掠走了大量的奇珍异宝,其中有许多都是外来的宝货,如北珠40斤,玉623斤,玛瑙1200斤,水晶15000斤,龙脑120斤,象牙1460座,珊瑚600斤,琉璃盏120只等等。各个都是奇珍,各个都是异宝,金兵在仓促之中就能拿这么多,可以想象京师外来宝货的库存量何其之大。
香药是外来诸宝货中,储存量最大的一种。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四月,荣王宫发生大火,连续烧了一日两夜,“所焚屋宇二千余间左藏、内藏、香药诸库及密阁史馆,香闻数十里。”“香闻数十里”,可以想象香药库的库存着实不小。
宋初京师库存太多,一时难以消化,便于宋太宗年间设置榷易局,“大出官库香药、宝货,稍增其价,许商人入金帛买之,岁可得钱五十万贯,以济国用,使外国物有所泄。”
宋代甚至还出现了专门贩卖外来物品的店铺,如东京东角楼街巷南街有店鹰店。可见宋代对外贸易的发达。
笔者认为:宋代对外物品贸易的繁荣,所带来的不仅仅是全国经济、文化发展地域格局的重大变化,更重要的是,宋代开始拥有了开放的海洋意识。
尤为重视与海外各国的交通和贸易,注重对海外发展空间的开辟。只可惜后世的统治者们没能继续这类海洋贸易,否则中国也许能率先发现新大陆也未可知。
参考资料
【1】陶晋生:《宋辽关系史研究》
【2】周宝珠:《宋代东京研究》
【3】吴晓萍:《宋代外交制度研究》
【4】关履权:《宋代广州的海外贸易》
【5】林天蔚:《宋代香药贸易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