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城厢 芦席街寻踪
文 黄俊飞
芦席街,位于小南门外董家渡路南向。依门牌号的起始,芦席街是西起南区街、薛家浜、梅家弄路口,迤东至会馆街,向右转弯角就是商船公所和商船会馆。整条街路径不长,中间一段大概有3-4米的宽度,两头却狭窄,一辆黄鱼车经过,自行车是绝对要停下避让。所以住在芦席街口的居民,称较宽敞的南区街、薛家浜路口为“大街”。
在老城厢的街巷中,芦席街虽不显眼,但至少也有二百余年的历史。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刊印的《松江府志》没有记载“芦席街”名,光绪十年(1884年)修的《松江府续志》补收了“芦席街”,并曰:“在小普渡前。”《续志》经过“三阅寒暑”,编撰体例一仍前志,“而自嘉庆戊寅以前阙则补之,伪则正之,仍不敢增损前志”。由此,可知早在1818年前芦席街已形成。那时的薛家浜还是上海县城的一条重要河道,在芦席街边上横跨薛家浜上还有一座上海城厢内外最大的桥梁——青龙金带桥。
近现代的老城厢大多数路名均是这座城市历史文化的遗存,芦席街也不例外,此地原是手工编织及转售芦席等芦苇制品的聚合之处,久而久之,习以成俗,就成了人们口中的“芦席街”,使这条街镌刻上了深深的历史印记。晚清时,在芦席街西首北向的梅家弄还设有席业公所,以运销草芦席制品为主。
青龙金带桥又称青龙桥(《图画日报》第62号第2页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
随着时间的逝去,社会的演变,芦席街也在继续着自身的嬗变。至清末民初时,芦席街的芦席手工作坊似乎已不存在,代之以起的是烟馆、成衣店、剃头店、弹花店、木作行、质店、栈房等各种小生意。20年代,这条街上又设立过江苏财政厅淞沪猪税征收所(附近薛家浜有猪宰作场)、开办过经营首饰的申达公司、明星织物印花公司、大中针织厂(芦蓆街110号)以及专业的学术团体上海音乐研究所(芦蓆街29号)等。
下面是一张绘制于上世纪40年代后期,具有商用指南性质的地图:
摘自 《上海市行号路图录》(下)上海福利营业股份有限公司1949年出版
上面地图中的芦席街已历经变化,原有百有余的门牌号,仅存90余号左右,中间门牌缺阙甚多。西首门牌24号前几乎无单号,而56号后亦只有单号无双号。此时芦席街的概貌以后再也未变,直至本世纪初由于世博会而完全拆迁消失。
芦席街西首一段街面,早先原有一家当铺,是一幢厢房式的楼房。1913年当铺不慎发生一场火情,殃及了紧邻七幢楼房,房毁楼塌。后来的芦席街门牌号从4号开始,紧邻的8号-12号门牌,应该都是后建的连排式单进二层街面房屋。
芦席街16号,是中式的建筑格局,两上两下的砖木建筑,底层砖结构,二楼则以木结构为主。楼前有大院,临街用竹篱笆护院。这里住着一户周姓的人家,主人沉浸于民族音乐,每周必有同好相约聚集在16号家中院内,丝竹管弦,袅袅不绝。后人忆起,仍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感。50年代,他们组成了江南丝竹乐队,定期在豫园湖心亭为大众演出。其子周琢堂耳濡目染,从小跟随父辈们演出。一个甲子年过去,江南丝竹乐队仍在,晚年的周琢堂仍活跃在豫园湖心亭,弹奏着淳朴悠扬,清耳悦心之声,继续传承着中国江南民间文化。中央电视台最新制作《长江行》,有专题对湖心亭江南丝竹乐队进行了采访摄制。
芦席街24号,是一户艾姓大户人家。24号占地面积较大,系前后院落格局。前院中间客堂,两旁为东西厢房,后院临近赖义码头街,四周高墙壁垒。对于芦席街附近的居民来说,艾家的名气是一位具有法国医学博士学位的感染病科专家艾仁麟。艾仁麟早年服务于法国天主教会创办的广慈医院(现瑞金医院),1930年为便利病家就医遂分别在南京路集成药房及芦蓆街寓所设立诊所。后担任了南市隔离医院的主任,期间又在法租界天主堂街利华药房开设诊所。1932年的“一二八”淞沪抗战中,与沪上二十余位名医师参加了上海后方医院的救治伤兵工作。30年代,还在天主教会创办的金科中学担任校医。他还注重公益活动,当时《申报》(1933年7月5日)登载了这样一条消息说,董家渡火政会在炎暑酷热时疫必盛季节,“特商情法国医学博士艾仁麟,于每日中午到会,义务施诊并施打防疫针,均不取费。艾博士为上海南市隔离医院主任,学艺并精经验宏深,将来活人必多矣。”1941年4月2日的《申报》刊载了一位伤寒重症病人“鸣谢西医艾仁麟先生”词,说“氏于起居饮食疏忽调节,以致罗疾。始则头晕卧床不起,继之热度厥增,滴水难入。遍求名医皆不见效,经族人介绍艾仁麟先生诊治断为伤寒重症。悉心治疗幸获转危为安,竟告痊愈。艾医师洵不愧昔之扁鹊、华佗!感激之余特登报鸣谢,并告同病者有所问津焉”之云云。除了艾仁麟,外人对于24号高墙内知之甚少,紧锁的大门也阻隔了外面喧嚣的市井生活,艾家人生活在自己的圈子里。60年代中,艾家开放过一角,办过短时期的托儿所。到了文革抄家,传说艾家有地道通董家渡天主堂内,现在也无从证实。但文革终于将艾家的大门彻底打开,人声鼎沸,这里成了当时能整天听得到“咚咚咚”声的同鼓生产厂家,以后又办了其他街道厂。艾家这个大家族,其主要生活区域也移至了后院,由赖义码头街出入。
芦席街38号、40号、42号则是典型的石库门,这是一个整体。建造于上世纪20年代,主人为之取名“迪庐”,并雕刻在弄堂口石库门门楣上。整幢建筑较之于附近的石库门,有其不一样的特色。38号和42号是对称的二进式,犹如副楼左右拱卫着40号。中间是一条宽敞的弄堂,弄堂口两扇铁门把守,40号就在弄堂底,为三进式。四周有近1米至2米左右不等的狭小弄堂围绕,后门是单扇铁门,出去就是赖义码头街。40号石库门的设计汲取了当时风行的巴洛克风格,弄堂口简约,里面大门较为精致:两边立柱呈方形,装饰简易,以线条几何图形为主,显示厚重扎实的基础。立柱上门框横梁的两头重心处浮雕繁复的西洋装饰花纹,横梁中间则是简易的乳钉纹。三角形的门头上更有山形压顶,精致的花纹饰配有几何图形,整座大门精致富丽而没有雍华之态。
芦席街38号、40号、42号外门面,“迪庐”雕刻在门楣中(过街楼窗下)
进了大门,是一个横长的天井,两侧为东西厢房,中间客堂,三面环临天井全是落地长窗。后面东西二处各有呈“[”形的上楼木扶梯,隔开楼梯过道,后楼东、西有后厢房。二楼东西厢房和客堂面向天井有三面回廊,同样是落地长窗。在整幢楼的东面弄堂有一较为狭长的附楼,一楼厨房或储藏室,二楼有前后亭子间是佣人的房间,二楼东厢房的楼梯过道向外延伸有天桥通向附楼的亭子间,天桥一侧另有铁梯通向附楼顶上的晒台。在弄堂的西北角还有用来堆放杂物的二层数平方建筑,楼前挖有一口水井。整幢楼前后铁门一关,犹如高墙深院,幽幽静静。
芦席街40号石库门(大门已改成铁制门)
这家迪庐的主人,叫王清泉,川沙人氏,长年经营棉花生意。从清至民国,棉花是上海地区最重要的经济作物,对上海的经济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1929年,全市民众选出棉花作为上海市花。董家渡地区是棉花行业的集中地,售花公所、棉花公所在董家渡大街(现为董家渡路近中山南路),花业公所在赖义码头,梅家衖又有吉下堂花业。王清泉在当时是上海棉花行业的一个有影响的人物,1916年棉花行业同仁在小南门一家春集议筹备组织中国棉业联合会,他是30余位发起人之一。中国棉业联合会成立,由正副会长、会董、评议员组成职能人员,他被选为评议员。1918年,虞洽卿创办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王清泉是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第一百零二号经纪人,担任花业交易所经纪人。1921年,上海棉纱交易所成立,被选为监察人。王清泉在王家码头开有正泰花行,参股有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中国棉业银行、穆湘瑶的恒大纱厂、聂云台的大中华纱厂、纱布贸易所及多家行号等。后又在华商纱布交易所担任第二号经纪人,被推选为花业同行公会执行委员。生意场上的成功,便有了芦席街的“迪庐”,当时有报载称之为“华厦”。30年代,王清泉遭绑匪绑架,一月后逃离匪窟,《申报》曾作了连续报道。
拆迁中的芦席街38号(左墙)、40 号(原建筑上无天窗)、42号(右墙)
新中国成立后,“迪庐”成了七十二家房客,厨房一隔为二,只能放一床一桌的西北角杂物楼亦成了租房,过街楼下的弄堂及后楼东西后厢房之间的空敞处都用木板隔成了居住屋,天井和后楼楼梯过道成了各家各户烧饭炒菜的地方。50年代,为了大练钢铁拆去了前后弄堂口的铁门。1964年国家收购,整幢楼仅为王家保留了一楼二楼的东厢房,其余均为公有。经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到了世博动迁前,这里早已失去旧日的风貌,挂在东西厢房的最后几扇百叶窗也无踪影,尽显衰落破败之相。2006年,纪录片《董家渡》曾来拍摄,王清泉的小儿子,毕业于圣约翰大学,用一口流利的英语接受了采访。
芦席街56号这地块最早有座海潮庵,海潮庵东向而建,庵后是芦席街54号,归属董家渡天主堂房产。1905年海潮庵主持尼因不守清规,县令判主持师徒迁入位于城南门也是园后面的黄婆庵,改海潮庵庙产为二十三铺、二十七铺的小学堂,称为二十三七铺小学堂。1906年7月正式成立私立南区第一小学校,1917年,改为南区义务小学。1923年,收归市有,改名市立南区小学校,校内还附设由上(海)宝(山)平民教育促进会开办第五平民学校。1927年,上海特别市成立,正式成为上海市市立学校。抗战胜利后,市立南区小学校改为市立南仓国民学校。从学校的规模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芦席街42号后的门牌号包括天主堂房产也早已划入56号的校区内了。新中国成立后,改为董家渡路幼儿园,教室修修补补还是原样,竹篱笆外围直到60年代末才拆去,新砌的砖墙使园内外完全隔绝封闭。让附近小伙伴们兴高采烈的是在60年代末,幼儿园内造了一个泳池,人称“娃娃游泳池”,这是整个董家渡街道唯一的一个游泳池,遗憾的是十多年后游泳池无人管理也就废弃了。
讲南区小学校的历史,也就要讲讲清末民初,活跃于上海政商、实业、教育文化等各界的众多地方士绅,他们虽然身兼各种职务,但捐资兴学却成了责无旁贷的义务担当,像李平书、杨斯盛、姚文枏、吴怀疚、穆湘瑶、沈信卿、黄炎培等人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而姚文枏、穆湘瑶、沈信卿等人与芦席街南区小学的创办及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
姚文枏(1857-1934),字子让。清末时中举,历任上海总工程局议事经董、议事会会长,市政厅议事会会长、总董,江苏省咨议员、国会总议员等职。长年主持上海县教育事业,任上海教育研究会会长、上海劝学所总董。担任龙门师范校董、浦东中学、南洋公学等校董,捐资创办了多所小学校,又先后在半泾园、一栗庵、蕊珠宫创办培养师资教育的讲习所,1906年,芦席街南区小学成立后又担任了该校的校董。
姚文枏 穆湘瑶 沈信卿
穆湘瑶(1874-1937),字抒斋,出生在川沙杨思乡。1903年中举,历任上海总工程局南区区长兼警务长、江苏省谘议局议员、上海劝学所城南学董。辛亥革命后,出任上海警察厅厅长、淞沪警察厅厅长。他注重贫民子弟教育,兴办学校,提倡义务教育,不收学费,家境困难的还免收书籍学习用品费用。1912年,在上海警察厅任职时,就在城南开办了南区贫民半日小学校,亲任校长。后任杨思乡董,在杨思地区先后筹建的学校达15所之多。在芦席街办学,穆湘瑶用力甚多,南区第一小学校就是穆湘瑶与张刚等人共同创办的。1918年,校长张刚去世,穆湘瑶改制学校,独立创办了南区义务小学,全校学生的每学期学习经费亦均由其个人承担,直至1923年收归市立,改称市立南区小学校。
南区义务小学开办伊始,穆湘瑶即请当时著名教育家沈信卿的女公子沈有瑶担任校长。沈信卿(1864-1944),名恩浮。早年就读于上海龙门书院。倡导新学,最早提出将龙门书院改成龙门师范。1904年,东渡日本考察教育,回国任龙门师范学堂监督、龙门初级师范学校首任监督。和姚文枏等参与创办江苏学务总会,被推为会长。辛亥革命后一度从政于江苏省,任省公署秘书长。1912年,成立全国教育联合会,为首任会长。1917年,为适应社会对专门人才的需要,沈信卿与姚文枏、穆湘瑶、黄炎培等人发起成立中华职业社。沈有瑶,1913年务本师范科毕业。在南区义务小学併入市立南区小学校后,任南区小学校校长及附设第五平民学校校长。《申报》数次报道过沈有瑶和南区小学及第五平民学校的近况,沈有瑶办学成效昭著,成为上海女校长中有影响者。1927年,上海市女教职员联合会成立,沈有瑶被推选为执行委员。
上宝平教会第五平校举行毕业 摘自1926年7月31日《申报》
值得一提的还有中国新闻界的老前辈,一代报界闻人严独鹤(1889-1968)。严独鹤早年从江南制造局广言方馆离开后的第一份工作,就是来到了芦席街南区小学校担任教师。多年后,已是沪上《新闻报》副刊主笔的他还会来芦席街出席南区小学校的各种重大活动。
市立南区小学校与紧邻的天生港西街的仿德女学、会馆街的商船学校为这一区域营造了浓厚的教育氛围,以后在芦席街的南面又另开办了两所学校。西首一所校名为建生小学校,门牌号是薛家浜路7号。还有一所龙山中小学校,沿芦席街南面直至青龙桥街,门牌号是会馆后街。50年代后,两所学校停办。建生小学校成为民居及居委会办公地。而龙山中小学校的前后二排两层教室均改为居民住户,门向芦席街的开的是芦席街的门牌号,由青龙桥街进出的则是青龙桥的门牌号。1964年,龙山中小学原来的操场另新造四层校舍,开办钟表行业的半工半读学校,文革后数次改校名直至拆迁。
芦席街向东穿过会馆后街交叉路口,南面是仁美里81号-87号,北面的一个十家联合货栈,有枪篱笆一直围栏到会馆街路口。货栈后来成了董家渡第二小学的外操场,60年代后,在操场靠近会馆街一部分建造了一幢3层楼房,驻进了一家街道工厂,挂的门牌是芦席街98号,这也是整条芦席街最后的门牌号。
十余年前,芦席街最终消失在上海城市发展的快速道中,但其二百余年的发展轨迹并未从城市历史的记忆中抹去,这条街所承载的历史,是上海老城厢历史的一部分,其所沉积的文化元素,也早已汇融入了上海老城厢历史文化之中。今天芦席街的老邻居们虽然回不去了老地方,但聚首相忆,浮现出的还是芦席街的市井面貌,闻到的还是老底子的烟火气息,因为那就是永远存在于老邻居们心中的一条小街。
二0二0年六月二十三日
注:本文芦席街40号三张图片及姚、穆、沈三像片均取自网上,在此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