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兵二百万,错落黄金光!唐朝历史上的安西军有多牛?(下)

三:安史之乱

唐玄宗天宝年间,边镇节度使权力越来越大,手下兵员依附度高,甚至出现了只知节度使,而不知唐帝的情况。在这种大背景下,边镇叛乱是必然的。

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二月,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起兵谋反,叛军自河北一路南下,直指唐朝统治的核心区域。

当时唐帝国境内一共有九大边镇及一个岭南经略府,安禄山独自控制三个,三镇兵额约20万人,占到了唐军边防野战部队的40%。

而唐朝内陆承平日久,府兵制败坏后,内陆很多州郡没有守军,甚至长安也仅有编制上有12万人,但实际人数原不达标的“彍骑”。至于北衙禁军,也早已是华而不实、毫无战力了。

安史之乱发生时,安西军曾经的统帅高仙芝和封常清都在长安。

对于安禄山东北边军的叛乱,出身自西北边军的封常清一度很轻视,曾上书唐玄宗称:太平斯久,人不知战;然事有逆顺,势有奇变;臣请走马赴东京,开府库、募骁勇、挑马箠渡河,计日取逆胡之首悬于阙下。

结果封常清到洛阳后,虽然很快便招募了6万兵士,但这些人远非安禄山叛军的对手,很快便大败,并且丢失了洛阳。

封常清战败之后,建议随后统军而来的高仙芝退保潼关,以待其他增援的边军抵达后再与叛军决战。

但是高仙芝和封常清与曾经在安西军中当过监军的太监边令城不和,后者向唐玄宗上书称:常清以贼摇众,而仙芝弃陜地数百里,又盗减军士粮赐。震怒之下的唐玄宗斩杀了安西名将高仙芝和封常清,可惜这二位将军没有死在战场上,却死在了自己人手中。

之后,唐玄宗启用年事已高的哥舒翰统军,此时聚集在潼关的唐军虽有20万之众,但大部分还是新募兵或没有战力的中央军。

哥舒翰本意也是坚守而后战,但玄宗逼令出战,结果集中的唐军主力大败,叛军一路冲进了长安。这是唐帝国建立以来,长安城首次被叛军所攻占。

之后玄宗一路逃至四川成都,而太子李亨则北上朔方军大本营灵武称帝,是为唐肃宗。

为了扑灭愈演愈烈的叛乱,唐肃宗征召河西、陇右,包括安西的唐朝边军赶回内陆平定叛乱。

当时下到安西的军令为:命安西节度副使李嗣业将兵五千赴行在。同时北庭驻军也抽调精锐回师平叛。

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正月,“安西、北庭及拔汉那、大食诸国兵至凉、鄯”;二月,肃宗至凤翔;“陇右、安西、西域之兵皆合”。肃宗见到李嗣业统率的安西精兵之后,非常高兴,称“今日卿至,贤于数万众。事之济否,固在卿辈”。

除了李嗣业这5000精兵外,还有安西行军司马李栖筠率兵七千,马磷精兵三千,以安西和北庭精兵组成了战斗力极强的安西、北庭行营。

安西精兵投入到平叛战场上后,立即显示出了强大战斗力。

在收复长安一战中,叛军以精骑冲击唐军,使唐军主力不得列阵。这时李嗣业“袒持长刀,大呼出阵前,杀数十人,阵复整”。之后,安西军“步卒二千以陌刀、长柯斧堵进,所向无前”。

此战,安西军与友军配合,“自日中至昃,斩首六万级,填涧壑死几半,贼东走,遂平长安”。之后,安西军又收复了东都洛阳。

当时,见到安西军的杜甫兴奋之余作诗《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诗文如下:

四镇富精锐,摧锋皆绝伦。还闻献士卒,足以静风尘。老马夜知道,苍鹰饥著人。临危经久战,用急始如神。

奇兵不在众,万马救中原。谈笑无河北,心肝奉至尊。孤云随杀气,飞鸟避辕门。竟日留欢乐,城池未觉喧。

在长达八年的平叛战争中,人数不多但极精悍的安西军常常担任先锋军的角色,是唐军中的尖刀力量。

在战争中,安西军也付出了很大代价,尤其是领袖李嗣业负伤后仍大呼杀敌,结果伤口崩裂而亡。唐肃宗得报后称李嗣业“壮节可嘉,将谋于百胜;忠诚未遂,空恨于九原”。

但不论如何,在安西等军的浴血奋战下,安史之乱终于在763年被平定。

四:孤军血战

安史之乱时,唐朝边军主力大部回调,吐蕃趁机夺占了陇右地区。而内陆的叛乱虽被平定,但却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尤以河北三镇和淮西等镇为甚。

严峻的局面使得唐中央仍不得不抓紧对武装力量的控制,其中安西、北庭行营军自然不能回防本镇,而是被派到了今甘肃泾川一带防备吐蕃,当时虽仍有安西、北庭行营之称,但更多则被和当地其他驻军一同被称为是泾原军,归泾原节度使所统辖,统领者通常称为四镇北庭行营、泾原节度使。

这支军队在内陆作战期间,也沾染上了兵骄将怠的不良习惯,多次发生内乱,但统军将领一直是安西旧将,方能为朝廷所用,并在抵御吐蕃进攻中屡建功勋。

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泾原军5000名军士受命到河南镇压叛军,但行至长安时不仅没有得到朝廷的犒赏,反而连基本的食宿都得不到保证。愤怒的兵士最终发生叛乱,并攻占了长安,拥立朱泚为帝,是为泾原兵变。

泾原兵变后,朱泚不能有效指挥安西、北庭行营军,史载“泾原兵骄,皆不为用,但守其所掠资货,不肯出战”。唐军收复长安后,安西、北庭行营军杀行营节度使姚令言后反正。

但是唐德宗显然已经不信任这支军队,兴元元年(784年)8月,令李晟兼安西、北庭行营副元帅,闰10月,李晟率神策军抵达泾州,诱杀了行营军将领田希鉴等30余人,并吞并了行营军,就此内陆的安西、北庭军不复存在。

而在安史之乱发生时,安西、北庭所辖兵额一共只有4.4万人,其中近半数精锐组成安西、北庭行营到内陆平叛,此后再也没能回来,其结局上面已经提到。

留守的安西等军将独自面对吐蕃及周边势力的围攻。

最初,吐蕃军的进攻重点是河西走廊,河西留守唐军势单力薄,接连被攻占兰、廓、河、都、洮、岷、秦、成、渭等州。

765年,河西唐军还派人到安西“索救援河西兵马一万人”,可见此时的安西四镇形势应当比河西要好些。

但随着河西大部均被吐蕃攻占,其兵锋甚至一度染指长安城。安史之乱之后的唐中央同时面对强敌吐蕃和内陆藩镇,已经是力不从心,由此一度断绝了和西域唐军的联系。

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年),西域唐军与唐中央取得联系。激动的唐代宗称其“不动中国,不劳济师,横制数千里,有辅车首尾之应。以威以怀,张我右掖,凌振于绝域,烈切于昔贤。

虽然来自皇帝的嘉奖评价很高,但由于唐中央势力孱弱,无法为西域唐军提供一兵一卒,一钱一粮,只能是口头勉励罢了。

到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西域诸将派使者绕道回鹘到长安向朝廷奏报。唐德宗大喜,任命李元忠为北庭大都护兼伊西、北庭节度使,郭昕为安西大都护、四镇节度观察使,并且诏令四镇将士均按等级破格提拔七级。

之后唐德宗又屡有加封,如郭昕即有武威郡王、开服仪同三司、检校右散骑常侍、尚书左仆射兼御史大夫等官衔。

但是唐德宗虽然在授官上很大方,却无法从实际支援西域驻军,甚至还有交割西域的想法。

上文所述泾原之时,出逃在外的唐德宗曾请求吐蕃军平叛,后者提出以径、灵等四州以及安西、北庭作为出兵条件,唐德宗竟允诺,并下令四镇、北庭将士“递相慰勉,叶力同心,互相提摘,速图近路,复归乡井,重见乡亲”“如有资产已成,不愿归此,亦任便住,各进所安”。

为了镇压内陆安西、北庭军参与的叛乱,唐德宗决意放弃安西、北庭的统治,并引吐蕃进军,显然是昏了头。

实际上吐蕃并未派兵助剿,唐德宗听从李泌意见,以其未履约,而拒绝交割西域。

当然了,由于唐庭与西域的联系中断,实际上安西、北庭军也不知道唐中央曾有交割之意,而是一直在坚守。此时,距离安西、北庭军主力回师已经过去了近30年了。

绝境之下,西域唐军只能困守几大据点,李元忠守北庭,郭昕守安西,以仅有的汉人兵将苦守。

789年,吐蕃联军围攻北庭,李元忠将军的继任者杨袭古将军率部死战,北庭失守;西域只剩下武威郡王郭昕死守的安西诸城。

在吐蕃联军的围攻下,势单力薄的郭昕又死守了近20年,到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龟兹城最终失守,郭昕将军战死沙场,西域最后的唐军就此倒下。

郭昕,郭子仪的亲侄,安史之乱结束后,任云麾将军、左武卫大将军,赴安西巡抚。彼时安西精锐已空,正值青壮的郭昕却踏上了这块唐土。

将军此去何为?

戍边抗敌!

若一去不回?

便一去不回!

安西死守四十二年后,青年将军已是垂垂白发,龟兹最后一战,将军血洒疆土,而中原王朝的军队再一次踏上这片土地,已是若干个百年之后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