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太极拳应该抱持着什么心态

今天来谈谈太极拳学习应有的心态。

太极拳的武术好像很奥妙,先人的文章出写的非常难懂,所以大家有一个观念就是:太极拳是易学难精的武术。

每一个人都可以学,但真正精通者,代不数人,真的非常难得,为什么这么难,纵横觉得真正难的是观念的建立,我们都认为太极是很难的武术,所以很认真的推敲太极的招式,期望从中得到太极的真义,又从古贤的文章中知道「空」及「松」的重要,于是日日谈「空」,夜夜论「松」,可是就是无法空及松,于是又有其他的论调出来,有谓:「练时空、松,推手时还是要用点力」;有谓:「空松只是一种理论,真的空松了怎么打人」;有谓:「真的要空松,所以太极是一种养生拳,不能用来技击的,而且太极拳是修养高的武术,不伤人的」。

太极面临这么多奇怪的论调,

要怎么让学习者遵循呢?

其实太极拳一点都不难,太极的能量每个人都天生俱有的,根本不用外寻,每个人天生都会太极拳。有人问:那如是说,为何学了那么久,仍用不出太极的功夫呢?答曰:用不出太极的功夫就是因为太极的功夫被我们自己蒙蔽了。问∶被我们的什么东西蒙蔽了呢?答曰:被我的力量及执着所蒙蔽了。

举个例子说,我们天生就走路的能力,我们走路之时,脚上的肌肉是放松的,轻松的走才能走得久,如果你双脚用力绷紧走路看看,我想大概走不了几步,何故,因为肌肉限制的骨骼自然的运动。

我们太习惯用力了,所以在练太极拳之时,身体和手的紧张就成了太极能量释放的最大障碍者,所以古贤一直强调要空要松,并不是要我们去学空及松这种功夫,而是要我们真正的放开肌肉及筋的紧张,不要再去束缚我们的身体了,这时我们身体的太极能量自然能显露出来。

太极拳的招式最重要的目的,并不是要各位去从招式中学得敌怎么来,我怎么打,而是要藉由这一套拳法将我们的肌肉放松,再来端正我们的骨骼,涵养我们本身的能量,所以如果练习时想着这一招是对手怎么来,我要如何用这招应敌,那这样就违反了太极拳修练的道理,如果有假想敌的练拳,那终究只能练出像太极的外家拳,是练不出纯正的太极拳的。

那么要怎样才能松呢?

用最简单的话来说,就是肌、肉完全不用力,只是挂在骨架之上,而依此形式来练拳。有人以为把太极拳打的很柔就是松,所以就刻意的把拳架打的很柔,以此宣称自己已松,其实这种刻意打出很柔的太极拳,看以肌肉不用力,而其实是筋在做拉扯的动力,这种看似柔的太极拳其实还是不松的,可以骗人,骗不了自己。

那倒底要怎样才算松呢?

就是真的肌肉及筋都不用力,完完全全挂在骨架之上,以这个方式来练。又问「肌肉及筋都不用力,完完全全挂在骨架之上这样要怎么练呢?这个问题就真的是要找一位明师来亲自指导了,这位老师就是要告诉你如何在此种完全松的状态下来运作你所学的太极拳。

用这个方式来练,如果没有偏差,则三年左右你就可以真正体会松的真义,而太极内功心法的「骨肉分离」此时就可完成了。

我们最担心的就是自欺欺人的太极拳,外形好像打得很柔、好像打得很好看,但实际上是筋在用力,外表看不到肌肉的力量而已。如果你是这样或是你所选的老师是这样,那你功夫大概就很难进步了。

那如何判定是真松,还是刻意打得很柔的假松呢?因为在练拳时,这两者的外形有时是很像的,不是内行人根本分不出来。有一个分判的方法,就是在实际推手之时,如果口中说松,练拳像松,但一推手就有力量出来就有顶的现象,那大概是假的。真松者,不论在练拳或是推手都是能保持松的状态,不会改变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