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樊川的清明
会昌年间,已经是大唐末年,宦官乱政,天下大乱,唐武宗时期大唐人口超“安史之乱”时期一倍多,竟也成了“会昌中兴”。时局动荡,处处都充满着黑色恐怖的气息。
那年杜牧被卷入“牛李党争”,一度被贬池州,闲暇之余作了这首千古留名的《清明》。名家都以艺术角度去理解此诗,但在晚唐的黑暗年代,这首《清明》也有了些许写实意味。
清明时雨,天色暗淡,路上人影熙熙攘攘,樊川先生用了“断魂”一词,他看到的真的就是人影吗?往来百影自顾穿梭雨中,根本不会在意街边这位中年人。如此天气,一个娃儿竟依然牵着牛,雨中牧牛,是何道理?此牧牛娃真的就是牧牛娃吗?或许他根本就是断魂行人中的一个而已,也只有他注意到正在观察这一切的杜樊川。
百鬼行街,阴童指路,正是晚唐景象。
会昌那年清明,是否路上真的有行人,是否坡头真的有娃儿牧牛,一切不得知。
只知道杜牧想喝闷酒了,那不知是真假的牧牛娃给他指向了杏花村。
又或许杏花村是否真的有酒呢?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