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日课008 学习让人成为人,让人成为最好的自己

每天一课读经典,这里是尔雅书苑。今日我们进行《荀子日课》第8讲欢迎你留言交流。    

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群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荀子1·8)

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

知道了学习的重要性,我们从哪里开始学起?学到哪里算是终结?荀子的答案是:

从学习的科目来说,是从诵读经典开始,到读《礼》为止。从学习的意义来说,是从做一个读书人开始,以成为圣人为最终目标。

如何才算是入门呢?真积力久则入。真积,诚心积累,而不是假装努力。力久,持之以恒地用力,而不是打鸡血,只有三分钟的热度。杨倞注曰:

真,诚也。力,力行也。诚积力久,则能入于学业。

如何才算是结束呢?学至乎没而后止也。学到老死之后才算结束。可谓是活到老,学到老。杨倞注曰:

生则不可怠惰。

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

读书的科目是有尽头的,无论是本科,还是硕士、博士,读完课程,获得学位,毕业离校,也就结束了。但若从学习的意义来说,学习是一刻也不能丢的。

荀子时代尚且提倡终身学习,何况我们处于日新月异的当下社会,怎么不终身以学习为业。

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

致力于学习,就成为人;放弃学习,就成了禽兽。

荀子这是将学习上纲上线,提到如此一个高度。诚如曾国藩所谓不为禽兽,便为圣贤也。

我们且看当时的经典之书都有哪些。

故《书》者,政事之纪也;《尚书》,是政事的记载,可借鉴古人的经验。

《诗》者,中声之所止也;《诗》,是心声之所住,诗言志也。

《礼》者,法之大分,群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是法的最大界限,即法以礼为界,不得逾越。同时,《礼》也是各种事理的基本原则。所以学到《礼》为止,这可以说是达到了道德的顶点。分,界限也。大分,大界限也。类,事理也。

《礼》之敬文也,《礼》注重礼节、仪式。杨倞注曰:

礼有周旋、揖让之敬,车服等级制文。

《乐》之中和也,《乐》能使内心和悦。杨倞注曰:

中和,谓使人得中,和悦也。

《诗》《书》之博也,《诗》、《书》的内容渊博,涉及风土、鸟兽、草木及政事也,长见识。熊公哲注曰:

《诗》咏人事,取草木、鸟兽、鱼虫;《书》记尧舜禹汤文武之事,所包者博。

《春秋》之微也,《春秋》词意隐微,体悟先贤的微言大义。

为何要读这些经典?在天地之间者毕矣。存在于天地之间的道理都包括在这些经典之中了。新东方的三驾马车书痴王强有言读书只读一流的书,他引用其北大老师的话说:

如果你没窥探过人类过去最高的山峰的时候,你就不知道自己目前所处的地方究竟离它有多远。所以要读那些真正经过时间考验而不被淘汰的东西。你要相信一代代人共同的选择,而不是现在市场的选择,更不是广告词的选择。

读书越多,越不会被外在的环境所困扰,越不会被寂寞孤独这样可怖的东西所折服,因为书籍逐渐在人的心灵里建造了一个完全独立于外界力量的王国。这个王国是被心灵完全拥有的,在这个世界里栖居着令人神往的古今中外丰富而伟大的灵魂。

对于经典要精读,最好能熟读成诵。精读之书是为我们打基础的,有了这一基础方能博览,以至于快读、跳读。正如朱熹所言:

读书先要花十分气力才能毕一书,第二本书只用七八分功夫便可完成了,以后越来越省力,也越来越快。

我们已经逐字逐句学习完《论语》《孟子》《大学》《中庸》《道德经》,家训《聪训斋语》《澄怀园语》《曾国藩教子书》。《荀子日课》正式开讲。
关注尔雅书苑,读懂中国经典,涵泳儒雅人生。

温故知新

荀子日课007 坚持读书学习的人,即使再笨,一旦开窍,其人生也如开了挂一般

荀子日课006 不疯魔,不成活,学习贵在专一有恒

荀子日课005 学以致用,学习之目的在于立身处世

荀子日课004 不要被环境毁掉,你要学会选择利于自己成长的环境

荀子日课003丨一个善于学习的人,也是最有前途的人

荀子日课002 自助者天助之,学习改变命运

荀子日课001 学不可以已,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日课温故

老子道德经日课(全)附阅读书目

论语温故(全)20篇500讲

孟子温故(全) 14篇305讲

古本《大学》(全)36讲

《中庸》日课(全)60讲

涵泳诵读 

日诵丨声律启蒙 上平十五卷全 (诵读版)

家风传承

家训丨曾国藩教子书(全)

家训《聪训斋语》全文丨父子双宰相、六代翰林,曾国藩倍加推崇的家训

家训《澄怀园语》全文丨父子双宰相、六代翰林,曾国藩倍加推崇的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