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动物园是件正经事
逛动物园是件正经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人间像素(ID:lucanighttalk), 作者:唐云路,头图来自:作者提供
#首先,请思考一个问题
理想的动物园是什么样子?
大概是在里面能感受到人与动物的互相尊重吧。
——宇桐,法官助理
有大片动物放养区,动物不会被关起来。
——跑跑,融资
国外最理想的(不算国家公园)我投 MONTEREY 的水族馆一票,直接连着海,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极高,对海洋生物来说也不存在禁锢了。
——佳佳,律师
在好的动物园里,能看到动物的自然行为。
——动物医学研究者
理想的动物园,动物是会说话的,能和我一起打麻将的。
——吞吞,制片人
每个个体在动物园中都过得不错,所有的工作人员和游客都对动物抱有善意。
——彭培拉,红山森林动物园动物饲养员
理想中的动物园是把动物园里的野生动物以最高的福利标准照顾好,最大限度的展示野生动物和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让它们有表达天性行为、自然行为的权力,展现出野生动物的神奇魅力。通过对园内野生动物种群的保护和发展,参与野外保护,同时通过公众教育,传递积极的保护理念,培养公众同理心,引导人们尊重生命,敬畏自然,让公众自觉的转变行为从而保护生态环境,以和谐共生、永续发展的思维去思考人与野生动物,人与大自然的关系。
——沈志军,红山森林动物园园长
“有人说疫情之后会有报复性出游,可我等了3个多月,还没有人来‘报复’我。”
因为一场演讲,等着游客来“报复”的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园长沈志军成为了动物园界的“头号网红”。
沈志军说他没想红,只是想让红山动物园“红”。更严谨地说,他想让更多人了解动物园的核心价值理念——动物园是一个生命与生命对话的地方。
“我知道动物福利就是将心比心”
最初,红山动物园只是玄武湖公园里的一角“动物苑”,1998 年,红山动物园从玄武湖公园搬到现在的所在地。
2008 年,沈志军被调到红山动物园任职,那一年他 37 岁,是当时全国动物园里最年轻的园长。
沈志军的本专业是园林。来了动物园,他保持了原先的工作习惯,每天在动物园“巡山”。他要负责动物的生活起居,飞禽走兽都归他管,就给自己起了个名字叫“百兽之王”。
那时的红山动物园对动物来说,并不算是理想的生活环境。动物在冰冷的笼子里转来转去,过着“三无”生活:无聊,无奈,无助。
那时沈志军还不知道什么叫做“丰容”,只是觉得如果动物这样生活,不太对,他希望为那些不快乐的动物做些什么。
“那时我接触到动物福利也是很浅的,但是我知道动物福利就是将心比心。”沈志军回忆说,“我们会去探索,如何让动物能尽量像在野外一样生活,怎样能让它更有自由,而不是强迫它去怎么样。”
动物待在动物园仿佛失去了自由,但它们承载着更多的保护教育使命,在这个小空间里人们如何去尊重它们,让它们拥有更多的快乐,是动物园可以去做,也应该去做的事。
从 2009 年开始,红山动物园开始逐步改造、提升动物的起居环境。
最开始的时候,不理解沈志军的人很多,在他原先工作的园林系统里也有人嘲笑他:“连员工福利都解决不了,你还在那边说什么提高动物福利呢?”
“但动物福利不是说每天给动物吃大鱼大肉,而是给它最需要的东西,不是给它我认为最好的东西,而是给它科学、合理的安排。”
随着不断与国内外的同行、专家交流,尤其是赴国外动物福利做得好的动物园考察之后,沈志军渐渐知道怎么做了。
2011 年,红山动物园废除动物表演,之后红山动物园又逐步废除了狮虎混养、废除销售安排在日常饮食内的供游客投喂动物用的饲料,本土动物保护、动物福利促进、动物救护等理念一一在这里践行。
红山动物园的动物起居环境改造则是逐步完成的。
“一个开着园的动物园要改造起来没那么容易,我们家里装修,可以出去找个房子住,投奔亲戚也行,但是动物没办法,不可能把 2000、3000 只动物全部迁走、统一改造。这就需要统筹考虑建设改造过程中动物的安置、游客的体验。”
随着现代动物园设计理念的引入,红山动物园在 2017 年后的场馆改造更加侧重于沉浸式的动物场馆的改造。
中国猫科馆就是其中最典型的成果。
清晨的猫科馆
中国猫科馆专门用来展示本土猫科动物,饲养了金钱豹、猞猁、豹猫等,这个占地 2000 多平方米的空间分为七个活动场,用通道连起不同的笼舍,这样动物能利用通道更换笼舍,丰富它们的生活环境,而整个猫科馆里的山坡、灌木、溪水,都是尽量还原动物在野外生活的环境。
现在的红山动物园分为小红山、大红山、放牛山三片区域,动物场馆随山形地势分布在茂密的森林之中,小红山中生活着各种鸟类,大象、小熊猫、考拉、袋鼠、猩猩等灵长类动物生活在放牛山一带,猴山、狼谷、熊馆、猫科动物馆则坐落在大红山。
这里不仅展示动物,也展示生态。
除了硬件上的改造,整个饲养员团队对动物的态度和对动物福利的理解,对于一个好的动物园来说,也非常重要。
“如果饲养员每天给动物做一项丰容,它可能会开心 5-10 分钟,如果做 5 项,它可能会开心一上午,这就牵扯到一个饲养员的爱心和责任心。”沈志军说,“有的饲养员觉得我做 2、3 项就行了,有的饲养员全身心都在动物身上,这就要靠价值感和观念的影响。”
最近十年间,红山动物园引入了不少专业的动物饲养团队,早在 2013 年,红山动物园招聘“硕士饲养员”的公告就曾在南京本地引发过不少讨论。
“有人觉得硕士当饲养员未免大材小用,其实这个岗位也是需要不少技术含量的。”当时沈志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引进高端人才主要是想加强园内的科研力量,在动物的繁殖育种、疾病防治、种群管理等方面能有新突破。
“对大象来说,一两千平米又算什么呢?”
在沈志军多年的努力之下,红山动物园无论是环境还是饲养团队,进步速度都是惊人的。
在沈志军作为网红园长还没有一夜爆红的时候,在动物园界内部,红山动物园早就“红”了。
“红”是要付出代价的。如沈志军所说:“你对待动物多一份心思,动物状态才能好一些,游客口碑才会好一些。”
但对动物付出多一份心思,并不是说说而已。
多年来,红山动物园用 3D 打印技术给缺了门牙的猴子装上大金牙;给食欲不佳的袋鼠“奶奶”洗牙;给打架打断了嘴的丹顶鹤装上假喙;用三年的时间一步步将小猩猩送回妈妈身边;饲养员给大象定期“美甲”;每天把大熊猫的食物藏在各个角落,让熊猫自己寻找食物……这些都属于“丰容”。
“丰容”来自英文 Enrichment,简单来说,就是创造条件让圈养的环境尽可能贴合动物在野外的生存环境,展现更多的自然行为与天性。
说起来轻飘飘一句话,实际做起来却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与金钱。
拿大象的饲养举例子,一只大象一天要吃 150 斤左右的食物,排出的粪便则至少有 110 斤,饲养员每天光给大象投喂食物、处理粪便,就是不轻的体力活。
大象是智商很高的动物,如果管理不善,动物长期不能依天性活动就会造成刻板行为,比如在笼舍里一圈圈转圈,或是用脚去敲门。
“大象住的运动场看起来很大,一两千平米,但是对于在野外每天活动范围好几平方公里的大象来说,一两千平米算什么呢?”沈志军告诉我们,“就得想各种办法让它有天性行为的表达。”
饲养员每天想不同的办法把食物藏起来,比如把食物埋到沙里,或是挖深坑把食物放进去,或是藏在不同的取食器里,总之,不能让大象定时、定点等待饲养员的投喂。
定时“美甲”的大象蹄
那大象为什么会需要“美甲”呢?
大象把全部的体重压在四只脚上,保持大象的指甲长度、脚掌厚度清洁与健康就尤其重要。
在野外生存时,长时间的行走加上自身重量,大象的趾甲会自然磨损,这能帮大象感知身体的压力和地面的情况。而圈养在动物园里的大象因为活动量不足,很难做到这一点,如果饲养人员不及时为大象护理趾甲,大象可能会因为关节受力不均,导致关节乃至脊椎的病变。
在红山,工作人员要定期为大象清洗足部,并用刮刀和锉刀修剪大象指甲,红山的大象是在国内的动物园中最先享受到美甲服务的。
“嘘,小点声”
园中的 2800 多只动物,每一只都被这样用心对待。
红山动物园猩猩饲养员孙艳霞和同事们每天要给猩猩准备 2~3 种玩具,空闲的时候都在想,要给猩猩玩点什么不一样的。
为什么要这么麻烦?
孙艳霞告诉我们,猩猩的智商相当于 5~6 岁的人类小孩,将心比心思考,给孩子每天玩一样的游戏,孩子会觉得腻烦,猩猩也是一样。
活跃在獐麂坡的饲养员彭培拉的养育重点之一,是保护獐子特别脆弱、敏感的天性。
獐和麂是小型鹿科动物,在南京本土就有野生分布,在紫金山、老山常常能够见到,红山动物园的救护中心就曾救助过好几次市民送来的幼獐。
这个区域在红山动物园的特别之处在于,游客走进来很难发现动物。獐和麂都特别胆小、特别敏感,有人靠近的话,动物都远远地躲起来。“它们不仅会躲,还会不断奔跑,就是你不走,它们就不会停下来。”彭培拉刚接手这个区域的时候,也曾自我怀疑,“它们可能就完全没法适应在动物园的生活。”
彭培拉花了非常多精力和耐心在獐麂坡。“几乎是一口一口,一点一点地,最终它们终于觉得我值得它们信任,然后我能够提供给它们更多我需要的东西。”
走进獐麂坡的游客会注意到随处可见的温馨提示,写着:“獐子是一种敏感又害羞的小动物,请您不要发出太大声音,嘘,小点声~”
獐麂坡的游客提示
“我们到底应该怎么逛动物园?”
考拉饲养员尹韬的一天是从给考拉准备饲料开始的。
考拉一生都在和自身的免疫缺陷作斗争,一旦受到惊吓,或是饲养环境变得恶劣,它们的抵抗力就会下降。尹韬说,最重要的事是让考拉尽可能地过得舒服一些,不让它有压力。
看着厚厚的考拉馆玻璃,尹韬说,这些玻璃不是为了防止考拉逃跑,而是担心有声音打扰他们的休息。因为总有一些人,会去拍打玻璃、冲着动物大喊大叫。
安睡的考拉
很多人觉得动物园背负了一种“原罪”,把动物圈养在动物园中本身就是剥夺了动物的自由,谈何动物福利。
但尹韬觉得,城市动物园里的动物,是在向人们展示这个种族是什么样子。“很多人的心理是,我看不见,它就不存在。”
城市动物园除了能够保护珍稀、濒危物种,游客来了、看见了、了解了,有助于建立起人们对野生动物的同理心,从而提高公众认知,进一步保护野生动物和它们的栖息地。
但动物生活在动物园中本身就已经有很多压力了,到底怎样逛动物园,才是对动物最好的,同时也能让游客有所收获?
性格活泼的大熊猫
动物园的存在如果只是满足于公众对动物的猎奇,动物福利就无从谈起。但是如果游客在动物园看不到动物,多多少少也会失望。
沈志军在东南大学的一次演讲中总结了参观动物园的六个“请勿”与六个“请尝试”。
// 请勿:
// 请尝试:
关于什么是好的动物园,科普作者花蚀在著作《逛动物园是件正经事》中总结:“好的动物园应该有好的场馆设计,足够的丰容方式,呈现有趣、信息无误的自然科普知识,还要关注本土动物的展示。”
红山森林动物园或许不是其中最好的,但一定是进步最快的动物园之一。
小熊猫
作为全国省会动物园中唯一自负收支的动物园,因为疫情减少的收入,确实影响到了动物园的财务状况,但动物福利的提升,却没有因此停下来。
最近,红山动物园又一次上了热搜。在多个筹款平台,红山动物园的筹款项目都迅速完成,几天里有 3000 多人给红山动物园打电话咨询认养动物的流程,希望能够帮上这个努力给动物提供更好生活的动物园。
沈志军说,不希望被公众理解成“哭穷、卖惨”,更想传递的是红山尊重生命的价值观。
“网友们的爱心捐赠对红山的意义,不仅仅是体现在资金上,是对红山动物园践行的物种保护以及开展科普教育、环境教育、生命教育的认同,更是对红山动物园秉持尊重生命、敬畏自然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的认同。”
愿意去关注野生动物,关注现代动物园的发展,愿意去讨论、传播、发声,都是一种莫大的支持。
17 世纪时的凡尔赛动物园
动物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埃及时期,埃及女王哈塔苏在底比斯创建了人类历史上的首个动物园,周文王修建过一个名为灵囿的庭院用于渔猎,也可以视作是动物园的雏形之一。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动物园在种种不同的社会形态之下,以不同的样貌存在。
从贵族饲养异域珍奇动物的私人禁地到面向公众开放的观赏去处,现代动物园逐渐承担起动物研究、科学普及、大众娱乐乃至物种保护等诸多功能,动物与人,自然与文化在此强制相遇,人在此观察动物,也在此凝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红山动物园救助的獐放归野外
2020 年全年,红山动物园举办了 103 场直播,大约有 3000 多万人次走进动物园直播间,许多真正热爱动物的人,因为网红园长红出圈,开始了解红山动物园,也有更多人因此开始了解动物福利,开始思考,什么样的动物园是好的动物园。
或许你身边的动物园还不够好,但你也可以尝试从了解野生动物、了解动物与人的关系开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人间像素(ID:lucanighttalk), 作者:唐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