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拧腰”其实是“松腰”, “提肛”必须要“顶悬”——点破八卦掌身法之关键(下)

(接【经典】“拧腰”实为“松腰”“提肛”必要“顶悬”——点破八卦掌身法关键(上)说起来,不单是拧腰,八卦掌所有的功法动力都来自天地交泰的种种“卦”象。“卦”乃“挂”也,正如恩师白玉才先生所说:“一肢分两节,四肢为八挂。”四肢皆挂于躯干之上,全身的骨节也是一节节都挂着,这个“挂劲”犹如挂钟的钟摆,永不停歇地轻轻摆动,即头往地心不断劲地、没完没了地下落,直到“返劲”出来,轻轻带动了肢体的动作。这个“落劲”和“返劲”就是走圈和一切掌式的动力,“天地交泰之气”是“力源”,丹田是藏“气”之所;而坚持一个“松”字,以“凝神静气”来松开筋骨、舒缓肌肉,就是打开了“气”与“力”的通道。拳谚所说“用意不用气与力, 不努气不努力”即是如此。换句话说,就是要随时随地不使拙劲。

日常生活中,我们的一举一动常常是拙力百出,凡一用力则气憋胸口,却还浑然不觉;练功就是要去掉僵力和拙力,让肢体气畅力通,自然而然。要明白,只有“顺其自然”地“放任”自己的肢体,顺着它放松的劲去走,才能最终引领它做好各种功法动作。也就是说,功法口诀中所要求的,原本就符合人的自然生理状况,我们就是要解放被生活紧张、劳累所捆住的手脚,先去随着它,再去引领它,曲中求直,不用拙力,才能有成。不然,肢体没有松透、松舒服了,就让它按动作要求去做,一定会“气滞力僵”,适得其反。此外,功夫须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无论“顶悬、松膀、旋腰、溜臀、松胯、合膝、磨胫、提肛”,都是日复一日自然而然练出来的,不能死搬硬套,强行去做。

功法口诀是前人功成之后的经验总结,不是练功中的硬性规定,前一层次的功夫到了,后面的“要求”也会自然达到。如果硬要去做,只能是“虚火上攻,口干舌燥,逆气上行”,而且“顾东顾不了西”,哪样也做不好。只有好好去练“初步的、要求不严格的走圈功”(可以配合站桩之法),循序渐进地去体会“阴阳对立统一”之感,尽量早一些找到走转中的“顶悬”,保持身体“中正”,才能逐步做到各项功法要领。因此, 所有这些不是“做”出来的,是找到了前文中所强调的“挂劲”之后自然出来的。这个“挂劲”对头来说就是“顶头悬”,对躯干、四肢来说就是找到了各个关节的“对立统一”,松长了筋脉,舒缓了肌肉,疏通了气血,四肢“力”的传递就更加通畅、直接,并且逐渐生出变化中的“内劲”。根据个人练功体验,这种顺其自然和提纲挈领的练功方法效果要比一般练法好得多。

松腰是八卦掌等内家拳的要点,比它更重要的就是“顶头悬”。“顶头悬”是“纲”,纲举目张。有了“顶头悬”,一切随之而来。从外观说, 就是有了身之“中正”;从内在说,就是将“百会”与“会阴”打通,强化了气脉。不管把“顶头悬”比作盖房时用的“千钧坠”,还是修汽车的“千斤顶”,都是上为天所系,下为地所吸,同时具有上下对撑的力,把这个劲放到全身内外各处,前后左右上下皆是如此。两力的方向相反, 缺一不可,失去一方另一方也不存在。这就是“顶头悬”的真意。从头的感觉入手,可以找到全身的感觉,都是一个“挂劲”。“顶头悬”又叫“虚领顶劲”,“虚”就在意识层面里,最初我们可用“头(千钧坠)落地心” 的方法入手,两力对拉没有止境,百会穴与天说上话,悬于天,下颌往下沉去找地心,不管身子;经过一段时间之后,等到有了“挂劲”的感觉,再把这个方法扔掉。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描绘功法的词句都不是形容词,每个字都有实实在在的含义,说“千钧坠”落地心,上挂天下坠地,就要找到这个真正的感觉,一点也不能含糊。不管你练了多少年八卦掌,没有找到“顶头悬”仍然是一脚门里一脚门外,不是真正入门;而一旦有了它,一把钥匙能开千把锁。初学走圈时应该放松心态,对周围环境“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时间一长,就可以把“心”真正地静下来,从而做到心定神闲,两手相合,中气一团。这样转圈可以“静气蓄神”,使身体吸收“气”的能量,比寻常走路还要省力。

转掌之中,双手为“合抱力”,上下力相同。此时舌抵上腭,头顶悬,意念一到自然送出双手。前辈们曾说,功深之后,转掌时的底手肘尖应该尽量做到与肚脐重合(功夫不深就做不到)。这不是功法要领,也不是固定的拳法模式,仅仅是一个“检测标准”,看看你的肩膀是否松到了家。此时,如果腰松得不好,又失去身体中正、上身向圆心里旋的时候,肚脐眼也会随着上半身往里旋,底手肘尖就更“够不着”肚脐眼了。也就是说,顶悬找好,保持中正,腰胯松开,在此情况下上身往里拧旋,肚脐眼就会留在原地,不会随着上半身走。这样,双膀彻底松开之后,底手肘尖才能“够着”肚脐眼。“合抱力”也要有一定功夫才

能找好,但到更深的功夫层次后,这个“合抱力”的“焦点”会从上面的双臂、双手的缠裹之劲转为下面的掩裆、吸胯、合膝之劲,这时的“合抱力”才跟丹田相“呼应”。可见功夫都是层层递进的。另外,“拧旋走转”之中,立桩脚须放平,五趾自然抓地。无论式子高矮,“溜臀吸胯”之后,上身须直起来如坐板凳,不能“蹲身、弯腰、撅臀”。蹲则腰滞,坐则腰活。所有这些,也是有了“顶悬”和“中正”之后才能自然做到的。

走圈时,里脚前迈时为拧(脚与手前进的方向相反),外脚前迈时为旋。一拧一旋连绵不断,就把身体重心从一腿“悄然”转到另一腿, 在行进中做到了“虚实转换”。因此,应该逐渐做到行进中前脚送出去尚未沾地时,重心始终在立桩腿(后腿)上,此时立桩腿的膝盖不能超过本腿的脚尖,以便不失重心;只有当前脚沾地并且往前趟步的时候,才能移动后腿所支撑的身体重心。还有,当一腿支撑身体重心时,另一腿的脚从后脚变前脚是由躯干提起来后再送出去的,其送出之“力”来源于意念“松落”与腰“拧旋”的结合,不需要后腿蹬力相助。也就是说,当身体重心移动的时候,不能有一点往上起和往前蹬的劲。后腿一蹬则气滞、力断、重心失,违背了拳理。两腿轮换来承担身体重心应是虚实分明,没有双重;两腿的阴阳转换应是气息绵绵,黏长之力不断。

传统文化中的“中庸”是对一切事物保持“中正不偏”的态度;它代表的是一种真正的“恰到好处”“无过不及”的辩证思想。这里的“中”是公正、适当,“庸”是“用”和“常”,又称为“不偏不倚”。但是,它绝不是“永远抱骑墙态度和走中间道路的老好人”的意思。“首鼠两端” 和“骑墙”表面看来十分灵活,但遇到事就会“气滞力僵”,受人控制。在拳法中,“中庸”就是保持身体“中正”,而“双重”之病就是“拙力相抗、力滞、失重、骑墙”。因此,走圈时应时刻保持身体重心“相对” 地放在一条腿上,“进退行止”自己掌握,两腿的“虚实转换”只是腰在“拧”或“旋”之时一瞬间换位的事情。不能是行进中虚实不分明,重心总是在两腿之间,永远处于“漂移、位移”状态;这样走圈就成了寻常人走路,虽然可以健身,但就不是八卦掌的练功手段了。

(0)

相关推荐

  • 八卦掌练功与应用奥义

    以武学打开世界 八卦掌为我中华传统武术诸门中锻炼形式最为独特的一个流派,其走圈转掌实为高级动桩,内含最上乘内功气功,为道家古传炼养法门.八卦功夫三年小成,以苦练转掌为主,体悟三十六歌诀,进阶功夫五至七 ...

  • 八卦掌走圈到底怎么走

    八卦掌走圈功拳理:松静为源,以形引气,遵循"中和之道.阴阳转换.对立统一,头领精神,身意中正,对撑天地,肢挂于体,神安气聚力到. 那么八卦掌走圈功到底怎么走呢? 首先从意念上要做到" ...

  • 八卦掌掌谱歌诀

    武术是我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源远流长,深受人们喜爱,近些年来,学练武术的人越来这多.八卦掌是我国内家拳的一种,是由清代董海州先生在九宫山向毕澄霞和毕云霞两位道长学得,并公之于世.为了使八卦这一拳种 ...

  • 【经典】“拧腰”实为“松腰” “提肛”必要“顶悬”——点破八卦掌身法关键(上)

    太极.形意.八卦三大内家拳各具特色,而这种"特色"主要体现在身形动作和训练方式上. 在太极八卦图上,形意拳走的是两个"鱼眼",讲究"斜插直入.刚中寓巧 ...

  • 话说松腰故事与松腰功法,脊柱大C,胸椎小C

    陈雄老师聊太极109 先摘录网络流传的一段有关练习太极拳的松腰故事:"练太极拳的人都知道,太极拳有掤.捋.挤.按.采.挒.肘.靠之说,称为'太极八法',这'太极八法'按现在的说法是八种基本手 ...

  • (转帖)松腰再说(松腰)

    "这篇文章应该杨式汪永泉一脉的传人写的,这一脉的特点是劲道练得非常细腻.网上传得很热的石明先生就是这一脉的." 松腰松到如同肚皮一样松软的程度,有这种功夫的前辈是有的,其人师承的是 ...

  • 站桩的时候怎样松腰呢?松腰的方法很简单。...

    站桩的时候怎样松腰呢?松腰的方法很简单. 即面对墙站立,两脚分开以肩等宽,脚尖触墙,慢慢地往下蹲,蹲下去了,腰就松开了.做时,不要穿高跟鞋,那太省力气了,蹲墙就没有意义了,蹲墙的好处,膝盖不能过脚尖, ...

  • 练习太极拳为什么必须松腰?如何松腰?这次都给你讲清楚了

    许多拳友都知道,练习太极拳需要松腰,但是对于松腰具体要怎么做,却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对于为什么要松腰更是一知半解.今天,我们就尝试回答这两个问题. 注意松腰 来自台湾的著名教授,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生物物 ...

  • '命意源头在腰际' 太极松腰最简单的方法

    王宗岳'十三势行功心解'中 第一句话就是:'十三总势莫轻视,命意源头在腰隙.''命意源头在腰隙'这句话有两层意思. 第一层意思是指腰隙是太极拳的关键命脉,每一势.每一动都离不 开腰隙的主宰; 第二层意 ...

  • “一紧一松”的提肛运动,有什么用?每天几分钟,可收获4个好处

    当你在地铁上看到某人一抽一抽的时候,不要担心他,他有可能只是在"提肛": 办公室同事,没事的时候左抽抽,右抽抽也不要担心它是不是长了痔疮,他也有可能是在"提肛" ...

  • 太极松腰法之面壁蹲墙 ,经典!

    补肾神功!太极面壁蹲墙功法! 补肾神功!太极面壁蹲墙功法! 展开

  • 松腰沉提功与脊椎节节贯穿问题

    潍坊形意拳之家:(您最忠实的朋友) 有一位福建徒弟提问:"我现在体会到往下松沉的节节贯穿感觉和两腿通过胯部的松沉转换,但背部却觉得是死板一块,无法体会脊椎节节贯穿,该加强哪一方面的练习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