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么是养生?人们口中的养生是什么?
有人说健康养生的概念就是教你怎么衣食住行,繁体字的“養”的下半部分是个饮食的“食”字,就是叫你选择吃什么,俗话说“病从口入”,养生的概念首先就是教会你怎么“吃”,吃出防病,吃出健康……但那似乎只是突出了饮食调养的“食养”,其重点是在身体的视角上的“养身”。好像与养生中的“生”缺了点意思,我们关注的似乎不应该仅仅只是这个“身体”,现代医学提出“身心”医学健康的概念,除了关注人体的身体更要关注人的心理。这与中医的理念有相一致的地方,比如中医双心理论的“血肉之心”和“神明之心”。但是传统中医养生的观念似乎还不仅限于此,其实我们从养生的“生”字就能获得更多的提示,“养生”为什么用生命的“生”,而不用身体的身?说明养生养护的不仅仅是我们的身体,更重要的是“生”所代表的人体的生命力。把生命力简单的理解为免疫力、抗病力,天地自然为什么能够长长久久、周而复始?人为什么能够从一个小婴儿成长为少年、青年?都是生命力的作用。因此要想青春常驻,祛病保健,延年益寿,就必须养护好我们的这个“生命力”。
有的人总是追求具体的物质元素化的“保健品”,而所谓的“保健品”无非就是补虚、排毒两个概念的衍生物,“补虚”就是针对脏腑组织器官的补充各种“营养”物质,比如优质蛋白粉,多种维生素,辅酶Q10,补钙,脑白金……有所谓的“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另一方面则是针对各种“邪毒”对抗性治疗的“排毒”治疗,比如深海鱼油、针刺、刮痧、拔罐……无所不用其极,这不是养生,而是养生的误区。
中医讲求“天人合一”,把天地人看做是一个整体,那么究竟是什么连接人体生命和天地自然的?是什么能够让自然之力可以循环往复,绵绵不止,让生命之花,长盛不衰,生生不息?就是这个“生命力”,中医起了个名字叫做“生生之气”,简称为“生气”,因此在黄帝内经素问中有一篇叫做生气通天论,揭示了养生的本质就是让人体的生气能够通天,从而通过天人合一,顺应天时地利而让人体的生生之气能够长久不衰,让人体的生命力能时时保持旺盛的状态。
“恬淡虚无”,这四个字是养生的核心,所以整个中医养生不单只是衣食住行,更重要的食衣食住行都不离“这个”,这个是什么?就是“恬淡虚无”。所以俗话说“粗茶淡饭”最养人,孔子又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强调精细化的饮食,看似矛盾,实质在恬淡虚无这个层面上是统一的,他们追求的都是一种摒除欲望奢求追求精致精神生活的高尚境界,这种境界不在意饮食的稀有昂贵,更加追求的是对饮食给人精神层面上带来的良好感受,就像中央电视台拍摄的《舌尖上的中国》系列一样,所谓美食不是要昂贵,而在于用心……
【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文章中的资讯仅供读者参考之用,读者不应单纯依靠本文而取代个人的独立判断。对于因使用、引用、参考本文内容而导致的损失、风险及纠纷,龙南中医院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