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读书征文 ‖ 读书“无用论”(大愚)

读书无用论

大愚

终生读书,是人生的一种快乐。

曾经一位先贤说,“书无用亦宜读”。意思是说,读书不见得有用了才去读,在无用的时候,也应去读。
另一位哲人说:“读书无用方为境界。”意思是告诉人们,不为有用而读书,才是读书境界,才能读出书中品格,才好读出书的风采。
卢仝是咱们济源人,苦爱读书。但是他一辈子穷潦且富有。穷潦在于生活,富有则于内心境界,富有则思想之灵魂。难怪评者说,卢仝是没有肉体的,他的生命即茶,茶即诗,诗即人,人即魂魄。茶、诗、人是卢仝读书之过程之后的结果,是卢仝的人生。
李白,诗仙,富读。
李白一辈子追求名,追求利,追求色。谈不上李白的人品,人格,人事。
但是,李白却留给了中华民族伟大的诗魂。
“少小,顽,且读;聪才,过目不及即存。”这是说,李白在小的时候,就显露出他个人的潜质。顽皮,聪明。但是,李白喜欢读书,而且与朋友共读一本书,别人还没有看到的那一行,他已经记下来了。
偶想,如果李白读书时总想着将来,想着在长安弄个翰林干干,恐怕读不好书。
所以,读书无用时读,恐怕最快乐,也是最容易吸纳和潜质的呀。

有句话,大家都颇为熟悉:“书到用时方恨少。”
这中间有两层意思。一是读书有用;二是读书的时候,肯定有一种环境,那就是不为当下读书。
前者是后来的结果,后者是人们读书时的现场情景再现。
古人读书,往往忘情。“得意忘形”的本意是“得其心意,忘记外形。”
高中时,校办有个木工厂木工。白天,大汗淋漓,晚上挑灯夜读。古文圣贤,诗词歌赋,吟唱之声在山林的夜空里飞翔。于是,心灵深处能感受到读书之心境,读者之愉悦,读者得意忘形之畅快。
于是,说:用无用之心读圣贤之书,可以益获有“忘形”之境界。

还有句话,大家可能不熟悉:“书到无用方为怀。”这是一位皇帝的老师说的。
不否认王国维“读书”三境界。王国维的读书三境界太累了。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苦寒、孤独、无助。那种悲苦、执着情景,让人却步。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那废寝忘食,挑灯夜读,悬梁锥骨,身痛心彻。似乎太悲情了吧。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呵呵!梁启超先生称之“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
其实,多年以来,读书,不曾经记得有何“怀抱”,却时常为书中之韵而热血奔涌,而热泪涟涟,而手足舞蹈……
尝燃一柱灯焰,在小屋走廊一头那间舒适明亮的空间里,听着屋外雨打竹林,或伴鸟儿啁啾,吟着那情怀文章或走进历史的波澜壮阔……无限惬意。
读书,在无用时读。无以为怀,只是很舒畅。
尝如此,也许您也有感觉。
当然,人生各有追求,人性各有本质。我读书即我,我乐我读书。

END

作者:大愚,河南济源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