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看一个实验,北京卫视曾经有个栏目叫《生活面对面》,在录制现场做了一个实验,找了一位嘉宾贡献出肚脐,把大蒜捣成泥敷在肚脐里,用艾草条艾烤,十分钟以后,嘴巴里面就出现了明显的蒜味,结论很明显:肚脐能吸收药物。这也是中医的一个神奇的疗法,名字叫做脐疗,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了,在春秋战国神奇,就有肚脐填药、敷药、涂药及角灸脐法。为什么肚脐也能吃药治病,而且不伤肝?因为肚脐是全身361个穴位中唯一看得见、摸得着的穴位,它与全身的广泛联系,是其他任何穴位无法比拟的,运用得当具有温通阳气、健脾和胃、强壮祛病、养生延年等诸多功效。现代研究表明,穴位及经络都与神经末梢、神经束、神经节有着密切关系。这也就是脐疗能促进人体神经、体液调节,从而改善组织器官功能的道理所在。脐疗可使药物通过四通八达的经络,作用于全身上下表里内外,从而产生治疗作用。贴敷肚脐的药物多为辛香药物,可以迅速渗透,到达组织及微循环,获得调和阴阳、治疗疾病的目的。最重要的是,脐疗在防病治病方面,简单有效,成本低廉,可以自己动作操作,非常实用。孙思邈、李时珍都记载了大量的脐疗方。目前脐疗的方法多根据经典医书《针灸甲乙经》而来,包括拔罐、药物贴脐、滴脐、敷脐、温脐等法,但禁止针刺,以免发生感染。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几个脐疗特效方,不同配方有不同的疗效。推荐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针灸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王军用冷水煮鸡蛋,煮到开锅的时候,把鸡蛋拿出来,这时候鸡蛋是七分熟的。把鸡蛋从中间一分两半(注意不要去掉外壳),放凉、到适合的温度,用其中一半捂在肚脐上。因为带着外壳,再用手捂着点,所以它保存热量的时间比较长。鸡蛋是补肾的良药,放在肚脐上,可以补肾、健脾。用中药贴肚脐,还可以消除腹胀。腹胀产生,往往是由于消化不良,吃完饭以后因为不能快速运输到肠道,人就觉得胃胀难以忍受。那我们怎么治疗呢?就要健脾行气、帮助消化。可以选择莱菔子这味中药。把莱菔子先研成粉末,越细越好,然后用黄酒来调一下,黄酒温通,行血、行气的作用会很好,再加上莱菔子就可以健胃消食。贴在肚脐上四到八个小时,贴上去之后你很快就会感觉到肚子咕噜咕噜响,等胃里面食物消化了,它就不响了,肚子也就舒服了。用肉桂、黄连磨成粉末,用醋调一调,肉桂可以起到补肾的作用,而黄连能清火,醋能敛阴,这样治疗能达到人体阴阳平衡,那么睡眠自然就得到改善了。大家注意调制的时候不要太稀了,太稀贴到肚脐会流跑了,当然也不能太稠了,太稠了影响它的吸收,适当就可以。制成膏状贴在肚脐上,可以用胶布固定,用伤湿止痛膏效果更好。晚上睡觉之前贴好,第二天早上揭下来就可以了。女性痛经原因很多,吃冷饮、受了凉风、坐冷板凳、子宫肌瘤等都会引起痛经,而脐疗可以帮助女性缓解痛经的症状。用肉桂、丁香、吴茱萸、红花这四种药,磨成粉末,用黄酒调好,贴在肚脐上,再用热敷的方法加助它发散药力。在月经来之前7到10天开始做预防性治疗,到月经周期结束算一个疗程,治疗两到三个疗程,就会发现痛经的情况大有缓解,甚至不再复发。方法非常简便,但疗效非常明显。如果是寒湿型的腹泻则可以用这个方子,大葱100g,食盐若干,一起炒热后用布包裹,热敷于腹、背和腰部;将大蒜适量捣成泥状,贴在两足心及脐部。用拇指的指腹按压肚脐的中央,指腹的前方按在肚脐的边缘,沿着顺时针的方向先揉五十下。之后再用食指的指腹按在肚脐眼中央,反过来再按揉五十下,这样脐的中央我们按揉到了,脐的四周每个点我们也都按揉到了,五脏功能正常了,人的精气血就充足了,病就不容易得,寿命就会延长。 重灸神阙,有起死回生的效果。一般用艾灸或隔姜、隔附子饼灸10~30分钟,能温中散寒、温补下焦,治疗虚寒腹痛,脾胃虚寒引起的呃逆、反胃、呕吐及脾肾阳虚导致的腹泻、水肿等。灸脐具有温补元阳、健运脾胃、益气延年之功效。其中隔盐灸、隔姜灸每次3~5壮,隔日一次,每日10次,每晚9点钟灸之为佳,灸至局部感到温热舒适,灸后稍有红晕为度,古人多累积灸之三、五百壮。去肝火:陈皮青皮磨成粉水调,贴敷肚脐,每日睡前贴,起床揭掉。降血压:吴茱萸磨成粉,用陈醋调和贴敷肚脐,膏药固定,睡前贴,早起揭掉,七次为一个疗程。健脾祛湿:佩兰20克,白芷、苍术各15克,独活、广木香各10克,花椒、艾叶各5克,桂枝15克。上药研磨成粉,用温水调和贴敷肚脐。活血化瘀:当归30克,川芎15克,细辛、三棱、莪术各10克,乳香、没药、丁香各5克,冰片3克小儿夜啼方:黑丑50克,研为细末,以米汤调成糊状,于每晚入睡前1小时贴敷肚脐。小儿遗尿方:五倍子、茯神各等量,共研细末,以米汤调成糊状。每晚睡前2小时取药糊适量贴敷肚脐,早晨去掉。呃逆:选用橘皮、半夏、杮蒂、丁香等,研成细末后用生姜汁调成糊状敷于脐孔,连用2―7天。寒症胃痛:可选用胡椒、干姜、香附等,用黄酒调成糊状,连用2―7天。脾胃虚寒:胡椒,干姜,香附,白芷各等分,磨成粉蜂蜜调和,贴敷肚脐,早餐后贴敷,晚餐前去掉。月经不调:取当归9克,肉桂、白芍、红花、干姜、川芎各6克,鹿茸3克,共研为细末,贮瓶备用,敷贴时取上药适量,加醋调成糊状,敷于脐中,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两天换药一次,10次为一疗程。有严重心血管疾病、体质特别虚弱者,处在怀孕期、哺乳期的女性,以及过敏性皮肤者,特别是腹部皮肤有炎症、破损、溃烂者均不适合进行脐疗。除此之外,还要注意有无药物过敏史,避免在用药时引起过敏。要特别注意保暖。治疗不要在室外进行,或者让脐部对准风口。保持室内温暖,适当覆盖衣被。尤其是腹泻、感冒、体质虚弱的患者,以及老人和小儿更要注意保暖。如果在操作中遇到需要局部加热,比如艾灸,此时要特别留意皮肤的颜色改变和表面温度,避免温度过高造成烫伤。给小儿施灸时尤其要当心,小儿皮肤娇嫩,在治疗过程中也很难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所以更容易烫伤,需要倍加小心。一旦有过敏现象,立刻停药。轻者可自行消退,如发生皮肤水泡者,用消毒针挑破,外搽紫药水即可。在这里再给大家介绍一个南怀瑾大师的脐疗方法:由花椒(含花椒籽)、艾绒、桂圆打粉捏成的丸。主要功能:对于平时怕冷、脾虚胃寒、宫寒、湿气重导致的大便不成形等症状都有不错的效果。实火症状者禁用。
花椒:祛湿散寒
花椒是祛湿气的,而花椒籽祛湿的作用更强。
花椒籽可以利水。经常水肿的人可以吃花椒籽来帮助消肿。有的人哮喘或是慢性咳嗽,晚上睡觉都不敢躺平,一躺就难受,而且咳出来的痰很清稀,这种情况可以吃些花椒籽来调理。
吃花椒籽也能祛下焦的湿气。女性如果白带很多,是清稀、白色的那种,就可以吃花椒籽来调理。
艾叶:补元阳、散寒淤
艾是纯阳之物,能补元阳、散寒淤、通经络、以其温通之性,驱除人体寒气,快速恢复身体阴阳平衡,对付各种由寒凉引发的疾病自然不在话下。
桂圆:补益心脾、健脾止泻
具有补益心脾、养血宁神、健脾止泻、利尿消肿等功效。
有些人气血不足, 平时面色发黄,走路没有力气,爱心慌,白天没精神,晚上爱失眠,在中医上来说属于典型的心脾两虚,用桂圆可以调治心血不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