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 戏

也不知那朝那代流传下来的,我们老家在每年农历四月十八这天赶庙会。村北边有个龙王庙,在村南面临时搭个露天戏台,据说是给龙王爷唱戏,祈求龙王爷发慈悲,来年能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有个好年景。可是每年唱戏谁也没看到龙王爷来看戏,来看戏的都是附近的村民。每年四月十八这一天,就像过盛大节日一样,人们从四面八方,成群结队来赶庙会,简直是人山人海,甚是红火。全国各地的商贩云集于此,有卖布匹、衣物,各种土特产,各种特色小吃。到处都是吆喝声,到处是涌动的来来往往的人群。但是最吸引人的就是地方戏剧。

(一)

记得那一年,我刚记事,奶妈抱着我去看戏。戏台下坐满了人,挤不进去了,奶妈就在最南边找了个位置。戏开演了,戏名叫《杀闺女》。我年纪小,看不懂什么内容,就只见一个红脸大汉,手里拿了把钢刀,朝那个年轻貌美的女子肚子上一刺,好可怕呀!肠子都出来了,他把肠子缠到他胳膊上一圈又一圈。我吓坏了,抱紧奶妈,哇哇大哭。那些老戏迷们不耐烦了,赶紧催我奶妈:“你快走吧,看把孩子吓着了!”从此,我谈戏色变。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唱戏还要活生生杀一个人。长大以后听村里人说,都是假的,那肠子是猪肠子。这时我才恍然大悟,明白原来又是一个“三猫六只眼”呀!何谓“三猫六只眼”?因为我小时候特别爱哭,而且哭起来没完没了。奶妈就告诉我说:“我们家后面山上有个'三猫六只眼’,听到谁家小孩哭就到谁家里来,把小孩背走,还会咬人。”我就相信了!特别是晚上我不敢哭,甚至不敢往山上看。不知道“三猫六只眼”是何怪物。后来明白了,你说三只猫不就是六只眼睛嘛!要说吧,我的智商也不低,小时候怎么那么容易“受骗”呢?

从那以后,我就迷上了戏曲,成了个小戏迷。我们家乡是个戏曲之乡,老一辈人不但爱看戏,爱说戏,而且都会唱几句。你看,大清早邻居二大爷,头戴一顶破草帽,身穿补丁摞补丁的破棉袄,裤管一长一短,牵一头老牛,肩扛着一把锄头,开口就唱“李世民登龙位,万民称颂。勤朝政安天下,五谷丰登。实可恨摩利撒犯我边境,秦驸马守边关卫国干城……”真是民间出高手啊!看他那个神气劲头,好像自己就是那个千古一帝一代明君唐太宗李世民了!可真是无独有偶,在东山坡上放羊的李二黑,在村戏中扮演《打金枝》中唐王李隆基。只见他头裹着“白羊肚头巾”,手执放羊鞭,放大嗓门唱“先帝,先帝太宗作帝范,修身治国十二篇。效法啊,效法圣王读经典,日理万机怎偷闲呐啊!常忧外侮与内患,创业艰难,守更难……”只见满山坡的牛羊哞哞乱叫,好像在说“唱的好、唱的好”,给风景秀丽的田园,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二)

我们家乡不单是赶庙会才唱戏,在农闲时也请那草台班子来镇上演出,一唱就是十天半月。唱的都是传统戏剧,比如《穆桂英挂帅》、《花木兰》、《西厢记》、《打金枝》、《铡美案》等等。我那时大概也只有五六岁,跟着大人们屁股后面去看戏。戏台很高,我看不到,急得团团转。大人们干脆把我抱到戏台上。我就爬到戏台的一角,认真去看他们表演。那些身段、手势,我都记在心里。我虽然年纪小,但是记忆力特别好。有些唱段我都能背下来,动作也模仿得惟妙惟肖。看完戏回来,就表演给奶妈和爹爹看。那个睡觉的土炕就是舞台,道具就在炕上找。

有一次,我演那个小红娘,拿了个枕巾当道具,唱道:“在绣楼我奉了,我那小姐言命,到书院去探那先生的病情,上绣楼我要把小姐吓哄……”最后一句是“急忙忙款莲步去上那楼棚呀!”这个楼棚没上好,炕上枕头把我绊了大跟头。我赶紧爬起来,重新唱,把他二老笑得眼眯成一条线。我爹爹一边笑,还一边擦眼泪。第二天,乡邻们喊他二老到镇上去看戏,我奶妈赶紧说:“我们不去,俺闺女会唱戏,比他们唱的也差不到那里去。”

我外婆听说我喜欢唱戏,也不知道从哪里弄了件戏服给我。有了行头更神气了,虽然大了点,凑合吧。我们村庄很大,小孩也很多,到了晚上我们都到打麦场上嬉耍。我穿上戏服,挑四个小孩跑龙套,每人发一个小树枝当作马鞭。我站中间,唱穆桂英挂帅:“辕门外三声炮,如同雷震,天波府里走出来我保国臣,头戴金冠压双鬓,当年的铁甲我又披上了身。帅字旗,飘如云,斗大的穆字镇乾坤。上呀上写着,浑呀浑天候,穆氏桂英!谁料想,我五十三岁又管三军……。”

唱完戏,我说:“我是天波府里大破天门阵的穆桂英,你们以后都不能叫我名字了,”“哪叫你啥?”我说:“元帅呀!”每到晚上,那些小伙伴都来喊:“元帅、元帅,人都到齐了,就等你去挂帅了!”

有时候玩的都不记得吃饭,听到我奶妈站在门外喊:“金玉、金玉,吃饭了。”我才匆匆忙忙跑回去。

(三)

到了六十年代初期,戏剧舞台上开始上演现代戏,什么《小二黑结婚》、《罗汉钱》、《李双双》……这些经典戏剧我不但喜欢看,更喜欢唱。那一年我读五年级,因本村没有开办高小班,只有走三里多路到镇上去读书。记得那一年冬天,天特别冷,小河都结了冰,家家户户屋檐下挂满了长短不一的冰凌条。早上天不亮,奶妈就起床给我做饭,吃了饭我执意不让奶妈送。我头上包上那四方围巾,穿上奶妈亲手给我做的棉鞋,走出家门去上学。

我家住在村南头,在村北头有一个女同学名叫“赵文秀”,我俩关系特别好,她每天都在等我一块去读书。天下着鹅毛大雪,我俩手拉手踩在一尺多厚的雪地里,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我们也和往常一样,边走边唱戏,唱《小二黑结婚》:“清凌凌的水来,兰莹莹的天,小芹我、小芹我洗衣到河边,二黑哥他到县里,去开民兵会呀……”忽听后边有人喊:“等一下,一块走。”回头一看,原来是正在上初中的“李成林”,他说:“听你俩唱戏就不冷了,心里头特别暖和。”他手里提了个铁桶,说坏了,顺便到镇上修一下。我就想给他开个玩笑,我说:“你敢不敢用舌头舔一下你的桶?”他说:“那咋不敢。”谁知道他果真去舔了,可怕一幕发生了!他的舌头竟然和桶冻在一起了,用力一拉,活生生掉了一层皮,口吐鲜血。我后悔死了,不该开这个玩笑。我说这样吧,你把桶给我,我也舔一下,那样我心里就平衡了。他说:“不行,男子汉大丈夫,这点伤算什么?”他叫我给他唱段戏,就作为补偿了。我说:“那不是小菜一碟,你点戏吧。”他说就唱《罗汉钱》吧。我说“好,你听着。”“看见了罗汉钱我心中发呆,它把我20年的伤心事又勾引起来。在娘家和保安哥哥相亲相爱,村里人他胡乱讲,说我不正派。二爹娘他骂我把门风败坏,硬逼我上花轿就往张家抬。曾记着那一年我回娘家的时候,俺俩个伤心落泪相见在村外,伤心话越说越苦,越悲哀。我送他小戒指表明我的心愿,他送我罗汉钱表表心怀……”我还没唱完,学校到了,上课铃响了,我们赶快各奔各的教室去。

(四)

我们班主任张老师来上课,在讲课之前老师给我们说了一个重要事,关系到我们一生的大事,就是取“名字”。他说,你们的名字都是小时候父母亲起的,喊“小名”也称为“乳名”,你们以后长大了,走向社会,有些名字不适合了。打个比方说,有一个男同学叫“狗剩”,那他以后找老婆都成问题,你说狗都不要了,那个女的还要你?还不如叫个“狗不理”包子,还有人吃。还有一个同学叫“傻小”,他以后当不了领导,没有那个厂矿企业叫一个傻小子当厂长?就算你不傻,这个名字也把人叫傻了。还有什么“二蛋”、“大妮”、“三丑”……都要不得。

我说我的名字是我奶妈起的,要不要重取名?老师说:“你的名字虽然比傻小子好听,但是,是乳名,也需要重起名。”我说我还有名字,是村里乡亲们给起的,叫“大眼”。老师说总不能叫个“姚大眼”吧?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老师给我取了几个名字叫我参考,最后一字都是花啊、琴啊、芳啊……我都摇摇头,不满意。

当时正是我们镇上大戏院落成,特请县剧团来庆贺演出。县剧团里有一个名角,也称“台柱子”。她的名字叫“李云霞”,她的唱功不是一般了得,那是相当了得。我看过她的演出,我对她的唱腔功底佩服得五体投地。放了学,我和几个同学约好看了晚上戏再回去。

我们到了戏院门口,戏院很大,能容纳七八百人。门口挂着李云霞和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马琳的大幅合影照,在时明时暗的彩灯照射下,显的格外醒目。

花花绿绿的海报上写着“李云霞领衔主演穆桂英挂帅”。进了剧院,人都坐满了,就站着看吧。李云霞在剧中扮演一代女英豪佘太君,一出场手柱龙头拐杖。这个龙头拐杖大有来历,是先王赏赐,可以上打昏君,下打谗臣。就像天波府大门外—玉石碑上,御笔亲书十六个大字“文官下轿,武官下马,谁敢不从,先斩后奏”,象征着佘太君的权势和地位。

锣鼓一响,佘太君亮相,全场鸦雀无声。只听唱道:“佘太君祖居在河东,佘氏太君受皇封。曾率领七郎八虎保大宋,全凭那令公金刀定太平。双龙会宋王中了番邦计,幽州城金沙滩前血染红……”。顿时,赢得了全场喝采声。她字正腔圆,慷慨激昂,把一代女英雄演得活灵活现。散了戏,我们还意犹未尽,干脆到后台看她卸妆,一睹芳容。真可谓“此生只为你一眼,愿错过繁华三千。”用现代话来说,她是我的偶像,我是她的铁杆粉丝。她叫李云霞,我何不取其一字,叫“姚升霞”呢?对,就这么定了!

第二天,我到学校告诉老师,我有名字了。老师问什么名字,我说:“叫'姚升霞’!旭日东升的'升’,彩霞满天的'霞’。”老师说:“可以,可以,比那个'姚大眼’好听多了。”

名字是取好了,但是没人叫,我奶妈、爹爹压根就不知道我叫姚升霞,一直喊我乳名。乡亲们照样叫我“大眼”,同学们偶尔叫一下,还做个鬼脸,“嘿嘿”笑一下。直到我离开故乡,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才正式命名为“姚升霞”。

(五)

一九六五年,那年我17岁,我和爸爸、妈妈、弟弟、妹妹团聚了。第一次和爸妈、弟弟、妹妹在一起,我们很激动,也很高兴。我妈妈因病住院未在家,那天晚上我们家开了个家庭文艺晚会,欢迎从北方老家来的大哥和大姐。弟弟、妹妹个个能歌善舞,表演精彩节目给我们看,你说我是大姐能输给他们吗?我就演唱《朝阳沟》里那个银环娘,我模仿电影里边“短命丫头你气死我”,我顺手拿了个扫把用力一丢,就差点把门窗上玻璃打烂了。我一蹦老高,接着唱“不顾羞耻找公婆,任凭你丫头跑天外,我也要追上,往回拖。”我把眼一瞪,两手把腰一插,弟弟妹妹们先是一愣,随后就哈哈大笑,这那像个大姐呀!分明是一个泼辣好斗的“银环娘”。

第二天,我们到医院看望妈妈,记得我十二岁那年,我见过妈妈一次,那时妈妈任衡阳地区煤炭局局长,到北京开会,顺便回老家看看。因工作忙只住了二天就走了,那时我正在读六年级,还没顾上讲几句话,她就走了。给我的印像是,妈妈修长的身材,明眉大眼,就好像电影明星一样。到了医院,我真不敢想象,事隔几年,妈妈竟成了这样,很胖,而且全身浮肿,不由使我潸然泪下。问了才知道妈妈得了严重的糖尿病。那时妈妈才三十六七岁,很年轻呀。妈妈看到我很高兴,拉着我的手说:“你要多吃饭呀,看看妹妹都比你高了。”我也没什么带给妈妈,就唱了一段家乡戏给妈妈听,唱的是“咱这里每年都是好收成”。妈妈说好听,出院了再唱给妈妈听。以后和爸爸、妈妈相处的日子里,我才真正了解了我的爸爸妈妈。我妈妈几十年一直带病工作,她不愧为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无愧于共产党员这个光荣称号,她是人民的好公仆,我们的好母亲!她几十年为官清正,廉洁奉公,任劳任怨,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为了工作废寝忘食,经常带着冷馒头出去,饿了就啃几口,有些事现在人都不可思议。

有一年春节,我们都在家过年,妈妈单位上来了几个领导,带了几斤水果,好像还有一箱什么奶来拜年。我妈妈说:“来看看就行了,就不要公家花费来送礼。”她竟然打了个300元红包送到单位上。我妈妈离休后,并没有在家养尊处优,颐养天年,而是带着多病身躯奋笔疾书,写她的回忆录,写她不平凡的一生,来留给后人。

我妈妈的作品大都由我整理,十五年来共写小说、散文100多篇,诗词60多首。发表在报刊、书刊、杂志上有40多篇,诗词20多首。后来妈妈病重了,不能写了,她就躺在病床上口述,我来记录,有些资料由老家——邢台县党史研究室保存入档。

我父母亲出生在兵荒马乱的年代里,国难当头,常忧外侮与内患。他们义无反顾,年少从戎,跟着毛主席,跟着共产党,抗日救国,久经血雨腥风,丢下襁褓中一双儿女,冒着生命危险,历尽艰辛,南下革命。我理解她,我的父母虽然都离开了我们,并没留下什么遗产。但留给我们是千车也载不尽,万船也装不完的精神财富,足矣!足矣!。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在人生这个大舞台上,他们扮演了一个光彩照人的共产党员形象,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们为后人树立了一个永远不灭的丰碑,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人们永远怀念她。

光阴似箭,屈指一算,我离开了故乡已有52个年头了。我没有忘记故乡的山山水水,忘不了养育我10多年相依为命的奶妈和爹爹,更没有忘记伴随我童年、少年,最是记忆犹新地是带着乡土气息的家乡戏曲。每当听到那些经典唱段,我都倍感亲切。听着、听着,好像又回到那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童年时代,年龄对我来说只是个数字,我有一颗永远不老的童心。正如歌唱家郭兰英所唱,“你看那白发婆婆,挺起那腰板也像十七八”。我虽然不像十七八,但是我心不老,让我们的青春永驻吧!我们共同欣赏一段家乡戏曲朝阳沟来迎接新的一年到来。

“过罢了正二月就到三月,桃杏李花开满坡,山上山下常流水,高有水库低有河,满地麦苗青呀、绿呀、绿呀、青呀,青青绿绿,绿油油、绿油油,今年的粮食保证比往年多,保证比往年多……”。

衡阳市移动分公司退休职工

姚升霞

2017年1月18日

好文推荐

孝心无声!邢台这个小伙儿和哑巴亲娘的故事

炎炎夏日,白岸深山沟再次奏响“爱的奉献”

魅力太行之——依山面水香炉寨

魅力太行之——邢台仙界山游记

魅力太行之——邢台石楼大院菜树沟

魅力太行之——邢台古堡石楼鱼林沟

魅力太行之——我的家乡我的河

太行山区经典美食——大锅菜

太行明烛——张子仁

白岸美食一一豆沫汤

那座山,那份情——邢台县白岸乡小西庄村凤凰

邢台“截瘫哥”郝书魁:“心不死,身躯就不会倒下”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英谈”印记

宁儿心语之天河山游记

柏乡牡丹园游感

“网红”宁儿心语之七步沟游记

百善孝为先 ——王建魁十年如一日服侍病父母

邢西边城茶旧沟

魅力太子井

太行仙阙小戈寥村

(0)

相关推荐

  • 一座楼,一双眼,一台戏

    听过郭老的句子:"天边一阁是仙乡,"对这座号称藏尽天下书的古老藏书楼更多了一份向往. 我是不太愿意去拜访古迹的,总觉得古迹沾了今人的尘息,便不作数了,无奈抵不住一览天一阁的心,便悄 ...

  • 一方戏台,声从何来?

    一生一代一世人,安乱贱身不由魂.恰逢闲庭柳飞絮,花落戎甲分乾坤. 红也新,绿也嫩,金缕锦绸点红唇.妆也扮,酒也添,锣鼓喧天夜不眠.伴着弦声悠悠,清锣脆鼓敲响荒烟漫草年头.一方戏台,从历史中缓缓走来.可 ...

  • 人生不过一场戏

    2016.4.25 喜欢独处的人不是喜欢孤独,而是心里有台戏,只在没人的时候唱起. 平常最爱静静的坐在屋里,听窗外熙熙攘攘,鸟儿叽叽喳喳,饮水机发出咕噜噜的响声.它在加热一桶水,我在心里煮着一盏茶.它 ...

  • 鄞州戏桥

           跨径桥,看起来是一座最普通不过的小桥,但兼有庙+戏台+桥的多功能,完美地把农耕时代的精神建筑与古老运河上最普通的桥结合在一起.在江南运河所经的新市古镇,林家铺子小桥的对面,也有一座小戏楼 ...

  • 福天福地 开年有戏---贵州京剧院2月19-21日上演《杨门女将》方舟戏台欢喜开年

    牛年首场演出 2021<福天福地 开年有戏> 欢笑过新年·<杨门女将>齐拜年 2021年2月19(正月初八)今日开演 剧目介绍 京剧<杨门女将> 佘太君凛然挂帅,率 ...

  • 《方舟戏台--封箱戏 》你我反串生妙趣,喜庆团圆贺新春

    好戏来了! 每逢春节前夕 , 院团里总是出奇地热闹. 梨园界的"贺岁档", 戏迷们多年的"心头好", 就在这"封箱". 一年一度的" ...

  • 妙不可言的6副戏台对联,对仗工整构思精妙,堪称绝对

    古时候,戏台上都会张挂着对联.许多人看戏的时候,都会抽空去看看对联写着什么内容.如今一些地方的戏台,每当演戏的时候,也还有悬挂新对联的习俗. 我是真游泳的猫,一个喜欢传统文化的读书人.今天我和大家一起 ...

  • 【原创】​张君秋在“扶风社” 之大小五十出戏

    张君秋 张君秋在"扶风社" 之 (3) ▶大小五十出戏 马连良.张君秋<春秋笔> 张君秋搭班扶风社期间,虽则是二牌身份,在班社中起到绿叶陪衬的作用,然对自己的艺术并未松 ...

  • 入局社交电商,有戏吗?

    今年5月,唐三彩的社交电商平台--潮妞会正式亮相美博会. 5月28日,娇兰佳人APP商城正式上线. 一时间,社交电商受到两大标杆化妆品连锁店的热捧. 一个新时代真的要来临了吗? 对此娇兰佳人董事长蔡汝 ...

  • 记马连良扶风社三出首次上演的戏《战樊城》《虹霓关》《渭水河》

    马连良的扶风社,不但营业情形在北平首屈一指,而且"噱头"也最多.趣味中心人物,就是班中的名马富禄.平常他串演<桑园会>中的秋母,<八大锤>中的乳母,< ...

  • 互联网时代,只有一个游戏戏值得玩(摸金社)

    互联网时代,只有一个游戏戏是值得玩的. 那就是,让越来越多的人信任你. 一.是数量越来越大. 二.是质量越来越高. 你要做的就是让别人可信.可敬. 真正赚大钱的都是靠人脉. 388元的暴利项目,淘宝只 ...

  • 社恐星人:见面前内心戏排练了千百遍…

    "梯"囧 小昭是一线城市的一枚普通小白领,过着普通的九九六生活. 这天早晨,小昭照例在8点55走进公司大楼,发现电梯门即将关上,于是加快脚步. 小昭的一只脚踏进电梯门时发现,电梯里 ...

  • 431期_蓝社:《鱼戏莲花图》题图唱和

    蓝水河,蓝墨水的上游,网络诗人的精神栖息地. 蓝水河诗词公号,安放诗人的心,展示诗词之美. 蓝水河 蓝水河诗词公号 关注 发起:求索诗联分会.蓝水河诗社 组稿:周水江.龚智勇.傅渊.路云和 作者:(以 ...

  • 【亚城戏曲春晚】拉大锯扯大锯,亚城戏社看大戏

    - 记2020年1月18日星期六4:00pm亚城戏曲春晚 编者按:亚城戏曲春晚太精彩了,也许大家看到这篇报道时,我已经在回国的飞机上了,但我有一种不报道心不安的冲动,让我依然决定在上飞机前把文章发表出 ...

  • 《德云斗笑社2》:郭德纲再拍电影,岳云鹏哭戏令人泪目!

    最新一期<德云斗笑社2>在延播之后,推迟一天又上线播出. 这一期上演了时下最为流行的剧本杀,随着剧本杀综艺的普及,如今大众对于剧本杀综艺有了全新的认识,可是真正看完了<德云斗笑社&g ...

  • 都社恐了,这演员还演什么戏?

    2020-11-27 20:00 看电影杂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看电影杂志(ID:moview_weekly),作者:姜不停,题图来自:<香水>剧照 在世俗化的想象里,混迹演艺圈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