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崇礼:韭菜坪~马驹沟长城记略·20210724
(1)
马驹沟为崇礼县四台嘴乡东北方向8公里处的一个小山村,虽然这里有长城通过,但真正让这里小有名声的是有大量的户外队伍和自驾的来这里游玩,也有人将这里媲美小五台,毕竟这里来往也比去小五台方便许多,虽然这里的景致远不能和小五台相提并论,但这里的绿草如茵般的高山草甸和晔兮如华般遍地盛开的鲜花也同小五台很相似了,再加上现在小五台名义上不再对社会开放,所以这里成了附近张家口、宣化和北京市民周末出行的热地之一。
这里尚有一宝就是长城从这里通过。
马驹沟村东南方向一处高山,名大尖山,其山顶处有四道墙垣分岔,向北和向西皆为主线长城,是为外长城主线段,向北通向玉石梁、桦林东(枯杨树)、长城岭、大边口(野鸡山),并在赤城北端绕行而成一个“凸”字形;向西则是宣化和崇礼的一段界墙,经常峪口、青边口而至大境门;向东则为一段支线长城,横过赤城地界,经三岔口、雕鹗、后城、上堡而奔向赤城东侧的主线长城;而向南亦为一条支线长城,经娘子山、锁阳关而致蛤蟆口村一线。
这里的整体地形相对较缓,长城基本上为干石垒插,所建之时应也不高,现在更是多已坍塌,地面以石块垄墙为主。
周末,青鸟再发活动,崇礼一线因地势较高、气温较低而受到欢迎,报名者踊跃。
周六,马驹沟周边,人员自由组合、自由活动,主要两个区域,马驹沟向北至水泉子一带和马驹沟西侧一线,小队五六个,领队身影不见,大伙心中窃喜,还以为今次不收费呢。
马驹沟向西一线,至黑土沟村,约20公里一段的长城未曾走过,而今次准备择其一段,不过计划从十一二公里,逐步缩减到八九公里,最终到七八公里,但就是这样也在最后关头提前下撤。
驾车去往马驹沟以前只有一条道路,就是高速在宣化北下道后向北奔常峪口水库,然后沿沟中410县道前行可至马驹沟村。而今,京礼高速通车后也可一路高速行至太子城,下道后走410县道可至,两边时长相近。
原本410县道道窄且路况不佳,但平时行车无多,所以尚不觉得行路多难,而今正在扩路改建,加上常峪口水库蓄水成湖,让这条小道一下子变得难行,堵车一路,待至韭菜坪村附近时,时间已到11点半,半日时光已去。
车快至韭菜坪村时,车上的张蔚急的直蹦,短短的七八公里对他来讲就太短了,他原本计划更长的一段,赶紧招呼谢师傅停车,和JAN两人跳车先行,还需额外回返一大段后才择路上山。
而另外一队则是老吴、蓝白、老林、老胡和老丁几人,寻土路至韭菜坪西南侧长城的一处深沟垭口处。
垭口处西望,一条石垄长城从高山处跌落而下,好似流水瀑布一般,挂落在青翠的山间,而半腰处一砖筑敌楼,似链条上的一颗明珠。
此情此景让我有种似曾相似的感觉,多年前曾跟老翟在崇礼赤城一线的长城上走点多处,印象中还曾从北侧翻山过涧下至南边的宣化一带,所以眼前的这个敌楼看上去非常的眼熟,还真是有可能来过。
此楼长城资源普查中被定名为“二道岭1号敌台”,也有人称其为 “小口楼”,但似乎所言不对,后面将要详述。
山坳北侧,崇礼一侧,地势较为平缓。而山坳南侧,则是地势陡降,南向的宣化一线就好似下了一个大台阶一般,长城所在并不是正当垭口处,而是前端四五百米处,深沟陡坡之处,也正是因此而使得长城形成了一个大大的“V”字形。
如此地形地貌下的长城构筑,根本不能抵御北侧来犯之敌,所以这段长城也就是起到警示作用,标志线内线外而已,作为地域和主权的一种象征了。
垭口处有简易便道下山,当年貌似老翟就在这条路上摇摇晃晃将车开下山去,吓得老丁大气不出。
另有便道缓缓上山,走便道当舍去一段墙体,但省去了大段的爬升。困难当前,毫不犹豫选择了便宜之途,只有走不死的老吴和累不垮的蓝白选择了老老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去丈量墙体。
天蓝,山青,野花遍地,空寂的山野中,旅人惊起野鸡四散。
(2)
缓坡上顶,至墙处,一道石垄,山峦间的一道线划而已。
南侧不远处,另一道山梁上有两个墩台,一石墩,一砖墩。看着道不算远,来回拉个小抽屉半把个小时,遂越墙而去。
两小尖尖山顶,两墩对峙,相距数百米,相伴数百年。
残砖墩为“后坝村6号烽火台”,而在百度地图上,这里被标注为“小口楼”,所指为山峰名称。也不知是山名源于敌楼还是敌楼取名于山,我倒是更希望这个敌楼就是小口楼。从不让人待见的孤楼冷寂了数百年,现在渐渐热络起来,时不时有人来这里看看它,它也该有个名字了,也该有个好听的名字吧。不过,敌楼多已塌圮,也看不出这个楼子到底是不是小口了。
东南侧山脚沟中,有前坝口村和后坝口村,但就是没有后坝村,也不知这地名调查的是怎么回事。
有一号称长城猛将的小伙曾多次轰车上山,来此地扎营,听涛观星,放空自己。
沿山脊一路向西南方向而下,隐约见多处烽墩,呈一条传烽线,可将边患讯息传至山下大小白羊堡并后方的宣化城中。
双乳之尖仅去其一,另一个石墩尖顶就算了吧,几步下来就已经浑身如水洗一般,这长城行走才刚刚开头,还是多多保留点体力吧。
拉完小抽屉,再度回返至墙边,伴墙前行,不久至一墩处。
此墩,土筑,外皮曾有包砖,今匹砖不见,然土筑墩芯仍坚韧顽强,默默矗立,不畏风吹雨淋。
过敌楼,前缓缓而下,一处平缓、绿草如茵的大垭口,丫口南侧,大崖壁,形成高台阶状。崖边,一个巨大的石砌墩台,塌垮已成尖锥状,此墩为正盘台10号烽火台。
上有蓝天飘白云,下有山坡披绿茵,就差羊儿悠闲逛了,我要做一只羊儿在这里溜达吃草会怎样呢?
垭口正当间,卫星影像上有一个模模糊糊的小堡痕迹,紧靠墙垣,近60米长,宽20米,西侧墙垣不明显,似缺口一般,但在长城资源调查中未加理会。
(3)
这里墙垣正好是崇礼和宣化的界墙,另有一道铁丝网贴墙而行,似作为禁牧措施吧。
整段行程基本都是走在墙下草丛之中,本无痕迹的草坡慢慢被踩踏出了一道小道,虽行走在草坡之上,但隐匿在下面的石块、树坑还是让大伙吃了不少的苦头。
再登一处小坡顶,其上一墩,碎石一地,墙从其旁侧山腰横过。
再度缓缓而下,前面就能看到大尖山山顶,马驹沟南侧高山之巅,崇礼、宣化和赤城三地的界山,海拔在1940米左右,今日的目标之处,似乎抬脚就到。
坡底即有一处深沟,两侧坡陡石碎,行走极难。只是坡缓和茂草遮蔽,从山上看去完全没有感觉,只是听此前走过此段的猫猫姐讲过。大伙为此还绕行了好大一圈,待快到沟边时才发觉已经是绕着韭菜沟村转了半个圈,和几小时前走过的地方直线距离不过数百米。
半坡处再一墩,为此行之第6号墩。
即或是这样,下沟过程也不顺利,好不容易下到沟中,看着对面陡峭的破碎崖壁陡坡,心里已经是生有怯意了,湿滑的地面也让大伙老实了许多,溯沟而上终于在密林中寻得一条缝隙,艰难地爬了上去。
山高林密,但就在这样的地方到处都有潺潺流水趟过,清溪长流水滋润了一片茂林和花草,也为疲惫的我们带来了凉爽和休息坐歇的由头。
白桦林中的阴润和丝丝的凉风具有抚平内心和祛除疲惫的功效。
(4)
歇息多次,才得以终于穿过树林,再度踏上石墙。
所行仅五六公里,但已感觉疲惫不堪,天气虽不是酷热当头之景,但潮热的天气让身上的汗出了一趟又一趟。
钻出密林后的石墙上行走,再度让腿脚的苦痛记忆又一次恢复了起来。
缓缓至一处小山包,顶竖第6号墩,土筑。
前面缓缓而下,再前有处小垭口,走在前面的老吴早早地就放出“豪言”,要准备垭口处下撤了。
行此一段,甚觉眼熟,似乎曾跟老翟走过。
至垭口处,望着对面一坡而上的石墙和两处墩台,心中已是了然,这里两侧的各一小段都曾经来过。
不过最重要的一处景点就在垭口处西侧一处立石上的摩崖石刻,数年前的长城之行竟浑然不知。
石刻似经过了再度刻划,字迹清晰,外框上圆下方形成一个碑状,上书“永镇”,下刻有“成化二年四月十六日彪示重修”字样。
据称附近还有两处石刻,但有人曾经仔细搜寻也未再有所发现。不过从此处石刻已经被重新“刻划”和周围杂草等已被清除来看,此石刻已经纳入保护和展示序列,如若真有另外的石刻也当同样对待。
至此地听闻有公路可通马驹沟,再也不愿往前爬行了,虽然大尖山名头极盛,内心的冲动难以抗拒身心的疲惫和苦痛,遂转身上道而往马驹沟村寻车去了。
虽行不过五小时、路不足10公里,爬升也不到500米,但感觉好累好累。
马驹沟村,很小的一个山村,和几年前相比,旧房破院拆除了不少,而同时又建起了好几处豪苑别墅,绝不为本地村民的居家场所。不过总体环境改善不少,脏乱差的感觉也消失了不少。
今日之行,队伍裂分多组,一小队行马驹沟西侧一线,而更多的队友则是马驹沟向北至刷子沟、水泉子和玉石梁一线,而青鸟领队则晚上才赶来,全程无人带领的队伍不也玩的好好的嘛。
晚上,老唐羊蝎子馆再度聚餐,没了领队的大伙猛造一顿,竟是几年来在这里吃的最痛快、最饱的一次,最后锅中竟然还剩下不少,便宜了几条狗狗。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