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中,日军的炮楼为何会让八路军吃尽苦头?最后如何解决的
炮楼,相信经常观看抗战片的人都不会陌生,这是一种日军为了对付活跃在敌后的游击队而专门建造的军事设施。
炮楼没有炮,驻守的人不多,绝大多数只有日本人的一个小分队,十几条步枪外加一挺机枪,一部分会配上掷弹筒。
炮楼也不是很坚固,是由当地很常见的砖石和木头建成的,只有两层或者三层高。这些炮楼,在任何一个完成初步工业化的国家眼中,都是不够看的,挨上几发75毫米口径的炮弹就会上天,在重型火力面前,这种炮楼几乎弱不禁风,起不到多少防护作用。
二战期间德国的防空堡
但就是这种简陋的炮楼,使得八路军吃尽苦头,死伤惨重。
受到近年来抗战剧的影响,很多人认为只要趁鬼子不注意,悄悄靠近,躲在炮楼的射击死角,那么端掉炮楼就是手拿把抓了。
但这其实是对真实抗战的一种误解。
炮楼在华北地区普及是随着'囚笼政策'推开的,所谓的囚笼政策,是日本华北方面军司令多田俊提出的'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政策,通过控制交通线和地区的重要节点,将八路军分割钉死在一小片地区,再派出军队对被分割的抗日根据地进行一轮又一轮的残酷扫荡。
这种政策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使得八路军损失惨重。
与许多影视剧中表现得不一样,炮楼并不是单个的建筑,它是一个总体防御体系,那个三层高的碉堡只是这个体系的核心。
整个炮楼一般都是建在比较高的地方,在炮楼的外边,会有一圈围墙,围墙上有射击孔,围墙圈成的院子里,修筑着仓库以及住人的房子。
围墙外边,挖有壕沟,壕沟宽度在两米以上,深度超过一米五,在壕沟以外,还有以铁丝网或者木刺拒马等等障碍物,这道障碍物组成的防线宽度大多在五米左右,人根本穿不过去,剪断铁丝网也很难清理出一条通路,并且铁丝网上布置着地雷和手榴弹。
你以为这就完了吗?
还没有,铁丝网以外是一大片空地,这片空地一般是二百米范围,大一些甚至会有五百米,在这个范围以内,不允许有民房,不允许种高粱、谷子、玉米之类的秆子比较高的庄稼,也不允许有任何的遮挡物。
大多数炮楼内会布置12人的小分队,相当于一个班的人数,带有一挺机枪或者一个掷弹筒,此外还有部分伪军,伪军只有步枪,但是胜在人数比较多。规模越大,驻军越多,有的甚至会成为数座碉堡和炮楼链接成的大据点,驻扎好几百人。
如果遇到围攻,炮楼只需要把吊桥拉起来固守待援就行,而在封锁最严密的地方,炮楼之间甚至可以做到相互用机枪火力进行支援。
炮楼是这样,那么八路军又是什么情况呢?
需要明确的一点是,要想严肃地看待历史,我们必须在脑海中抛却影视剧灌输给我们的那些固有印象。
不否认有比电视剧演得还厉害的人物,但是99%的八路军都是普通人。华北地区活跃的八路军,兵员基本都是当地的农民,在那个温饱都没法保证的年代,农民意味着吃不饱饭,意味着身体很差,意味着参军后甚至无法展开军事训练,当时新入伍的八路军战士,都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之后才能进行最基本的军训。
八路军的装备差也是另一个问题。重火力在八路军的部队中基本看不到,但凡八路军装备的火炮多一点,炮弹充足一点,日军的炮楼就会成为一个摆设。《亮剑》中李云龙敢攻打平安县城,正是因为二营长有意大利炮。历史上就有一部八路军缴获了一门94式野炮,在一年之内,用两百多发炮弹敲掉了八十多座炮楼。
主力部队尚且如此,游击队就更简陋了。大多数游击队枪都没有几根,就是这些能击发的枪械,膛线基本都已经磨平了,打出去没有准头不说,因为保养不善,还经常卡壳。队员们只能拿着红缨枪杀敌,有一些部队甚至拿出了清朝时期的抬枪,或者制造'榆木炮'来杀敌,但是这些战果都不大。
敌后作战的时候,弹药短缺问题非常严重。早期的八路军部队,战士们在训练的时候子弹都很少,实弹打靶都是精打细算,每位战士只有在完成日复一日的瞄准和据枪训练之后才可以进行实弹射击,而就这难得一遇的实弹射击训练,每位战士只有三发子弹,这还是情况比较好的正规部队。
虽然后来八路军也建起了兵工厂,但是这些其实都只是规模大一点的手工作坊,只能制造一些复装子弹,加上当时用的是黑火药,子弹射出去的威力很小,加上蒋介石的国民政府没有向八路军支援过任何装备。所以八路军的装备和弹药主要依靠缴获。
日军在华北地区建造了大量的据点,这些据点都有囤积弹药,并且每隔一段时期都会有车队进行补给。为了弥补弹药缺口,八路军经常伏击车队,有时候也不得不攻打炮楼。
攻打炮楼的时候,八路军都需要进行周密的筹划,每次打炮楼基本都是在晚上,以十多倍的人数去攻打炮楼,趁着夜色迅速突进到铁丝网附近,作战的时间只有几个小时,不到两个小时就得撤退,因为这时候周围大据点的日伪军已经知道了消息,正在往这边赶。
打炮楼的伤亡也非常大,虽然夜晚日军会看不清,但是完全可以照着平日里标记好的大致方位扫射,他们也不用担心弹药补给的问题。如果日军龟缩在炮楼里,没有重火力的八路军最后只能撤退。
那么八路军就真的奈何不了炮楼了吗?
答案是否定的。
在长期的作战中,八路军创造总结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杀敌方法。
因为补给短缺,八路军就提倡'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日军的大部队打不动,那就对付小部队,五十米外打不准,那就埋伏在路边,等敌人走到十米的时候再放枪,甚至打扮成老乡,等日本兵路过的时候突然掏出短枪。于是分散在外边的小股日军倒了血霉,吃着火锅唱着歌,突然就被八路打了,还来不及反应身边就已经倒下了几个,再一看几个人已经端着明晃晃的刺刀冲了过来。
八路军使用的游击战术非常灵活,日军如果派出大部队进行扫荡,八路军就会钻进山里,而小股部队只会成为送到八路嘴边的肉。所以在抗战后期,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日军在华北地区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大部队出去找不到,小部队出去打不过。所以兵力捉襟见肘的日军在这时候已经只能困守炮楼据点了,1945年的时候甚至收粮都做不到,有几个据点的日军只能给当地的老百姓打工挣饭钱。
炮楼也被八路军找到了破解的方法。
首先是水源,日军的据点都建在高处,况且也不是所有的炮楼内部都有独立的水源。八路军就在日军的取水地埋地雷,往水井里投大粪,甚至会挖掘水道让河流改道他处。最损的方法是往水井里偷偷放一筐剪碎的头发,头发这个东西,剪碎的吃下去会刺破肠道,严重时会危及生命。倒进水井后很难清理,就算是刮光井里的水,也会在井壁上有残留,等水再蓄起来的时候又充满了头发。
最后,被逼无奈的日军只能联系县城的大部队把自己接走,这座炮楼也就废弃了。
再就是骚扰,聪明的敌后抗日军民发明了锣鼓战、青蛙战等方法,袭扰据点里的日军。晚上的时候悄悄摸过来,在敌人打不到的地方敲锣打鼓,时不时往铁桶里扔几个鞭炮,让炮楼里的日伪军心惊胆战一整夜,不敢好好休息。青蛙战是指把一些刺激性的调料,比如辣椒、胡椒什么的涂在青蛙的嘴边,再扔进壕沟里,受到刺激的青蛙会彻夜长鸣。这些声响会掩盖住很多动静,虚则实之,实则虚之,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八路军偶尔也会趁机攻打一下炮楼,向日军生动地传述一下'狼来了'的故事。
还有就是策反。据点里的日军平时吃的生鲜蔬菜还有粮食都需要附近的村民输送,所以战士们会假扮成送粮的老百姓,给粮食里掺泻药,给水缸里倒砒霜,这些行动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炮楼里大部分是伪军,总有一些伪军还是希望中国能胜利的,八路军就让被策反的伪军在日军吃饭的时候放下吊桥,冲进去打日军一个措手不及。
八路军占领了炮楼之后会立即组织人手进行拆毁,等到日军重新建好炮楼,已经是好几个月之后了,而这个地区的八路军已经趁着这几个月的时间发展了起来。
等到抗战进入最后的反攻阶段时,日军的炮楼已经基本丧失了作用,这时候的八路军已经装备了部分火炮,炮楼也不再是难啃的骨头,但是八路军对炮楼围而不攻,日军为了维持存在不得不继续加大对炮楼的支援,但是这些支援基本都被八路军缴获了,这时候的炮楼已经成为了不断对华北日军进行放血的伤口。
大量的日军被分割在以炮楼为依托的据点中,只能坐以待毙,1945年,在日本投降之前,八路军已经成功收复了50多座县城,并在10月份时,完成了200多座县城的收复和华北大片地区的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