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主题,回顾整场奥运

塔门15小时前

关注
珍珠美甲、吴京表情包和奥运喷子,这届奥运的变与不变

2020 东京奥运会落幕了。

在这场疫情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国际性聚会里,我们看到在社交网络时代,竞技体育的一些细微变化:奥运成了一个造星厂,体育比赛和选秀有了越发相近的功能。

观众在乎输赢,也在乎有话题性的比心手势、珍珠美甲、射击 CP、芭比娃娃礼物,一些标签和网络梗随之而来,“趁清华暑假来东京拿了两块金牌”的杨倩、“看到保温杯就知道这把稳了”的侯志慧,“没有感情的莎手”的孙颖莎。用“吴京表情包”看奥运的中国观众,让奥运在比赛之外又向观赏娱乐外延了许多。

而对于运动员,中国运动员得到了本国观众更大的宽容。国际赛事的巨大曝光,也给他们提供了一次远超以往竞技赛事的流量,“刘翔、吴敏霞、张怡宁”等过往的体育明星也再次被重提。金牌之外,运动员也在不断创造更有个性的话题记忆点。

这之外,举办国日本备受着“疫情防控不利”、“举办亏损”、“东道主裁判不公正”的各项质疑。即便奥运结束,后续的大量工作也很难让日本就此松一口气。

奥运是一个绝佳的观察窗口,我们总结了本次奥运的 5 个主题,作为这次奥运的一些记录。

疫情下的奥运:日本因为这届奥运损失了多少?

对日本来说,这届东京奥运是一场 200 亿美元的血亏盛典。

近几年,对奥运会「成本高昂、难以回本,甚至「劳民伤财」的指责本就一直存在,如今因为新冠疫情,奥运看上去越发像一桩赔本买卖。

对于本届东京奥运会,日本政府最初的预算是 130 亿美元,因为疫情延期一年后,预算增加至 149 亿美元(此后日本政府审计人员表示总支出超过200亿美元)。最终,因为无法承担停办后对商业转播方、广告费及赞助商的赔款,也为了得到转播及赞助费,奥委会及日本主办方不得不选择继续举办比赛。

其代价是冒着疫情扩散的风险,违抗民意。6 月底的一项民调显示,有近三分之二(62%)的日本人认为奥运会应该推迟或取消。此外,赞助商因为担心大张旗鼓的宣传活动可能适得其反,不得不十分低调。在 7 月 23 日的开幕式上,最高等级赞助商丰田、松下、普利司通的社长和 CEO 均放弃出席。

民众认为政府不听取自己的意见,赞助方经历了「提供巨额资金支持奥运会,反而可能损害自己的企业形象」的尴尬处境。最终疫情也没有得到控制。参考消息援引日本体育报知网站报道称, 8 月 7 日东京奥运会相关的新冠阳性确诊病例达到 404 人,而当日确诊数也创下了 7 月 1 日以来的单日最高纪录。而 8 月 6 日,日本全国新增确诊也创下单日新高,总确诊病例超过了 100 万,形势严峻。

《日本经济新闻》的作者北川和德评论,「最大的打击或许是,倡导对世界和平做出贡献这一崇高理念的奥运会被认为实际上仅仅是为享受特权的 IOC(国际奥委会)委员和赞助企业服务的商业活动。」

社交网络上的奥运:云气氛组、运动偶像,与奥运喷子

新浪体育报道,截至 8 月 3 日,东京奥运会中国代表团 432 名参赛选手中,已有 344 人开通微博,其中 27 人粉丝总量已超过百万。自开赛以来,粉丝量增加超过 4300 万,热搜日均 130 个。

与此同时,多名运动员在抖音开启自己的直播秀。在 7.26-8.1 的抖音涨粉榜中,杨倩、杨舒予、张继科分别位列第 2-4 名,其中杨倩的粉丝从 46 万涨到 815 万。

一边是给予运动员关注流量,另一边,「2021 届奥林匹克喷子大赛」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如塔门在之前的文章里曾分析的,民族主义+道德谴责,再额外配上「性别」、「女性运动员」,一套组合拳下来,就成了如今奥运期间戾气四溢的网络环境了。

除了国内熟知的案例,在日本,水谷隼/伊藤美诚在乒乓球混双决赛中,以四比三逆转战胜中国组合许昕/刘诗雯夺冠后的几天,水谷隼持续收到中伤评论、恶意视频,发觉事态超出控制,于是呈报给日本奥委会处理。

为日本拿下金牌的桥本大辉也在 Twitter 中写道:我很高兴收到祝贺的帖子,但我也希望少些人对我做出诽谤。这名 19 岁的体操选手在跳马项目落地时一只脚踩到了垫子外,但仍以微弱优势战胜中国选手肖若腾。「日本收买裁判,偷走金牌」的言论在网上传播,导致国际体操总会专门发表声明,详细解释了扣分方法,表明计分无误。

此外,日本奥委会之前就向警方告发,有人将女运动员的照片加工后贴到成人网站上,总计有 40 张不雅照片。

《每日新闻》指出,奥运会开幕前,日本奥委会已成立专门小组,用于监控对运动员发表的网上言论。不过,要整治这些攻击言论不容易,因为这关系到言论自由。为了运动员心理健康,国际奥委会还向运动员开设了 24 小时专家热线。

金牌之外的奥运:“不唯金牌论”的背后

这届观众,对于得奖选手除了民族骄傲,还有老乡、同龄人、校友式的沾亲带故,算得上是新时代奥运版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显然,对金牌的渴望是自上而下的。中国体育代表团秘书长刘国永在赛前就表示,中国军团需要遏制住近几届奥运会金牌连续下滑的趋势、保持在第一序列。日本网球大满贯选手大坂直美爆冷出局,因为辜负民众期待,不得不向日本国民致歉。

不过,在中国奥运团队多个热门夺金项目失利后,中国纪检监察报发表文章《胜负乃常事,从头再拼搏》,认为对选手应少一些苛责,多几分理解,呼吁观众树立理性金牌与胜负观。文章认为,当 100 米蝶泳银牌得主张雨霏给自己打 99 分时,应该更多感到欣慰,这表示中国年轻一代运动员对体育、对奥林匹克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和解读。

对于在男子接力赛中获得第四名的苏炳添等人,尽管无奖牌入账,社交媒体上也是一片「已经很棒了」,对冲金失利的选手,如许昕、刘诗雯,则用「欠他们一块金牌」来褒奖运动员的成绩和努力。

而胜负之外,超越国界的友善行为同样诠释奥林匹克「更团结」的精神。中国体操选手肖若腾在日本对手完成比赛、等待出分前,一直为对方鼓掌。据日经报道,日本网络上关于肖若腾的态度有很多好评:「本届奥运会上最感动」、「本应不甘心,却表现得很绅士,太棒了」、「超越国界,真正的奥林匹克精神」等。

中国游泳运动员张雨霏在游完最后一项在泳池边等待的,是日本「水上女王」池江璃花子,后者在白血病康复后刚重返赛场;中国羽毛球组合陈清晨、贾一凡战胜了日本对手后走近关心对方伤势;同样,在男子跳高决赛,跳了四次难分胜负卡塔尔选手穆塔兹·巴尔希姆和意大利选手詹马科·坦贝利一致同意共享金牌后,后者跳到了前者身上,喜悦溢于言表。

另一个趋势是运动员的「明星化」。除了赛报,他们的颜值、喜欢吃什么、赛后最想要什么等和比赛本身无关、事无巨细的信息都不缺关注。

DT财经分析过奥运期间 8 个平台的舆论趋势后,提出:这届观众不再「唯金牌论」,对金牌的在意变成了「运动员的付出是否得到了公正回报」的在意。大家看话题时,关注的不光是「中国队收获第×金」,还有「许昕刘诗雯一居室好样的」和「杨倩妈妈说油焖大虾管够」这样的角度。

此外,在社交网络上,除了就这届赛事做讨论,出于奥运复古情结而把以往赛况拿出来讨论的情况比比皆是。刘翔被重新正名;已退役国乒队员张怡宁、张继科等人的视频和访谈频上热门热搜;46 岁体操名将丘索维金娜八战奥运的故事再次博取一轮眼泪。而「欠一个热搜」则表达了这届网友对往届选手的致敬。

「2008」成为许多中国人的共同回忆。对比如今的疫情、经济、没有观众的比赛场地、日本主办方种种限制、不符合「日本风格」的风格等,北京奥运成为许多人心中的奥运模版。不少人对「我家大门常打开」记忆犹新。

7 月 23 日晚,东京奥运会开幕。不少人另辟蹊径,选择重温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B 站数据显示,同时在线观看人数一度飙升至 10 万+。

性别奥运:这是一场最性别平等的奥运吗?

本届奥运也被视为是「史上最酷儿的运动会」,至少有 175 名公开出柜的运动员参加比赛。引起广泛关注的是奥运史上第一位跨性别运动员—— 43岁的新西兰举重运动员 Laurel Hubbard。

目前,国际奥委会以睾酮水平确定运动员能否参加女子赛。Hubbard 在35 岁时由男性变为女性。批评者认为,这意味着她拥有更多肌肉和更大肺活量,允许她参加女子赛,对顺性别女性选手不公平。况且性别检查总针对女性,不少女性反而因为睾酮「超标」被剥夺参赛资格,但不会有男性因为睾酮过高而被退赛。

作为史上首位参加奥运的变性运动员,Hubbard 称,不确定自己想成为一个榜样,但希望能给后来者一些鼓励,也相信规则将随认知不断改善。

当然,更广泛的问题不是跨性别群体是否威胁顺性别女性,而是女性运动员这个大群体的困境。端传媒的一篇文章指出,相比「被跨性别者威胁」这个捏造出的问题,女性运动员面前相对匮乏的资金和资源、系统性偏低的媒体报导和公众关注等,才是体育领域性别不平等要着手解决的问题。

推动性别平等也正是本届奥运会所标榜的。相较于 2016 年里约奥运会,此次还大幅增加了 9 个男女混合项目,包括射箭、乒乓、游泳接力等,旨在创造更平衡的比赛。

据估计,所有选手中,女性占比达到历史最高的 47.87%。作为对比,女性在 1964 年东京奥运会上只占所有选手的 13%。到 2012 年的伦敦奥运会上,女子拳击成为奥运项目,才使得所有项目都有女子比赛。

女性运动员的存在本身,就足以打破女性脆弱、无能的成见。但某种刻板印象依然在延续。女篮运动员杨舒予,屡次被提问情感问题,只能回应「我还小」。巩立姣为中国摘得奥运田赛项目上的首枚金牌后,中央电视台记者陆幽在赛后采访中称她为「女汉子」,并追问「女孩子计划」,包括她是否有男朋友、想找什么样的伴侣、和未来的伴侣谁会更擅长掰手腕。

这些问题引发大量讨论:在场外,女运动员仍然受到猎奇的性别审视。微博上相关话题页被建立:#女性能被谈论的只有婚姻吗?#该话题达到近4亿次阅读,产生近 17 万条帖子。

话题主持人@视觉志 在帖子里写道,女性可以被谈论的不是只有婚姻和外貌,还有梦想和成功。巩立姣在评论中回应,「完全说出了我的心声!」她写道,「谢谢!」

比赛之外:选手收入和商业价值

在举重男子 96 公斤级比赛只拿到 11 名后,希腊举重运动员 Theodoros Iakovidis 宣布自己因为经济拮据不得不退役。他表示自己每个月的收入唯有从国家举重联合会领取的200欧元(相当于希腊最低收入的 1/4),因此自己「再也坚持不下去」,自己的理疗师还曾因为知道自己的处境而不对他收费,这令他感到十分沮丧、羞愧。Iakovidis曾在 2020 年国际举重联合会的世界杯上摘得银牌。

而在开幕前夕,非洲乌干达举重选手 Julius Ssekitoleko丢下一张字条从日本一家酒店逃离。他说,国内的生活太艰难,他想留在日本打工。这名选手被找到送回国后,或面临牢狱之灾。

因生活拮据,奥运备赛期间,他不得不向人借钱买蛋白粉,来保持体型,出国前拖欠了 4 个月房租。

《纽约时报》总结,虽然跳水和体操运动员必须与国家分享代言协议的收益,但他们至少可以在退役后充分利用自己的名声。而广告商们往往对举重运动员(尤其是女性)不感兴趣。

但如今,不少网友催促品牌多关注冷门项目的运动员们,和追星的逻辑类似,获得流量、能利用商业变现是对他的褒奖。人们进一步提到,运动员更不容易「塌房」,形象也显得积极。

本届奥运,在男子举重67公斤级比赛中夺冠的中国选手谌利军,在社交媒体的呼声下拿到自己第一个代言。在微博上发布了感谢视频,配文里写道,「感谢大家帮我找到代言」、「非常感谢各位网友,你们太强了,谢谢你们!」。

举重选手吕小军夺金当天,他在淘宝开的健身用具店铺销售额增长 1600%。

奥运运动员经济状况良好是一种常见的误解。事实是,大多数奥运选手没有足够的经济支持,只能靠做副业挣钱。

媒体对运动员处境的报道引发了许多网民对运动员出路的担忧。

暨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整理了 1984 之后 193 名中国奥运冠军退役后的去向,发现,截至 2019 年 10 月,男女奥运冠军退役后的职业分布基本持平,从政、教练、教育、经商排在职业选择的前四位。有近 2/3 冠军选择进入体制。

但对于那些没有夺得奖牌、甚至没有获得名次的运动员来说,生活往往很艰难:他们的受教育程度低,身体受了伤害,在体育系统之外几乎没有就业前景。

如同中国击剑选手孙一文在微博上所说:“希望大家通过这次奥运会,喜欢的不仅是一个个可爱的运动员,而是跟随我们一起,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全民健身,全民健康,才是我们体育人,最终极的梦想。”奥运选手对观众具有模范作用,但根据中国体育事业统计年鉴,截至 2015 年,中国登记在籍专业运动员 8 万人左右,每年有约 3000 人退役,其中 40% 左右退役即失业。

这引发一种思考:竞技体育,和对“不惜一切代价要赢”的推崇,培养出来的身体可能因为过度训练造成一身伤病,培养出来的能力也未必能融入当代全球资本主义生产链条。但社交网络下,人们“把注意力从金牌中移开,开始更关注选手的各方面表现”的趋势,或许对运动员来说,是个好的开端。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塔门”(ID:DT-Tamen),作者:钟宛彤,36氪经授权发布。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36氪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