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全文读罢,给我的最大的收获就是“变通”
19年年末,正值清闲。读完了《国家与革命》《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之后,我便觉得是时候读《史记》了。
从图书馆借了一套中华书局简字横排本的史记,从19年11月下旬开始,到12中旬,一天24小时,大概有16小时在读史记,读了将近2/3,读到兴奋处,废寝忘食是毫不夸张的。这段时间是最快乐的,通过司马迁笔下的一个个鲜活的文字。三千年前中华大地上流淌的纷争长河,百千万人们演绎的悲喜交响之歌,早已沉埋在尘土之下的黄尸白骨、刀光剑影,此刻在我眼前重现,忽闪而过。
20年由于疫情、备考的原因也就没有继续读下去,直至今日难得空闲,便将这最后一部分读完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读完史记我方才顿时明白这句话。史记用词遣句无华藻铺饰,无艳丽填点,读起来气顺意畅,真是一种美感浮跃心头。买一本书,读一本书,能有此感觉,我便觉得已经值了。
我非专业历史研究者,只是一个爱文史哲的工科生。此次读《史记》,也只停留在一个读字,而无太用意究其深处奥义。我在孔网又购得一套绿皮本《史记》,未来再想看一看也可以随时读了,算作半读半藏。
《史记》全文读罢,给我的最大的收获就是“变通”。史记的记载中有太多因为“不合古制“”不与古同“而遭遇议论的事情了。我认为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议论。这篇文章我也在努力熟读背诵中。
变通,变则通,通则变。无论是古时还是现世,“变通”无不时刻要求一个人要辩证的看态问题,正反的看待世界,拘泥于古制古法,困足于旧规旧律是必要被落后淘汰的。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