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行走的行书
一点号书画大观20161123
中国书法史上的重大变化是秦篆到汉隶的转化。隶变使汉字结束了以象形线条为标识的古文字阶段,进入以笔画为标识的隶楷今文字阶段。这个阶段一直持续到现在。隶书打破了以象形为基础的构造方式,形成现代文字笔画的基本格局,符号性进一步加强。
汉代逐渐成熟的隶书,笔法几乎完全脱离了篆体,逐渐形成波挑笔势。字形从略呈长方形变为略称扁方形。据 张怀瓘《书断》说:“行书者,乃后汉颍川刘德升所造,即正书之小讹,务从简易,故谓之行书。”由是说而知:“行书”是“正书”转变而成的。
晋代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后人常把晋书与唐诗、宋词、元曲相提并论,足见晋代书法的高度。东晋的行草书,以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为代表。他们的成就代表了东晋书家群体。王羲之被誉为“书圣”这不是偶然的,他主要以行草书出名。从行书发展来说,王羲之属第三代,他自称他的行草书学钟繇、张芝,而钟繇的老师是刘德舁。行书到了第三代出现“书圣”王羲之,他的书法成就代表了一代书风。
王羲之《七月都下帖》
唐代的大一统局面,使行书得到空前的发展,与这个时期的楷书、篆书、草书等并驾齐驱。行书发展可分为三个时期:崇王期,创新期,式微期。
李世民身体力行的学习王体行书,其《晋祠铭》、《温泉铭》是最早以行书入碑的典范。李世民是以行书入碑的开创者,其行书雍容和雅,圆劲流丽,拙媚相生,风神洒落。其论书更强调“骨势”,可谓得王书之精髓。
欧阳询本以楷书著名,为“初唐四大家”和“楷书四大家”之一。其行书如《梦奠帖》、《卜商帖》、《张翰帖》等,笔锋劲健,取势妍妙,结体纵长,充分表达了俊逸瘦硬的风神,突破二王规范而别具一格。
褚遂良(596—659),“初唐四大家”之一。其行书有《枯树赋》,末署“为周燕公书”,开后代以书题款赠人形式的先河。其行书婉畅多姿,笔法外拓取势而内撅于中,敛放适度,流丽而道劲。
颜真卿行书也是独具创新性的,史评几无一字之贬。其为悼念被杀侄儿的《祭侄文稿》(758年书,麻纸本,25行,234字)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颜书行草第一”,与《兰亭序》并享盛誉。
篆隶重新沉寂,行书陷入“院体”的窠臼,草书在狂僧的手里空馀躯壳,惟有楷书仍有后劲,但也失去了颜真卿的那种气魄。
杨凝式(873—954年),字景度,号虚白,别署希维居士,陕西华阴人。官至太子太保,人称杨少师。又因其佯狂,被称为“杨疯子”。他的行书受二王、颜真卿、欧阳询书法的影响。行楷《韭花帖》字态、体态整洁秀雅,二王精髓毕现,魏晋风神十足。行草《卢鸿草堂十志图跋》,深得颜真卿《祭侄稿》和《争坐位帖》笔意,线条圆转,字行茂密。
源于宋高祖赵匡胤开始的“偃武修文”政策。宋太宗喜欢书法,带动了上行下效的学书风气。米芾《书史》云:“本朝太宗,挺生五代文物已尽之间,天纵好古之性,真造八法,草入三昧,行草无对,飞白入神。”宋代行书历经北宋与南宋两个时代,经历了平庸复兴期、尚法崇古期、尚意鼎盛期三个阶段。早期(庆历之前),因为承接五代之后,文物摧落,艺事旷阙,缥缃散佚,笔札无体。太祖命人编《淳化阁帖》十卷;中期(庆历以至熙宁、元丰之间),书法开始振兴,属于过渡阶段。晚期(熙宁之后至北宋亡),待宋四家蔡襄、苏轼、黄庭坚、米芾等出来,学唐墨迹,由唐溯晋,转得晋意,为宋书之一振。
元代的历史虽然不足百年(1271—1368),但其书法成就也不可小视。而其承先启后的作用,在书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笔。尤其是行书的成就,超越了南宋和金朝。天历初年,还设置“奎章阁’’,任命柯九思为鉴书博士。元代书法较之南宋有了发展,也出现了一些少数民族书法家。元代少数民族书家数量之多,在中国书法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明代自太祖、成祖至仁、宣、孝、世宗皆喜欢书法,神宗尤称笃好。国初令能书之士,专隶中书科,授中书舍人。虽然经过努力,政权又归汉人统治,但文化政策却未有太大的改变。明代行书最为盛行,专尚帖学,并且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顶峰。仁宗喜欢摹习《兰亭序》,神宗随身携带王献之《鸭头丸帖》,说明当时学书风气之盛。
明代帖学盛行,出现了《泉州帖》、《停云馆帖》、《戏鸿堂帖》、《真赏斋帖》、《崇兰馆帖》等。由于皇帝的提倡,加上帖学的发达,明代的行书得到了发展。主要行书家有祝允明、文征明、王宠、董其昌、张瑞图、黄道周、倪元璐、徐渭、王铎等。
三百年清人的大气绝唱,主要在于碑学与帖学的大论战。清代书法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个时期。早期为平庸过渡期,帖学盛行,“馆阁体”流行,也是碑学潜伏期;中期是碑学兴起的革新期,“扬州八怪”作为在野派与帖学派的对立突出;晚期是碑学大盛时期,帖学式微,但仍然还有势力,“魏体行书”的出现暗示着碑帖兼济。行书在清代并不是主流,但其发展也贯穿了整个清代。傅山、朱耷、石涛等更是其中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