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建成(四川省)
那是一个怎样的场景?那是一个怎样的世界?那是一个怎样的情怀?那是一个怎样的诉说?那么多的钢钎二锤声,那么多的华电工人在木里高原上迎雪风顶酷热,将一滴滴水变成一盏盏灯火,去点燃那一座座都市的夜空。可谁又知晓,是一个个远离故乡的人,以一双双粗糙却又神斧般的手,在雕琢木里香格里拉,在织就祖国万里河山。风是木里高原的王者,小草们在向它低头,大树们在向它折腰,就连一座座高山都被它吹白了头。可是我们的华电工人,不惧寒,不惧险,怀揣雪莲花的情怀在这里傲然盛开。雪是木里高原的圣洁天使,一年十二月,装点人间,从无季节之别。木里高原的天还有一个怪脾气,就像当地藏民所说的那样——木里的天是女人的脸,一会哭(下雨),一会笑(太阳)。的确,木里的温差很大,初来乍到的人会很不适宜,稍不留神你就会被他戏弄,导致发烧感冒。记得第一次刚进木里时,感觉这里虎啸猿啼,汽车在悬崖上飞,夜来鬼哭狼嚎,令人毛骨悚然。如今的我们,总是安慰那些新来的“学生兵”——这里是天然的氧吧,这里是旅游的圣地,这里是华电之光,这里是祖国的明灯升起的地方。有时想起自己的当初,也觉得可笑,怕夜黑的树影,怕白天的怪声涟涟……今秋以来,日短夜长,寒雨纷纷。我们华电工人依然在山上、在隧道、在大坝,在厂房、在路上迈着他们坚实的步子(高山缺氧),挥舞着钢钎二锤,开动着机器,挥汗如雨。一切工作都在紧张有序地进行着:抢工期,抢发电,保质量。这里有青年突击队员,这里有党员攻关队,这里有公司领导们亲临现场作战指挥,这里有来自祖国大江南北那一颗颗赤诚的心。由于长期在高原上,许多同志的脸上呈现出了高原红,因此山上牧羊的藏民都来侃谈我们华电工人,比他们高原上的格桑花开得还要美丽,是他们这里的另一道风景线。穿橘黄色衣服的是水电八局的员工,穿藏青色衣服的是华电的工人,穿红色衣服的是监理,还有电站的运行值班人员,他们都在忙活着手中的工作。有时大家拿着图纸在比比划划,有时相互之间在争论着,有时啊,还会情绪跌宕得像吵架似的。其实我们不是在敌对,而是都为了一个共同目标——抢工期、保发电保质量。每次争论最激烈的运行员工:他们白天在厂房找设备对设备时争,晚上在学习时也争,甚至在睡觉时也争,更有甚者在扫地和吃饭时还在争。但大家相互之间从不红脸,只为学好技术夯实自我的能力,保证安全生产,所以必须刨根到底。我想这应是一群执着的人,在追寻自己执着的理想,皆因上通坝电厂,只为木里河公司的明天更加辉煌。一路的艰辛,一路的酸水,一路的风风雨雨,没有一个同志退缩,也没有一个同志说三道四。但这不代表我们没有难处,只是我们在坚持,我们在努力做好自己本职工作。比如厂长吴安波:父母病了都未回家探望过一次,孩子上学无人照看,难道他不想回家吗?厂长助理杨林:孩子出生后,没有回家看过一次孩子老婆,难道他不想回家看看刚来到人世的儿吗?比如运行值长李武隆:肝功能严重 下降,医生令其休息,却依旧带病坚持工作,难道他不想休息养病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木电人辛苦取一经,终于等来了上通坝水库蓄水后,确实江宽水蓝,高山出平湖。陡然间高原上的草木就有了精气神,高原上的人们欢呼雀跃,仿佛拣了宝贝似的。水是山的精灵,山是水的魂魄。木电人近山近林更近水,因为水是我们的电力之源,水是我们的电光之本。我们爱水就像爱我们的生命源泉。木电人亲近自然,与自然一体,淡泊名利,在乎山水间,或许这就是木电人得道的奥秘所在,她他们之精神,亦如我这首小诗《街灯》:
作者简介
本名孙建成,网名万水千山,1972年生人。有诗发表于《绿风诗刊》、《诗潮》、《诗选刊》、《中国诗人》、《诗歌月报》、《燕赵诗刊》、《大别山》、《北京诗人》、《诗歌周刊》等官民诗刊。
——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