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47篇:读文随笔∣作文教学与表现性评价
作文教学与表现性评价
中山市教研室/郭跃辉
阅读完荣维东教授的论文后,又继续在《语文建设》2021年第1期阅读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郭家海老师的论文《表现性评价:情境写作背景下的评价转向》。两篇论文都指向了“表现性评价”问题,郭家海老师的论文提出了表现性评价的三大因素,并提出了三个保障性要求。
这篇论文首先提到了当前写作教学评价中的主要问题,这一点和荣维东教授的论文是有相通之处的。作者认为我国中小学写作教学评价主要有三个问题:一是目标粗放,评价方向不明确。实际上就是可操作性不强,2017年版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没有对写作教学目标进行阐述,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描述是“在表达时,能注意自己的语言运用,力求概念准确,判断合理,推理有逻辑”,这是针对学生议论文写作而言的,并且运用了逻辑学的基本知识。二是任务偏狭,评价主体单一。这一点很好理解,所谓“任务偏狭”就是忽视写作的功利性强,就是为了完成写作任务后得到分数,而不关注具体语境中的语篇表达。评价基本上是由教师说了算,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的同伴评价、家长以及社会人员的评价,基本上处于缺失的状态。这一点也是没办法的。三是标准主观,评价收效甚微。正因为评价标准缺乏具体可操作性,评价主体单一,所以才导致作文评价比较主观化。甚至在高考之后,什么人都能对高考作文题目进行说三道四,写作教学与评价几乎没有专业性。
在这种情况下,运用表现性评价的原理对作文评价进行改革,就显得势在必行了。所谓表现性评价,指的是在尽量合乎真实的情境中,运用评分规则,对学生完成复杂任务的过程表现及结果作出判断的学习方式。而完整的表现性评价由三部分组成:目标(结果)、任务(结果的形成过程)、规则(结果的测量)。首先是评价的目标。郭家海老师依据不同学习任务群的要求,参考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必修上下的有关要求,对高中论述类文本写作的目标进行了整合,列出了六条目标,我认为这应该算是原创性成果。这六条目标是:
维度1:热爱生活,关注社会;养成多角度分析问题的习惯,养成从优秀读(观)后感、演讲稿、辩论稿、短论等文章中学习写作方法的习惯;养成勤于动笔的习惯,从阅读与社会生活中自主选题,有理性、负责任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维度2:根据不同的目的、要求写作,关注文章的效果反馈。维度3:灵活运用平时积累的知识、素材以及分析性语句,推敲文章的语言,力求表达准确、鲜明、生动;恰当运用多种句式、句型、标点符号。维度4:根据分析的需要,设计文章的段落;内容先后和详略的安排有较强的逻辑性。维度5:注重写作过程中选择论据、确立论点、列写提纲、组织成篇、修改加工等环节,从内容、结构、词句、句式、标点等方面推敲修改自己的文章;积极与同伴互改,交流写作心得;运用张贴、博客、网站、微信等多种方式展示自己的文章;选择有进步的文章编辑自己的成长纪念册;积极组织文学社团,创办文学刊物,向校内外报刊投稿。维度6:在45分钟能写不少于600字的文章;书写工整,卷面整洁;课内写作每学期各3次左右,课外练笔一学期不少于3篇。
这个评价目标涵盖了作文教学、写作、评价等各种内容,值得高中语文教师借鉴。除了目标外,还有任务情境设计问题,这个问题多次谈到,此处不再展开讨论。最后就是评价规则的建立,也就是作文评价量表。完整的评价规则是系统性的存在,包括了目标、量表、知识、策略、等级例文等诸要素。也就是说,作文评价规则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只是一些空洞的指标和分值。郭家海老师在这篇论文中又提供了一份完整的高中论辩稿单元写作任务群的评分规则,我认为这也是本文的第二个带有原创意义的成果:
1.目标:能写合格的辩论稿,观点鲜明,具有审辨性。
2.量表:见原文
3.知识:(1)审辨性:这里指辩论稿写作中不仅考虑到己方的不足,也要考虑到对方的合理之处;(2)艺术手法:这里主要指辩论稿写作中能合理运用比喻、类比等手法,以增强表达的形象生动性。
4. 策略:(1)用判断句表达观点;(2)围绕核心观点收集材料;(3)换位思考进行分析;(4)从生活中选择类比事例。
5. 等级案例(略)
这两个成果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对于初中作文教学与评价而言,也应该建立这样的具体指标体系和细则,作为区域作文教学与评价的指导。不过虽然名为“细则”,但也做不到绝对的可量化,像作者提出的“根据分析的需要,设计文章的段落”依然也是抽象的表达。个中缘由,应该是作文本身作为精神劳动的成果,也不可能过度量化,例如规定一篇作文只能写5个段落,这就有点胶柱鼓瑟了。作者提供的评分规则,不仅包含了评价量表,更重要的是将写作教学与评价目标、评价涉及到的相关知识、写作本身的相关策略涵盖在内了。我们现在的作文评价量表,主要问题是过于笼统,不能够体现“这一篇作文”或“这一道作文题”的独特性,只是一份适用于所有作文的“评分标准”。这样的评分标准,对教师批改作文来说基本上没用,过于空洞不容易落地,最终又走向了主观性评价的老路。对于记叙文写作,究竟需要哪些知识呢,在写作过程中又能运用哪些策略呢,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的思考与讨论。当然,从工作量角度看,仅仅提供评分标准是不费吹灰之力的,而要进行系统的“评价规则”建立,就需要调动大量的人力,在一线教师中培养写作评价的专家,组织评价团队,共同制定适合于具体题目和作文的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