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桂枝加黄芪汤(解表、黄汗)

桂枝加黄芪汤

原文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黄芪二两

右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须臾饮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服取微汗;若不汗,更取。

作者张仲景

【出自】《金匮》

【金匮】

1、黄汗之病,两胫自冷;假令发热,此属历节。食已汗出,又身常暮盗汗出者,此劳气也,若汗出已,反发热者,久久其身必甲错。发热不止者,必生恶疮。若身重,汗出已辄轻者,久久必身瞤。瞤即胸中痛,又从腰以上必汗出,下无汗,腰髋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状,剧者不能食,身疼重,烦躁,小便不利,此为黄汗,桂枝加黄芪汤主之。

2、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假令脉浮,当以汗解之,宜桂枝加黄芪汤主之。

【组成】

甘草 黄芪 桂枝 大枣 姜 芍药

【功效】

助阳散邪,以发郁阻之湿

时机

1用于实症的黄汗

【应用】

1、黄汗、两胫自冷,腰以下有汗,腰胯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状,剧则不能食,身疼重,烦躁,小便不利。
2、黄疸脉浮,有表虚症状者。

【现代剂量】

桂枝15克,白芍15克,炙甘草10克,生姜15克,大枣30克,黄芪10克

方解

1黄芪如果比桂枝白芍多的时候,病人不容易流汗,所以黄芪量少。

【说明】

1、桂枝加黄芪汤出自《金匮要略》,桂枝加黄芪汤与黄芪桂枝五物汤很像,黄芪桂枝五物汤是桂枝汤去掉炙甘草,加黄芪,去掉炙甘草蓄水的能力就没有了,燥湿的功能就更强一些;桂枝加黄芪汤是桂枝汤加黄芪,不去掉炙甘草,蓄水的能力还在,燥湿的能力就比不上黄芪桂枝五物汤。有黄芪在,就会有祛湿去水的能力。黄芪本身补气、去水、利湿。

2、桂枝加黄芪汤的功效是助阳散邪,以发郁阻之湿。行气的药可以除湿,也就像地上有水,使用电风扇来吹它,一会地就会干掉。

3、桂枝加黄芪汤的组成中,都是偏温性的补药。药物动力学方面,升、降、收、散都有,能使气机活泼。

4、整体方性是温补的药,稍微偏降,润性大,收性大,因为黄芪敛汗,在治疗皮肤病时,经常会用到桂枝加黄芪汤。

应用集锦

1其两胫自冷者,致腰以下无汗,有物如在皮中状;胸中痛者,致窒塞,不能食;身重且疼、因发热而致烦燥,睡中汗出者,反不得眠、为下焦不利。冲逆剧而小便不利者,此为黄汗正证,桂枝加黄芪汤。

2、牛皮癣是一种往往呈长期一进一退病程,容易再发、难以治愈的皮肤病,汉方常用的处方有(矢数道明):

1虚证时的桂枝加黄芪汤、黄连阿胶汤;

2实证时的防风通圣散、大柴胡汤;

3血热、血燥时的消风散、温清饮;

4瘀血时的大黄牡丹皮汤、桂枝茯苓丸料等。

3、易患感冒、咳嗽频发的小儿,可用桂枝加黄芪汤或者黄芪建中汤。

4、大塚敬节有用桂枝加黄芪汤治疗中耳炎流脓不止,取得了显著效果。

5、经常患感冒的孩子,可用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桂枝加黄芪汤等长时间服用,可以使患者变得不再易患感冒。

6、(1)腋下黄汗,是三焦的黄色营养。比如经常游泳的人容易有腋下黄汗,其它地方都没问题,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一剂知。西医无治。

2表实的黄汗,腰以上出汗,用桂枝加黄芪汤。黄芪是去三焦的黄。黄芪补气就是补水。

7盗汗、两小腿冷、身重之虚证,可用桂枝加黄芪汤。

8、桂枝加黄芪汤对于小儿传染性脓胞疮有良效。荨麻疹、夏季蚊虫叮咬后日久不愈经常瘙痒者,桂枝加黄芪汤也有效。

比较集锦

1桂枝汤加黄芪为桂枝加黄芪汤;更去甘草重用生姜黄芪桂枝五物汤。

2中医治疗黄汗只有两个处方:

1桂枝加黄芪汤,用发汗来发掉,黄芪比桂枝量少才能发汗。在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上降低黄芪的用量,去掉醋,加健脾胃的甘姜枣。

2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用收敛法来治,病人表虚了。

3心下及两胁痞塞,一如柴胡汤证而轻者,诊其皮肤,如前述桂枝加黄芪汤证,而见正气不足,不能畅达者,为当用补中益气汤之腹证。

(1)补中益气汤:黄芪(五分,热甚者一钱)甘草(炙,五分)人参(三分,去芦,有咳去之)当归身(二分,酒焙干,或日干)橘皮(二分或三分)升麻(二分或三分)柴胡(二分或三分)白术(三分)

(2)小柴胡汤: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半夏半升(洗) 甘草(炙) 生姜各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3)桂枝加黄芪汤: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黄芪二两

4结胸者,项亦强,当以胸硬胀满而别之,若肌肤干燥,项背凝结,皮出小疹者,当用桂枝加黄芪汤,不当误用葛根汤。若不解者,以艾灸助之,或以针刺泻其实血。

5黄芪桂枝五物汤和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皆源于桂枝加黄芪汤,前者无汗出,后者有汗出,色正黄如柏汁。然而皆以劳气为病因。

【名家论述

1、桂枝加黄芪汤《金匮笔记》(倪海厦)

一般的黄家大部分都是利小便就可以治好的,但如果是脉浮,代表病在表,这时候我们就要解表,解表的话要靠桂枝加黄耆汤。如果是表虚掉又流黄汗的话,我们就要用黄耆芍药桂枝苦酒汤。

“腰以上汗出,下无汗”,有“但头汗出”,身上没有汗,头上出汗;腰以上出汗,下半身没有汗。这种都是身体里面有湿。里有湿的时候,赶快就要把湿排掉。排湿的方法很多,白术茯苓可以排湿。如果你很胖,吃了白术茯苓胃口大开,结果湿是排掉了,人也变胖了。也可以用苦药和温药配合在一起来化湿,这就是我们前面介绍的乌梅丸,就是苦温化湿的药。还有这里实症的排湿,“腰以上汗出”、“但头汗出”用桂枝汤加黄芪。处方内容,表实嘛,所以身会疼重,为什么会疼?因为汗水没有办法透发。三焦是水道系统,不停地制造营养,营养到表又透发不了。实际上腰以上的汗,是被逼出来的,并不是真正是表虚,那如果是正常人流汗的话,应该是全身透发的汗,所以第二个处方是表实的时候用。

桂枝加黄芪汤,桂枝芍药各用三钱,黄芪减量,因为你黄芪如果比桂枝白芍多的时候,病人不容易流汗。所以黄耆一定要减量,不能跟前面的一样。桂枝汤一解肌的时候,汗透发了,黄耆去黄,不是肝胆的黄,而是三焦的黄!所以呢,大家现在了解了,补气时候我们会加黄耆,补血的时候当归。什么叫补气,气就是水,所以我们水要气化掉就是靠黄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