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詞

1.【言】

(一)動詞。說話,說。論語鄉黨:“食不語,寢不~。”左傳成公二年:“豈敢~病?”引申為談問題,對某事表示意見。左傳僖公四年:“楚子使與師~曰。”戰國策趙策三:“勝也何敢~事?”(勝:趙勝。平原君自稱。)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趙括自少時學兵法、~兵事。”

(二)名詞。話,言論。論語公冶長:“聽其~而觀其行。”引申為一句話為一言。論語為政:“詩三百,一~以蔽之,曰’思無邪’。”(詩三百:詩經三百篇。)又一個字為一言。論語衛靈公:“子貢問曰:’有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史記老子韓非列傳:“於是老子乃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又如“五~詩”,“七~詩”。

2.【語】

(一)動詞。談話。論語鄉黨:“食不~,寢不言。”李白夜宿山寺詩:“不敢高聲~,恐驚天上人。”

(二)讀 yù。告訴。左傳隱西元年:“公~之故,且告之悔。”論語陽貨:“居!吾~女。”(居:坐下。女:你。)

(三)名詞。言論,話。論語季氏:“吾聞其~矣,未見其人也。”

(四)諺語,俗話。谷梁傳僖公二年:“~曰:’唇亡則齒寒’。”後漢書黃瓊傳:“常聞~曰:’嶢嶢者易缺,皦皦者易汙。’”

[辨]言,語。“言”是自動地跟人說話,“語”則是指回答別人的問話,或是和人談論一件事情,兩者區別很清楚。如左傳僖公三十年:“佚之狐言於鄭伯曰”,這是佚之狐主動向鄭伯進言,宣公二年的“歎而言曰”,是自動地慨歎,成公二年的“豈敢言病”,“言病”也是說自動說出自己受傷。這些地方的“言”都不能換成“語”。“言”“語”用作及物動詞時分別更顯。“言”一般只能帶指事物的賓語(言病,言事),如果指人也只能他指,不能指談話的对方。“語”既能帶指事物的賓語,例如莊子在宥:“又奚足以語至道”,帶指人的賓語時,可以指稱談話的對方,例如論語陽貨:“吾語女”,還可以帶雙賓語,例如左傳隱西元年:“公語之故”,莊子在宥:“吾語女至道。”總之,“語”字的“告訴”這一意義,是“言”字所不具備的。“諺語”一義,更是“言”所沒有的。

3.【謂】

(一)對〔某人〕說。左傳僖公三十二年:“公使~之曰。”論語公冶長:“子~子貢曰。”

(二)叫,叫做,認為。詩經王風葛藟:“~他人父。”論語陽貨:“懷其寶而迷其邦,可~仁乎?”引申為指稱,意指。左傳隱西元年:“其是之~乎!”又宣公二年:“其我之~矣!”

(三)評論〔人物〕。論語公冶長:“子~子產,有君子之道四焉。”論語裡仁:“子~韶盡美矣,未盡善也。”(韶:舜時的音樂名。)

(四)通“為”。左傳僖公五年:“一之~甚,其可再乎?”〔以~〕以為。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某則以~受命於人主,議法度而修之於朝廷,以授之於有司,不為侵官。”

[辨]謂,曰。“謂”是“說”的意思,後面有引語,但不與引語緊接;“曰”字後面緊跟著就是引語。小說裡常有某人“說道”,“謂”等於“說”,“道”等於“曰”。“謂”“曰”與“言”“語”分別更大,因為“謂”“曰”後面必須有引語(這裡指的是“謂”的第一義),“言”“語”後面不一定有引語。

4.【訪】

(一)諮詢。尚書洪范:“王~於箕子。”左傳僖公三十二年:“穆公~諸蹇叔。”注意:上古漢語的“訪”,是諮詢的意思,不可誤會為探望。“王訪於箕子”,是說周武王向箕子諮詢關於“天道”的意見。“穆公訪諸蹇叔”,是說秦穆公向蹇叔諮訪關於襲擊鄭國的意見。都不是簡單的拜訪。“訪”的直接賓語是事,不是人。所以第一例中有“於”字,表示箕子是間接賓語;第二例中有“諸”字,它是“之於”的合音,“之”指襲鄭這件事。

(二)拜訪(後起義)。孟浩然《訪袁拾遺不遇》詩:“洛陽~才子,江嶺作流人。”(江嶺:江西庾嶺。)引申為探尋[古跡,名勝]。王勃滕王閣序:“~風景於崇阿。”蘇軾石鐘山記:“至唐李渤始~其遺蹤。”

(三)查訪,偵查(晚起義)。方苞獄中雜記:“又九門提督所~緝糾結,皆歸刑部。”

5.【請】

請,請求。左傳隱西元年:“亟~於武公”。注意:“請”字後面帶動詞時,有兩種不同的意義。第一種是請你做某事。左傳隱西元年:“則~除之。”第二種是請你允許我做某事,“請”後動詞表示我的行為。左傳隱西元年:“臣~事之。”在上古漢語裡,第二種情況比較常見。左傳宣公二年:“會~先。”孟子梁惠王上:“王好戰,~以戰喻。”引申為請求給予,後面跟著的是名詞。左傳隱西元年:“為之~制。”論語雍也:“冉子為其母~粟。”

6.【召】

呼喚,特指上對下的呼喚。左傳僖公三十二年:“~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師於東門之外。”引申為招致,導致。荀子勸學篇:“故言有~禍也,行有招辱也。”

[辨]召,招。用口叫人來為“召”,用手招人來為“招”。荀子勸學:“登高而招,

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

7.【報】

(一)斷獄,判決罪人。韓非子五蠹:“~而罪之。”漢書張湯傳:“傳爰書,訊鞫論~。”(爰書:錄有犯人口供的判決文書。鞫:詳盡審問。)

(二)受了別人的東西以後,還送給他東西以為回答。詩經衛風木瓜:“投我以木瓜,~之以瓊琚。”引申為回答別人的恩惠或仇恨,即報恩或報仇。左傳成公三年:“無怨無德,不知所~。”又引申為天對人的善惡的報復。荀子宥坐:“為善者天~之以福,為不善者天~之以禍。”

(三)奉命辦事完畢,回來報告。戰國策齊策四:“廟成,還~孟嘗君曰。”

(四)給回信,答覆。司馬遷報任安書:“闕然久不~,幸勿為過。”

8.【告】

(一)告訴。左傳隱西元年:“且~之悔。”特指以大事報告祖宗或上帝。歐陽修五代史伶官傳序:“則遣從事以一少牢~廟。”

(二)規勸,舊讀入聲,讀如梏 gù。此義一般只用於“忠告”。論語顏淵:“忠~而善道之。”

[辨](1)報,告。“報”字一般用於覆命,“告”字用於告訴,所以它們的差別頗大。(2)告,語。在“告訴”的意義上,“告”與“語”是同義詞,但對上就只能用“告”,不能用“語”。(3)告,誥。“告”與“誥”同音同義,後來分化了:告上為“告”,告下為“誥”。

9.【諫】

用言語糾正君父或尊長的過失叫做諫。左傳宣公二年:“宣子驟~。”論語裡仁:“事父母幾~。”(幾:不顯露,暗地裡。)

10.【討】

(一)研究。論語憲問:“世叔~論之。”(討:研究。論:評論。)引申為治理。左傳宣公十二年:“其君無日不~國人而訓之。”

(二)聲討。左傳宣公二年:“亡不越竟,反不~賊。”引申為征伐,征討。左傳隱公

九年:“鄭伯為王左卿士,以王命~之。伐宋。”又十年:“以王命~不庭,不貪其土。”(不庭:不來朝見。)

11.【反】

(一)翻轉,顛倒。詩經周南關雎:“輾轉~側。”孟子公孫醜上:“以齊王,由~手也。”引申為相反,對立。論語顏淵:“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是。”又為反而,反倒。詩經邶風穀風:“~以我為讎。”

(二)造反,叛亂。史記項羽本紀:“日夜望將軍至,豈敢~乎?”

(三)回來。左傳宣公二年:“~不討賊。”孟子梁惠王下:“比其~也,則凍餒其妻子。”這個意義後來寫作“返”。引申為退還,歸還。左傳僖公二十三年:“公子受餐~璧。”(餐:同“餐”。)孟子梁惠王下:“王速出令,~其旄倪。”(旄:通“耄”,老人。倪:小孩。)又為反省。孟子公孫醜上:“自~而不縮。”(縮:直。不縮:沒有理。)

12.【複】

(一)動詞。回來,回去。左傳僖公四年:“昭王南征而不~。”又宣公二年:“宣子未出山而~。”注意:“複”是“往”的反面,所以說“往~”。“複”又與“反”是同義詞(都是“回來”),所以說“反~”。“複”與“來”意義也相近,所以又說“來~”。引申為回復,報復。孟子梁惠王上:“有~於王者曰。”又滕文公下:“為匹夫匹婦~讎也。”又為還原。偽古文尚書咸有一德:“伊尹既~政厥辟。”(辟:君。厥辟:他的君。指太甲。)後代有“~辟”,“~位”。

(二)副詞。再,又。左傳僖公五年:“晉侯~假道於虞以伐虢。”史記項羽本紀:“項王乃馳,~斬漢一都尉。”又淮陰侯列傳:“水上軍開入之,~疾戰。”注意:在這種意義上,古代說“複”,不說“再”。

[辨]反,複。在“回來”這個意義上,這兩個字是同義詞,沒有什麼差別。但“反”用得更廣泛些。

13.【舍】

(一)賓館,招待所。莊子說劍:“夫子休就~。”(請您休息,住在賓館裡。)引申為房舍。

(二)住一夜。特指行軍或狩獵的臨時住宿。左傳莊公三年:“凡師一宿為~。”又宣公二年:“宣子田於首山,~于翳桑。”

(三)軍行三十裡為一舍。左傳僖公二十三年:“其辟(避)君三~。”又二十五年:“退一~而原降。”(原:周邑。)

(四)放棄,不要,不取。這種意義後來寫作“舍”(shě)。左傳隱西元年:“食~肉”。又宣公二年:“食之,~其半”。又僖公三十年:“若~鄭以為東道主。”引申為釋放。孟子梁惠王上:“~之,吾不忍其觳觫。”又萬章上:“始~之,圉圉焉。”今仍簡化為“舍”。

14.【次】

(一)依順序排列。左傳成公三年:“~及於事。”史記陳涉世家:“陳勝、吳廣皆~當行。”注意:古代“次”不用作量詞。引申為次第在後的,等級較差的。司馬遷報任安書:“太上不辱先,其~不辱身。”又:“~之又不能拾遺補闕。”

(二)臨時駐紮。左傳僖公四年:“師進,~於陘。”又:“師退~於召陵。”引申為外出旅行停留。穆天子傳卷五:“仲秋甲戌,天子東游,~于雀梁。”

15.【如】

(一)往,到……去。左傳僖公四年:“楚子使屈完~師。”又成分十三年:“文公~齊,惠公~秦。”

(二)像。詩經衛風淇奧:“~切~磋,~琢~磨。”史記項羽本紀:“猛~虎,很~羊。”引申為依照。柳宗元三戒:“犬皆~人意。”[不如]不及,比不上。左傳僖公三十年:“臣之壯也,猶不~人。”戰國策齊策一:“自以為不~。”

(三)形容詞詞尾。論語述而:“子之燕居,申申~也(很嚴肅的樣子),夭夭~也(很舒服的樣子)。”

(四)如果。論語先進:“~或知爾,則何以哉?”孟子梁惠王上:“王~知此,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

(五)連詞。或。論語先進:“方六七十,~五六十。”又:“宗廟之事,~會同。”

16.【馳】

(一)馬快跑。左傳宣公十二年:“遂疾進師,車~卒奔。”(馬駕車快跑,士卒飛奔。)莊子秋水:“騏驥驊騮,一日而~千里。”特指驅馬追擊敵軍。左傳莊公十年:“公將~之。”又成公二年:“不介馬而~之。”又為打馬使快跑。孟子滕文公上:“好~馬試劍。”漢書周亞夫傳:“上自勞軍,至霸上及棘門軍,直~入。”引申為疾行。成語有“風~電掣。”

(二)傳播,流布。韓詩外傳:“名聲~於後世。”孟浩然春燕詩:“英名日四~。”

(三)嚮往,奔向。隋書史祥傳:“身在邊隅,情~魏闕。”(魏闕:也叫象魏。皇帝所居的宮闕。)[辨]馳,驅。二者是同義詞,都有馬快跑和趕馬快跑的意思。如詩經鄘風載馳“載馳載驅”都是馬快跑,大雅板“無敢馳驅”則都是使快跑(意為放縱)。但後來“馳”字主要沿著“快跑”這個意思發展下去,所以引申出“疾行”(如“風馳電掣”)、“流布”(如“名馳宇宙”)等意義。“驅”則著重向“使快跑”的意思方面發展,所以逐漸引申出“策驅”、“驅使”“驅逐”和“驅除”等用法來。二者有了明顯的區別。

17.【驟】

(一)馬跑。詩經小雅四牡:“載~駸駸。”(駸駸 qīnqīn,馬快跑的樣子。)引

申為快速。老子二十三章:“~雨不終日。”

(二)屢次。左傳宣公二年:“宣子~諫。”

18.【侵】

進攻,特指沒有鐘鼓的進攻。左傳僖公四年:“齊侯以諸侯之師~蔡。”引申為冒犯。國語楚語下:“無相~瀆。”又為侵奪,欺淩。孟子梁惠王下:“狄人~之。”史記遊俠列傳序:“豪暴~淩孤弱。”

19.【襲】

(一)衣一套叫一襲。漢書昭帝紀:“賜衣被一~。”

(二)重疊。楚辭懷沙:“重仁~義兮。”引申為重複,因襲,沿用。史記秦始皇本紀:

“五帝不相複,三代不相~。”後漢書宦者傳論:“漢興,仍~秦制。”又為繼承[封爵,職位]。三國志魏志武帝紀:“漢高祖之起,曹參以功封平陽侯,世~爵土。”

(三)乘人不備而進攻。左傳隱西元年:“繕甲兵,具卒乘,將~鄭。”又僖公三十二年:“勞師以~遠。”[辨]侵,襲,伐。左傳莊公二十九年:“凡師有鐘鼓曰伐,無曰侵,輕曰襲。”“伐”是正式的戰爭,所以有鐘鼓,而且進攻的國家總要找一些“聲討”的理由,如“包茅不入”、“無禮”、“貳於楚”等(參看第六單元“伐”字條)。“侵”就不需要任何理由,只是“不戰”。“侵”與“伐”是不同的,所以左傳僖公四年說:“侵蔡,遂伐楚。”“襲”比“侵”更富於秘密性質,只是偷偷地進攻,所以左傳僖公三十二年說:“若潛師以來,國可得也。”

20.【奔】

(一)跑。莊子田子方:“夫子~逸絕塵。”特指戰敗逃跑。論語雍也:“~而殿。”(殿:在後面。)

(二)逃亡[到外國]。左傳莊公八年:“[鮑叔牙]奉公子小白出~莒。”(莒 jǔ:國名。)又僖公四年:“重耳~蒲,夷吾~屈。”(重耳,夷吾:都是晉獻公的兒子。蒲,屈:都是地名。)引申為逃走[到某地]。文天祥指南錄後序:“得間~真州。”(得間 jiàn:找機會。)

(三)男女相悅,不依舊禮教的規定而自相結合。詩經王風大車:“豈不爾思,畏子不~。”周禮地官媒氏:“~者不禁。”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文君夜亡~相如。”

21.【亡】

(一)逃跑。左傳宣公二年:“問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也。”孟子梁惠王下:“昔者所進,今日不知其~也。”特指出奔,逃到外國去。左傳宣公二年:“~不越竟。”引申為失掉(讓它跑掉)。戰國策楚策四:“~羊而補牢,未為遲也。”

(二)滅亡。跟“存”相對。左傳僖公三十年:“然鄭~,子亦有不利焉。”戰國策魏策四:“且秦滅韓~魏。”

(三)死。跟“存”相對。論語雍也:“~之!命矣夫!”

(四)讀 wú 。通“無”。論語雍也,“今也則~。”又顏淵:“人皆有兄弟,我獨~。”

22.【逐】

(一)追趕,追捕,追回來。尚書費誓:“臣妾逋逃,無敢越~。”(越逐:指越過軍壘去追捕。)易經睽(kuí )卦:“喪馬勿~。”漢書蒯通傳:“秦失其鹿,天下共~之。”用於抽象意義,表示追求。韓非子難一:“以有盡~無已。”

(二)追擊。左傳莊公十年:“遂~齊師。”又成公二年:“齊師敗績,~之。”注意:(一)(二)兩個義項都不能解作“驅逐”。因為(一)像逐馬、逐鹿,都是追回來的意思,並非把它趕走;(二)像逐齊師,更不是把敵軍趕走,追擊是為了殺傷和擒獲。

(三)[把別人]趕出去。左傳僖公二十三年:“以戈~子犯。”(子犯:人名,即狐偃。)引申為驅逐,放逐。史記李斯列傳:“非秦者去,為客者~。”又管晏列傳:“三仕三見~。”(見:被。)楚辭哀郢。“信非吾罪而棄~兮。”[~臣][~客]被貶謫的官。宋之問途中寒食詩:“南溟作~臣。”杜甫夢李白詩:“~客無消息。”[辨]追,逐。二字一般用起來沒有分別。試比較左傳桓公六年:“請追楚師”與莊公十年:“遂逐齊師”。但是,“放逐”的意義不能說成“追”。而“挽回”的意義又只能說成“追”(論語微子:“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不能說成“逐”。

23.【及】

(一)追趕上。左傳成公二年:“故不能推車而~。”引申為達到。左傳隱西元年:“若闕地~泉,隧而相見,其誰曰不然?”又成公二年:“將~華泉。”引申為到那個時候。左傳成公二年:“病未~死。”為趁這個時候。戰國策趙策四:“願~未填溝壑而托之。”又引申為品行趕得上。論語公治長:“非爾所~也。”又引申為涉及,發生關係。論語衛靈公:“言不~義。”

(二)與。用為連詞。左傳隱西元年:“生莊公~共叔段。”又用為介詞。左傳僖公四年:“屈完~諸侯盟。”

24.【執】

(一)捉拿,拘捕,擒獲。左傳僖公五年:“遂襲虞,滅之,~虞公。”

(二)拿著。論語述而:“雖~鞭之士,吾亦為之。”引申為掌握。論語季氏:“陪臣

~國命,三世希不失矣。”[~事](1)任事。論語子路:“居處恭,~事敬。”(2)主事[的官]。尚書盤庚下:“邦伯師長百~事之人,尚皆隱哉。”(邦伯,師長:指諸侯公卿。隱:痛苦。)(3)服務的人。用於對人的尊稱。不直稱他本人,而以他左右服務者來替代。左傳僖公三十年:“敢以煩~事。”楊修答臨淄侯箋:“又嘗親見~事握牘持筆,有所造作。”(牘:木簡。)

(三)志向相同的朋友。禮記曲禮上:“~友稱其仁也。”又:“見父之~,不謂之進不敢進。”[父~]父親的至交。杜甫贈衛八處士詩:“怡然敬父~,問我來何方。”

25.【免】

(一)脫身,使脫身。禮記曲禮上:“臨財毋苟得,臨難毋苟~。”左傳成公二年:“人不難以死~其君。”引申為釋放。左傳成公二年:“乃~之。”又為脫掉。左傳僖公三十三年:“~胄入狄師。”

(二)罷免(後起義)。漢書文帝紀:“遂~丞相勃,遣就國。”

26.【享】

把食物獻給鬼神。周易隨卦:“王用~於西山。”尚書盤庚上:“茲予大~于先王。”左傳僖公五年:“吾~祀豐絜,神必據我。”引申為鬼神享受祭品。孝經孝治:“祭則鬼~之。”再引申為人享受福祿。左傳僖公二十三年:“而~其生祿。”

27.【薦】(薦)

(一)獸所吃的草。莊子齊物論:“麋鹿食~。”漢書終軍傳:“隨畜~居。”(薦居:依水草而居,無常處。)

(二)草席。楚辭九歎逢紛:“薜荔飾而陸離~兮,魚鱗衣而白蜺裳。”(陸離:美玉。)曹植九詠:“茵~兮蘭席。”又動詞。墊在下麵。賈誼吊屈原賦:“章甫~履。”

(三)向鬼神進獻物品,特指無牲的祭祀。左傳隱公三年:“可~於鬼神。”又僖公五年:“而明德以~馨香,神其吐之乎?”又為一般的祭獻,奉獻,進獻。論語鄉黨:“君賜腥,必熟而~之。”(腥:生肉。)又引申為向君主進獻或推舉賢才。孟子萬章上:“堯~舜於天。”漢書雋不疑傳:“[暴]勝之遂表~不疑。”(暴勝之:人名。)[辨]薦,祭。二字在祭的意義上為同義詞。細分則無牲而祭曰薦,薦而加牲曰祭(谷梁傳桓公八年注)。左傳僖公五年:“而明德以薦馨香,”馨香指的是黍稷之類(禮記郊特牲注:“馨香謂黍稷”)。後世薦祭不再區別。

28.【圖】

(一)考慮,反復考慮。左傳僖公三十年:“闕秦以利晉,唯君~之。”又成公三年:“二國~其社稷。”“不圖”,想不到。論語述而:“不~為樂之至於斯也。”引申為設法對付。左傳隱西元年:“無使滋蔓,蔓難~也。”漢書高帝紀:“羽可~。”(羽:項羽。)

(二)圖書。論語子罕:“鳳鳥不至,河不出~。”(這裡的“圖”指的是八卦圖。傳說伏義氏據以書成八卦。)引申為地圖,圖表。史記蕭相國世家:“何獨先入收秦丞相禦史律令~書藏之。”又:“以何具得秦~書也。”(何:指蕭何。)按,“圖書”原是兩個詞,圖是地圖,史記刺客列傳:“圖窮而匕首見。”書是戶口冊及其他書籍。

29.【虞】

(一)意料。左傳僖公四年:“不~君之涉吾地也。”〔不虞〕意料不到的事。(多指壞的。)詩經大雅抑:“用戒不~。”(戒:警戒,戒備。)

(二)欺騙。左傳宣公十五年:“我無爾詐,爾無我~。”

30.【克】

(一)戰勝,攻破。左傳隱西元年:“鄭伯~段于鄢。”又僖公四年:“以此攻城,何城不~?”引申為克服。論語顏淵:“~己複禮為仁。”(依朱熹說:克,勝;己,身之私欲。克己,等於說克服自己的私欲。)

(二)能。詩經大雅蕩:“靡不有初,鮮~有終。”左傳宣公二年引此文。

31.【堪】

經得起。受得住。左傳隱西元年:“君將不~。”又:“國不~貳。”論語雍也:“人不~其憂。”引申為可。杜甫房兵曹胡馬詩:“所向無空闊,真~托死生。”又解悶詩:“複憶襄陽孟浩然,清詩句句盡~傳。”注意:上古漢語的“堪”字是一般動詞,常帶賓語;後代用作助動詞,放在動詞的前面。

32.【有】

(一)有。左傳隱西元年:“小人~母”。特指領有,佔有。孟子公孫醜上:“武丁朝諸侯,~天下。”又特指具有某種美德。左傳襄公三年:“詩雲:’惟其有之,是以似之’。祁奚~焉。”(祁奚有此美德。)

(二)通“又”。一般用於稱數法。“有”字放在兩位數的中間。論語為政:“吾十~五而志於學。”孟子萬章上:“舜相堯二十~八載。”甚至可以用兩個“有”字。尚書堯典:“期三百~六旬~六日。”(一周年是三百六十六日。)“餘”字前面,也常常加“有”字。戰國策齊策一:“鄒忌修八尺~餘。”孟子盡心下:“由文王至於孔子五百~餘歲。”這是上古稱數法的特點。

(三)名詞詞頭。尚書皋陶謨:“何遷乎~苗。”又:“亮采~邦。”又用於有些形容詞前。詩經邶風擊鼓:“不我以歸,憂心~忡。”[有司]掌管某方面事物的官吏。史記廉頗蘭相如列傳:“召~司案圖。”

33.【無】

(一)動詞。沒有。詩經豳風七月:“~衣~褐,何以卒歲。”左傳成公三年:“~怨~德,不知所報。”字又寫作“無”。“無”字也表示“無論”、“不論”。李斯諫逐客書:“是以地~四方,民~異國。”這種用法常放在一對反義詞的前面。漢書高後紀:“~少長,皆斬之。”又田儋傳:“政事~巨細,皆決於橫。”(橫:田橫。)也可以用兩個“無”字。韓愈師說:“是故~貴~賤,~長~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乃]副詞。表示委婉語氣。等於說“只怕”,“恐怕”。左傳僖公三十二年:“師勞力竭,遠主備之,~乃不可乎?”論語季氏:“求!~乃爾是過與?”(求:冉求。)

(二)副詞。放在動詞前面,表示禁止。尚書盤庚上:“汝~侮老成人。”左傳隱西元年:“~使滋蔓。”這個意義也寫作“毋”。史記項羽本紀:“毋妄言,族矣!”引申為否定副詞,義近於“不”,用來否定不該做的事。論語學而:“君子食~求飽,居~求安。”又公治長:“願~伐善,~施勞。”戰國策楚策一:“子~敢食我也。”也寫作“毋”。史記張儀列傳:“子毋讀書遊說,安得此辱乎?”

[辨]無,不。“無”是動詞(指其第一義),它所否定的是名詞;“不”是副詞,它所否定的是形容詞和動詞。因此,“無”字後面的形容詞和動詞往往帶名詞性,如“無上”,“無窮”,“無畏”;“不”字後面的名詞則帶動詞性,如“不君”,“不臣”,“不國”。上古時代,“無”字有時有“不”的意思,“不”字卻沒有“無”的意思。後來“無”和“不”的分別就更清楚了。

34.【昭】

(一)明亮。詩經大雅抑:“昊天孔~。”(昊天:上天:孔:甚。)又動詞。顯示,使彰明。左傳桓公二年:“是以清廟茅屋……~其儉也。”

(二)宗廟的次序,始祖廟居中,左為昭,右為穆。天子七廟,始祖廟之外,有三昭三穆。諸侯五廟,有二昭二穆。大夫三廟,一昭一穆。父為昭,則子為穆;父為穆,則子為昭。左傳僖公五年:“大伯、虞仲,大王之~也。”(大伯、虞仲是大王的兒子,所以說“大王之~也。”)

35.【穆】

(一)和。詩經大雅烝民:“~如清風。”成語有“和~”、“雍~”、“安~”。在這個意義上,“穆”與“睦”差不多。

(二)敬。尚書金縢:“我其為王~蔔。”雙音詞有“肅~”。[~~]肅敬的樣子。禮記曲禮下:“天子~~。”

(三)宗廟的次序,跟“昭”相對。左傳僖公五年:“虢仲、虢叔,王季之~也。”(王季是大王的兒子,是昭,而昭的兒子是穆。)

36.【勤】

(一)疲勞,辛苦。跟“逸”相對。論語微子:“四體不~,五穀不分。”孟子滕文公上:“將終歲~動。”莊子天下:“其生也~。”

(二)努力工作,不偷懶,跟“怠”,“惰”相對。尚書梓材:“先王既~用明德。”偽古文尚書蔡仲之命:“克~無怠。”[辨]勤,勞。“勤”與“勞”是同義詞,所以左傳僖公三十二年前面說“勞師以襲遠”,後面說“勤而無所”,“勞”與“勤”是前後呼應的。“勤民”是“使民辛苦”,例如左傳僖公三十三年:“秦違蹇叔,而以貪勤民”,這個意義,後來可以說成“勞民”。“勤民”另一意義是“為民辛苦”,例如左傳僖公二十八年:“非神敗令尹,令尹其不勤民,實自敗也”,這個意義不能說成“勞民”。

37.【乏】

缺少,特指食用的缺少。左傳僖公三十年:“行李之往來,供其~困。”戰國策齊策四:“孟嘗君使人給其食用,無使~。”又動詞。缺乏。左傳桓公六年:“今民各有心,而鬼神~主。”注意:“疲乏”是後起的意義。

38.【亂】

(一)沒有秩序,跟“整”相對。左傳僖公三十年:“以~易整,不武。”特指政治上沒有秩序,跟治相對。孟子滕文公下:“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引申為擾亂,破壞。論語微子:“欲絜其身而~大倫。”

(二)樂曲的末章。論語泰伯:“關雎之~。”辭賦的結束語也叫~。楚辭哀郢:“~曰……”。

39.【整】

整齊,有秩序。跟“亂”相對。左傳僖公三十年:“以亂易~,不武。”又動詞。整頓。左傳宣公十二年:“子姑~軍而經武乎!”

40.【兩】

(一)數詞。成對的兩個,雙方。莊子秋水:“~涘渚崖之間,不辨牛馬。”(涘:岸。)又讓王:“~臂重於天下也,身亦重於~臂。”左傳成公二年:“且懼奔辟,而忝~君。”荀子勸學:“事~君者不容。”雙音詞有“~手”、“~翼”、“~廡”、“~京”、“~端”、“~造”、“~袖”等。引申為二。杜甫南鄰詩:“野航恰受~三人。”

(二)數詞用作狀語。雙方施行同一行為,或遭受同一行為。左傳成公三年:“~釋纍囚以成其好。”荀子勸學:“目不能~視而明,耳不能~聽而聰。”現代成語有“~全其美”,“~敗俱傷”等。

(三)量詞。成雙才起作用的東西,或以雙為單位的名詞,往往以“兩”為量詞。車有兩輪,所以車以“兩”為單位(後代寫成“輛”)。詩經召南鵲巢:“之子於歸,百~禦之。”鞋子成雙才起作用,所以屨以“兩”為單位(後代成“雙”)。詩經齊風南山:“葛屨五~。”後來“兩”用作重量單位,二十四銖(zhū)為一兩,十六兩為一斤。據漢書律曆志說,十二銖為一龠(yuè),兩龠為一兩,所以叫“兩”。

41.【貳】

(一)副的。與“正”相對。周禮天官大宰:“乃施法於官府,而建其正,立其~。”(指副職。)又秋官大司寇:“皆受其~而藏之。”(指副本。)孟子萬章下:“帝館甥於~室。”(指副宮。帝:帝堯。館:使居住。甥:女婿,指帝舜。)引申為輔助輔佐。偽古文尚書周官:“~公弘化,寅亮天地,弼予一人。”

(二)重複一次。論語雍也:“不遷怒,不~過。”

(三)屬於二主,事二主。左傳隱西元年:“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於己。”引申為不專一。跟“壹”相對。偽古文尚書大禹謨:“任賢勿~,去邪勿疑。”又為離異,生二心。左傳僖公二十三年:“子盍蚤自~焉。”(蚤:通“早”。)

(四)不一樣,不相同。孟子滕文公上:“從許子之道,則市賈不~。”

[辨]二,貳,兩,再。“二”是一般數目字,“貳”與“二”雖同音,但它只用於特殊埸合,如“兩屬”,“兩事”,“二心”等。“貳”用作“二”,是後代的假借用法。“二”和“兩”在上古有很大的分別。“兩”是指自然成雙的事物,如“兩手”,“兩端”,“兩翼”;“二”則表示一般數目,不能取代“兩”的上述作用。就後來稱數方面而言,“兩”的用法,選擇條件較嚴,如“十二”不能說“十兩”,“第二”也不能說成“第兩”;“二”在這方面則較自由。另外,“兩”能作副詞,“二”則無此作用。“兩”和“再”有表面的相似處,但實際內容完全不同。如“兩說”和“再說”,“兩度”和“再度”。就是同用來作狀語,二者所表示的內容也不相同。如“兩得”是說得到兩樣東西,“再得”則表示一種東西得到了兩次。

42.【兵】

(一)兵器,武器。左傳隱西元年:“繕甲~。”又成公二年:“擐甲執~。”孟子梁惠王上:“棄甲曳~而走。”

(二)持兵器的人,士兵,軍隊。左傳襄西元年:“敗其徒~於洧上。”(徒兵:步兵。洧 wěi:水名,在今河南。)引申為戰陣之事,軍事,戰爭。左傳隱公三年:“公子州籲,嬖人之子也,有寵而好~。”禮記禮運:“而~由此起。”史記孫子吳起列傳:“世傳其~法。”

43.【車】

(一)車子。上古的車,除用於運輸和旅行以外,還有一種重要的用途,就是用於戰爭(兵車)。左傳隱西元年:“命子封師~二百乘以伐京。”論語憲問:“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

(二)牙床。左傳僖公五年:“諺所謂輔~相依,唇亡齒寒者,其虞虢之謂也。”按,

這個意義只用於“輔~相依”這個成語裡。“車”字讀 jū,chē二音。

44.【甲】

(一)古代軍人穿的皮做的護身衣服。左傳成公二年:“擐~執兵。”引申為披甲執兵的人,即甲士。左傳宣公二年:“伏~將攻之。”引申為動物身上有保護功用的硬殼。如“龜~。”

(二)天干的第一位。古代以干支紀日。尚書牧誓:“時~子昧爽,王朝至於商郊。”(昧爽:將明未明之時。)楚辭哀郢:“~之晁吾以行。”後來也用來紀年。引申為居第一位,用如動詞(較後起的意義)。漢書貨殖傳:“秦楊以田農而~一州。”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治宅~諸第。”“甲第”二字連用指大宅(因為有甲乙次第)。史記孝武本紀:“賜列侯~第。”

45.【介】

(一)疆界。詩經周頌思文:“無此疆爾~。”這個意義後來寫作“界”。引申為居中,在中間。左傳襄公九年:“~居二大國之間。”戰國策趙策三:“勝請為紹~而見之於將軍。”現代漢語有雙音詞“媒~”,“~紹”。又特指居賓主之間作傳言人(有時是代言)。禮記檀弓下:“子服惠伯為~。”

(二)特立,直立(都是指品行)。孟子盡心上:“柳下惠不以三公易其~。”又用來形容物體直立的樣子。水經注盧江水:“又有孤石,~立大湖中。”[耿~]光明正大,具有卓越的操守。形容詞。楚辭離騷:“彼堯舜之耿~兮,既遵道而得路。”韓非子五蠹:“不養耿~之士。”

(三)量詞。個。只限於“一~”。尚書秦誓:“如有一~臣。”後來用作謙稱。三國志魏志管寧傳:“自陳一~野生,無軍國之用。”王勃滕王閣序:“勃三尺微命,一~書生。”

(四)甲。特指披甲執兵的人,即甲士。左傳宣公二年:“既而與為公~。”用如動詞時,表示披甲。左傳成公二年:“不~馬而馳之。”[~蟲]有甲殼的蟲。淮南子說山:“~蟲之動以固。”

(五)通“芥”。比喻微末的事物。孟子萬章上:“一~不以與人,一~不以取諸人。”戰國策齊策四:“孟嘗君為相數十年,無纖~之禍者,馮諼之計也。”

46.【卒】

(一)步兵。左傳隱西元年:“具~乘。”又成公十六年:“臣之~實奔。”

(二)終,終於。戰國策趙策三:“~為天下笑。”

(三)死,上古特指諸侯大夫的死。左傳僖公三十二年:“冬,晉文公~。”

(四)通“猝”(cù),匆忙急遽的樣子。孟子梁惠王上:“~然問曰:’天下惡乎定?’”

[辨]軍,士,卒,兵。“軍”是集體名詞,跟“士”“卒”“兵”都不同。上古“兵”和“卒”有很大的區別:“卒”是戰士,而“兵”一般是指器械。左傳文公七年:“訓卒利兵。”“卒”是人,所以要訓練;“兵”是戈矛之類,所以要“利”(磨它,使它鋒利)。“士”和“卒”的分別是:作戰時,士在戰車上面,卒則徒步。

47.【乘】

(一)平聲,讀 ché ng。動詞。駕車,乘車。左傳僖公四年:“與屈完~而觀之。”論語衛靈公:“~殷之輅。”(輅 lù:車之一種。)引申為乘船。詩經邶風二子乘舟:“二子~舟,泛泛其景。”又引申為憑藉,趁著。孟子公孫 上:“雖有智慧,不如~勢。”史記淮陰侯列傳:“此~勝而去國遠鬥,其鋒不可當。”

(二)去聲,讀 shèng。名詞。兵車,包括一車四馬。左傳隱西元年:“繕甲兵,具卒~。”(這裡的“乘”指車和士。)又量詞。春秋時代,兵車一乘有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左傳隱西元年:“命子封帥車二百~以伐京。”古人所謂“千~之國”、“萬~之國”,是指國家具有這樣的武裝力量。又出使的車,田獵的車也都以“乘”為量詞。莊子列禦寇:“其往也,得車數~。”注意:春秋時代,車馬相連,有車必有馬,有馬必有車。論語公治長:“陳文子有馬十乘,”這是說他有十乘車的馬,即四十匹馬。論語雍也:“~肥馬”,這是說駕車用的是肥馬。不可理解為“騎馬”。

48.【君】

(一)封建時代天子和諸侯的通稱。跟“臣”相對。左傳文公十三年:“天生民而樹之君。”又成公二年:“人不難以死免其君。”孟子離婁上:“欲為~,盡~道;欲為臣,盡臣道。”注意:秦漢以來,實行中央集權。“君”只能指稱天子。[君子](1)春秋時代貴族男子的通稱,往往包含尊敬義。左傳成公二年:“謂之~子而射之,非禮也。”(2)指統治者。孟子滕文公上:“無~子莫治野人。”(3)舊時指有才德的人。論語學而:“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子乎?”(4)妻稱夫。詩經王風君子于役:“~子於役,不知其期。”

(二)戰國時代貴族、功臣的封號。如齊國田文號“孟嘗~”,趙國的趙勝號“平原~”,樂毅為“望諸~”。引申為一般尊稱。史記孫子吳起列傳:“於是孫子(臏)謂田忌曰:’~弟重射,臣能令~勝。”(弟:但,只管。)又魏其武安侯列傳:“上乃曰:’~除吏已盡未?’”又:“上怒曰:’~何不遂取武庫!’”(上:指漢武帝。)

(三)指父母。易經家人:“家人有嚴~焉,父母之謂也。”引申為子孫對祖先的稱呼。尚書偽孔傳序:“先~孔子,生於週末。”後世特指父親。王勃滕王閣序:“家~作宰,路出名區。”

49.【師】

(一)軍隊二千五百人為一師。一般泛指軍隊。左傳僖公四年:“齊侯以諸侯之~侵蔡。”又僖公三十二年:“使出~於東門之外。”

(二)傳授知識技術的人,老師。跟“弟子”相對。論語衛靈公:“當仁不讓於~。”“師”又用如動詞。司馬遷報任安書:“若望僕不相~。”(望:怨。僕:自謙之稱。)韓愈師說:“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

(三)樂官。上古樂師一般用盲人充任。論語衛靈公:“故相~之道也。”(相 xiàng:引導、佐助[盲人]。)先秦有“~曠”、“~摯”、“~冕”。(曠、摯、冕:都是人名。)

50.【姑】

(一)父之姊妹。詩經邶風泉水:“問我諸~。”

(二)夫之母。左傳昭公二十八年:“伯石始生,子容之母走謁諸~。”(伯石剛生下來的時候,子容的母親跑去告訴她的婆婆。諸:“之於”的合音。)朱慶餘近試上張水部詩:“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按:公婆並稱時,則稱“舅~”。也稱“~嫜”。)

(三)夫之姊妹。古詩焦仲卿妻:“新婦初來時,小~始扶床。”

(四)姑且,暫且。左傳隱西元年:“子~待之。”戰國策齊策四:“君~高枕為樂矣。”

51.【女】

(一)婦女。特指未嫁的女子。詩經周南關雎:“窈窕淑~,君子好逑。”又邶風靜女:“靜~其姝,俟我於城隅。”也泛指女性。楚辭離騷:“眾~嫉餘之蛾眉兮。”易經序卦:“有男~,然後有夫婦。”用作定語時,表示女的,女性的。詩經小雅斯干:“乃生~子。”(女子:女性的孩子。)

(二)女兒。荀子成相:“妻以二~,任以事。”杜甫贈衛八處士詩:“昔別君未婚,兒~忽成行。”

(三)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但“牛~”連稱時,“女”則是指織女星。

(四)讀 rǔ。你,你們。詩經魏風碩鼠:“逝將去~。”左傳僖公四年:“五侯九伯,~實征之。”這個意義又寫作“汝”。

[辨]婦,女。已嫁的為“婦”,未嫁的叫“女”。有時候已嫁未嫁的女性都可統稱為“女”,如詩經衛風氓的“女也不爽”的“女”就是已婚的,但未婚的女性決不能稱“婦”。

52.【族】

(一)親屬。一般指同姓的親屬。左傳僖公五年:“宮之奇以其~行。”用作動詞,表示滅族。這是專制時代的殘酷刑法之一。史記項羽本紀:“毋妄言,~矣!”引申為種類。淮南子俶真:“萬物百~。”雙音詞有“水~”,“語~”。

(二)聚結。莊子養生主:“每至於~,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又在宥:“雲氣不待~而雨。”又為叢聚。爾雅釋木:“木~生為灌。”引申為眾,一般。莊子養生主:“~庖月更刀,折也。”

53.【黨】

(一)上古時代,五百家為黨。論語雍也:“以與爾鄰里鄉~乎。”又子路:“宗族稱孝焉,鄉~稱弟(悌)焉。”

(二)親族,姻戚。禮記坊記:“睦於父母之~。”舊有“父~”、“母~”、“妻~”等名。

(三)集團,集團的成員。左傳襄公二十一年:“皆欒氏之~也。”[~與]同黨的人。漢書霍光傳:“後桀~與有譖光者。”引申為袒護,偏袒,憑私人交情。尚書洪范:“無偏無~。”左傳襄公三年:“舉其偏,不為~。”按:在古代漢語中,“黨”指集團時,一般只用於貶義,所以引申為偏袒。

[辨]黨,黨。古代二字不同。雖同都是姓,但“黨”讀 zhǎng,“黨”讀 dàng(今讀上聲)。我國古代少數民族名(西 的別種)“黨項”的“黨”,更不作“黨”。

54.【讎】(仇)

仇人。左傳襄公三年:“稱解狐,其~也。”又:“稱其~,不為諂。”關於“仇”與“讎”的分別,參看“仇”字條。

55.【河】

專有名詞。黃河。左傳僖公四年:“東至於海,西至於~。”孟子梁惠王上:“~內凶,則移其民於~東。”呂氏春秋察傳:“晉師三豕涉~。”引申為一般河流。杜甫春望詩:“國破山~在。”注意:在上古時代,“河”專指黃河。即使在後代,除非用於雙音的河名(如“交河”),或“河山”、“山河”連用,否則一般仍指黃河。如杜甫前出塞詩:“隔~見胡騎,倏忽數百群。”

56.【防】

(一)名詞。河堤,河壩。呂氏春秋慎小:“巨~容螻而漂邑殺人。”(大堤有洞穴容螻蛄,就會潰決,漂沒城邑,淹死人民。)

(二)動詞。築堤防水。左傳襄公三十一年:“然猶~川,大決所犯,傷人必多。”引申為提防,防備。古詩君子行:“君子~未然,不處嫌疑間。”

57.【城】

城牆,高大的圍牆(指圍繞都邑的)。左傳隱西元年:“都~過百雉,國之害也。”又僖公四年:“以此攻~,何~不克?”用如動詞時表示築城,造城。詩經邶風擊鼓:“土國~漕。”(土:動詞。作土功。國:國都。漕:地名。)又小雅出車:“~彼朔方。”(朔方:古地名。)注意:在古代漢語裡,“城”字只指防禦用的建築物,不指政治區域。

[辨]城,郭。“城”與“郭”並稱的時候,“城”指內城,“郭”指外城。孟子公孫醜上:“三裡之城,七裡之郭。”“城郭”二字連用時,也就指一般的城。

58.【池】

(一)護城河。左傳僖公四年:“楚國方城以為城,漢水以為~。”禮記禮運:“城郭溝~以為固。”孟子公孫醜上:“城非不高也,~非不深也。”注意:“池”在上古漢語裡,一般多作“護城河”講。

(二)積水的凹地。莊子逍遙遊:“南冥者,天~也。”孟子梁惠王上:“數罟不入洿~。”後世指園林中或風景區的方形水塘。

59.【田】

(一)農田。孟子梁惠王上:“百畝之~,勿奪其時。”引申為耕種(此義又寫作“佃”)。楊惲報孫會宗書:“~彼南山。”

(二)打獵。左傳宣公二年:“宣子~於首山。”孟子梁惠王下:“今王~獵於此。”

後來寫作“畋”。

60.【館】

招待所,客舍。左傳襄公三十一年:“乃築諸侯之~。”又動詞。住,安置。左傳僖公五年:“師還,~于虞。”孟子萬章下:“帝~甥於貳室。”(帝:帝堯。甥:壻,指舜。貳室:副宮。)引申為華麗的房屋(後起義)。王勃滕王閣序:“臨帝子之長洲,得仙人之舊~。”

[辨]館,舍。“館”和“舍”是同義詞,都是館驛或客舍。所以“館舍”二字可以連用。戰國策趙策二:“今奉陽君捐館舍。”(捐:拋棄。捐館舍,婉言指死。)當然,“舍”字的其他意義則是“館”字所不具備的。

61.【辭】

(一)口供。尚書呂刑:”兩造具備,師聽五~。“(兩造:訴訟的雙方。師:獄官。)

漢書趙廣漢傳:”有詔即訊,~服。(訊:審問。)

(二)言詞,話。呂氏春秋察傳:“~多類非而是,多類是而非。”引申為言之成文的,

文辭。易經乾卦:“修~立其誠。”論語衛靈公:“~達而已矣。”這種意義與“詞”相通,

後來常寫作“詞”。引申為口實,藉口。三國志吳志周瑜傳:“挾天子以征四方,動以朝廷

為~。”

(三)文體的一種。曹丕典論論文:“王粲長於~賦。”文心雕龍辨騷:“名儒~賦,

莫不擬其儀錶。”又如書有“楚~”,文章有“歸去來~”。

(四)不受。論語雍也:“與之粟九百,~。”引申為推辭。左傳僖公三十年:“~曰:

'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又為告別。戰國策趙策三:“遂~平原君

而去。”又為躲避。如說“不~辛苦”。

按:說文於第一義寫作“辭”,其他義作“辭”。實際上,二者同音,是可以通用的;

而且即使在第一義,古書一般也都作“辭”,不作“辭”。

62.【謝】

(一)道歉。戰國策齊策四:“宣王~曰:'寡人有罪國家。'”又:“封書,~孟嘗君。”

又趙策四:“入而徐趨,至而自~曰。”又魏策四:“秦王色撓,長跪而~之。”注意:在

上古漢語裡,這種意義最為常見。

(二)辭。禮記曲禮上:“大夫七十而致事,若不得~,則必賜之幾杖。”(致事:退

職。)史記儒林列傳:“~絕賓客。”成語有“閉門~客。”

(三)告,告訴。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多~後世人,戒之慎勿忘!”

(四)對別人的幫助或贈與表示感激。漢書張湯傳:“嘗有所薦,其人來~。”按:這

與現代的意義一樣,但上古罕見。

(五)衰退,凋謝(後起義)。範縝神滅論:“形~則神滅。”杜甫九日詩:“干戈衰

~兩相催。”

63.【責】

(一)讀 zhài,債務,債款。戰國策齊策四:“先生不羞,乃有意欲為文收~於薛者

乎?”按:這個意義在上古都只寫作“責”,後代才寫作“債”。

(二)要求。左傳桓公十三年:“宋多~賂於鄭。”(賂:財物。)引申為對別人或自

83

己道德品行上的要求。論語衛靈公:“躬自厚而薄~於人。”今成語有“求全~備。”再引

申為用言語批評別人。戰國策趙策三:“梁客辛垣衍安在?吾請為君~而歸之。”

(三)責任。孟子公孫醜下:“有言~者不得其言則去。”

64.【讓】

(一)責備。左傳僖公五年:“公使~之。”史記項羽本紀:“二世使人~章邯。”

(二)退讓,不跟別人爭奪權利,跟“爭”相對。這是儒家所提倡的一種社會道德。戰

國策趙策三:“魯仲連辭~者三,終不肯受。”禮記禮運:“刑仁講~。”引申為謙讓。論

語先進:“其言不~。”又衛靈公:“當仁不~於師。”

(三)把權益和職位讓給別人。尚書舜典:“禹拜稽首,~於稷、契暨臯陶。”論語泰

伯:“三以天下~。”[禪~]以帝位讓給別人。後漢書逸民傳論:“恥聞禪~。”引申為

先人後己,避讓。如“~路”,“~座”。

65.【爭】

(一)跟別人搶著要同一個東西。左傳隱公十一年:“公孫閼(è)與潁考叔~車。”引

申為競爭。左傳成公三年:“晉未可與~。”戰國策楚策一:“自以為無患,與人無~也。”

又趙策三:“前與齊閔王~強為帝。”又引申為為了真理而與人辯論。戰國策趙策三:“鄂

侯~之急。”現代成語有“據理力~”。

(二)讀 zhèng,去聲。諫,規勸。“~臣”、“~友”、“~子”,都見於孝經。

後來寫成“諍”。

66.【使】

(一)使,叫,讓。左傳僖公三十年:“~杞子、逢孫、楊孫戍之。”又僖公三十二年:

“鄭人~我掌其北門之管。”又隱西元年:“無~滋蔓。”

(二)讀 shì,去聲。奉使命(外交上的)。論語子路:“~於四方,不辱君命。”又

名詞。奉使命的人,使臣。戰國策齊策四:“千金,重幣也;百乘,顯~也。”又:“梁~

三反。”漢書蘇武傳:“匈奴~來。”又:“單于使~曉武。”(第一個“使”字讀上聲,

動詞;第二個“使”字讀去聲,名詞。)[~者]派遣為代表的人,奉使命的人。戰國策齊

策四:“遣~者,黃金千斤,車百乘,往聘孟嘗君。”史記項羽本紀:“項王~者來。”

(三)連詞。假使。論語泰伯:“如有周公之才之美,~驕且吝,其餘不足觀也已。”

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上曰:'~武安侯在者,族矣!'”

67.【令】

(一)發出命令。論語子路:“其身正,不~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孟子離婁

上:“既不能~,又不受命。”注意:“令”字在古代往往用作不及物動詞。又名詞。命令。

孟子梁惠王下:“王速出~。”

(二)舊讀 lí ng。使。戰國策趙策四:“有複言~長安君為質者,老婦必唾其面。”

杜甫北征詩:“遂~半秦民,殘害為異物。”引申為假使。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我百

84

歲後,皆魚肉之矣。”[就~]縱使,即使。胡銓上高宗封事:“就~敵決可和,盡如倫議,

天下後世謂陛下何如主也?”(倫:王倫。當時的投降派。)

(三)總其事的官。春秋時代,楚國的相稱“~尹”。論語公冶長:“~尹子文三仕為

~尹。”秦漢以後,政府部門的主管人稱“令”,如“中書~”,“郎中~”。又縣的長官

也叫“令”。秦漢時代,縣滿萬戶者稱“令”,不滿者稱“長”。後漢書董宣傳:“後特徵

為洛陽~。”後世縣官都稱“令”。方苞獄中雜記:“有洪洞~杜君者。”

(四)文體的一種。昭明文選有“令”一類。蕭統文選序:“又詔誥教~之流,表奏牋

記之列。”

(五)時令。禮記月令:“孟春行夏~,則雨水不時。”又:“[季冬之月]論時~,

以待來歲之宜。”

(六)形容詞。善的,好的。詩經大雅卷阿:“~聞~望。”又魯頌閟宮:“~妻壽母。”

引申為對別人親屬的敬詞。如:“~尊”,“~兄”,“~弟”等。

68.【屬】

(一)讀 zhǔ,動詞。連接。莊子馬蹄:“萬物群生,連~其鄉。”引申為跟隨。史

記項羽本紀:“項王渡淮,騎能~者百餘人耳。”

(二)讀 shǔ,隸屬。史記項羽本紀:“項羽由是始為諸侯上將軍,諸侯皆~焉。”又:

“當陽君、蒲將軍皆~項羽。”

(三)讀 zhǔ,動詞。通“囑”。請托,委託。戰國策齊策四:“使人~孟嘗君,願

寄食門下。”又楚策一:“今王之地方五千里,帶甲百萬,而專~之昭奚恤。”

(四)讀 shǔ。種類。周禮春官龜人:“掌六龜之~。”[若~]你們這班人。史記項

羽本紀:“不者,若~皆且為所虜。”[吾~]我們這班人。史記項羽本紀:“章將軍等詐

吾~降諸侯。”

69.【托】

(一)寄託。戰國策趙策四:“長安君何以自~於趙?”杜甫大麥行詩:“安得如鳥有

羽翅,~身白雲歸故鄉。”[~名]名義上是……。三國志吳志周瑜傳:“然~名漢相,挾

天子以征四方。”

(二)委託。戰國策趙策四:“願及未填溝壑而~之。”諸葛亮出師表:“恐~付不效,

以傷先帝之明。”

(三)假託,藉故推託。後漢書薑肱傳:“~以它辭。”

[辨]托,托。上古沒有“托”字。“托”是後代“托”的通俗寫法。宋代以後,“托

身”、“托故”等,有人寫成“托”。但是,“托”字有它自己所特有的意義,表示用手掌

承著東西,如“托缽”。又有引申義,如“櫬托”。這些“托”字不能寫成“托”。

70.【往】

去,到某處去。左傳僖公三十年:“行李之~來。”又宣公二年:“晨~,寢門辟矣。”

85

引申為過去(指時間),從前。論語八佾:“既~不咎。”又微子:“~者不可諫,來者猶

可追。”

71.【來】

(一)小麥。詩經周頌思文:“貽我~牟。”(牟:大麥。)又臣工:“於皇~牟!”

(於皇:歎美之辭。)

(二)來。跟“往”相對。戰國策齊策四:“~何疾也?”又有使動用法,表示“使他

來”。論語季氏:“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之。”又:“遠人不服而不能~也。”孟子

滕文公上:“放勳曰:'勞之~之。'”注意:舊日於用作使動時讀作 lài,後來常寫作“徠”。

成語有“以廣招~”。引申為將來。論語微子:“~者猶可追。”“來年”、“來日”連用

表示“明年”、“明日”。孟子滕文公下:“以待~年然後已。”又:“何待~年?”漢樂

府善哉行:“~日大難,口燥唇乾。”

(三)句終語氣詞。孟子離婁上:“盍歸乎~!”莊子人間世:“嘗以語我~!”又:

“子其有以語我~!”

72.【去】

(一)離開。左傳僖公三十年:“亦~之。”孟子公孫醜下:“孟子~齊。”注意:上

古的“去”是“離開”,跟“就”相反,所以說“去就”。離開某地就是不停留在某地,跟

“留”相反,所以說“去留”。離開某人就是不從某人,所以說“去從”。今成語還有“何

~何從。”上古的“去”一般都帶賓語,戰國策、史記等書,“去”字可以不帶賓語,但仍

是離開某地的意義,略等於現代漢語所謂“走了”。戰國策趙策三:“今又內圍邯鄲而不

~。”又:“遂辭平原君而~。”今成語還有“揚長而~”、“拂袖而~”。引申為距離(指

時間或地點)。孟子公孫醜上:“紂之~武丁未久也。”又離婁下:“地之相~也千有餘裡。”

(二)舊讀 qǔ,上聲。除掉,去掉。跟“取”相對。論語顏淵:“~兵。”孟子滕文

公下:“什一,~關市之征。”

[辨]去,往。上古“去”和“往”的意義大不相同。“來”的反面不是“去”,而是

“往”。“往”不能帶賓語,“去”經常帶賓語。“去”是離開,“往”是走向目的地,可

見是迥然不同的。“孟子去齊”這一句話,若依現代漢語解釋,是“孟子到齊國去”,而依

古代漢語解釋,則是“孟子離開了齊國”,意義正相反。這是必須嚴格辨別的。

73.【從】

(一)跟隨。論語微子:“子路~而後。”引申為歸順。左傳莊公十年:“民弗~也。”

又為依順,聽從。左傳隱西元年:“公~之。”又為參與。如“~事”,“~政”。[~而

]表示乙事是甲事的繼續。戰國策趙策三:“睹其一戰而勝,欲~而帝之。”孟子梁惠王上:

“及陷於罪,然後~而刑之。”

(二)舊讀 zòng,去聲。隨行,侍從。左傳莊公十年:“戰則請~。”孟子滕文公下:

“後車數十乘,~者數百人。”莊子列禦寇:“一悟萬乘之主而~車百乘者,商之所長也。”

86

三國志吳志魯肅傳:“乘犢車,~吏卒。”注意:“從車百乘”不是跟隨百乘車,而是有百

乘車隨從。“從吏卒”不是跟隨吏卒,而是有吏卒隨從。這裡有被動的意義。“從”又用作

名詞,如“僕~”,“扈~”,“騶~”等。(三)舊讀 zòng。次於最親的。指堂房親屬。

如伯叔之子年長於己者為“~兄”,侄為“~子”。

(四)介詞。表示從某一處所出發。左傳宣公二年:“~臺上彈人。”也表示時間。白

居易長恨歌:“~此君王不早朝。”

(五)讀 zōng(陰平聲)。直,跟“橫”相對。南北曰從,東西曰“衡”。詩經齊風

南山:“衡~其畝。”[合~]戰國時代的政治術語。指聯合南北諸國來對抗秦國。按:“從

衡”,從來寫成“縱橫”。“合從”寫作“合從”。

(六)讀 cōng。[~容]形容詞。舉動合乎禮貌的樣子。禮記緇衣:“~容有常。”

又為不迫促,自然。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酒酣,~容言曰。”

74.【違】

(一)離開,避開。左傳成公十六年:“有淖於前,乃皆左右,相~於淖。”(淖:泥

坑。這是說,晉軍都分向左右兩邊,避開這個泥坑。)又成公三年:“雖遇執事,其弗敢~。”

(弗敢違:不避一戰。)引申為謙詞,指離開您的教益,離別(後起義)。蘇軾答謝民師書:

“近奉~。”

(二)違反,違背。孟子梁惠王上:“不~農時,穀不可勝食也。”

75.【即】

(一)動詞。走近,靠近,走向。詩經衛風氓:“來~我謀。”論語子張:“~之也溫。”

(靠近他,[覺得他]溫和可親。)今成語有“若~若離”,“可望不可~。”又用於抽象

意義。左傳成公二年:“擐甲執兵,固~死也。”論語子路:“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戎

矣。”(即戎:從事作戰。)今成語有“~景生情”。[~位](1)就位。儀禮士冠禮:“~

位於門東,西面。”(西面:朝西。)(2)登上君主的位。左傳隱西元年:“及莊公~位。”

[~席](1)就席。儀禮士冠禮:“右還~席坐。”(2)在酒席座上。也指當場。如:“~席

賦詩”。[~事](1)往就其事。後漢書黃瓊傳:“豈~事有漸,將順王命乎?”(2)接觸眼前

的事物,即景。陶潛始春懷古田舍詩:“雖未量歲功,~事多所欣。”

(二)動詞。就在[當前的時間或地點]。史記項羽本紀:“項羽~日因留沛公與飲。”

又:“~其帳中斬宋義頭。”漢書高帝紀:“項伯許諾,~夜複去。”又蘇武傳:“~時誅

滅。”

(三)副詞。就。戰國策楚策一:“[蘇秦]~陰與燕王謀,破齊共分其地。”“即”

字在判斷句中,可以譯為“就是”。左傳襄公八年:“非其父兄,~其子弟。”史記項羽本

紀:“梁父~楚將項燕。”

(四)連詞。如果,假如。戰國策趙策三:“~有所取者,是商賈之人也。”史記李將

軍列傳:“虜多且近,~有急,奈何?”

87

(五)連詞。則。史記項羽本紀:“公徐行~免死,疾行則及禍。”又:“先~制人,

後則為人所制。”又廉頗藺相如列傳:“使趙不將括~已,若必將之,破趙軍者必括也。”

注意:這個意義後代史用。

76.【就】

(一)走近,靠近,接近,親近,趨向,走向,走上。跟“去”相對(因為“去”是離

開);又跟“避”相對。孟子梁惠王上:“望之不似人君,~之而不見所畏焉。”(這是“走

近”。)荀子勸學:“金~礪則利。”(這是“接近”。)又:“故君子居必擇鄉,遊必~

士。”(這是“親近”。)又:“施薪若一,火~燥也;平地若一,水~濕也。”(這是“趨

向”。)戰國策趙策三:“曷為與人俱稱帝王,卒~脯醢之地也?”(這是“走上”。)今

雙音詞有“~職”,“~業”,成語有“避重~輕”等。

(二)成功,達到目的。戰國策齊策四:“三窟已~。”今有雙音詞“成~”。

77.【趨】

(一)快步走。論語微子:“~而辟之,不得與之言。”又特指禮貌性的快走。論語季

氏:“[孔子]嘗獨立,鯉~而過庭。”(鯉:孔鯉,孔子的兒子。)戰國策趙策四:“入

而徐~。”(徐趨:指表示出“趨”的樣子。觸讋是藉以作進說辭的引子。)秦漢以來,皇

帝以允許大臣“入朝不趨”作為特殊的恩寵和禮遇。引申為嚮往,歸向。文心雕龍鎔裁:“剛

柔以立本,變通以~時。”今成語有“~炎附勢”,“大勢所~”。

78.【赴】

(一)奔向,投向。莊子秋水:“~水則接腋持頤。”孟子梁惠王上:“天下之欲疾其

君者,皆欲~訴於王。”(訴:告訴,申訴。)又特指投向兇險的處所或危險的事物。戰國

策趙策三:“則連有~東海而死耳。”荀子議兵:“若~水火,入焉焦沒耳。”(入火則被

燒焦,入水則被淹沒。)曹植白馬篇:“捐軀~國難,視死忽如歸。”今成語有“~湯蹈火”,

“共~時艱”等。後來用為一般的“奔向”。杜甫詠懷古跡詩:“群山萬壑~荊門。”

(二)奔告喪事。左傳襄公十九年:“鄭公孫蠆卒,~於晉大夫。”(蠆:讀 chài。)

戰國策趙策三:“周烈王崩,諸侯皆吊,齊後往。周怒,~於齊曰。”這個意義後來寫作

“訃”。

79.【戰】

(一)打仗。左傳僖公四年:“以此眾~,誰能禦之?”孟子梁惠王上:“王好~,請

以~喻。”(二)害怕。詩經小雅小旻:“~~兢兢,如臨深淵。”[戰慄]由於害怕而發

抖。戰國策楚策四:“襄王聞之,顏色變作,身體~栗。”

80.【擊】

打,敲打。詩經邶風擊鼓:“~鼓其鏜。”(鏜:鼓聲。)引申為攻打,進攻。左傳僖

公三十年:“子犯請~之。”戰國策趙策三:“奪晉鄙軍以救趙,~秦。”

81.【引】

88

(一)開弓。孟子盡心下:“君子~而不發。”(發:射出去。)引申為延長。詩經小

雅楚茨:“子子孫孫,勿替~之。”(勿替:不廢。)引申為牽引。禮記檀弓上:“兄弟之

子,猶子也,蓋~而進之也。”孟子滕文公下:“~而置之莊嶽之間。”(莊嶽:齊都城中

的地名。)又為伸長。左傳成公十三年:“我君景公~領西望。”又為遙控。王勃滕王閣序:

“控蠻荊而~甌越。”

(二)向後退。戰國策趙策三:“秦軍~而去。”引申為離開。賈誼吊屈原賦:“鳳漂

漂其高逝兮,固自~而遠去。”

82.【卻】(卻)

(一)退,使退。戰國策趙策三:“秦將聞之,為~軍五十裡。”現代有雙音詞“退~”。

(二)不受。孟子萬章下:“~之,~之為不恭。”今成語有“~之不恭”。注意:“卻”

又寫作“卻”,但不能寫作“卻”,“卻”音隙,地名,姓。

[辨]引,卻。“引”是退卻的姿態,“卻”是退卻的行為,二者並不相同。“引而去”

不能說成“卻而去”。

83.【馮】

(一)讀 pí ng。依憑,漢書酈食其傳:“食其~軾下齊七十餘城”。引早為依傍,依

賴。左傳僖公五年:“神所~依,將在德矣。”又哀公七年:“~恃其眾。”這種意義後來

寫成“憑”、“憑”。

(二)也讀 pí ng。侵犯。周禮夏官大司馬:“~弱犯寡。”[~陵]侵犯。庾信哀江

南賦:“~陵畿甸。”

(三)讀 fé ng。秦漢時郡名“~翊”,在今陝西大荔縣。

84.【據】(據)

手靠著。莊子德充符:“~槁梧而瞑。”(瞑:同眠。)又盜蹠:“~軾低頭。”又漁

父:“左手~膝,右手持頤。”(頤:下巴。)引申為依附。左傳僖公五年:“吾享祀豐絜,

神必~我。”詩經邶風柏舟:“亦有兄弟,不可以~。”引申為證據(後起義)。郭璞爾雅

序:“援~征之。”韓愈柳子厚墓誌銘:“議論證~今古。”

[辨]馮,據。在依附的意義上,“馮”與“據”是同義詞,所以“馮軾”又說成“據

軾”。左傳僖公五年,上文說“神必據我”,下文說“神所馮依”,可見“據”就是“馮

依”。後代“憑據”變成了雙音詞,當“證據”講,原意是人所依傍作為證明的東西。只有

某些習慣用途上稍有不同。例如“據理力爭”不說“憑理力爭”。

85.【約】

(一)纏,束縛。詩經小雅斯干:“~之閣閣。”(閣閣:上下嚴緊的樣子。)曹植美

女篇:“攘袖見素手,皓腕~金環。”“約車”即將馬系在車轅下(套車)。戰國策齊策四:

“於是~車治裝,載券契而行。”又趙策四:“於是為長安君~車百乘,質於齊。”用作名

詞時表示繩索,繩子。老子二十七章:“善結無繩~而不可解。”引申為約束。論語子罕:

89

“博我以文,~我以禮。”[~束](1)盟約,規章。史記高祖本紀:“待諸侯至而定~束

耳。”又:廉頗藺相如列傳:“趙括既代廉頗,悉更~束。”(2)諾言,信用。史記廉頗藺

相如列傳:“未嘗有堅明~束者也。”再引申為簡要。孟子離婁下:“博學而詳說之,將以

反說~也。”又公孫醜上:“又不如曾子之守~也。”文心雕龍情采:“故為情者要~而寫

真,為文者淫麗而煩濫。”成語有“由博反~”。又引申為少,節儉,如說“儉~”。

(二)訂約。史記項羽本紀:“懷王與諸侯~,曰:'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又名詞。

盟約。賈誼過秦論:“於是從散~解。”引申為約會(後起義)。趙師秀約客詩:“有~不

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86.【解】

(一)分解,指分解動物(原義是解牛)。莊子養生主:“庖丁為文惠君~牛。”左傳

宣公四年:“宰夫將~黿。”引申為把糾結著的東西解開。孟子公孫醜上:“民之悅之,猶

~倒懸也。”(這是解下來。)禮記月令:“孟春之月,東風~凍。”(這是溶解。)戰國

策趙策三:“所貴於天下之士者,為人排患釋難~紛亂而無所取也。”(這是排解。)李白

清平調其三:“~釋春風無限恨。”(這是消解。)引申為對一種道理的解釋。史記呂太后

本紀:“君知其~乎?”引申為曉悟,懂得,理解(後起義)。杜甫月夜詩:“遙憐小兒女,

未~憶長安。”

(二)讀 xiè。鬆弛,懈怠。詩經大雅烝民:“夙夜匪~。”這個意義後代寫作“懈”。

87.【釋】

(一)解開,放下[原來拿著或背著的東西],放掉。莊子養生主:“庖丁~刀對曰。”

谷梁傳昭公二十九年:“民如~重負。”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彼必~趙而自救。”引申為

釋放,赦免。左傳成公三年:“兩~累囚以成其好。”又為溶解。老子十五章:“渙兮若冰

之將~。”又為分解,排解。戰國策趙策三:“為人排患~難解紛亂而無所取也。”

(二)解說,解釋。左傳襄公二十九年:“'春,王正月,公在楚。'~不朝正於廟也。”

(朝正於廟:古代君主正月要朝祭太廟。)現代有雙音詞“注~”,“解~”等。

[辨]解,釋,放。“解”和“釋”在某些意義上有相通處。如都有“解開”或“鬆開”

的意思,所以冰塊消融可以說“解凍”,又可說“渙然冰釋”;又都有“分析”、“解說”

的意思,所以可以說“注解”,也可說“注釋”,在其他意義上,二者各有自己的習慣用法。

“放”不具備“解”和“釋”的上述意義。“放”的一個突出的意義是“使事物向四外擴

散”。所以把牛羊趕出去餵養為“放牧”,將人趕到邊遠地方叫“放逐”,不守規矩,任意

而行為“放蕩”。這種意思也是“解”、“釋”所沒有的。在現代漢語中,由“解”、“釋”、

“放”構成的複合詞,仍有明顯的區別。如“解開”和“放開”,“解放”和“釋放”,“開

釋”和“開放”,應用的範圍、对象都不一樣。

88.【具】

(一)設食,準備酒席。禮記內則:“若未食,則佐長者視~。”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

90

“請語魏其侯帳~。”又:“早帳~至旦。”(帳:設置帷帳。)引申為餐。戰國策齊策四:

“食以草~。”史記項羽本紀:“為太牢~。”(太牢:牛、羊、豕。)

(二)動詞。具有。孟子公孫醜上:“冉牛、閔子、顏淵則~體而微。”(三人都具有

聖人的全體,但未夠廣大。)現代變為雙音詞“~有”,“~備”。引申為準備。左傳隱西

元年:“繕甲兵,~卒乘。”杜甫同元使君舂陵行:“呼兒~紙筆。”

(三)副詞。義同“俱”。詩經小雅節南山:“民~爾瞻。”引申為盡,完全。杜甫寄

薛三郎中詩:“其樂難~陳。”

(四)才具,才能。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詩:“當今廊廟~,構廈豈雲缺?”引申為

器具(後起義)。

89.【給】

(一)讀 jǐ。形容詞。豐足(指食用)。跟“乏”相反。孟子梁惠王下:“春省耕而補

不足,秋省斂而助不~。”(省:視察。斂:收穫。)史記倉公扁鵲列傳:“其家~富。”

後漢書曹褒傳:“其秋大熟,百姓~足。”

(二)讀 jǐ。動詞。供應[食用],使足,使不匱乏。戰國策齊策四:“孟嘗君使人~

其食用。”司馬遷報任安書:“虜救死扶傷不~。”注意:上古“給”字意義和現代意義距

離很遠。上古“給”字不表示“給予”。例如左傳隱西元年“欲與大叔”,不能說成“欲給

大叔”。

[辨]與,予,給。“與”和“予”自古同音,而且在“給予”的意思上同義。“給”

則和“與”、“予”大有區別。“給”用作動詞時,不是表示一般的“給予”,而是表示“供

給”,並且一般只限於供給食用。作“給予”解的“給”,是後起義,讀 gěi。

90.【計】

結算,算帳。戰國策齊策四:“問門下諸客:誰習~會。”莊子庚桑楚:“今吾日~之

而不足,歲~之而有餘。”引申為打算,盤算,謀畫。戰國策趙策四:“父母之愛子則為之

~深遠。”為計策。戰國策齊策四:“孟嘗君為相數十年,無纖介之禍者,馮諼之~也。”

91.【謀】

(一)考慮,計畫,商議。左傳莊公十年:“肉食者~之。”又:“未能遠~。”詩經

衛風氓:“來即我~。”又名詞。計畫,計策。論語衛靈公:“小不忍則亂大~。”有時指

算計。論語季氏:“而~動干戈於邦內。”

(二)營求,謀求。論語衛靈公:“君子~道不~食。”

92.【會】

(一)動詞。會合,聚會,特指盟會、宴會等。左傳桓公十五年:“公~齊侯于艾。”

又名詞。引申為機會。成語有:“適逢其~。”

(二)副詞。正巧(指時間)。戰國策趙策三:“~秦圍趙。”史記項羽本紀:“~天

大雨。”在這種意義上,“會”與“適”同義,所以二字可以連用。戰國策趙策三:“適~

91

魏公子無忌奪晉鄙軍以救趙擊秦。”

(三)讀 guài(今讀 kuài)。年終結帳,又泛指算帳。[~計]記帳的工作。周禮天官

司會:“聽其~計。”又作“計會”。戰國策齊策四:“問門下諸客:'誰習計~,能為文

收責於薛者乎?'”

93.【習】

(一)鳥反復地飛,頻繁地飛。禮記月令:“鷹乃學~。”引申為反復練習,鑽研。論

語學而:“學而時~之。”又:“傳不~乎?”引申為熟習,通曉。戰國策齊策四:“問門

下諸客:'誰~計會,能為文收責於薛者乎?'”

(二)人們受客觀事物反復影響所產生的反應習慣。論語陽貨:“性相近也,~相遠也。”

荀子大略:“政教~俗,相順而後行。”今成語有“~以為常”,“~焉不察”。

94.【疾】

(一)病。論語泰伯:“曾子有~。”

(二)恨,痛恨。論語季氏:“君子~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孟子梁惠王上:“天

下之欲~其君者,皆欲赴訴於王。”

(三)快,速。跟“徐”相對。莊子天道:“不徐不疾。”戰國策齊策四:“來何~也?”

又趙策四:“老臣病足,曾不能~走。”

95.【病】

(一)重病。左傳宣公二年:“見靈輒餓,問其~。”論語述而:“子疾~,子路請禱。”

又衛靈公:“在陳絕糧,從者~,莫能興。”引申為一般的病。莊子列禦寇:“秦王有~召

醫。”

(二)有病。戰國策趙策四:“老臣~足。”(足有病。)又表示毛病在於。孟子告子

下:“夫道若大路然,豈難知哉?人~不求耳。”又表示以為憾事。論語衛靈公:“君子~

無能焉,不~人之不己知也。”枚乘七發:“僕~未能也。”

[辨]疾,病。一般的病叫“疾”;重病叫“病”。論語子罕:“子疾病。”注:“疾

甚曰病。”譯成現代漢語是:“孔子病了,病得很重。”但就現有史料看,“疾”和“病”

單用時,並無分別。如病重既可說“病篤”,又可說“疾革”。但是,“疾”的第二義和“病”

的第二義仍然有很大的差別。“疾”的第三義更是“病”字所沒有的。

96.【餓】

挨餓。左傳宣公二年:“見靈輒~。”論語季氏:“伯夷叔齊~於首陽之下。”孟子公

孫醜上:“野有~莩而不知發。”又告子下:“勞其筋骨,~其體膚。”杜甫醉時歌:“但

覺高歌有鬼神,焉知~死填溝壑!”注意:在上古漢語裡,“餓”字不當簡單的肚子餓講。

直到唐代還是如此。

[辨]饑,饑,餓。這三個字古代不同義。“饑”是現在所說的一般的“肚子餓”,“餓”

是嚴重的饑,指沒有飯吃,受到死亡的威脅。所以吃不飽的稱:“饑民”,而餓死者為“餓

92

莩”。其詞義區別極明顯。“饑”是指五穀不熟所形成的饑荒。“饑”與“饑”古不同音,

一般不通用。上古文獻中個別混用的地方,可能是後代傳寫之誤。韓非子飾邪:“家有常業,

雖饑不餓。”可見二者是有區別的。禮記檀弓下:“齊大饑,黔敖為食於路,以待餓者而食

之。”其中的“餓”不能換成“饑”或“餓”;其中的“餓”也不能換成“饑”或“饑”。

後代“饑”“餓”混用的情況多見,“饑”“饑”混用的情況罕見。

97.【厭】

(一)飽。“厭”字用於“吃飽”的意義時,一般寫作“饜”。孟子離婁下:“其良人

出,則必饜酒肉而後反。”引申為滿足。左傳隱西元年:“姜氏何~之有?”又僖公三十年:

“夫晉何~之有?”論語述而:“學而不~。”

(二)討厭,憎惡。左傳隱公十一年:“天而既~周德矣。”論語鄉黨:“食不~精,

膾不~細。”

(三)讀 yà。鎮壓。左傳昭公二十六年:“將以~眾。”特指用迷信的方法去鎮壓。

史記高祖本紀:“秦始皇常曰'東南有天子氣',於是因東遊以~之。”[~勝]用迷信的方

法鎮壓。漢書王莽傳下載王莽鑄“威鬥”,想用它“~勝眾兵。”

[辨]飽,厭。“飽”與“厭”是同義詞。但“飽”字一般只用於“吃飽”,而“厭”

則經常用於抽象的意義。“飽”字是不及物動詞,“厭”是及物動詞,所以說“饜酒肉”。

“飽”字可以用作狀語,如“飽食”,“厭”字沒有這種用法。

98.【衰】

(一)力量減退。跟“盛”相對。左傳莊公十年:“一鼓作氣,再而~,三而竭。”引

申為衰老。戰國策趙策四:“而臣~。”又為減少。戰國策趙策四:“日飲食得無~乎?”

孟子盡心下:“禮貌未~。”又為衰弱,衰微。孟子滕文公下:“聖人之道~。”又:“世

~道微。”杜甫北征詩:“不聞夏殷~,中自誅褒妲。”

(二)讀 cuī。等差。左傳桓公二年:“各有分親,皆有等~。”又襄公二十五年:

“且天子之地一圻,列國一同,自是以~。”(圻 qí :方千里。同:方百里。衰:遞減。)

(三)讀 cuī。喪服名。三年喪將麻布披於胸前。論語子罕:“子見齊~者。”(齊:

指麻布緝邊。)這個意義後代寫作“縗”。

99.【崩】

山塌下來。左傳成公五年:“梁山~。”“崩”又用於抽象的意義,表示“崩潰”。左

傳隱西元年:“不義不昵,厚將~。”論語季氏:“邦分~離析而不能守也。”引申為死,

特指天子死。戰國策趙策三:“周烈王~。”按:以“崩”指天子死,顯然是一種比喻。所

以戰國策趙策在敘述周烈王崩的赴告時說:“天~地坼,天子下席。”又觸讋對趙太后說:

“一旦山陵~,長安君何以自托於趙?”(趙太后不是天子,但當時周天子無權,趙太后為

一國之主,所以也能以“山陵崩”為比喻。)

[辨]崩,薨,卒,死,沒(歿)。在封建社會中,等級的分別很嚴,連死也分了等級。

93

禮記曲禮:“天子死曰崩,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祿,庶人曰死。”唐書百官志:“凡

喪,二品以上稱薨,五品以上稱卒,自六品達於庶人稱死。”左傳對諸侯有時也稱“卒”。

僖公三十二年:“冬,晉文公~。”至於唐代,“卒”字的用法更變為不嚴格的了。杜甫自

京赴奉先縣詠懷:“入門聞號啕,幼子饑已卒。”這“卒”只泛指死。“歿”也是泛指死。

上古一般只寫作“沒”。孟子滕文公上:“昔者孔子沒”。賈誼過秦論上:“孝公既沒”。

論語學而:“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楚辭懷沙:“伯樂既沒”,史記屈原賈生列傳引

作“伯樂既歿兮”。

100.【匱】

(一)匣,近似後代的櫃。莊子櫃篋:“將為胠篋探囊發~之盜而為守備。”

(二)盡,缺乏。詩經大雅既醉:“孝子不~,永錫爾類。”左傳隱西元年引此文。

101.【困】

(一)無路可走。“~窮”指生活艱難。論語堯曰:“四海~窮。”“乏~”“~乏”,

指缺乏[吃的、穿的、用的]。左傳僖公三十年:“行李之往來,供其乏~。”

(二)遇到困難,被難住。論語季氏:“~而學之,又其次也。”引申為困住。論語子

罕:“不為酒~。”歐陽修五代史伶官傅序:“而智勇多~於所溺。”

102.【侈】

過多。莊子駢拇:“駢拇枝指,出乎性哉,而~於德。”(駢拇:指腳的大拇指與第二

指相連合為一指。枝指:指手的大拇指旁枝生一指,合成六指。)文心雕龍鎔裁:“駢拇枝

指,由~於性。”引申為邪,放肆,不檢束。孟子梁惠王上:“放辟邪~,無不為已。”又

為奢侈,跟“儉”相對。戰國策楚策四:“專淫逸~靡,不顧國政。”

103.【靡】

(一)無。詩經大雅蕩:“~不有初,鮮克有終。”(左傳宣公二年引此文。)又小雅

采薇:“~室~家。”

(二)倒下。左傳莊公十年:“望其旗~。”[披~]也是倒下。漢書司馬相如傳:“風

之所被,罔不披~”。又用來形容兵敗如山倒的情況。史記項羽本紀:“項王大呼馳下,漢

軍皆披~。”

(三)浪費。戰國策楚策四:“專淫逸侈~。”禮記檀弓上:“若是其~也,死不如速

朽之愈也。”

104.【寡】

(一)少。戰國策齊策四:“視吾家所~有者。”論語季氏:“不患~而患不均。”[

~人]寡德之人。諸侯的自稱。戰國策齊策四:“~人不祥。”

(二)老而無夫。戰國策齊策四:“哀鰥~,卹孤獨”。後來指死了丈夫。如“新~”。

105.【少】

(一)多的反面。孟子梁惠王上:“鄰國之民不加~,寡人之民不加多。”又副詞。稍,

94

略。戰國策趙策四:“~益嗜食,和於身。”又:“太后之色~解。”又指時間短暫。孟子

萬章上:“始舍之,圉圉焉,~則洋洋焉,攸然而逝。”(按:這是放魚於池的情況。)注

意:上古“稍”字只當“漸”講,而“少”字則相當於現代的“稍”。

(二)輕視,瞧不起。史記蘇秦列傳:“顯王左右素習知蘇秦,皆~之。”論衡程材:

“世俗共短儒生,儒生亦自相~。”

(三)讀 shào。少年,青年。戰國策趙策四:“十五歲矣。雖~,願及未填溝壑而托

之”。注意:古人所謂“少”,包括少年和青年。凡未滿三十歲都叫“少”。

(四)讀 shào。副職之名。如封建社會的“~師”、“~保”、“~傅”為“太師”、

“大保”、“太傅”之副,“~司馬”、“~司寇”為“大司馬”、“大司寇”之副,“詹

事”之副稱“~詹事”,縣令之副稱“~府”。

[辨]寡,少。“寡”和“少”是同義詞。可能是方言的差別。論語左傳於多寡的意義

說“寡”不說“少”。

106.【微】

(一)隱蔽,藏匿。左傳哀公十六年:“白公奔山而縊,其徒~之。”引申為未顯露的。

禮記坊記:“夫禮者,所以章疑別~以為民坊者也。”(坊:同“防”。)又副詞,表示暗

暗地。禮記坊記:“~諫不倦。”引申為微小,細微。孟子公孫醜上:“冉牛、閔子、顏淵

則具體而~。”[~言](1)微妙之言。漢書藝文志:“昔仲尼沒而~言絕。”(2)暗暗地說。

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武安侯乃~言太后風上。”又為低賤,卑下。史記高祖本紀:“群

臣皆曰:'大王起細~,誅暴逆,平定四海。'”又:“高祖起細~。”“微時”指微賤的時

候,未發跡的時候。漢書王陵傳:“高祖~時,兄事陵。”又外戚列傳:“上乃詔求~時故

劍。”又為衰微。詩經邶風式微:“式~式~,胡不歸?”(式:語氣詞。)戰國策趙策三:

“周貧且~。”

(二)義略同“非”。但只用於事後的假設。左傳僖公三十年:“~夫人之力不及此。”

論語憲問:“~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獨]不但,非但。戰國策趙策四:“~獨趙,

諸侯有在者乎?”

107.【強】(強)

(一)有力,強盛。跟“弱”相對。孟子梁惠王上:“弱固不可以敵~。”戰國策趙策

三:“前與齊閔王爭~為帝。”引申為有餘,用於數目的後面(後起義)。木蘭辭:“賞賜

百千~。”

(二)上聲,讀 qiǎng。竭力,勉力。戰國策趙策四:“大臣~諫。”引申為強迫,勉

強。孟子滕文公上:“~曾子。”

108.【固】

(一)堅固,特指地理險要,或城郭堅固,便於防守。論語季氏:“今夫顓臾,~而近

於費。”引申為堅持(用作狀語)。“固守”,指堅守。賈誼過秦論上:“秦孝公據崤函之

95

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守,以窺周室。”“固辭”,指堅辭。戰國策齊策四:“梁使三反,

孟嘗君~辭不往也。”

(二)副詞。本來,當然。孟子梁惠王上:“弱~不可以敵強。”又:“臣~知王之不

忍也。”[~然](1)本來的樣子。莊子養生主:“因其~然。”(2)本來如此。戰國策趙策

三:“彼天子~然。”

[辨]堅,固,剛,強。“堅”的本義是土硬,“剛”的本義是刀硬(“鋼”字由此發

展而來),“強”的本義是弓有力,“固”的本義是四面閉塞,難攻易守。由本義的不同,

可以看出它們之間的差別。“固”字用於城郭險阻的時候,不是“堅”“剛”“強”所能代

替的。“強”字用於本義時,如杜甫前出塞“挽弓當挽強”,也不是其他三字所能代替的。

“堅”“剛”“強”三字的分別又可以從它們的反義詞“脆”“柔”“弱”看出來。當然,

四字相通的地方是有的。

109.【再】

副詞。兩次,第二次。左傳莊公十年:“一鼓作氣,~而衰,三而竭。”又僖公五年:

“一之為甚,其可~乎?”論語公冶長:“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斯可矣。'”

注意:古人表示動作的量,於“一次”到“十次”,都用一般數目字,如“一鼓作氣”,“三

思而後行”,“六出祁山”,“九伐中原”等等,唯獨“兩次”不用“二”,而用“再”。

[辨]兩,再,複,更,又。“兩”字可以用作副詞,但它的意義和“再”不同。“兩”

指雙方,指動作的面(參看第一單元“兩”字條);“再”指兩次,指動作的量。“再”和

“複”更需要嚴格地區別開來。說“再”時著眼在次數(兩次);說“複”時,著眼在行為

的重複,所以不止兩次也可以說“複”。現代漢語的“再”相當於古代的“複”;假如拿現

代意義去看古代的“再”字(特別是上古漢語),就會產生誤解。例如“三年再會”,在上

古是說“三年之內會面兩次”;如果瞭解為“三年之後再見”,那就錯了。“更”的副詞意

義是從“改變”、“更換”發展來的。所以用作副詞時有“另外”、“重新”的意思。左傳

僖公五年的“晉不更舉矣”是說晉國不須另外出兵。它所強調的是新情況,不在次數。“又”

則是加強語氣,帶有感情色彩。如左傳莊公十年:“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同時還可表

示意思上更進一層,或語氣轉折。如左傳昭公十二年:“為賦蓼蕭,弗知,又不答賦。”(蓼

蕭:詩經小雅的篇名。)

110.【三】

數目字。戰國策齊策四:“狡兔有~窟。”又泛指多次。戰國策趙策三:“魯仲連辭讓

者~,終不肯受。”泛指多次的“三”字,舊讀去聲(sàn)。

111.【帝】

(一)天神,整個宇宙的主宰者(迷信)。尚書洪范:“~乃震怒。”列子湯問:“[

操蛇之神]告之於~。~感其誠。”又稱“上帝”。詩經大雅大明:“上~臨汝。”也稱“天

帝”(少見)。戰國策楚策一:“今子食我,是逆天~命也。”引申為泛指尊神。漢書高帝

96

紀:“吾子,白~子也,化為蛇當道,今者赤~子斬之。”

(二)人間的最高統治者,皇帝。尚書舜典:“二十有八載,~乃殂落。”(帝:指堯。

殂 cú 落:死。)楚辭離騷:“~高陽之苗裔兮。”

112.【後】

(一)君主,人君,天子。左傳僖公三十二年:“其南陵,夏~皋之墓也。”楚辭離騷:

“昔三~之純粹兮。”有時指諸侯。尚書舜典:“班瑞於群~”(班:頒發。)[~土]地

神。國語越語:“皇天~土。”

(二)君王之妻為“後”,母為“太后”。戰國策齊策四:“齊王使使者問趙威~。”

又趙策四:“趙太~新用事。”

(三)通“後”。禮記大學:“知止而~有定,定而~能靜。”

113.【王】

(一)帝王,天子。左傳僖公四年:“爾貢包茅不入,~祭不共,無以縮酒。”又僖公

五年:“勳在~室。”注意:本來殷周時代,只有天子才可稱“王”,例如“紂~”,“周

文~”等。但春秋時的諸侯國楚、吳、越等稱了“王”,戰國時的諸侯又都普遍稱“王”,

於是“王”逐漸降低。自秦始皇起,天子改稱“皇帝”,“王”便成了臣子的最高封爵。如

西漢初,韓信先封“齊王”,後改“楚王”,劉濞(bì)為吳王。

(二)讀 wàng。動詞。統治天下(作天下之王)。孟子梁惠王上:“然而不~者,未

之有也。”又:“德何如則可以~矣?”

114.【侯】

五等爵的第二等。左傳僖公三十年:“晉~秦伯圍鄭”。漢書李廣傳:“武帝封子延年

為~。”按:侯的地位,隨著時代而降低。漢代的侯,食邑很小。注意:“侯”與“候”音

義都不同。

115.【子】

(一)兒女。一般指兒子。戰國策趙策四:“丈夫亦愛憐其少~乎?”有時指女兒。戰

國策趙策三:“鬼侯有~而好。”論語先進:“孔子以其兄之~妻之。”(妻,讀去聲,嫁

給。)注意:“子”的最初意義是孩兒,不論男性或女性都可稱“子”。詩經小雅斯干:“乃

生男子”,“乃生女子”,其中“男”“女”都是定語,“男子”等於今天所謂“男孩”,

“女子”等於今天所謂“女孩”。

(二)男子的尊稱,用來專指有德的人,等於“夫子”。論語鄉黨:“~退朝。”左傳

僖公三十二年:“孟~,吾見師之出而不見其入也。”引申為對人的尊稱,可以譯成現代漢

語的“您”。左傳僖公三十年:“吾不能早用~,今急而求~。”注意:在此情況下,“子”

字仍是名詞,所以它的前面可加“吾”字作為定語。左傳隱公十一年:“吾~其奉許叔以撫

柔此民也。”孟子公孫醜上:“吾~與子路孰賢?”在姓氏後面或諡號後面加“子”仍是尊

稱。如“孔~”、“莊~”、“荀~”,“趙宣~”(趙盾)、“韓獻~”(韓厥)、“魏莊

97

~”(魏絳)。在儒家的著作(如論語、禮記)中,“子”常專指孔子。論語學而:“~曰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三)子爵,五等爵的第四等。左傳僖公四年:“楚~使屈完如師。”

(四)地支名。左傳僖公五年:“冬十二月丙~朔,晉滅虢。”

116.【息】

(一)氣息(一呼一吸為一息)。莊子逍遙遊:“生物之以~相吹也。”引申為歎氣。

史記高祖本紀:“喟然太~。”(太息:長歎。)諸葛亮出師表:“未嘗不歎~痛恨於桓靈

也。”

(二)休息。禮記檀弓下:“公叔禺人遇負杖入保者~。”引申為停止,止息。漢書賈

誼傳:“百姓素樸,獄訟衰~。”陶潛歸去來辭:“請~交以絕遊。”

(三)增長,跟“消”相對。莊子秋水:“消~盈虛。”注意:現代漢語的“消息”表

示“音信”,是後起的意義。

(四)兒子。戰國策趙策四:“老臣賤~舒祺。”

117.【宗】

(一)祖廟。左傳成公三年:“首其請於寡君而以戮於~。”引申為祖先,祖宗。左傳

成公三年:“若不獲命,而使嗣~職。”

(二)宗族。同祖曰“宗”。左傳僖公五年:“晉吾~也,豈害我哉?”按,上古同姓

必同祖,也一定同宗;後代同姓不一定同祖,所以同姓也不一定同宗。引申為同出一祖的派

別,宗派。如佛教、道教都分“南~”,“北~”。又為某一學術領域中值得繼承的人。晉

書陸雲傳:“百代文~,一人而已。”王勃滕王閣序:“騰蛟起鳳,孟學士之詞~。”

(三)朝見。周禮春官大宗伯:“[諸侯朝天子]春見曰朝,夏見曰~。”[朝~]朝

見。尚書禹貢:“江漢朝~於海。”引申為歸向。史記孔子世家:“孔子布衣,傳十餘世,

學者~之。”又為尊敬。儀禮士昏禮:“~爾父母之言。”

118.【廟】

祭祀祖先的地方。賈誼過秦論上:“一夫作難而七~隳。”“宗廟”二字常常連用。戰

國策齊策四:“寡人不祥,被於宗~之祟。”論語先進:“宗~之事。”引申為一般供奉神

的地方(後起義)。注意:上古只有祖廟稱“廟”,神廟不稱“廟”。到了後代,道教稱“廟”,

佛教稱“寺”。

[辨]宗,廟。“宗廟”二字連用等於一個單詞。分用時,“宗”指供奉神主的地方,

而“廟”則規模較大。後代於“宗廟”的意義單用時,稱“廟”不稱“宗”。

119.【詩】

(一)文體的一種。尚書舜典:“~言志。”曹丕典論論文:“銘誄尚實,~賦欲麗。”

陶潛歸去來辭:“臨清流而賦~。”

(二)專指詩經。左傳隱西元年:“~曰:'孝子不匱。'”又宣公二年:“~曰:'靡不

98

有初,鮮克有終。'”論語為政:“子曰:'~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又季氏:

“曰:'學~乎?'”注意:在古代漢語中凡稱“詩曰”,“詩雲”,都是指的詩經,沒有例

外。先秦兩漢如果單說“詩”,一般也是指的詩經。後代就不同了。

120.【書】

(一)寫,寫字。左傳宣公二年:“大史~曰:'趙盾弑其君。'”論語衛靈公:“子張

~諸紳。”(子張把孔子的話寫在衣帶上。)引申為字。史記項羽本紀:“~足以記名姓而

已。”後漢桓靈時童謠:“舉秀才,不知~。”

(二)信。戰國策齊策四:“封~謝孟嘗君曰。”又齊策四:“~未發。”今雙音詞有

“書信”。

(三)尚書(書經)的專稱。論語為政:“~雲:'孝乎惟孝。'”孟子盡心下:“盡信

~則不如無~;吾於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武成:尚書篇名。)“詩書”連用,指詩

經和尚書。論語述而:“詩~執禮,皆雅言也。”引申為一般的書籍。論語先進:“何必讀

~,然後為學?”

121.【禮】

(一)剝削階級社會的典章制度與傳統習慣。論語為政:“殷因於夏~,所損益可知也。”

(因:繼承。損益:增減。)又先進:“為國以~。”禮記禮運:“大人世及以為~。”注

意:在古文獻中“禮”也作“禮”。

(二)禮貌,禮節,典禮。左傳僖公三十年:“以其無~於晉,且貳于楚也。”

(三)行為的規範。左傳成公三年:“其竭力致死,無有二心,以盡臣~。”

122.【樂】

(一)讀 yuè。音樂。論語子路:“事不成,則禮~不興。”

(二)讀 lè。快樂,愉快。論語學而:“有朋自遠方來,不亦~乎?”又名詞。左傳

隱西元年:“其~也融融。”論語雍也:“回也不改其~。”

(三)讀 yào。喜愛。論語雍也:“知者~水,仁者~山。”(知:同“智”。)


真诚、清静、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