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发脾气的孩子

金利波

孩子发脾气时,父母该持什么态度呢?许多父母在孩子发脾气时可能想:是我们供给你吃、喝、穿、戴,你有什么资格对我们发脾气?这种想法当然可以理解。不过,和成人一样,孩子发脾气同样也有原因。那么,我们如何理解孩子发脾气呢?

发脾气不是麻烦是“康复”

每个人发脾气都是有原因的,只是人们没有注意到,或因某些原因疏忽罢了。人们发脾气时所选择的对象,多是能够接受、承受或忍受我们的“疾风暴雨”的人。这种对象的选择有时是下意识的,因为他们能够带给我们安全感,也能够理解我们。

正因为在他们面前有安全感,我们才敢于发脾气,才敢于失态,以释放紧张不安的情绪,宣泄内心的矛盾冲突。从这种意义上说,发气不是“麻烦”,而是“康复”。

孩子虽小,却同样是个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人,同样也有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并由此产生许多愿望,这些愿望也许就是他们生活的全部。然而,孩子的能力却非常有限,还不能够帮助他们实现每一个愿望,这一点是他们最不愿意正视,也最不情愿接受的。在这种时候,孩子就会体会到无助无望的感觉,感到沮丧、烦躁不安、紧张焦虑,这种沮丧的心情足以压倒孩子的自信心,使他的注意力完全被这种情绪所左右,于是,开始发脾气。其实这是孩子与生俱来的自我保护机制在起作用。

孩子清楚地知道父母爱他们,所以他们才敢跟父母耍性子。只要父母认真地加以关注,静静地倾听他们的怒气,他们就能够充分释放出内心的紧张、不安和沮丧,摆脱孤立无助的惶恐,继而恢复自信心,正视现实,敢于迎接新的挑战。而且,孩子发脾气的起因和过程,对孩子都是一个很大的触动,能从中学会同情、理解别人。做父母的都有这样的体会,孩子发脾气之后会逐渐静下来,恢复合作精神,更容易接受父母的建议。所以,我们不应认为孩子发脾气是“麻烦”,而应当看到发脾气是他们心理康复的必然过程,也是心理发育成熟过程中的正常反应。

父母保持最大限度的克制,避免自身情绪波动

对孩子发脾气时的种种表现,做父母的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最大限度地接受“暴风雨”,避免被孩子的言行所激怒,不要针锋相对地予以回击,或以“武力镇压”。

如果实在无法接受,可以平静地对孩子说:“我知道你心里难受,我很愿意帮你,可现在这个样子,我实在没办法帮你了。”孩子从这些话中至少可以明白一点,父母理解他们内心的烦恼不快,很愿意帮助他们,不会因为他们发脾气就嫌弃或厌恶他们,仅仅是苦于无计可施,而且是为了更好地帮助他们才离开的。这时,父母可以找个安静的地方回避,直到情绪平稳,能够冷静地面对发脾气的孩子。但切忌将孩子单独关在家中。

静观事态发展,采取相应措施,帮助孩子排除内心的不安、紧张和焦虑

孩子发脾气的时候,父母认真地关注,冷静地倾听,就能够带给孩子安全感。如果孩子压抑着自己,不断抽泣,浑身发抖,可以轻轻地把他搂在怀里,握住他的手,轻拍后背和抚摸头发,和蔼安详地凝神望着孩子,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是他们最信得过、最能依靠的人。可以安慰他:“爸爸妈妈知道你很委屈,想哭就哭出来吧,然后,说说这是怎么回事儿。”孩子听了这些话,会一下子放松,接下来可能会放声大哭,这就足够了。

如果孩子双手乱舞,跺脚蹦跳,出言不逊,可以冷处理,认真冷静地倾听他们诉说心中的不满甚至愤怒,不要过多地进行干预,更不要针锋相对地给以回击。

如果孩子有伤害自己或家人以及毁物行为时,一定要及时制止,同时注意保护孩子和自己。可以抓住孩子的双手,严肃地大声说:“我不想让你伤害自己和别人,我不想看着你干傻事,你会后悔的。”孩子很可能会拼命挣扎,但一定不能松手。总之,要把破坏程度降到最低限度。孩子在叫喊挣扎的过程中,会开始发抖、出汗,直到渐渐平静下来。一旦平静下来,孩子意识到自己刚才伤害了别人及自己,或毁坏物品,会非常懊悔。父母则应帮他分析自己行为的失当之处。

找找孩子发脾气的原因

要帮助孩子找找发脾气的真正原因,是否物质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还是孩子心中的想法、困惑、不满和委屈没有得到及时的抚慰。

有些父母也许有些担心,这样做是不是在纵容孩子?其实,同我们一样,孩子发脾气时头脑发热,注意力完全被激动的情绪所左右,什么也听不进去。此时,如果我们强迫他们接受劝告或建议,其结果适得其反。倒不如待孩子渐渐平静,此时,我们给予的劝告和建议才更容易被接受。

(0)

相关推荐

  • 关系黑洞(下)

    孩子的伤痕之二:忽略自己的感受 "我小时候曾经溺水,还差点儿淹死.结果,被救上来之后,我妈妈向我冲过来,劈头就打了我一巴掌,说我自己一点儿都不小心,怎么这么可恶,这么对不起父母--哈哈哈哈哈 ...

  • 孩子喜欢咬指甲是习惯不好?错,背后可能隐藏着心理疾病,别忽视

    文丨饭饭妈 "你看你又把咬指甲,手指都出血了,你看不到吗?" 前几天去闺蜜家里,看到孩子在吃手指,她也是十分生气,在对孩子进行训斥之后,孩子还是没有停下来,这时候她就拿着鸡毛掸子走 ...

  • 活出自我,从建立内心的安全感开始

    收听详解版<摆脱不安:告别过度依赖> <摆脱不安:告别过度依赖> 原著 | 加藤谛三 解读 | 师明月 点击上方即可收听高梦朗诵 每天一本书 各位慈怀读书会的读者们,大家好,欢 ...

  • 你的不安,我都接纳

    发布时间:2020-11-11 01 有个妈妈问我,6岁的女儿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看到了手机上可怕的东西,具体是什么,她也不清楚.女儿只说是可怕的,天天晚上说睡不着,好怕,非要开灯. 每天晚上都会起来很 ...

  • 小孩子内心的安全感来自于哪里?来自于父母...

    小孩子内心的安全感来自于哪里?来自于父母不会动不动就生气.不会动不动就变脸.不会喜怒无常的那种稳定感和可信赖感.孩子是家庭状况的晴雨表,一个内心没有安全感的孩子背后,一定有着一个情绪幼稚的原生家庭.这 ...

  • 焦虑来自不安,痛苦来自认同——我是怎样摆脱焦虑的

    "我的脑海里像是有一挺上了膛的机关枪,永远处在击发点.子弹一天没打完,就一天不得喘息." 我恐慌症发作的经历 距离上次的抑郁发作已经过了两个月,学习生活逐渐步入正常的轨道.而在我预 ...

  • 爱发脾气的孩子,才不是被惯坏了

    快乐成长联盟大V 04-0809:45乐爸寄语Hi,大家好,我是乐爸,育儿路上我们结伴同行~当孩子发脾气时,请爸爸妈妈耐心再耐心,学会看透孩子脾气后面隐藏的真正需要,陪孩子一起捕捉.接纳并解决它.都说 ...

  • 你真的会善待你的孩子吗?李小萌推新书《你好,小孩》

    艾莉森·高普尼克说:"亲子关系中,最基本的信任要比教养方法更重要."毫不夸张地说,亲子关系的质量决定着孩子的一生.那我们如何打造高质量的亲子关系? 前央视著名主持人 李小萌 老师在 ...

  • 稍不顺心就发脾气?孩子可能存在“丧失感”,父母要警惕

    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总会因为不顺心而谴责孩子,对孩子发脾气.其实这样的教育方式存在着一定的错误,尽管有的时候的确是孩子出现了较大的问题,使得我们无法收敛自己的态度. 很多时候我们也是一片茫然,为什么孩 ...

  • 鼎然2020.6.1文章:善待自己的孩子

    父母都是从孩童年代走过来的,就应该懂得孩子的内心世界.可是事实并非如此,绝大多数父母面对自己调皮的孩子,都会毫不保留地把自己最丑恶的表情展示给孩子看.作为孩子从内心说也十分反感他们的狰狞表情,只是出于 ...

  • 抱一抱那个爱发脾气的孩子,然后对他这样说!

    我是Scott老师, 托德学院育儿俱乐部班长 微信又改规则了!!!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文章, 想要持续接收到, 一定记得拖到文末右下角, 多点"在看",多留言转发, 拜托大家啦~ 不 ...

  • 一言不合就发脾气的孩子,到底缺什么?

    作者:鱼爸 来源:公众号养育男孩(ID:breedboy ) 最近,我发现儿子的脾气好像又大了一点. 在陪伴他成长的过程中,情绪这个东西应该是最难琢磨的. 特别是自己本身脾气不好的妈妈,更希望孩子能够 ...

  • 老校长找新老师谈话:要善待每一个孩子

    ​老校长找新老师谈话-- 校长语重心长地对他说:       考100分的学生你要对他好,以后他会成为科学家:       考90的学生你要对他好,将来他会成为你的骄傲:       考80分的学生你 ...

  • 请善待你的孩子,不管将来有没有出息,其实缘分早已注定

    孩子不仅是家庭快乐的源泉,也是整个家庭的希望,而这对于今天的孩子来说其实是非常困难的.从上幼儿园到小学,直到完成大学教育,甚至进入社会后,他们经历的每一个阶段都不容易,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此外,所有 ...

  • 你不发脾气,孩子就不着急,如何应对孩子的“拖延症”?

    每天早上我们家都是6点半起床,哥哥和妹妹一起.接着他们准备上学的事情,穿衣服.收拾书包.洗刷.吃饭.赶校车.但往往到了7点半(校车7:35到楼下),妹妹还没吃早餐,拽着外套,背着书包,拿起一包牛奶就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