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思美人》带来的喧哗与骚动之外,3个行业新思考正在浮出水面

六月荧屏迎来送往,陪伴我们一个月有余的《思美人》也于昨晚正式收官。在历时44天的播出“长跑”中,一方面该剧凭借别开生面的“青春版屈原”、呕心沥血的“原创剧本”和多渠道共振的“全景大营销”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另一方面也伴随着服化道美学角色塑造大众历史认知间的违和等争议。由这部剧生发开来,我们不妨可以进而思考电视剧行业当下的三个新“天问”——大女主戏和大男主戏番位之战孰能突围?IP井喷,原创剧本稀缺,历史文化名人会成为又一座影视创作富矿吗?宣传推广逐渐完成地毯式全覆盖,国产剧跨入营销大时代了吗?

大女主戏独霸局面结束,大男主戏正在崛起?

不知从何时起,各种打着“大女主戏”标签的剧集纷至沓来,这种“聚焦女性故事,展现女性成长,女性角色为绝对主角”的戏路逐渐成为国产剧创作的一个重要类型,但也由此引来系列问题——众多同类型大女主戏在短时间内密集“轰炸”荧屏,反而加速消耗了观众的耐心,引起审美疲劳,观众急需换换口味。

3月底开播的《人民的名义》里“汉东男子天团”将暌违荧屏的“大男主剧”拉回观众视线,各大实力派男性戏骨开始占领迷妹心中新一代男神位置;4月中旬播出的《择天记》以少年陈长生为引,将他踏入逆天改命路途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作为故事发展走向,正能量精神席卷网络,收获众多好评……如果说《人民的名义》是2017年“男性群戏”的试水之作,《择天记》是“大男主剧”的敲门砖之作,那么,4月底推出的以屈原作为绝对主角的《思美人》则是“大男主戏”的巩固之作。

所谓的“大男主戏”,其实是针对“大女主戏”而言的,无非指的是男主角是整部戏的核心人物,整部戏都围绕这个人物铺开多种元素,比如成长、战争、谋略、争斗、爱情、亲情等。《思美人》以屈原个人成长和命运串联国家政治、历史的发展,辅以爱情、亲情、友情各大支线,是个名副其实的“大男主剧”。屈原作为第一主角,从《山鬼》篇的年轻稚嫩、不谙世事,囿于情爱、不爱武装爱红妆,到《橘颂》篇的儒雅文官、愤世嫉俗,并逐渐成熟;再到《离骚》篇脱下深衣袍服,身披甲胄,从文人到谋臣武将的成长蜕变;最后在《怀沙》篇结束跌宕起伏、九死不悔的一生。

因缘际会下,《思美人》承接了《人民的名义》所带动的大男主热潮。在该剧之后,大男主戏是否还会继续崛起?就待播或热拍剧集来看,6月份即将播出的电视剧《军师联盟》就通过对权谋与情感的描述,抒写魏国大军师司马懿如履薄冰、机智传奇、谋冠天下的故事;玄幻武侠剧《武动乾坤》就围绕男主角林动经历无数艰难险阻,一步步战胜奸邪恶人,最终蜕变成长为救世大英雄来展开故事。此外,当前热拍剧《脱身者》《爱国者》等都以男性视角切入,可见,回归阳刚之气有望成为荧屏新风向。

IP触到“天花板”,历史文化名人成下一座创作富矿?

这两年,电视剧市场IP开发呈井喷之势,也由此造成影视作品质量良莠不齐,当大多数人为了IP前赴后继时,原创作品就显得愈加珍贵,优秀、诚意十足的原创作品更是凤毛麟角,市场转而呼吁“原创”为行业注入新鲜的血液。

《思美人》作为原创剧本,为编剧梁振华历经五载、呕心沥血之作。虽然剧集播出后,各种不同声音也接踵而至,但不可否认,这是影视作品首次将镜头对准伟大爱国诗人屈原以及鲜为人知的楚文化的一次新鲜尝试。也正是这个尝试,让观众开始真正探索端午节的来历,关注研读屈原的生平,潜心研究楚国的历史和文化,也就真正产生由影视剧带动人们对真实历史的思辨,这样的社会价值是值得推崇的。

与此同时,《思美人》对历史文化名人屈原的解读,不仅为观众呈现出鲜活的历史名人形象,同时为影视创作在真实历史事件、历史文化人物开发方面点亮一盏明灯。虽然《思美人》并非是历史文化人物影视化的首例,但在当前IP过度开发、后劲不足的市场环境下,《思美人》的出现就具备了一定的现实意义——拨开IP迷雾,为行业内外提供出新思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文化名人数不胜数,潜心诚意开发历史文化名人,宣扬民族传统文化,何尝不能作为影视创作新方向呢?

观察正在拍摄和筹备的剧集,这种新思路已有踪迹可寻,如正在拍摄的《天下长安》就以历史上的一代名相魏徵和唐太宗李世民作为主角,讲述君臣携手实现天下长安的故事;基于《史记》、《汉书》改编的电视剧《霍去病》也聚焦西汉名将霍去病,呈现其戎马倥偬的一生。正如我们所见,不少历史文化名人通过影视创作即将重出江湖,再度回归观众视野。

比肩电影,打通产业链,国剧走向大营销?

随着电视产业蓬勃发展,观众审美提高,国产剧不仅制作向电影看齐,在营销上也逐渐比肩电影,“落地宣传+跨出国门+延伸产业链+360°无死角轰炸”成为大制作国产剧的标配。

2017年电视荧屏,多部大剧营销声量浩大,成为茶余饭后观众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前有《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桃花列+桃花林”的浪漫多姿,后有《鸡毛飞上天》“飞天+跨国”的主流大气,《择天记》承包各大城市公交车身,成为“行驶的广告牌”,再则《欢乐颂2》铺天盖地、眼花缭乱的植入营销也引发各界热议,国产剧在营销方式和宣传手段上修炼的招式花样百出,让观众应接不暇。

相比而言,《思美人》的营销就摒弃了纷繁芜杂的手段,相对“清流”一些。虽然也做到了冲破行业壁垒,将影视、图书、音乐、手游、线下活动兼蓄并收,打通层层产业链,释放出最大价值,但在具体层面上却与传统文化挂钩,用“流行元素”重现“古典文化”,这就是其区别于其他剧的独特之处。由此,《思美人》在影视镜头展现楚文化、楚国历史之外,采用纸质图书感染读者、传递史实,借《楚辞》融入歌词,谛听音乐传送古典魅力,打造手游争取年轻代受众,最值得借鉴的就是举办诗词吟唱、参加“祭屈仪式”的线下活动,最真实的回归传统文化。

正如前文提及,营销手段数不胜数,但《思美人》将传统文化融入贯通到营销方式中,唤醒大众对中华民族古老而经久不衰的文明的关注,打法是新颖的,既进一步证明国产剧步入大营销时代,又解锁出新的营销思考趋势——获取经济价值的同时,是否可以“以一带二”,将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共同实现?

结语

电视剧行业瞬息万变,任何一部剧集的出现都有可能掀起行业新浪潮,或者带来潜伏的惊喜,《思美人》给行业带来的三个思考不仅体现了剧集本身价值,更体现了其社会行业价值,展现了《思美人》作为文娱产品的独特魅力。

今日推送列表

【头条】《局外者之破局》:着眼大上海的经济战,铺写小人物的抗战史

【二条】《思美人》带来的喧哗与骚动之外,3个行业新思考正在浮出水面

【三条】老戏骨加持《钟馗捉妖记》 最炫顽皮玄幻剧亮相电视节

【四条】导演蔡岳勋:怎样将日本漫画IP《深夜食堂》进行本土化改编?

商务合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