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秘籍推荐剑仙秘本——《混元剑经》

【明】·毕 坤 撰【明】·毕 坤 撰

毕坤,字云龙,生于元代,卒于明代,剑客,隐居山中。是书分内外二篇。内篇阐述剑术原理及剑客戒律,外篇叙述剑术招式及应对各类兵器之用。是书向无刻本,本书据北京图书馆藏清末抄本转录整理。原本颇有失误之处,因无他本比勘,标点时只改正个别明显错字,其余一仍其旧。书中个别地方有玄奥之论,均予以保留原文。

【浑元剑经 内篇】

仙脉阐宗

繄自剑之肇基也哉,于元始天尊,本乎先天一气之意,则乎木性之曲直、火功之煅炼、土性之浑厚、金质之刚柔、水德之清决,因以象形制器、会意剑法,而剑甫成,以为形。

彼时分九宫九式,九九共络而成,八十一式而已。嗣传于盘古氏,以降之伏牛氏,遂分门别式,立意传真,亦宗三一一三之旨,剑仪殆备。后又传之唐李靖、李谪仙等。当太宗之时,剑术大兴。善斯技者,精而且备。自唐以后,越宗元二代之久,虽精于外功者不少,能行内功者几希。

历于明初元末间,有毕坤者,字云龙,于韶龄之年,得异授浑元剑经于伏羲氏,因以遁于川之南山水莲洞。昼则采薪以自食其力,夕便内外兼修。如此者百余载,而神坠形爽,周游宇中。又阅百余年,始缘遇得以融神超脱。

由明溯至于今,数百载以来,克以剑术成道,神化之功曾未闻见也。由斯观之,剑虽微技,其旨趣亦浩渺焉。是传脉之要诀,内篇为首。即由人仙而地仙而天仙之阶梯,可不言而喻也。

今则毕氏复不敢秘其渡迷之宝筏、济世全形之梁舆,更授之于大清北直顺天府、奉先郡邑、西南周口里之仙宗派者,其意将欲继绝学、开后觉于将来也。特此谨识。

清真玉妙通玄真人心坛敬撰。聚云山主许地云敬书。

戒律二十条

面不改色 舒展自如 小心谨慎 取舍分明 身曲剑直

精神团聚 动转清灵 步法灵稳 心平气和 力贯周身

进退有法 剑莫轻动 闪展轻灵 变化莫测 随其枢机

看其形色 式来当审 豫知敌意 后手莫离怀看地势险夷宽窄

四 宜

存心当忠孝 立品当义勇 内功当勿间 外功当践实

四 忌

忌厌故喜新 忌功力杂集 忌有名无实 忌气暴好较

四 勿

勿传匪人 勿传骄狠 勿得贤不宣 勿稍密诀窍

四 权

要择心性相投,为喂手之助。

要彼此盘较,必以真心,不可偶倦。

要规过劝善,各无嫌忌。

要常演习。更不许依强凌弱。

偶或较力,凡无可奈何时,与外门较,当谦卑自处,不许以艺凌人。

心虚神完,慎中再慎,庶免致害。如其得已,还是勿较为是,己躬自厚之学也。

数条戒律记分明,御敌心和气贵平。

若不如斯当致败,随机伸曲莫狂轻。

浑元剑法内外篇原序

繄乎浑合之极,元始为尊;浑合之旨,为内为静、为体为中;元始之玄,为外为动,为用为首。惟其必反乎内,故取象于离。而离之中虚,坤体之至静者也。惟能效坤之至静,故遁幽杳之中,可潜修而无闷。亦惟其必著于外,故取象于坎。而坎之中实,乾用之至动者也。尤须则乾之至动,乃极于九天之上,可首出而无虞。故必于微积之悠也,久也。其涵蓄游跃之力始纯。亦必泉以达扩,使变也,化也。其阴阳互蒂之神始著。纯则不离,合万变而寓用无形,著由于几化三千,而玄体于无外。

夫放弥六合,浑之体为展布也,退藏于密,元之用为包容也。浑者,合也。元者,一也。窃思天下之所以清得此一也,地之所以宁得此一也,人之所以灵,亦莫不在此一也。三而一之浑合,以坚其体,一而三之元,玄以昭其用。试由天而地,以近索乎人。人为万物之灵,其即仰观天以立,其大本用非无以彻,其元功离之中坤,其静基也。《易》之卑法地者此也。然静功力绵绵不息,其体至柔至刚,非柔则原委难于无间。非柔则原委难于无间。非柔中刚,未免有作辍之时。柔者,静之体。刚者,则又柔之体也。坎之中乾,其动机也。《易》之崇效天者此也。非无则空灵,犹恐障蔽。非无中生有,奚以见变应之奇。

浑则静以逸待劳,玄则元驭静以动,动中亦静,则正奇进退之机,迟速幻转之妙,悉出于无心,系自然之运用。因时致变,因力制人。至于立体发,用之妙体,体原委之于自然之神,统蓄以先天。寸绵之力,为无为,无不为也。以动静互为其根,阴阳迭神其用。非浑于始,悉得其元之玄;非元之大,无以显其浑之德。是浑元者,其即无生妙有也。

元之为字,初画奇也。合第二画则偶也,其第三之儿字,奇偶、阳阳、乾坤相构而生者,人也。是元者,三才总汇之地。元即太极,即太和之气,即先天也。故必浑涵以先天太和之气,合三才于一致,以内外交修,直养时习,练至体用浑化,寂感而通,始足以称之浑。而能元浑者,近虚能舍正,谓后人以发也;元者,象圆能粹正,谓仙人以至也。浑则涵神,至于无幽杳之内密,秘而人莫窥其机,发则必中。

凡外病于形者,皆失之心有定规。若目几静悦者,心必隐灵鉴也。彼目昏滞者,其内无实学,外饰以色庄者也。若此者,其必助资于敌,又安见玄元浑化无方乎?

噫!大矣哉!剑之为体也,纯而笃静,其为用也,动而多玄。既曰纯静,以其本乎天之一,养气于至清,则乎地之一,融精于至宁,止于艮之一,涵神于至灵。又浑化清宁,灵而一之,更至于空灵。是统三才于一致,内而精气神无少缺欠,外筋骨皮一息坚融,至是则内空灵,而外灵便。此浑元功验之所以然也。

极之则光闪耀而人影无踪,身飞腾而剑芒倏忽。或一跃千里之遥,纵横随其意向;或静息方寸之内,神威感于至诚。至于形剑之名,后天之功,果能以先天之神为体用,亦足以相机御变,因变致神。是形剑,又顾名思义者也。

剑者,决也,断也。必内而决七情、断凡息,内三宝得以浑化而至于纯阳,此内而剑学之筑基,内壳通而坚实也。尤当外而决灰心、断声迹,加之以招式变化之奇,以夕朝实习,外三宝得以浑成,而至于柔刚。此外而剑法之谙练,外壳注而灵稳也。至如近世所学之剑,以舞之者,类皆皮毛中皮毛,浮之至浅而至鄙者也。昔伏牛氏祖云:“果尔志向上,当先静以筑其基,存之深养之熟,内外三宝合一,浑化归一。”正所谓:

内外全无渣滓质,养成一片紫金霜。

阴阳造化都归我,变动飞潜各有常。

推其有内行、外工、内验、外验之别,故统之以内外篇名其经。究其所以内行外工,得内外验者,又其谁乎?则人之灵身耳。

然而三才之奥旨,犹不止此。有积气为剑者,名气剑,即剑使也。用之为剑,约之于内,仍气也。有积神为剑者,名神剑,即剑仙也。用之为剑,虚而还之,仍神也。此二者即地仙天仙之分也。至于人之习者能百战无敌者,亦足以称之人仙矣。

遂乎其艺,幽乎其气,柔乎其质,刚乎其神,悠久也其功,变化也其验。故形而上者谓道,形而下者谓器。道者器之体,器者道之用。是因形练形,极至道成者。其妙存乎虚灵之人,其几速于影响。此剑也,实亦入道之基。小可神变超凡,大则可以气夺尸解。极则胎脱神结,面朝上帝,而拔升矣。是知一阳阳之道,其至矣广矣,岂独长一技之妙,而可限其神妙,足尽其浩渺之藏乎。愿学者矢志犊诚,为大有为之君子。括而要之,以造于神武不杀之时,当能赞参天地;立于其间,必足以止戈于亿万代之后。

故曰:大仁不仁,大勇不勇。噫!于剑学之中,克取法乎上,盖已鲜矣,而况云道乎?其奥更深,其能庸行造极者,则将几绝矣哉!

玄真玉妙真人心坛撰序。

光绪二十二年丙申九月戊戌朔日,许国本敬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