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乾县】易俗社经典名剧《三滴血》上演百年有感

易俗社经典名剧《三滴血》上演一百周年有感

乾州蕞娃

2018年10月13日和14日两晚,西安秦腔剧院易俗社“纪念易俗社经典名剧《三滴血》上演一百周年”专场在国家大剧院登台演出。《三滴血》这次进京演出其实不是第一次,也不可能是最后一次。但是,这次范紫东先生的《三滴血》在国家大剧院的演出的意义尤为重大,不仅仅是秦腔的荣耀,不仅仅是范紫东和易俗社的荣耀,更是优秀传统文化的荣耀,用铁一般的事实证明“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正确性,更进一步坚定了广大文艺工作者和传播者的信心,激励他们为传播和弘扬社会正能量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为什么,如此重视这次演出的意义,是因为:

《三滴血》是范紫东秦腔戏剧创作艺术思想和文学才华的经典代表之作。众所周知,《三滴血》剧本取材于清朝翰林院庶吉士纪昀编写的《阅微草堂笔记》。但在《三滴血》的创作过程中,范紫东先生虽然受到《阅微草堂笔记》中“滴血认亲”的启示,但其中更多地融入了范先生自己耳闻目睹的种种官场弊端。作者通过编织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断案者迂腐可笑的故事,借以警示世人“尽信书不如无书”,这在当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借古喻今,把戏曲高台教化的作用发挥到极致。所以在易俗社一经公演,立即引起人们的关注,好评如潮。1921年4月,易俗社甲乙班合并,赴汉口演出,就受到欧阳予倩的高度赞扬。(1958年11月19日《人民日报》刊登了欧阳予倩的文章《看秦腔<三滴血>和碗碗腔<金碗钗>》)。此后,梅兰芳、著马少波、田汉等老一辈艺术家都对《三滴血》做出了高度评价,社会上有“南有《十五贯》,北有《三滴血》”之说。

二、《三滴血》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作为受封建传统教育的旧文人,范紫东先生在《三滴血》的创作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受到封建传统思想的影响,尤其是其中的宿命论和封建正统论()。所以,为了配合抗日战争和整风运动,赵伯平先生修改了《三滴血》中带有宿命论和庸俗的情节,把镇压李自成“饥民造反”变成了举兵反清,与1941年由八一剧团上演。演出之后,受到了林伯渠、朱德等领导的高度赞扬。1958年11月易俗社赴京参加演出时,赵伯平再次组织人员对该剧进行重新排练。演出后,受到中央领导、文艺名家的好评和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被选为1959年国庆十周年献礼演出剧目。1960年,《三滴血》由西安电影制片厂拍摄成电影艺术片,更是红遍大江南北。

易俗社为了本次进京演出,在老一辈艺术家的指导下,再一次对《三滴血》进行了精排和提升。“我们凝练了戏曲的唱段部分,让这部经典更符合现代观众的观剧节奏。”导演张保卫告诉记者,“舞美也进行了重新设计,凸显舞台的纵深感和立体感,让戏曲整体更能适应现代灯光效果。所有演职人员也在唱腔上苦下功夫,把更有艺术性的表演带给北京观众。”正是在《三滴血》首演后的一百年里,众多文化艺术者对《三滴血》不断的打磨雕琢,所以才使得《三滴血》日趋完善,成为秦腔艺术乃至全部戏曲剧目的精品。但是,如今,一个世纪过去,《三滴血》经久不衰,已成为秦腔乃至的经典。

三、《三滴血》的本次进京演出,也是陕西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贯彻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举措。我们可以看到,随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提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尤其是“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规范汉字书写大赛”等一系列经典文化活动日益受到广大民众的欢迎。本次进京演出,《三滴血》剧组演出人员中的青年演员的充实,为经典剧目注入新鲜血液,他们的精彩演出让我们看到了秦腔振兴的希望。

当然,《三滴血》进京演出不是终点,而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另一个新的起点,我们要在此基础上,积极推动戏曲进校园,不仅利于戏曲传播,也有利于学子提升文化素养,真正的让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少年的头脑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与时俱进。

乾州蕞娃(刘立军,关中平原、女皇脚下、城乡结合部的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有爱心、有信心、有耐心,热爱教育事业中年男子。性木讷,爱文学,常著文章以自娱。俯仰天地间,不求闻达于诸侯,但求无愧于我心)是一家以个人原创为主的文学公众平台,以推广乾县乡土风俗文化为主,间或涉及教育、文学随笔、影评、图文故事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