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唱歌是怎么回事

昨天为我们合唱团的家长开了一次讲座,大概内容整理如下:

一、在所有音乐学科中,唱歌跳舞是零门槛,会说话的就会唱歌,会走路的就会跳舞。

二、在所有音乐学科中,只有唱歌需要语言,唱歌需要面对观众,唱歌需要表演功底。

*** 唱歌是本能,器乐是本事。

每当有成年人跟我说,吴老师我不会唱歌,我都怼回去,那是因为你酒没喝到位,吴老师先陪你喝,喝到位了摇滚你都能唱。所以唱歌没有门槛,但是乐器不行,如果没学过的话,就是真不会。

但是学乐器不需要语言,唱歌要面对观众,所以需要有一定的表演功底,唱歌这个事看似简单,实际并不简单,涉及以下层面:

提纲

一、音乐基础:节奏、音准、语言。(60分)

二、声音技巧:气息、打开、共鸣、支撑。(80分)

三、感情处理:强、弱、连、跳、渐快、渐慢等等表情术语。(90分)

四、舞台表现:表演欲、迅速代入、压住台、临场应变。(100分)

五、人生哲学:突破人生框架。情感向内流动。(附加分)

以上每一点,都是一个很大的课题,都能扯出来一篇博士论文,比如:关于演唱中的音准问题,关于演唱中的语言问题,关于演唱中的气息问题,关于演唱中的共鸣问题等等。括号里面的分值,说明,如果音准节奏语言都正确了,可以拿到60分;如果声音技巧做到了,可以拿到80分,以此类推。最后人生哲学,是吴老师自己加的,因为平时看了点哲学的书,所以什么都想往哲学上扯,一扯发现什么都能扯上哲学。下面我们分类解释。

音乐基础

一、节奏 (骨架)

生活节奏:重复。音乐节奏:重音。空拍。多变。

二、音准 (血肉)

三个层面:没有唱的概念。没有上下概念。没有高音能力。

三、语言 (皮肤)

四个层面:唇齿舌的肌肉能力。头脑中的语言能力。音乐与语言的结合能力。文化性扩张。

节奏是音乐的骨架,但节奏并不是音乐的专属,它是人类的自带属性,证据就是我们的心跳,我们走路、打球、写作业,每件事情都有它的内在节奏。而音乐节奏区分于生活节奏,音乐有重音,就是我们所谓的动次打次;音乐有空拍,就是我们简谱当中的0,这个0有巨大的学问,这里不展开了;音乐是多变的,前八后十六,切分音,正反符点等等,如果我们走路按前八后十六的节奏走,那可以肯定的说是在跳舞。

音准是音乐的血肉,对唱歌初学者来说,也是最困难的一件事,这个事难在哪了,我们说钢琴弹错音,老师一指,就改了;小提琴拉错音,老师一挪,就改了;唱歌,摸不着声带,抓不着气息,靠的是啥,悟性。声乐老师等于是在用形而下的方式,教会学生形而上的内容。

语言是皮肤,也是歌唱的灵魂,因为它有歌词,所以它有具体画面,但语言是一种能力,需要大量的训练。嘴巴的肌肉要灵活,语言的组织能力对头脑也有要求,还有我们唱了大量的外语,其实也是一种文化性的扩张。比如我们小班现在唱的法语歌《香榭丽舍大街》,我告诉孩子,这个世界上有一个国家叫法国,法国有一个城市叫巴黎,巴黎有一条很有名的街道叫香榭丽舍大街,我们以后一定会有机会去的,到时候你们就可以站在香榭丽舍大街上,唱《香榭丽舍大街》。通过对不同国家歌曲语言的学习,去了解不同的国家,身未动,心已远。

(法国巴黎香榭丽舍大街)

有了音乐基础,来看声音技巧:

声音技巧

一、气息—— 吸气深,吐气长。

二、打开—— 打哈欠,会咬字。

三、共鸣—— 控音量,润音色。

四、支撑—— 横膈膜,真假声。

首先是气息,气息就像一辆汽车的汽油,没有汽油,车就动不了;我们平时说话是不用深吸气的,但是一唱歌发现气不够了,所以要把车加满油,跑起来比较安心。

打开的状态就是打哈欠的状态,这个是所有声乐老师都要教的,但问题是,打哈欠的时候是很难咬字,一咬字就打不起来哈欠,打哈欠和咬字是矛盾的,我们要训练的是把打哈欠和咬字结合起来,其实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充满着矛盾,我们一生要学习的本领,就是要会平衡矛盾

共鸣,还少一个字,共鸣腔,“腔”的月字旁代表肉,空的肉,就是腔,我们说胸腔、口腔、鼻腔、头腔,学会用腔体,可以让声音更好听。

最后,支撑的是什么,是以上三方面。任何事要运转,一定都要有支撑,人要想正常走路,支撑在腰部,腰如果坏了,就要坐轮椅;家庭要正常运转,支撑是钱,没有经济来源,孩子就饿死了;弹钢琴的支撑在哪里,在掌指关节,对初学的孩子,钢琴老师都会强调。那唱歌的支撑,是横膈膜,横膈膜是分割腹腔与胸腔的膜状肌肉,所谓支撑,就是发力点,吸气的时候放松,发声的时候绷紧,我们肉眼看不见,但是能感受到。牛的横膈膜我们很熟悉,烤肉店的一道菜,味道鲜美,但是人的横膈膜只能靠感觉自己找。

而唱歌的声音技巧,要把以上四方面糅合在一起,单独一方面不成事儿。你说我气息够足,但是不会打开,气全憋在肚子里;你说我有头腔共鸣,但是气不够,喊一嗓子就没音了;没有支撑,就不可能把以上三点串在一起,要同时做到这四方面,有难度,还不是一般的难度。所以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所有器乐专业四年毕业,声乐专业五年毕业,就是唱歌这个事,真学到了专业的程度,比钢琴要难。

感情处理

一、f            强

二、p            弱

三、legato         连

四、staccato       断

五、accelerando   渐快

六、ritardando    渐慢

七、crescendo     渐强

八、diminuendo   渐弱

九、所有的音乐术语都只是手段,感情处理最终是一份修养。

其实强、弱、渐快、渐慢,这些符号,叫做表情术语,但是我用的是感情,并不是打错字了,表情和感情的关系,一个是外显,一个是本质,所有的表情,都是为了表达感情。拿唱歌来说,人什么时候说话会强,吵架的时候;人什么时候说话会弱,生病的时候。我们现在需要在正常情况下,人为的去表现强弱,对感情其实是一种消耗。

还有连和断,就像一个人的正脸,它是音乐的根本,依附于连。那这个legato怎么唱,要像用手从地上拿起一根绳子,顺着绳子一头,一点点顺到绳子的另一头,中间都不能松手,因为一松手,绳子就掉在地上了,这根绳子,就是音乐

渐强、渐弱、渐快、渐慢,这些都不是那么容易控制的,需要大量的训练,而这些仅仅是初学音乐遇到的表情术语,随着难度的加大,最后我们会发现,其实所有的表情术语,都只是手段,音乐的最终表现是修养(点击蓝色字体阅读)你没法跟马友友去讨论这里渐强,那里渐快,所有有形的技术,在他那里已经化于无痕,大师不屑于一招一式,都是内功。

这个世上的所有事,走到最后,都是修养。小孩子不爱学习,家长连打带骂,等孩子读到博士,是修养在维持他的学习,你会跟他说,不要再学了,休息休息眼睛。两个人谈恋爱,第一年是荷尔蒙,拆都拆不散,20年后还在牵手,是两人的修养。去了开头和结尾,中间漫长的时间,都是坚持,学习坚持不下来,中学毕业就去技校了;恋爱坚持不下来,中间就是分手了。音乐同理,练个琴,鸡飞狗跳,有啥招,没招,坚持,咬牙坚持,吴老师也是陪练妈妈,我坚信,曙光就在前面,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

舞台表现

一、表演欲。(上场前)

二、迅速代入。(上场瞬间)

三、压住台。(上场后)

四、临场应变。(心理素质)

舞台这个事,如果不是职业演员,可以忽略。但是作为完整的一场讲座,有必要提到它,首先要对舞台有欲望,如果自身对上台这个事儿很排斥很痛苦,就不存在后面了。到了上场的时候,有能力迅速进入状态,观众花钱买票,花时间看演出,不是要看平常的你,而是要看演出时的你,对于歌唱演员来说,上台要带给观众积极的热情的演出状态,这是演员的职业道德

上台以后,自己的一双眼睛,对抗台下成百上千双眼睛,是需要气场的,能不能压住台,专业技术是一方面,舞台经验这时起到更大的作用,所以只有一个办法训练,就是千锤百炼,上过10次台,还是上过100次台,还是上过1000次台,修炼出来的功力,不是一个级别的。

最后是在台上出错了怎么办,一定要有应变能力,这个考验的是心理素质,不出错的演出不存在,即使是大师,上台也会出错,哪怕是鞋带开了,扣子掉了,只是我们看不出来,张学友、周杰伦、陈奕迅、薛之谦、王菲等等,演唱会忘歌词都是常有的事儿,大家也没觉得什么不对,因为人性是有瑕疵的,我常说十全十美是陷阱,因为不符合人性。这个事关键在于出错以后的应对,一首歌5分钟,唱到1分钟的时候出错了,跟着大脑一片空白,后面4分钟都唱不出来了,这就是演出事故了。出错了,及时调整,把后面的演出演好,就像我们的人生,20岁出错了,怎么应对,后面还有那么长的路;50岁出错了,后面也还有几十年呢,停在错误这,不往下演了,就变成人生事故了。

人生哲学

一、突破人生框架。

社会属性决定了人不能随心所欲,歌唱是突破框架的一个出口,人类情感的共性,决定了演唱终是一场情感风暴。

二、情感向内流动。

人的感官都是指向外界,当我们学会向内发力,我们的人生是幸福的,人这一辈子,见天见地见众生,最终见的是自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