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认知偏差,决定了你的人生高度 | 二马美文

来源于:知识星球精选

推荐者:勇敢的心

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被选用稿件稿费支付地址不详者,请主动联系我们,谢谢!

———————————————————————————————————————————

《打破常识,才能学会投资》讲的是自己学投资的一些心得,其来源是经济学的知识,主要是行为经济学
行为经济学作为主流经济学中的一个分支,自2002年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获得该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后开始受到公众的普遍关注。
行为经济学者最初的灵感来源于在某些特定情况下,经济学核心理论无法解释大多数人的行为结果。这些结果对理想行为模型的偏离大于可被定义的误差,甚至与理论结果完全相反。所以,行为经济学就是对这些“偏差”进行研究。
传统经济学的“理性人”并不存在
举一个例子:比如,你预定了一张演唱会的门票,价格 2000 多元,付完钱收到门票,细心珍藏。等到演唱会那天,临出发却怎么也找不到了。你查了一下演唱会的官网,这时候还可以到现场买票,但是,你愿意到现场临时再花 2000 多元买票观看吗?
类似的案例我们聊过好几个,虽然我们可能已经知道了“损失厌恶”是不对的,但是对于生活中的此类问题,恐怕大多数人还是会沉浸在找不到票的痛苦之中,如果说要再花 2000 多买张票,似乎更是对自己受伤的心灵“雪上加霜”,宁愿留在家里懊悔自己找不到的票,而无法彻底放下“损失厌恶”,赶紧到现场补买新票,看一场开心的演出了。
这个心理,多少与传统经济学理论有些违背。
因为,按照传统经济学对“理性人”的假设,作为一个“完全理性”的经济人,我们应该完全忘掉找不到票的痛苦,因为这个已经是“沉没成本”,不应对当下的决策产生影响。如果这个演出真的是我们期待已久、而且还可以临时买到票,肯定是要抓紧到现场去买票啊。
但是事实上,我们却无法做到这么理性。传统经济学理论与现实之所以会产生这些偏差,是由于现实生活中的人并不符合理论上对经济人的设定。
相比绝对理性的“经济人”来说,我们更符合心理学上“行为人”的定义,我们的行为不仅是理性的,更受到外界环境、经历、个性、情感等非理性因素的影响。
这些因素引发的主观和客观上的认知局限,会导致我们并非严格遵循经济学中最优原则进行决策,从而无法到达理论上的理性预期。
行为经济学作为实用的经济学,将行为分析理论与经济运行规律、心理学与经济科学有机结合起来,以发现现今经济学模型中的错误或遗漏,进而修正主流经济学关于人的理性、自利、完全信息、效用最大化及偏好一致基本假设的不足。
行为经济学衍生出了很多对人性的认知,比如“损失厌恶”、“确定效应”、“心理账户”、“锚定物”等等,我们在之前的篇章中已经有所介绍,不再赘述。
行为经济学有什么用?我就再给大家介绍几个典型的认知“偏差”。
我们或许无法也不应该把自己训练成一个冷酷的“绝对理性的人”,但是知道“非理性”行为对决策造成的“偏差”,却可以帮助自己更清晰的认知这个世界,从而让将来的决策比自己、比别人更精准那么一丢丢。
很多时候,这一丢丢的优势,就会带来无尽的“红利”。
归因偏差(Attribution bias):强调客观因素还是主观原因?
还是先举个例子吧。比如:
一位女生谈了位男朋友,两人经常约会。没几次,女生就发现自己男朋友人品有问题,于是找到闺蜜抱怨:“他对我根本不上心,每次约好了晚饭,他总是迟到,哪怕之前都反复确认过时间,他十次有八次还是会迟到。一说起来,他就说是自己工作身不由己,临时有任务没办法脱身,我看他就是心里没有我。”
闺蜜问:“那他有解释自己为什么迟到吗?”
“解释啊,说了一堆理由,都是说自己工作特殊,忙得脱不开身,老板总是临近下班抓着干活。从来都是找客观原因,听的人一肚子鬼火。”
听完这些,闺蜜也对这个没见过面的男朋友下了结论:“总迟到还一堆理由,说明没有时间观念,没有契约精神,不懂得尊重人,我看他就是人品有问题。”
确实,约会总迟到,这不是个好的习惯,往小了说是不尊重女朋友,没有把女朋友放在心上,往大了说,是人品有问题,不尊重契约精神。但是,这位男生是不是真的没有把女朋友放在心上呢?也许这位男生真的是很想如期赴约,只是工作中遇到老板的临时安排,大家都遵从命令,让他无法提出逃避的理由呢?
这就是一种典型的基本归因偏差。基本归因偏差是指对人的行为进行归因时,高估内在倾向作用而忽视情境因素作用的一般倾向。简言之,是指个人归因多于或强于情境归因的现象。
也就是无法将一个人的实际品质与他所处的环境条件使他产生的行为区别开来的情况下,倾向于认为是个人品质造成了结果,而不是环境或者说客观因素造成。
那么,是什么原因使人们产生了基本归因偏向呢?
对此一般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认为,人们之所以会强调行为的个人因素而忽视情境因素,是因为个人的内在因素比情境因素更突出,更显眼,更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将活动结果归因于活动者个人的特质反映了人们的一种自然的、习惯性的认识倾向。
另一种解释认为,人们倾向于作出个人归因,是由于社会对该种归因的鼓励和赞许的态度使然。人们成长和生活于其中的社会,是一个鼓励个人奋斗和成功的社会,它在给予个人充分自由或机会的同时,也要求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正是这种强调个人权利和义务,鼓励个人奋斗的社会标准或规范,使得人们倾向于作出个人归因而不是环境归因。
这种偏差,也来源于行为实施者与观察者之间的一种认知偏差,即对于同一行为,实施行为的人与旁观者所作的归因是不同的、有偏差的。
研究表明,实施行为的人往往强调情境的作用,对自己的行为多强调外部原因,作外归因。而旁观者常常强调并高估实施行为的人自身的、内在的因素。
形成这种偏差主要是双方所站的角度和出发点不同。
旁观者往往站在一个理想的角度,从常规的逻辑出发。如认为人就要说到做到,约定时间就要准时到达,借东西就应该如期偿还,朋友就应该互相帮助等,一旦发现不合常规,就归因于行为实施者的个人因素。
而实施行为的人则更多地是从具体情况出发,强调实际行为的特殊情境。如借东西未还是因为太忙,没时间,迟到是因为有急事走不开等等。可见,归因偏差是造成人与人之间矛盾的一个因素。
人们会把自己的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如自己的能力、自己的努力等。但对失败等则更多地归因于外部因素,如考试没考好,常见的归因是题目太难,时间太紧,或打分太严。
但观察者却往往从行为者自身去寻找行为的原因,进行内归因。比如,最近造成“医患纠纷”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患者认为自己病得很厉害,可是却发现给他看病的医生非常冷漠,甚至没有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给予“认真”的治疗。
实际上,这恰恰忽略了医生的职业特点,每天他都在接触大量病人,对各种各样的痛苦已经习以为常,而且他的责任在于准确地作出诊断,并不是对患者的病情表示同情。
由于人们在归因的时候,往往站在自己的角度,或者说对自己有利的角度去认知,所以经济学家也提出了一个概念叫:利己主义归因偏差
所谓利己主义归因偏差是指人们一般对良好的行为或成功归因于自身,而将不良的行为或失败归因于外部情境或他人。比如,优秀的学生,往往把自己考试成绩归因于自己的努力,而差生则把自己没考好归因于老师不会教,或者说题目超纲等等。
正如我们前面举的例子,感情中的归因偏差是双方很多矛盾的起点。
一段恋情结束后,人们在事后描述时总会找出这样那样的原因。但是,很多时候,人们在进行归因时,却并不总是合乎逻辑的,这是因为出现了“归因偏差”。
首先是行为者与观察者的归因偏差,形成这种偏差主要是双方所站的角度和出发点不同。
恋爱的人更多地是从具体情况出发,强调实际行为的特殊情境,如出现了第三者或者一方发现了另外一方的秘密等,因此往往会将原因归结于某个情境,比如某次吵架、某次失约、发生了什么变故等。
但是,旁观者则往往站在另一个角度,从恋爱的本身出发,假设恋爱本人在恋爱中的行为表现和生活中的表现一致,一旦出现问题,就归因于恋爱本人的个人因素,比如本身的性格、能力、处世态度,如性格太倔强、有大男子主义、容易发脾气、经常无理取闹等。
其次是利己主义的归因偏差。
有时候,恋爱者为了避免人们因为恋爱的失败而对自己产生偏见,往往作出将错误归因于对方的解释。
所谓利己主义归因偏差,是指人们一般对良好的行为或成功归因于自身,而将不良的行为或失败归因于外部情境或他人。
产生这种归因偏差一是情感上的需要。因为成功和良好的行为总是与愉快、自豪的情绪相联系的,而失败和不良行为总是与痛苦、悲哀相联系的。恋爱失败者处于情感的低落期,需要进行心理和情感上的调整。将错误归因于对方,可以帮助自己从低谷中走出来。另一个原因是为了维护自尊心和良好形象。因为成功能体现并维护自身的价值,也可以给别人留下良好的印象。
与“利己主义的归因偏差”相反,还有一类人会把感情失败归因为自身不够优秀。这类往往是在感情中处于劣势的一方,比如深爱伴侣的那一方,面对婚姻与伴侣时常常会存有依赖感,敬畏心以及崇拜心理,遭遇感情失败以后,首先感知的就是痛彻心底的痛苦,其次是对自身的能力产生怀疑,认为是自己不够优秀才会导致伴侣的抛弃,通常选择的是卑微的祈求对方回归,甚至做出种种让步,唯一的条件是对方不要离开自己。
可见,这两种都不是正确的归因方式。
很多时候,站在感性的角度,归因偏差也许是无法避免的,但是正确认知到自己可能会出现归因偏差,也许能够让自己从“行为者”的角度跳脱出来,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去看待自己的行为,发现自己无意之中的“利己主义偏差”,能更有助于自己正确认知自己,正确认知感情,正确认知一些事件发生的原因,从而加以改进,做更好的自己。
可得性偏差(Availability Bias):你记住的未必是全部
大家觉得坐飞机、火车和汽车,哪个更危险?
想必非常多人认为坐飞机最危险。
事实上呢?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发布了 2020 年航空安全报告和商用航空业安全绩效数据。事故总数从 2019 年的 52 起减少到 2020 年的 38 起,致命事故的总数从 2019 年的 8 起减少到 2020 年的 5 起。
事故率是每百万次航班  1.71 起,高于过去 5 年的平均发生率,即每百万次航班 1.38 起。与五年平均水平相比,死亡风险保持不变,航空旅行的平均死亡风险为 0.1。
这意味着一个人即使每天乘坐飞机,需要 461 年才有可能经历一场飞行事故。若是致命事故,则需 20932 年。航空飞行的安全性不言而喻。
道路交通呢?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数据显示,全世界每年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约有 125 万,相当于全球每天有 3500 人因交通事故死亡。足够装满 10 架波音 747 飞机,数据显示,每年还有几千万人因此而受伤或致残。
一个对比的数据显示,每十亿公里死亡人数为:飞机 0.05 人,公共汽车0.4人,火车 0.6 人,小货车 1.2 人,水路 2.6 人,小汽车 3.1 人,走路 54.2 人。
所以,如果以发生的概率来衡量此交通工具的安全性,搭飞机应该比乘车来得安全许多。那为什么,我们会得出飞机更危险的印象呢?
试想一下,你本来预定了今天的飞机前往另一个城市出差,但是一早起床,正准备收拾行李前往机场,结果看到昨天某个国家发生了空难,一架飞机从空中坠入大海,机上 280 人无一生还。电视里反复播放的坠机镜头,会给你什么印象?
你可能会想,天哪,太可怕了,怎么会这样?乘飞机太危险了!这时候,你会不会退掉机票?改乘其他交通工具?
原因正在于此。因为媒体追求的是新闻的爆点,如果是经常发生的事也就没必要报道了。但是因为空难发生少,反而每次发生空难,媒体都会铺天盖地的大肆报导,搭配大量怵目惊心的照片,媒体报道的照片、视频、声音、个人见证等具备生动和鲜活性,对每个人的右脑产生冲击,导致在观众心中留下不可抹灭的印象,进而影响人们的情绪反应,造成大家高估空难发生的概率。
人会根据信息容易想起来的程度来评估其发生的可能性。所以那些很生动、特别容易回忆起来的事情,会被人认为比那些没有什么印象或不太容易回忆起来的事发生的频率更高——这种心理上的认知偏差,被称为:可得性偏差
试想,如果你开车 20 公里送你的朋友去机场,你的朋友将乘飞机到 750 公里外的地方。离别时你可能对你朋友说一路平安。但是这句话是很有讽刺意味的,因为你开车回家 20 公里的路程发生交通事故的几率比你朋友乘飞机 750 公里发生坠机事故的几率相比,高出 2 倍。虽然你回家更危险,但是受生动鲜活效应影响,你觉得对他祝福更为合理。
保险公司也发现,在大型天灾发生后,人们投保相关保险的数量会显著增加。
我记得曾看过一个美国加州的案例:某个区域从以往的历史来看发生地震的可能性很低,所以这个区域的人们通常没有为不动产加买地震险;但自从这个区域发生一次罕见的地震后,一年内这个区域加买地震险的人数较过去有显著增加。但因为该地震的灾情影响并不严重,待一年后记忆淡化,买地震险的人数又回归正常。
我们每年面临的业绩考核也会受此影响。比如,部门主管在进行员工年度考勤时,很容易以员工最近 2、3 个月的表现,来回顾该员工一整年的表现。因为最近 2、3 个月的印象很鲜明,之前的印象离得愈久就愈模糊。最近 2、3 个月在项目上取得卓越表现的员工,在年度考勤时会较其他员工有不公平的优势。
生动鲜活的个案在检验理论的时候是无用的,但在人们的生活中,这类证据经常被人们过分的重视,大部分人还是会被鲜活性效应所欺骗。因为生动鲜活的案例在记忆中更容易被提取,人们会赋予过高的权重,这样在决策中特别容易犯“易得性偏差”错误。
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表彰晚会都是讲故事、播视频?为什么演讲比赛的时候,讲生动鲜活的故事会更加感动观众?为什么会讲故事的创业者,更容易得到投资人的青睐?
作为理性的思考者,我们更应该相信严谨的科学验证和科学统计的结果,将相关的客观数字、数据调出来,不要用自己的印象来评估,这样我们才不会被生动鲜活效应所影响。
选择性偏差(Selection Bias):以自己喜好推断行为
娱乐圈有个“汪峰效应”,指的是汪峰策划了一个活动,本应该上热搜,却遇到了比他更有看点、更热的新闻,导致汪峰的每一次可能上热搜的机会都会无情的被别人抢走。
汪峰老师好像就是娱乐圈的风向标,只要汪峰老师一有动态,比如要发行新歌,娱乐圈就会有大事发生。据网友不完全统计,汪峰老师前前后后被抢过 26 次热搜,真可谓是“热搜绝缘体”。
为什么整个娱乐圈都跟汪峰过不去呢?这就是一种选择性偏差,指的是在研究过程中因样本选择的非随机性而导致得到的结论存在偏差。
实际上,在2013年之前,汪峰的发歌和开演唱会的速度都很慢,一年不过一两场演唱会。到2013年,“存在”超级全国巡演开始,一年时间,汪峰开了15场演唱会。2014年直接翻倍,那一年,“峰暴来临”超级巡演一共31场,平均每11天就有一次演唱会。
在高密度演唱会的加持下,撞上娱乐圈大瓜也就不稀奇了。
这实际上只是一场数字的巧合。如果你做过实验,做过数据分析,就会知道,只要数据量足够大,得出相关关系简直不要太容易。
需要注意的是,相关≠因果。
网友列举的证据,并不能说明汪峰可以“预言”娱乐圈大瓜,顶多算数据够大的情况下的相关,而相关与因果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
之所以汪峰一有动静娱乐圈就有大爆料,原因之一就是汪峰动得太频繁了。
话说回来,觉得汪峰是预言家,也不全是网友的错。毕竟,一次是巧合,两次三次,还能理智地认识到这是巧合的人,实在是少之又少。当汪峰误打误撞的碰上了娱乐圈大瓜,全网都在说汪峰是预言家的时候,我们很难不关注这些信息,然后,“孕妇效应”就发生了。
“孕妇效应”指随着自己的关注,人们错把偶然因素视作普遍现象。如果你怀孕了,你可能会发现,大街上怎么这么多孕妇(之前你并没有这种感觉);你开着一个大众汽车,然后你惊讶地发现这车怎么到处都有;你买了一个当季流行包包,发现自己撞包到惨不忍睹。
选择性偏差用在人的认知上,更多的体现为一种偏好性的认知倾向:人们喜欢把事物分为典型的几个类别,然后在对事件进行概率估计时,过分强调这种典型类别的重要性,而不顾有关其他潜在可能性的证据。选择性偏差的后果势必使人们倾向于在实际上是随机的数据序列中“洞察”到某种模式,从而造成系统性的预测偏差。
在投资时,选择性偏差往往来源于人们的认知局限性。
以 Tversky(1974)和 Kahneman(1974)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提出:投资者由于认知容量的局限性,在某一时点上不能处理所有信息,总是选择少数事物作为认知的对象,使被认知的对象好似从环境中凸显出来。
比如,大多数投资者坚信“好公司”就是“好股票”,这就是一种选择性偏差。这种认知偏差的产生是由于投资者误把“好公司”的股票混同于“好股票”。其实,当好公司的股票价格过高时就成了“坏股票”,坏公司的股票价格过低也就成了“好股票”。
当然,在资本市场上,这些现象很少单独出现,而是紧密地联系交织在一起的。认知偏差出现的原因,在于人脑的本质功能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不是进行统计计算,大脑处理视觉形象远胜于处理数字逻辑。在许多情况下,认知偏差是我们用以简化日常生活的必要方法,因此可以说,认知偏差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认识过程的一部分,也是证券投资中决策过程的一部分。
证实性偏差(Confirmatory Bias):从结果中找原因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你刚刚从大学毕业,经过几轮的面试,她击败了几十位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正是意气风发,准备大展身手的时候,你发现你的上司和同事们都欺负你是刚来的,事事针对你。
一开始只是一种感觉,模模糊糊没有那么大的证据,但是当你注意起这件事来,证据一一都浮出水面,一件一桩都在证实着你的判断:上司早上到公司跟大家打招呼独独对你冷淡,没有像对待其他员工那么和蔼亲切;上司给了你太多无法完成的任务,而其他同事似乎都没有你那么忙;你感觉同事们之间亲密无间,下班约着去吃晚饭,没有人来邀你,他们结伴离去,但是都独独对你冷漠以对;你觉得连保洁员打扫卫生时候,对待你的办公桌区域都比别人的要敷衍一些。
你觉得你已经掌握了足够的证据,让你得出这个结论。事实上,你可能只是陷入了一种“证实偏差”。
证实偏差是指当人确立了某一个信念或观念时,在收集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寻找支持这个信念的证据的倾向。也就是说他们会很容易接受支持这个信念的信息,而忽略否定这个信念的信息,甚至还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和认知资源,贬低与他们看法相左的观点。
证实偏差导致个体过分相信自己判断的准确性,评价一旦形成便不轻易改变。这种偏差在错觉相关效应中最明显。如果两种因素相互联系,人们就更容易注意并记住它们相互联系的信息,这种期望歪曲了人的知觉和记忆,使人将两种因素之间联系知觉得比实际上更强烈。
例如,当我们认为某个人是外向型人格的时候,就会对该人所表现出的与外向有关的品质注意的更多,并容易回忆起来。而对该人所表现的与外向无关的品质则不怎么注意。同样,人们根据社会刻板印象去评价个体,也是要证实个体与其头脑中既存的图式是相吻合的。
证实性偏差主要来源于预设立场。人们常常根据自己对特定事件的代表性观点,选择性地回忆、搜集有利细节,忽略不利或矛盾的资讯,来支持自己已有的想法的片面诠释。
这种偏差尤其显见于感情问题和传统观念。人们常偏好支持自己原立场的观点,也倾向将模棱两可的事实做有利于自己的解释。芒格也有一句被广为流传的经典:“对于只有锤子的人而言,每个问题都像是一个钉子。”
有心理学家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研究者让一些男士在电话中与他们不相识的女士交谈,事先告知一些参与者,与他们谈话的女士相貌很漂亮;告诉另一些参与者,与他谈话的女士相貌不好。结果发现,那些被告知与很漂亮女士的谈话,比与那些不漂亮的女人的谈话热情得多。原因在于,男士与“漂亮”女士谈话时更热情也更可爱,对方便做出了相应的反应——其实,与他们谈话的女性未必真的很漂亮。
在投资领域,这种问题也非常严重。当你一旦买入了某公司,特别是投入大量心血研究、分析后进行的决策,对该公司就容易产生确认偏误。
在后期在关注、收集信息时,可能更倾向于选择和相信“利好的信息”,拒绝或者反感“利空的信息”。更有甚者,在语言上可能会忍不住对持有与自己不一致观点的人进行人身攻击。
正确的态度应该是理性的看待正反两种不同的观点和信息,对反面的观点应更加警惕,分析其产生的可能性以及有多大的危害。保持警惕和开放的态度,才能避免选择性偏差。
说了这么多,是不是感觉生活中充满了太多误解,都来自于认知上的偏差?
也许你会问,我怎么才能改变自己的认知,避免出现认知偏差呢?
可惜的是,认知偏差基本上无法彻底全面地消除,因为无论是经验的有限性,还是无法摆脱的主观因素,都导致了人的认知必然是局限的,或者说人只能拥有有限理性,认知的误差无法被完全,尽管在一些特定的领域,一些人经过长期的磨练,有可能尽量消除它的影响。
由于它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发挥作用(常常通过潜意识发挥作用),所以一不小心就会被它所左右。
有认知偏差并不可怕。最可怕的只有一个,叫“偏差盲点”( Bias Blind Spot ),即,看不到自己的认知偏差存在。正如俗语所说,“你不知道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知道你不知道”
偏差盲点体现为:不知道自己有认知偏差;认为自己的认知偏差导致错误的程度低于他人;认为自己已经彻底克服了认知偏差。
虽然我们无法避免认知偏差,但是我们可以通过避免偏差盲点,让自己时刻警惕认知的偏差,以多元、客观的方式去认识自己、认识周边的事物,那么,认知偏差也没有那么可怕。
(0)

相关推荐

  • 《香帅的北大金融学课》特辑:金融学专题

    (1)市场有效悖论 市场有效悖论是金融学最基本的争论,是划分金融学理性学派和行为学派的分界线. 例如,开车的时候,路会很堵,人们会寻找另一条不太堵的路: 所有的路都堵了的情况,说明市场是有效的(市场上 ...

  • 《香帅的北大金融学课》投资者偏误:认知偏差

    理性人的假设在现实世界里很难成立,我们人类在决策的过程中面临着很多认知和行为上的偏差.我们人类的身体深处的根植着非理性irrationality. 151.过度自信:单身男性的投资更容易失败 (1)过 ...

  • 战胜这 10 种认知偏见,让自己做出更好的决定

    神译局20小时前 关注 首先,要意识到普遍存在的认知偏见. 神译局是36氪旗下编译团队,关注科技.商业.职场.生活等领域,重点介绍国外的新技术.新观点.新风向. 编者按:认知偏见是我们的大脑与生俱来的 ...

  • 想成功先要懂的10个消费心理

    关于推广产品,提升销量的方法,我们在网上看到很多,但这其中的底层逻辑,始终还是消费者行为和心理,因为在消费者做出购物决策的时候,由于"认知偏见"的存在,消费者往往很难做出客观的选择 ...

  • 40个认知偏差理论,商业社会的精准决策方法

    模型在手,方法我有,文末完整版! 决策.信念与行为偏差.这些偏差多半会影响信念的形成.商业与经济决策.以及其他一般的人类行为它们是可复制与再现的,面临特定情境时,一般可预期人们会有相应的偏差倾向. 1 ...

  • 人类的52个认知偏差 | 面对这些陷阱,请保持清醒

    你觉得这张图里有几根木棍呢? 我们多少都曾掉入过认知陷阱,影响自己做出了错误/不当的结论和选择.但这种偏差只要我们有所意识,就并非绝对的坏东西,因为我们可以用各种方式利用这些认知偏差,去影响你周围的人 ...

  • 你的思维认知,决定了你的人生高度

    身边的经济学 昨天 17:10 每个人,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都有所不同,也正是这种不同造就了不一样的人生选择. 世界不是非黑即白,面对问题,也从不只是有"对""错" ...

  • 打破3个认知偏差,才能获得最大价值

    内容来源 | 摘自湛庐文化<数循环>,车品觉(著)[整理摘编:时英平] <淮南子·本经训>有云:"四时不失其叙,风雨不降其虐:日月淑清而扬光,五星循轨而不失其行.&q ...

  • 自我认知偏差:32岁剩女自觉“贵如千金”,六次相亲都被对方嫌弃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人不应该在世俗之中降低自己谈恋爱结婚的眼界标准,这是很正常的.但是如果一味地心比天高.好高骛远,你永远没有办法遇到真正适合自己的人. 虽然现在有很多人认为大龄剩女一词很 ...

  • 逆向思维:提升自我认知偏差,原来你还可以这样活

    逆向思维:提升自我认知偏差,原来你还可以这样活!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祝所有九十岁以下,和九十岁以上的青年们节日快乐! 人这一辈子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也就三万来天. 有的人喜欢感性,有人喜欢理性,有人靠 ...

  • 12个认知偏差,正让你越来越蠢

    曾看过"一个汉堡"的两条广告,一条为:"该食品80%没有脂肪",另一条为"该食品20%有脂肪". 分别使用这两条文案销售汉堡,前者的销售额比 ...

  • 阻碍我们思考的8种认知偏差

    批判性思考之难: 阻碍我们思考的8种认知偏差 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各样的言论充斥在我们周围,它们往往并不一致,甚至截然相反.以最近因疫情而再度成为热点的"中西医之争&quo ...

  • 什么是投资生活中的认知偏差?

    局限于投资者的认知能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半径,也就是巴菲特所谓的能力圈.当投资者意识不到自己能力圈的限制时,往往会用有限的认知去推演未知的事物,或者用外行的视角去质疑专业的结论,导致出现认知固化或 ...

  • 下属之所以会无效工作,真正的根源是管理者的认知偏差

    管理者在带团队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就是无论你怎么努力,你的下属当中总有那么一部分人做出的东西不合格或者工作的结果令人不满意:而真正能产生高绩效的员工,比例在20%左右,不会有太大变化: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