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南京记忆
南京记忆
“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对于南京,我只是一名过客,却似千年的归人,更有着刻骨的烙印。
一
昨日微信圈翻看到南京影友的拍摄作品,因疫情防控无法出远门,对于喜欢追光逐影的我,无疑是一种痛苦的煎熬。
这些年,因为摄影,我像候鸟一样,在北京与南京之间无数流连。
对江南,我有着一份独具的情怀。
初一那年,不可救药地喜欢上了古诗词。那些婉约幽雅,意境成画的词义,常常让我梦入江南烟水路。尤其是温庭筠“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肠断白苹洲。”如此怅然怀远,更是让我神往“扁舟去作江南客”的沉静之致。
二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春天的鸡鸣寺,樱花在晨钟暮鼓的梵音磬声中,古朴而又典雅。喜欢南方寺庙黄色的外墙,总是彰显一份厚德之心。
鸡鸣寺是南京香火旺盛的寺院,除了每年固定的祭祀日,平时也是香客不断。
有经验的摄影人,拍摄花卉时,认为古建筑依托下,会更加有禅意内涵。我想,我的镜头不止是为樱花,更是为心中的那一片净土,不惜奔赴千里。为鸡鸣寺千年来的故事,以及它独特的精神寄托和文化信仰。
为躲避如织的人流,清晨四点我就赶到了这里。
悠长的明城墙,经历了几百年的沧桑和风吹雨打,依然如此雄伟壮观,展现着它曾经的辉煌历史。此刻的樱花大道,一地芬芳花瓣,整条街道都变得如此素雅、如此文艺、如此娴静。曾经轰轰烈烈孕育过一程春色,短暂的生命芳华已歇,又了无牵挂潇洒而去。我小心翼翼躲让着地上的落云,唯恐惊扰了她们的睡梦。
我的镜头辗转腾挪,寻找最佳角度和最美意境,恍若置身童话世界。枝头羞涩花瓣,由淡粉到纯白,如生长于江南的少女,亭亭而立。
一阵香气传来,是檀香的味道。从医的我一直迷恋檀香的香味,除了净化空气,还有健脾养胃,行气解郁的功效,让人醉在其中。
药师佛塔的檀香与樱花的盛意痴缠交织,显得更加静谧、沉寂,令古老的寺院庄严肃穆。无论往复多少烟雨楼台、荣辱兴衰,依然能守住自己身上那份最珍贵的气度,守着一份与世无争的禅宗。这份笃定,是心灵执念抵达的归处……
镜头里,樱花树下,一位师太,背着明黄色僧包,正缓缓走来……
三
“庭院深深深几许……”李清照门掩黄昏,早已飞过秋千的乱红,如今已经不动声色地零落在市井小巷的青石板上。
如一幅幅山水画廊纵横交错,南京富含独特的历史文化韵味,让我惊叹不已。与皇家别院相比,我更欣赏民国建筑。颐和路公馆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色,一直都是我极尽喜欢的。
走近颐和路时,我像一个追梦少年,不求花香满衣,只愿光阴简约。浮华落尽,谁将消息到梧桐?传说中的倾城之恋,斑驳树影在青砖灰瓦之间;而今天的颐和路上,仍旧演绎着金陵百年的世事沧桑。
公馆区域内,游人很少,一派静谧。偶尔看到一只猫迅速跑过,一眨眼就不见了。这样慢生活的闲适,是在北京的我无限向往的。
盐水鸭和煮干丝的饱腹后,我在一盏茶的柔情里,以一份难得的宁和,清心漫步。
时间凝固在公馆内的历史文化气息中。当地政府在后期的缮治上,极大地尊重并还原了早期的背景和建筑风格,修旧如旧,非常了不起。公馆内陈列的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在庭院里恍然诉说着,那些渐行渐远的前尘旧梦。
这些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民国建筑,每一座府邸院落,或粗狂或简静,都有着一段值得回味的历史。而我最喜欢薛岳旧居。一直以来都对昔日的“抗日战神”薛岳将军情有独钟。他的骁勇善战、桀骜不驯、刚直不阿,一战全歼日军一个师团的佳话,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抗日战争时期,薛岳曾率领近40万的兵力,全力以赴用“天炉战法”,在长沙保卫战中,三次大战,日军几乎损失了二十万。这场震惊世界的会战,前三次以中国军队的大获全胜而告结束,日军受到中国军队的沉重打击。薛岳的名字,曾一度让敌寇闻风丧胆。他成为了中国抗战史上歼灭日寇最多的将军,在中华民族抗战胜利史上,写下了浓浓的一笔。
院外,那一树蔷薇正在热烈地倾情着……
四
与北京相比,南京是温和的。无论是昔日皇家恩怨,还是民国往事,都在小巷深处恩怨的交错中,灯火阑珊……
于我,平生独喜梅兰。在一个有雪的日子,我背着装备独自前来。带着对南京梅花山的无限憧憬,凌晨四点多抵达目的地。
南京,我又来了!
稍事休整后,前往明孝陵。卫桥马路对面有家餐厅,小笼包子正好开笼,热气腾腾氤氲着新的一天。用筷子轻轻夹起来,透光一看,饱满的汤汁在半透明的包子皮里荡漾,像是闪光的灯笼。烧麦胖胖的,形如石榴,洁白晶莹,馅多皮薄,起码有一两多。这家餐馆的早点,成为我每次到梅花山必不可少的打卡之地。
进得园中,石象路两旁的时光不疾不徐,一切都在,一切又早已物是人非……
天色微明,有些阴沉,祈祷预报中的大雪能如约而至。晨练的市民开始零星出动,穿越着一片又一片花海。
来梅园赏梅,便是成全我多年一直的夙念!
此时的梅花山上,傲梅数千,凌寒独开。一阵阵幽香传来,我忘情不已。
八点多钟,天空开始飘起雪花了。赏梅的人越来越多。踏雪寻梅对于北方人来说是一种怎样的渴望?
那一树树,虬枝傲然屹立在簌簌风雪中。或舒朗,或瘦劲的枝干上,薄如蝉翼的花瓣充满质感,柔弱却又坚毅。犹如一幅幅天然国画,定格在我的镜头里。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看!那一朵朵怒放的寒梅,在风雪中昂首挺立;或粉红,或淡紫,宛如朝霞一团团的燃烧。
从盛放到凋落,在无涯的岁月中,在沁骨的寒冷里幽梅淬炼,煅铸,成就。我用一个又一个镜头,踏遍青山,记录着她们挺拔的身姿,独自绽放在万丈红尘的清幽和傲骨雅风。哪怕零落成泥碾作尘,却有香如故!这难道不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吗?那首《红梅赞》在耳边响起……
踏雪而来为妳而歌,又乘风归去,为妳而念。在浮动的暗香里我的灵魂舞蹈、歌唱,直至浴火重生凤凰涅槃。风雪中,仿佛自己也成了一株遗世独立的梅花,开在寂静的山野,开在落雪的庭院,傲然,不屈……
雪还在飘,不觉间快到中午,光线已经较硬。我暂时放弃拍摄,在明孝陵殿前石阶处休息。
离我不远处,有位胖头大耳的老者,年龄大约七旬左右。那身佛门僧袍穿在他身上,已经有些吃力。胸前的小块油渍,随僧袍的晃动或隐或现。慈眉善目中,眼神里有几分觊觎却一闪而过。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女施主,我看你面善很有福相。”我放下手机抬头茫然看看四周,确定他是在和我说话,微微示意。谁料想,他竟从手上褪下一串珠子,非要送给我。素昧平生、无功不受禄,更何况有着极为严格家教的我,更不会轻易收取别人的任何礼物。
一再推辞,起身要走。“珠子不贵,只送给有缘人。”我听懂了弦外之音,急忙表示没有现金,“手机转账也可,666元。去掉零头你给600元吧。”我迅速收拾装备,起身离开。
“连600元都付不起,哼……”打破了风雪的宁静。
……
雪,逐渐小了一些。梅花贵老不贵新,我继续往红楼苑方向走去。听闻西南角那边有几棵老枝,我一边走一边观察周围枝型。前面突然传来手风琴的声音,细听,正是那首《我和我的祖国》。拉手风琴的是一位七十多岁老人,头发花白却一丝不苟;瘦瘦的,却很精神。他的眼里泛动着泪花,一双手娴熟地按动着琴键,优美的旋律自琴声中飞跃而起。“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你走到哪里,都留下一首赞歌……”琴声像涨潮时的海水拍打着海岸,慷慨激昂。
自发加入的人越来越多。在场的我们,那种民族自豪感瞬间迸发,情绪一下子受到感染,齐声高唱“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他的有猎枪。这是强大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在这片温暖的土地上,到处都有和平的阳光……”
这个雪后的梅树下,这群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同胞,寒冷挡不住我们赏梅的脚步,更冰封不了我们家国的情怀。一份相聚,那颗中华儿女的爱国之心瞬间点燃,雄伟嘹亮的歌声伴着悠扬的琴声,穿过梅花的幽香,穿过红楼艺苑那沧桑瓦檐,穿过布满渔火的江堤,飘向神州大地……
五
古典与现代的文明交融碰撞,带给我们心灵的震撼,某种意义上,南京应该算是最具中国气质的城市。这个城市里,有我诸多故旧乐友,飞雪姐、悦姐、战友兆庆、张敏等。我想,这也是自己如此热爱南京的原因之一吧!
遮天蔽日的法国梧桐,桨声灯影的秦淮河,适合拍民国往事的浦口车站等……江南好,建业旧长安。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起身,窗外又是一帘烟雨。恍然中仿佛置身于乌衣巷口,撑伞,等待归人……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帏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
南京,中国的故事;南京,我的记忆!
插图/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陈颖,笔名十月女泽,医疗机构就职,酷爱音乐、摄影、古典诗词等。行走半生,仍是檐下听雪阅梅的女子。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 王 鹏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编审:孟芹玲 何爱红 孔秋莉
主编:石 瑛 赵春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