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6期 || 田兆宝:韩城有个“党圪崂”
妥说 | 文史 | 艺术 | 诗词 | 文苑 | 经典 | 诗经
党家村是国内迄今为止保存最好的明清建筑村寨,被称为“东方人类古代传统居住村寨的活化石”。
如果谁想去游党家村,此文可做为你的旅游攻略,读完此文,你不仅了解作者旅游多么用心,而且将来还会发现去旅游的地方仿佛来过,呵呵,那是作者的游记曾穿越过你的记忆。
文字记录历史、风情与传承,游记书写经历、展望未来。每一次旅行都在拓展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生活。
文:田兆宝
赏析:张丽梅
韩城在清朝鼎盛时期被誉为陕西的“小北京”,而党家村当时因农商发达被当地人称作是“小韩城”。大概是因为党家村位于低凹沟谷之地,四周台塬环绕,于是,“党圪崂”才是当地人的传统村名。“圪崂”二字好亲切,笔者老家村名多有叫“张家圪崂”“李家屹峁”的,头次来游“党圪崂”,心里暖意绵绵。
出了韩城市,北行二十里往右一拐,导游说党家村到了。游人下了车东张西望,只见农田不见村庄,满腹狐疑朝前走,来到一个崖畔上,往下俯瞰,沟谷下果然显露出一片村庄模样,灰瓦素墙,绿树映衬,苍苍茫茫。为啥叫个“党圪崂”,游人一下就明白了。
说那党家先人六百年前来此定居,先以种田为生,到了党家第三代有人中得举人,有了名望后自然想到光宗耀祖,于是便开始拟定村落建设规划。明代时党家闺女嫁给本村贾家为妻,一村两姓联姻,各自长处融会贯通,立马产生化学反应。于是开始亦农亦商合伙经营,先在河南驻马店创办商号,货船直抵汉口、两广,生意兴隆了得!鼎盛时期的党家村,号称“日进票银千两”,富冠韩源,名扬秦豫鄂。这里的四合院建筑亦从这时进入全盛期,再至后来,为防御匪盗,又集银数万,于村东台塬之上修筑寨堡,使村堡相通连为一体。
党家村的街道全系河石铺砌,石片大小不一亦不平整,一眼瞄去似蟒蛇鳞片,排水设计周密科学,晴天无尘,雨天无泥。街巷交错纵横,全为丁字路口,绕来绕去回到原地,小偷毛贼好进难出,“关门打狗” 自方便。村中有古老四合院一百多座,院与院互相搭界,风格又各不雷同。另有祠堂、塔楼、牌坊等公共建筑相衬,更是气象不凡。
党家村因建筑艺术精美、文化气息浓郁而闻名。有院必有门楼,门头必有牌匾,匾额文字多为“勤俭持家” “耕读第” 之类,官宦人家则是希望子孙后代官运亨通的家训类字样。比看门楼华丽程度、匾额文字、门口有无拴马桩、上马石,即可大致辨认这家主人身份地位及家底厚度。说党家村是一座建筑艺术博物馆大不为过,早有中外专家极尽溢美之词:“中华民居之瑰宝”,“古代民居建筑的活化石”等等。四合院里里外外,随处可见的照壁、门窗、斗拱、神龛精致讲究;木雕、砖雕、石雕大放异彩;楹联、书画、诗文彰显文化底蕴。看不见的更是深邃莫测,谁知每个四合院里发生过多少跌宕起伏的传奇故事。
令人称奇的是,经过几百年风风雨雨、世事变迁,党家村依然保存得这般完好,古风流韵,行走其间犹如穿越前朝。村头有座贞节牌坊,精美华丽,文革中有红卫兵欲将其砸毁,被党家村人厉声呵斥,以血肉之躯阻挡来犯,牌坊才幸免于难。一个六百年古村落能够完好保存下来,原因何在,勿须解释!
历史上那些见过世面而又实力雄厚的党家村人尤重教育,古时全村曾设私塾十几处,明清两朝出过文武秀才数十人,举人进士数人。时至当代文脉流长,据称从事文教科研的专家学者难以数计。村头高矗一座砖塔叫文星阁,塔下便是历史悠久的村立学堂。一代又一代党家村人,先经文星洗礼,后由这里出发,从此风追司马勇闯天下去了。
游罢党家村,心里好生感慨:天下圪崂何其多,哪比韩城党圪崂!俺老家的圪崂只配“咱们两个圪崂崂里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