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福寺听雨
戊戌七夕,余应邀至虞山参加红豆杯颁奖。初六夜晚宴,初识坎翁孟兰浪子梅斋岳桦林幼瞻春衫等诸师友。八方云集,互道仰慕,把盏言欢,自有一番热闹。恰台风过境,窗外风雨大作,遂口占一绝:
江南红豆解相思,天上人间共此时。
信是虞山清雅地,长风一夜紧催诗。
七夕的颁奖仪式规模甚大,有多家媒体参与。惜天不作美,原定之采风活动未能成行。午饭后风雨稍歇,众人纷纷散去,抱琴客周兄乃虞山土著,力邀众人同游兴福古寺,遂与秋扇梅斋岳桦林幼瞻春衫一众谒寺探访。
寺在虞山北麓破龙涧畔,据历代邑志载,始建于南朝齐,由邑人郴州刺史倪德光舍宅为寺,初名大悲寺。唐贞观年间,相传有黑白二龙交勇,冲迸成溪,遂成破涧,故又名“破山寺”;唐懿宗咸通九年,敕赐大钟及“兴福寺”额,因名“兴福寺”。寺内青嶂叠起,古木参天,飞泉石桥,气象雄古,颇擅林泉云壑之美。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让古寺名声愈盛,成为江南四大名寺之一。
寺依山而筑,破龙涧自寺前迂曲而过。现存主体建筑为明清遗构,自南而北共分五列,中轴线上依次有头山门、天王殿、三佛殿、大雄宝殿。众人缓步而行,果有“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之感。正流连间,忽而风起云涌,暴雨骤至,天地浑茫不可视物。抱琴兄乃于长廊置茶座,众人坐而听雨,品茗论诗,约以常建诗韵相和,颇得浮生之闲趣,不知日之将暮。此记。
破山寺遇雨茗坐用常建韵
闲午寻幽境,山云起梵林。
雨声旋转急,竹影动摇深。
品茗听檐滴,谈诗洗客心。
潭烟微不觉,木叶有清音。
破山寺听雨用常建韵
山雨遽来急,滂沱涤梵林。
天声廻浩渺,檐注激幽深。
凉润星星鬓,空明耿耿心。
乾坤归寂绝,禅定有清音。
高阳台
戊戌七夕,余过虞山,与秋扇抱琴梅斋诸君同游兴福寺。恰台风过境,山雨骤来,遂于廊下品茗论诗,约和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日暮乃还,清欢殊甚。
碧涧横桥,青山净土,慕名来访禅林。宝刹庄严,古木殿阁萧森。
廊转曲径通幽处,旧亭台、胜迹堪寻。蹑苔阶,竹影松风,一洗尘襟。
彤云骤卷倾盆雨,顿浑茫天地,四野雷音。品茗僧庐,听彻羯鼓瑶琴。
凭栏坐对敲诗韵,把闲情、浅唱低吟。更黄昏,绿泛潭烟,翠滴庭阴。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