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80亿吨冰融解!格陵兰岛反映地球环境危机,14000科学家警告

对于地球环境和生物的崩溃危机,科学家们始终忧心忡忡。他们进行过多次警告,呼吁世界各国重视气候恶化的问题。如今,超过14000名科学家联合发出警示,地球环境问题,究竟严重到了什么地步……

昨天我们刚刚介绍,格陵兰岛冰盖的融解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速度,仅仅每天就有80亿吨冰化成海水,相当于每天损失一块边长达到2公里的冰!格陵兰岛总面积216.6万平方公里,其中80%的部分(约180万平方公里)都是冰盖,是地球上仅次于南极洲的第二大冰盖。

从1990年开始,格陵兰岛的冰盖就在融解。进入到21世纪后,融解速度进一步提升。尤其是近些年来,融解速度达到了2000年以前的4倍。按照这个速度,到2100年,格陵兰岛融解的冰将会把海平面抬升10-18厘米!如果格陵兰岛的冰盖全部融解,那么全世界海平面将会上升6-7米,数以亿计的人将会面临生存危机!

是的,地球环境岌岌可危。

2019年的时候,《生物科学》杂志上曾经发布了一篇报告,报告中共有多达11258位科学家联名警告: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越来越多,给地球环境带来了天翻地覆的 变化,而且是恶性的变化。尽管在整整40年前(针对于当时,也就是1979年),世界各国在日内瓦召开第一届气候大会。经过40年的发展,地球气候没有得到任何改善,反而走到了崩溃的边缘。

时隔将近两年,《生物科学》杂志上发表了最新的一篇文章。令人遗憾的是,地球的气候依然没有得到好转,还是在持续恶化。这样的情势让更多科学家感到了危机,并加入到这篇文章的名单中。算上新加入了2800名科学家,一共有来自34个国家的超过14000名科学家联名警告世人:我们必须采取切实的行动了。

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有气候学家警告世人:人类的活动将会影响到地球的气候,进而导致大量生物的灭亡。到了80年代,就已经有科学家切实地提出一些解决方案,来改善正在恶化的环境。

显然,效果不尽如人意。

谁都知道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是有效阻止全球变暖的手段之一,但是谁愿意自己是付出的那一个呢?说起来也是“情有可原”:天气越来越热,不开空调实在太难受;生活条件好了,私家车总比出租车或者公共交通来得方便;到了国家和企业层面,经济要发展,产品要生产,否则就要沦为牺牲品。

于是,温室气体继续排放,全球气温继续升高。

悉尼大学生态学家Thomas Newsome指出:尽管新冠疫情给各国带来的居家令曾一度略微缓解了碳排放,但整体趋势没有任何变化。如今,三种主要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以及一氧化二氮在大气中的浓度还在不断攀升,在2020年刷新了历史纪录,2021年将会再次创造历史。

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更多和气候恶化相关的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也越来越高,比如2019-2020年的澳洲大火,以及每年都要发生的美国加州山火。

单纯从气温上看,数据也令人触目惊心。差不多一个月前,加拿大的立顿地区录得49.6℃的恐怖高温,刷新了地球北纬50°以上地区和加拿大国内的高温纪录;还有科威特,温度达到了53.3℃,有人在太阳底下用温度计测量,甚至超过了70℃;还有非洲的阿尔及利亚,温度达到了60℃(估计也是太阳下的温度),连骆驼都热晕了……

全球气温上升,就是摧毁地球环境的罪魁祸首。南极洲、格陵兰岛的冰盖不断消融、大量的森林在高温中被焚毁、大量的珊瑚礁被摧毁……

正是由于这样的危机出现,才会导致全世界有1990个行政区域正式承认进入了气候紧急时期,并采取行动来遏制这一过程。

研究人员指出:我们剩下的时间,真的不多了。想要挽救地球环境,必须三管齐下——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减少直至完全停用化石能源,大幅提高全球的碳价格,以及增加气候储备从而恢复生物多样性和碳汇能力。

不过,我们也不必完全盯着悲观的方面来看。从2018年到2021年之间,人类的太阳能和风能已经提升了57%。虽然还只有化石燃料的1/19,但增速也算可观了。另外,这三年期间,化石燃料的消费也略有下降,不过这或许是来自于疫情导致的封闭,所以我们也要警惕疫情之后的反弹。

总之,虽然世界各国都制定了碳中和以及碳达峰的目标,但目前来看,我们需要抓紧速度了。对于地球复杂的气候,科学家的了解毕竟还是有限的。或许有某个我们不曾预料到的问题,在未来会给整个环境带来灾难。我们不仅要避免《巴黎协定》上制定的临界点,更要提防可能未知的临界点。

而这一次,科学家告诉我们,地球可能已经要到临界点了。

目前,科学家们用来衡量地球“生命体征”的31个科学指标中,已经有16项达到了令人担忧的历史高峰值,比如海洋热含量、冰盖融解、牲畜的数量等等,地球环境就站在悬崖的边缘,随时可能坠落深渊,连同大部分生物一起,迎来命运的终点。

至少还有一小半的指标,还没有到达最可怕的程度,地球环境还可以“抢救”一下,人类需要马上采取行动。毕竟,一旦灾难真的发生,少部分顽强的生物还能够幸存下来,地球环境还能够恢复,至于人类,就不好说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