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天津散文杯征文】家乡胡同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
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台

家乡合同   

山东  李乃东

说起胡同,人们自然会想起北京的胡同。如钱市胡同、九弯胡同、砖塔胡同等。

胡同,在南京叫巷,一首“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诗句让乌衣巷家喻户晓。上海称弄堂,那老弄堂也是承载了上海人太多太多的记忆。

家乡胡同虽没有这些胡同有名,但村里那些或宽或窄、或曲或直、或长或短的大大小小的胡同留下了一份份生活的印记,凝聚了人们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成为一部农家人的生活史。如果说建筑是凝固的艺术、立体的文化,那胡同就是建筑的留白与气息。村里有了这些胡同,收放有度,呼吸自如,有了灵气,村庄也灵动起来。

胡同有死胡同和活胡同之分,死胡同只有一个出口,活胡同两头相通。生活中人们往往把处于绝境比做死胡同。胡同一般都是南北长,东西短。住在一个胡同或前后胡同,就算是近邻了,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还真是有道理的。一个胡同的谁家有什么事,其他人家都会赶过来帮忙,不用招呼。缺凳子少碟子的,这都不是事,如同一家人一样。能在一个胡同里生活,这也是一种缘分。当然也有个别处得不愉快的。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的事也会时有发生,指桑骂槐的也有。你想,若是这样,生活得有多累,多不舒服。古语说得好:“和为贵”“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都强调了“和”的重要性,上至一个国家,甚至整个人类,下到一个家庭,无不如此。有时胡同也是一个地标,有人问路,会说他在第几个胡同,或他住在谁谁那个胡同里。

小时候,村里的房子依势而建,错落有致,胡同悠远深邃,给人一种曲径通幽的感觉。有的胡同呈喇叭状,有一种自然的透视效果,又像母亲那遥远的目光尽头的希望。有的胡同看似死胡同,走近一看,拐角处却豁然开朗,小路悠悠,好像建筑学家匠心独运营造“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有的胡同犬牙差互,曲曲折折,似有一种曲水流觞之感。这也方便了孩子们捉迷藏,或隐在一个胡同的角落里,或藏在胡同的草垛里,或钻进秫秸堆里,或躲在乱石边。处在这样的胡同里捉迷藏,更是妙趣横生,就像走迷宫一样。一晚一晚的藏,一夜一夜的找,直至家人吆喝回家睡觉,还恋恋不舍,相约明晚再玩。童年的时光就流淌在月光如水或伸手不见五指的胡同里。

胡同,这自然的迷宫般的建筑形态,在抗日战争中发挥着天然的屏障作用,让鬼子进的了胡同,出不了胡同,俨然是露天的地道战,是游击战争的战略要地。或藏或击,或进或退,游刃有余。

在胡同里能听到或现实或离奇的故事。特别在夏天,围坐在一起,听人们说天南海北的经历,哪年闯关东;何时出民夫修水库,改山治水;红军长征,爬雪山,过草地的艰苦;牛郎织女婚姻的悲喜,女娲补天的壮举;岳母刺字的精忠报国;秦琼卖马、哪吒闹海的热闹;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是非曲直,唐僧的九九八十一难;佘太君、穆桂英、替父从军的花木兰等女中豪杰……这些都让我们听得入了迷。有的摇着芭蕉扇,叼着旱烟袋,坐着小凳子,他们谈农事,议耕作,稻花香里说丰年,田园风光亦无限;有的躺在蓑衣上,眼望着星空,数着星星,指认着勺子星、牛郎织女星、挑担中的孩童星、还有那看似不甚宽广的天河……足以让我们神往一番,想像着天空的富有与美丽,思考着宇宙的奥秘。

妇女们坐在胡同里,交流着村里的逸闻趣事,亦真亦假,津津乐道。说着西家长,东家短的家长里短的家事,时而声高,时而音低,窃窃私语,好像是天机不可泄露,给人一种神秘感。议着午饭,择着韭菜,刮着土豆,掰着米豆,日近中天,回家做饭,胡同里消停的时刻,正是各家各户的炊烟和饭香飘入胡同之时,飘进孩子们的心里,这是催孩子们回家吃饭的无声语言与思乡的符号,是乡村生活的图腾。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商品匮乏的时代,货郎是乡下特有的现象,或多或少地满足了人们简单的物质生活需求。一副挑担,孩子玩的,女工用的及日用小商品等,感觉应有尽有。货郎走街串巷,这巷就是胡同。拨浪鼓一摇,大人孩子纷纷从家里走上胡同,挑选着,嬉闹着。货郎一时就成为联结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的纽带,这胡同就是市场,慢慢地货郎与胡同里的人们建立起一份信任。有的人见到货郎说:“好长时间没见了,看看有什么新货。”“前两天还来过呢。”货郎说。“那你也没到我们这胡同。”可见胡同的市场作用。

胡同像叶脉,游动着几百年、上千年的村魂;胡同像蛛网,连接着你我他,演绎着村里那些事儿;胡同像一把竹笛,低吟着古老而又年轻的民谣;胡同像藤蔓,触角总伸向外面的世界,延伸着思念与牵挂,滋养着游子那漂泊的灵魂,酝酿着贮满浓浓乡情与乡愁的香醇的美酒。胡同是乡村生活的支流,是传播信息的原始光缆,又是一份厚重的胡同文化。

如今,那遥远而又亲切的胡同生活,已融入到童年生活的回忆中,胡同里那一花一草,一石一树,一鸟一蝉,无不浸满了童年的故事与梦想。虽狭窄封闭,但它单纯味浓,微系着乡村的那份朴素与宁静。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乡村搬迁住社区,这胡同就成了久远的记忆。那些破旧的胡同镌刻着时光的痕迹,传承着民俗文化与传统文化,见证着乡村的变迁。

李乃东,山东莒南人,中学教师,临沂市作协会员。爱好文学,与文字结缘。目前,已在各级各类报刊平台发表散文、小说、诗歌160多篇(首)。

本期微刊管理团队

责编:李   韵

编校:韩佩瑄

制作:陈彩洁

微刊编辑部

顾问:张宝树

主编:李锡文

执行主编:陈彩洁

副主编:李韵

编辑:晓 轩  田光兰  紫 月   吴金程  周璇

立足天津,面向全国

博采众长,力推精品

(0)

相关推荐

  • 远去的吆喝声

          远去的吆喝声 "破烂换糖球喽": "大豆腐,干豆腐喽": "卖锅碗瓢盆.针头线脑喽": "崩爆米花喽": & ...

  • 老潍县讲古:神仙胡同

    很早以前,潍城南门西侧有一个胡同叫神仙胡同. 那时,人烟稀少.这天太阳刚落,有一个货郎挑着担子在这个胡同卖货.小货郎鼓子一摇,就从东侧的一个屋子里走出一群花枝招展的姑娘来,围着担子买这买那.挑完东西就 ...

  • 【西散原创】徐军作品 | 黄土岭81号

    <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线上平台:西散原创 西散原创--西散原创纸媒选稿基地 西散原创--中国散文作家成长摇篮 西散原创--最具亲和力原创精品散文平台 黄土岭81号,是好友盛忠民在家乡上官黄 ...

  • 陈玉光教授唯美散文“家园”系列:《春•夏•秋•冬》(珍藏版)

    乡村是城市之根,不仅是我们很多人的出生地,也是我们梦中的精神家园.乡村,曾经是那样的恬静.秀美,对乡村的记忆刻在我们灵魂的深处,无论我们走到哪里,都对故乡梦萦魂牵.乡村田园风光的消失,是社会进步中留给 ...

  • 散文||乡村纪事

    乡村纪事 六十年代,我有幸在冀中平原农村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经历了很多发生在乡间的事情.比如那时我们村子里的民兵连长.妇女主任.贫协主席等人,他们身上都有说不完的故事.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他们为家 ...

  • 东北乡村货郎

    东北乡村货郎 货郎,是指在乡村挑着担子,走乡串户卖小百货的年轻汉子. 在上世纪的七十年代,在东北乡村经常能看到货郎,手拿着拨浪鼓,边走边摇着,口中还叨咕着专用的词句,是乡野一道美丽遥远的风景. 在东北 ...

  • 纪实散文——漫画家作家联手,文化助力家乡振兴

    这几年,每一次回村都能看到新变化.村民的收入增加多少看不见,但在滨河公园遇到的每一位村民,脸上喜悦的神采和谈笑间舒心爽朗的笑声,是遮掩不住的. 我的老家溪村就坐落在洛河左岸.今年清明节回家休假,到滨河 ...

  • 【第四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货郎/宋亚兰

    彼时,只要一听到货郎那"咣啷咣啷"有韵味的拨浪鼓声,一丝一缕,由远及近地传来,村子里的大姑娘,小媳妇们便放下手中的活,屏息凝神地聆听.确信无疑后,迫不及待地走出家门赶到货郎的挑担边 ...

  • 【首届天津散文杯征文】家乡的那条路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 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台 念想  陕西  江霞 在掷梭子般的岁月里,有喜悦时的回眸一笑,也有惆怅时的左右徘徊,每每都留下了满满的记忆和浓浓的乡 ...

  • 【首届天津散文杯征文】最爱家乡臊子面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 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 最爱家乡臊子面    陕西 吴利强  在陕西关中,流传着一句老话:"三天不吃面,门上打乱转,五天不吃面,见活 ...

  • 【首届天津散文杯征文】家乡的婚礼

    家乡的婚礼     河南 李炜  五一假期,我带着爱人.孩子,回老家参加了一场朋友的婚礼. 我的老家,在周口商水县练集镇的一个小乡村里.儿子三岁多了,还是头一回跟着我回老家,说起来,我也有很久没有回来 ...

  • 【首届天津散文杯征文】家乡的山岗,皱褶着我成长的秘密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 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台 家乡的山岗,皱褶着我成长的秘密     广东 邓翠群  我家乡地处珠江三角洲中北部,属于半丘陵地区.村庄坐落在一个小 ...

  • 【首届天津散文杯征文】乳罗山上是家乡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 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台 乳罗山上是家乡      陕西  党启军    最近,喜闻今年的市高考文科状元被合阳中学的党小雨同学摘得桂冠.刚得知 ...

  • 【首届天津散文杯征文】 时光抹不去的乡情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 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台 时光抹不去的乡情 山东  赵金雷 小时候,没有走出过大山,四面环山的小山村就是我的全部世界,村里的每一个地名,都是我 ...

  • 【首届天津散文杯征文】 一宫旧事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 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台 一宫旧事 天津  李英 为了写好<一宫旧事>,星期日上午11:00时一下课,我从老年大学立即乘车,直奔一 ...

  • 【首届天津散文杯征文】 姗姗来迟的惊喜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 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台 姗姗来迟的惊喜 天津  孙乃秀 静悄悄的1983年和往常没什么区别.知青们在新桥农场依旧过着十九年来"日出 ...

  • 【首届天津散文杯征文】 隔代亲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 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台 隔代亲 河北 王友明 记得小时候,奶奶常抚摸着我的头用亲昵的口吻说:"孙子孙子,奶奶的命根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