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浅印象(四)
西江苗寨掠影
西江千户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东北部的雷公山麓,距离黔东南州州府凯里大约三十多公里。
千户苗寨是一个由十多个傍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起来的苗族聚居村落,据说也是目前中国甚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
其实我在到达千户苗寨之前,对这个景点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国内知名的古镇村寨而今商业化气息都太过浓郁,何况它还扛着世界最大的大旗?
但毕竟千户苗寨是贵州的一个招牌景点,武侠小说里关于苗人下蛊的神奇故事又一直铭记在心,所以我们还是去了。行程中还接到家乡好友微信:苗寨很神秘,小心有蛊。于是越发雀跃。
沿白水河一路迤逦前行,看人也看风景。人和我们在一起,风景则在对岸。与我们在一起的游人,和我一样惊叹对岸吊脚楼的规模宏大与造型独特。
吊脚楼是苗家人的主要建筑,均为穿斗式歇山顶结构。那些个平地吊脚楼和斜坡吊脚楼一栋连着一栋,将绵延起伏的大山都覆盖住了。新旧交替的木色成了最具智慧的画家,施施然画出历史的沧桑变幻。
那些木质吊脚楼,一般是三层的四榀三间,或者五榀四间的结构。底层并不住人,而是用于存放工具、关养牲畜、储存肥料或者用作厕所。苗人是聪明的,山里的潮湿之气太重,且蚊叮虫咬,实在不利于人居住。
第二层才是人们自己的活动空间,用作客厅、堂屋、卧室和厨房。堂屋的外侧,通常都建有独特的“美人靠”,苗家话叫做“阶息”,主要做纳凉、女人们刺以及大家休息之用。再往上一层,更加干燥了,才主要用作物品、粮食、饲料等的存放。
这种多功能的吊脚楼,据说是源于上古居民的南方干栏式建筑。工匠们巧妙地把长方形、三角形、菱形等多重结构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三维空间的网络体系,和周围的青山绿水、田园风光勾连在一起,极为和谐统一,彼此相得益彰。
有人把苗寨说成是中华上古居民建筑的活化石,并有理有据地指出它在建筑学等方面的美学价值。我是农民心态,虽然也认同这样的说法,但更多还是觉得这样的构造,其实就是因为苗族人迫于土地的稀少,不得已才建下的这种房子。既节省了用地,又使得空间得以充分利用。
除了那些吊脚楼,苗寨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那一座座横亘在白水河上的风雨桥。桥身为了防止山洪冲击,已经摒弃传统换成了水泥石块,但桥的上部建的塔和亭,则依旧全用木料筑成。塔亭每层飞檐翘角,雕龙画凤,顶上还有宝葫芦、千年鹤之类的吉祥物。桥面两旁,设置护栏、长凳,便形成了长廊式走道。因为可以让过往的行人躲避风雨,所以叫做风雨桥。
看着那些古老却巧夺天工的风雨桥,再想想那些庇佑着一代又一代苗民生活的吊脚楼,不由得你不感叹苗族人的智慧。
然而,苗寨也确实无可避免的被浓重的商业氛围所笼罩着了。除了沿街琳琅满目的银饰铺、小吃摊和牛角梳行,观景台亦被照相的摊点所占领。我所欣慰的,是在风雨桥上看到一群载歌载舞的苗家阿妈阿爸,穿着他们传统的服饰,唱着我听不懂的苗家歌谣。只是,我分明感受到那歌声里,隐隐透出些悲壮。
因为没有人售票,我猜想应该也是像内陆的广场舞广场舞一般,由大家自发组织起来自娱自乐。试着问其中一位大妈,我的话她倒是听懂,但她的话我到底也没明白。其他坐着休息的阿妈们,看我一脸茫然的样子,都捂着嘴在笑,脸上似乎还带着些羞涩。
估计着这是群老人家,说不得普通话,我索性也就不问了,且安享这一段民族歌舞罢。哪怕去到任何一个顶级的剧场,也不太可能欣赏到如此原生态的节目。
看着那一群吹着芦笙唱着歌谣的老人家,我甚至觉得他们便是人间之最美。后来,通过别的游客介绍我才知道,他们所呈现的,居然是用苗族古语所演唱的古歌,目的是为了让苗族后裔们能够记得那天地洪荒,记得苗家辛酸的迁徙史。难怪,我从中听到了诸多的苍凉。
歌舞欣赏完了,我们干脆离开大部队,钻进了一条里弄小巷。因为心中并没有个明确的方向,干脆就沿着寨子里的石阶小路拾级而行,遇到岔路口,便以向上作为原则。
一路上,偶尔也还会有卖苗药或是药酒之类的店铺出现,但我们看到更多的却是普通人家的日常生活了。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端的是安闲恬静。我们看到有老人在逗弄着小孙孙,看到有壮年的男子在敲打马蹄铁,边上有马儿在摇着尾巴。我们还看到勤劳的苗族女子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做刺绣,间或发出爽朗的笑声。
透过这笑声以及马蹄铁的叮当,我似乎看到了千百年来,西江的苗族儿女们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的身影,悠然又从容。
我想,这才应该是千户苗寨本来的样子。那白水河岸边的苗寨风情,除了那场不期而遇的歌舞表演,其他实在是搀杂了太多不属于苗寨的东西。
不过,有了那古歌,有了这藏在小巷深处的苗家日常,这一趟西江千户苗寨,还是不虚此行了。如果说有遗憾,大概是我们到底也没有遇到给人下蛊的苗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