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与瘀(王鸿儒)
痰是脏腑气血失和, 水湿津液凝结所致。痰不仅指嗽吐出来有形可见的痰液, 还包括瘰疬、痰核及停滞在脏腑经络组织中看不见之痰,从症状分析, 具有痰的特点, 以痰作为发病原因可以治愈的病证。
痰随气行, 无处不到, 故见症复杂多变。如《类证治裁》中说痰:“在肺则咳, 在胃则呕, 在心则悸, 在头则眩在背则冷, 在胸则痞, 在胁则胀, 在肠则泻, 在经络则肿, 在四肢则痹, 变幻百端。”
瘀是指体内有血液停滞, 包括离经之血积存在体内, 或血运不畅阻滞在经络脏腑内的血液均称为瘀血。有因病而致瘀者, 也有因瘀而致病者, 故见症广泛而复杂。
唐容川在《血证论》中对瘀血的论述:“瘀血攻心, 心痛头晕, 神气昏迷, 不省人事;瘀血乘肺, 咳逆喘促, 鼻起烟煤, 口目黑色;瘀血在中焦, 则腹痛胁痛, 腰脐间刺痛着滞;瘀血在下焦, 则季胁少腹胀满刺痛, 大便黑色;瘀血在经络脏腑间, 或周身作痛, 或结为症瘕、或郁蒸腐化变脓, 或为干血;瘀血在里则口渴;瘀血在膜理则营卫不和发热恶寒”。
痰是由水湿津液运行障碍所致;瘀是由血液运行障碍所致。二者均是脏腑功能失调的结果, 其病机有它的一致性。
寒邪致病
寒邪侵袭肺卫, 肺失宣降, 治节无权, 津液可凝聚为痰;或命门火衰, 寒从内生, 不能温运脾阳, 水谷不能化生精微而生湿, 湿积亦为痰。
寒邪侵入血脉, 血脉遇寒则凝, 不论是感受外寒或肾阳不足产生的内寒, 均能导致血脉不温, 运行凝滞,成为瘀血。正如《灵枢·痈疽》篇所指出:“寒客于经脉之中则血泣, 血泣则不通。”
热邪致病
火热之邪或阴虚火旺,煎熬津液均可为痰。所谓:“痰为火之标,火为痰之本”之说。正如《景岳全书》指出:“因风因火而生痰者, 但治、其风火, 风火熄而痰自清也。”
火热之邪或阴虚火旺煎熬血液, 则血液流动涩滞迟缓, 成为瘀血。正如《金匮要略》所指出:“热之所过, 血为之凝滞。”在《医林改错》中更具体的说:“...… 血受热则煎熬成块。”热邪还会产生另一种转归, 由于血得热则行, 血受热则运动加速, 甚至灼伤脉络, 迫血妄行, 造成离经之血而成瘀血。如《临证指南医案·吐血》指出:“酒热戕胃之类, 皆能助火动血。”又如《平治会萃》中说:“阴气一亏伤, 所变之证妄行于上则吐衄,......妄返于下, 则便红。”
气滞致病
气机郁滞不畅影响气血流通, 可形成局部或全身的气机阻滞, 水湿不行蕴聚为痰。正如《证治汇补》指出:“人之气道, 贵乎清顺,则津液流通, 何痰之有。”
气顺则血行, 气机阻滞则血行不畅, 发生瘀血。正如《沈氏尊生书》指出:“气运乎血, 血本随气周流, 气滞则血亦凝矣。”气滞可导致痰或瘀, 而痰或瘀反过来又能加剧气机阻滞。
气虚致病
气虚系指元气耗损, 脏腑功能衰退, 抗病能力下降的病理状态。气虚则脾的功能减弱, 不能运化水湿或命门火衰, 不能温运脾阳, 水谷不化精微, 生湿成痰。正如《医宗必读》指出:“脾土虚湿,清者难升, 浊者难降, 留中滞膈, 淤而成痰。”即脾为生痰之源之理。
气为血之帅, 气虚则血行推动无力, 气血运行涩滞不畅, 成为病血。正如《医林改错》指出:“元气虚不能达于血管, 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
久病不愈
久病气机不畅, 水津不布凝聚为痰。即久病多痰之理。
久病入络, 气血运行障碍, 血行涩滞,成为瘀血。
总之从上述痰瘀的病机来看, 同一病机既可导致痰亦可导致瘀, 所以临床上痰瘀证可并见。痰可阻碍血液的运行而致瘀;瘀也可阻碍水湿津液的输布而致痰。如《景岳全书》中指出:“津凝血败, 皆化为痰”。痰与瘀可互为因果。
本文节选自云南中医学院学报,作者王鸿儒。